本发明涉及充电产品的电池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用于充电产品的电池组的电池电芯排布较为不规律,各个电池电芯之间通过导线串联,大量的导线导致串联结构凌乱,使用者往往是非专业人群,当电池电芯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时难以操作,因此需要重新排列组合电池电芯,使其能够通过同一规格的镍片进行串联,降低电池电芯的拆装难度,同时市面上的电池组无法通过增减电池电芯的数量来调节电池组的电压。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使得相邻的电池本体之间的距离皆相同,能够通用同一种串联镍片,同时能够通过改变电池本体的安装数量来调节电池组的电压且拆装便捷。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首先设置了壳体、多个电池本体、多个串联镍片、正极镍片和负极镍片,壳体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上开设有七个第一定位槽,其中一个第一定位槽位于第一盖板的中间位置且另外六个第一定位槽均匀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七个第二定位槽,其中一个第二定位槽位于第二盖板的中间位置且另外六个第二定位槽均匀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七个第一定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七个第二定位槽的位置,电池本体定位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之间,且多个电池本体之间通过串联镍片串联在一起并构成电池组,正极镍片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负极镍片连接于电池组的负极。
进一步地,任意两个相邻的电池本体3之间的距离皆相同。
进一步地,电池组包括七个电池本体3,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三个串联镍片4和正极镍片5,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三个串联镍片4和负极镍片6。
进一步地,电池组包括六个电池本体3,六个电池本体3均匀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
进一步地,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两个串联镍片4、正极镍片5和负极镍片6,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三个串联镍片4。
进一步地,电池组包括五个电池本体3,五个电池本体3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
进一步地,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两个串联镍片4和正极镍片5,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两个串联镍片4和负极镍片6。
进一步地,电池组包括四个电池本体3,四个电池本体3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
进一步地,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一个串联镍片4、正极镍片5和负极镍片6,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两个串联镍片4。
进一步地,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通过连接板7卡接在一起。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主要由壳体和七个电池本体构成,并且相邻的电池本体之间的距离皆相同,因此可以使用同一种串联镍片进行串联,相较于导线不仅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简化了结构便于拆装和维修,还可以增减电池本体的数量来调节电池组的电压大小,以下内容为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采用的是中间放一节电池本体,而其余六节电池本体均匀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画的圆周上,这样就可以做到,每节电池本体跟相邻的电池本体距离完全相等,既然距离相等就可以做到任何两个串联的电池本体正、负极之间所用的串联镍片通用一种。也正是因为任一电池本体跟相邻电池本体距离相等,确保了相邻电池本体之间仅仅留了很小的散热间距(此设计采用相邻电池本体散热间距1.5mm),这样就保证了电池组件整体体积是最小化的。因为电池本体是捆扎似的排布,所以每节电池本体的正、负极仅仅露在两端,这样焊接镍片时,只要焊接两端即可,操作简便。
以下为不同电压型号的排布方式描述:其中一个极性可以保持不变(这个设计选择的是正极),而串联的末端电池是另一个相反极性(此设计选择的是负极),通过串联末端每少一节电池达到不同电压的目的,这样就保证了前面几节串联电芯装配零件的通用性,以及前面几节电池焊接位置的固定性(四种型号电池前、后支架、正极镍片、负极镍片、串联镍片完全可以通用)。原本在电池之间就设计了很小的散热间距,当型号由7节25.2v变为6节21.6v时,首先减掉的是中间一节电池,这样对冷却风通过电池组件时,就可以让风从中间及四周、电池缝隙间带走电池做功产生的热能,于是≤6节电池的型号比7节散热更佳。
电芯排布核心点:1.每个电芯跟相邻电芯中心等距;2.规定了起始电芯位置,通过末端电芯的增、减达到不同型号电压的目的,保证了前端电芯装配位置的一致性,零件通用件。3.不同电压型号电芯从最多7节开始减少时,首先减少的是中间一节,再剪掉边缘电芯,这样对于≤6节电芯的型号散热最好。
因而,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排布方式简单,电池组件体积较小;
2、不同电压型号的电池组件零件通用性强;
3、电池组件散热性好;
4、电芯之间的焊接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
5、电压大小可调节且电池整个组件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中安装有7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中安装有7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中安装有6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中安装有6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中安装有5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中安装有5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中安装有4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中安装有4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首先设置了壳体、多个电池本体3、多个串联镍片4、正极镍片5和负极镍片6,壳体包括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第一盖板1上开设有七个第一定位槽11,其中一个第一定位槽11位于第一盖板1的中间位置且另外六个第一定位槽11均匀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第二盖板2上开设有七个第二定位槽21,其中一个第二定位槽21位于第二盖板2的中间位置且另外六个第二定位槽21均匀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七个第一定位槽11的位置一一对应七个第二定位槽21的位置,电池本体3定位于第一定位槽11和第二定位槽21之间,且多个电池本体3之间通过串联镍片4串联在一起并构成电池组,正极镍片5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负极镍片6连接于电池组的负极,任意两个相邻的电池本体3之间的距离皆相同,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通过连接板7卡接在一起。
参见图2至图3,电池组包括七个电池本体3,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三个串联镍片4和正极镍片5,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三个串联镍片4和负极镍片6。
参见图4至图5,电池组包括六个电池本体3,六个电池本体3均匀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两个串联镍片4、正极镍片5和负极镍片6,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三个串联镍片4。
