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28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汽车车门作为汽车的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工位间的转运,从而需要汽车车门的转运架进行运送,现有的转运架内部的存放格为固定式,由于位于高处的存放格位置较高,工作人员很难对高处存放的车门进行拿取,因此,转运架也无法做的太高,从而减少了大量的存放空间,进而增加了需要转运的次数,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转运架内部的存放格为固定式,工作人员很难对高处存放的车门进行拿取,存放空间较少,增加了需要转运的次数,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包括:

底壳;

框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的顶端,框体的前侧为贯通状;

万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的底端四角;

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侧;

放置组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腔;

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柄。

优选的,所述放置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腔后侧,所述第一挡板的前侧从左至右均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条形孔,第二挡板,所述框体的内腔从左至右沿上下方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挡板,滑块,所述框体的内侧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沿上下方向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丛上至下均插接有若干个滑块,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条形壳,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的顶端后侧,并与所述框体的内腔相通,第二条形壳,沿上下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条形壳与所述底壳和所述第一条形壳的内腔相通,第三条形壳,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的一侧,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的一侧后端,且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所述第三条形壳的内腔,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蓄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条形壳的内腔底端,所述蓄电池与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底壳和所述第一条形壳的内腔均通过轴承沿左右方向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所述转轴的外壁过盈配合,且所述轴承的外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和所述第一条形壳的内腔内侧,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所述底壳的内腔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轴的一端锁紧,皮带轮,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进所述第二条形壳的内腔并键连接有皮带轮,皮带,与两个所述皮带轮的外壁相适配套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线轮,所述转轴的外壁从左至右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线轮,绳索,位于下侧所述线轮的外壁缠绕有绳索,且所述绳索的一端延伸进所述第以条形壳的内腔并缠绕在所述线轮的外壁上,连接块,所述绳索的外壁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条形孔的内腔相插接,并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后侧。

优选的,位于最下侧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绳索的外壁相适配套接,位于最下侧所述连接块的底端插接有球体,所述球体与所述绳索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绳索位于第一挡板的后侧,且所述底壳的顶端后侧为贯通状。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放置组件可将框体内分割成多个用于存放车门的空间,通过设置有多个存放空间可放置更多的汽车车门,有效的减少转运次数;

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升降机构可控制线轮转动,从而可控制绳索向上或向下传递,进而可通过带动连接块移动,以使支撑板的高度进行上升或下降,通过控制绳索向下移动,以使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板下降一个高度,通过连接块与球体的配合可使绳索继续向下移动,进而可再一次降低最上方支撑板的高度,以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将车门放置与最上方的支撑板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利于对更多的车门进行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板的右侧剖视图。

图中:1、底壳,2、框体,3、万向轮,4、控制器,5、放置组件,51、第一挡板,52、条形孔,53、第二挡板,54、滑块,55、滑槽,