参见图6至图7,电池组包括五个电池本体3,五个电池本体3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两个串联镍片4和正极镍片5,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两个串联镍片4和负极镍片6。
参见图8至图9,电池组包括四个电池本体3,四个电池本体3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一个串联镍片4、正极镍片5和负极镍片6,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两个串联镍片4。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主要由壳体和七个电池本体构成,并且相邻的电池本体之间的距离皆相同,因此可以使用同一种串联镍片进行串联,相较于导线不仅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简化了结构便于拆装和维修,还可以增减电池本体的数量来调节电池组的电压大小,以下内容为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采用的是中间放一节电池本体,而其余六节电池本体均匀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画的圆周上,这样就可以做到,每节电池本体跟相邻的电池本体距离完全相等,既然距离相等就可以做到任何两个串联的电池本体正、负极之间所用的串联镍片通用一种。也正是因为任一电池本体跟相邻电池本体距离相等,确保了相邻电池本体之间仅仅留了很小的散热间距(此设计采用相邻电池本体散热间距1.5mm),这样就保证了电池组件整体体积是最小化的。因为电池本体是捆扎似的排布,所以每节电池本体的正、负极仅仅露在两端,这样焊接镍片时,只要焊接两端即可,操作简便。
以下为不同电压型号的排布方式描述:其中一个极性可以保持不变(这个设计选择的是正极),而串联的末端电池是另一个相反极性(此设计选择的是负极),通过串联末端每少一节电池达到不同电压的目的,这样就保证了前面几节串联电芯装配零件的通用性,以及前面几节电池焊接位置的固定性(四种型号电池前、后支架、正极镍片、负极镍片、串联镍片完全可以通用)。原本在电池之间就设计了很小的散热间距,当型号由7节25.2v变为6节21.6v时,首先减掉的是中间一节电池,这样对冷却风通过电池组件时,就可以让风从中间及四周、电池缝隙间带走电池做功产生的热能,于是≤6节电池的型号比7节散热更佳。
设计时我们选用的是18650电池,电压3.6v一节。这个电池组件最多有7节电池,最少是4节电池,这样整机就有如下四种型号:7节电池=25.2v;6节电池=21.6v;5节电池=18v;4节电池=14.4v。从图2至图9可以看出来,每少一节电池就是一个新的电压型号,前面几个点的位置始终是不变的,这样电池前后支架、正极镍片、负极镍片、串联镍片就可以做到通用,越是靠近正极端,装配位置都可以做到完全一致。
电芯排布核心点:1.每个电芯跟相邻电芯中心等距;2.规定了起始电芯位置,通过末端电芯的增、减达到不同型号电压的目的,保证了前端电芯装配位置的一致性,零件通用件。3.不同电压型号电芯从最多7节开始减少时,首先减少的是中间一节,再剪掉边缘电芯,这样对于≤6节电芯的型号散热最好。
因而,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排布方式简单,电池组件体积较小;
2、不同电压型号的电池组件零件通用性强;
3、电池组件散热性好;
4、电芯之间的焊接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
5、电压大小可调节且电池整个组件易于更换。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9,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的电池正负极端子和电压监测端子皆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例如卡接)连接于电池本体3上,上述电池正负极端子和电压监测端子皆为常规零件。以下为进一步说明:电池组件因为长时间放置在装配仓库/长时间的海运/以及销售之前长时间放在销售仓库导致电池电量损失殆尽,最终卖到终端客户手上出现无法充电的情况。而本发明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拆开一个盖板,拔掉电池正负极端子和电压监测端子更换掉电池组件。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9,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中最多只能放置7个电池,然而实际上很多充电产品需要更大的电量,7个电池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可以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7个电池的外圈增设更多圈数的电池,进而提高电容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1.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多个电池本体(3)、多个串联镍片(4)、正极镍片(5)和负极镍片(6),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所述第一盖板(1)上开设有七个第一定位槽(1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槽(11)位于所述第一盖板(1)的中间位置且另外六个所述第一定位槽(11)均匀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所述第二盖板(2)上开设有七个第二定位槽(21),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定位槽(21)位于所述第二盖板(2)的中间位置且另外六个所述第二定位槽(21)均匀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所述七个第一定位槽(11)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七个第二定位槽(21)的位置,所述电池本体(3)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1)和所述第二定位槽(21)之间,且多个所述电池本体(3)之间通过所述串联镍片(4)串联在一起并构成电池组,所述正极镍片(5)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所述负极镍片(6)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电池本体(3)之间的距离皆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七个所述电池本体(3),所述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三个所述串联镍片(4)和所述正极镍片(5),所述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三个所述串联镍片(4)和所述负极镍片(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六个所述电池本体(3),六个所述电池本体(3)均匀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串联镍片(4)、所述正极镍片(5)和所述负极镍片(6),所述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三个所述串联镍片(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五个所述电池本体(3),五个所述电池本体(3)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串联镍片(4)和所述正极镍片(5),所述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串联镍片(4)和所述负极镍片(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四个所述电池本体(3),四个所述电池本体(3)分布在以盖板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圆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上设置有一个所述串联镍片(4)、所述正极镍片(5)和所述负极镍片(6),所述第二盖板(2)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串联镍片(4)。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充电产品的电池电芯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和所述第二盖板(2)通过连接板(7)卡接在一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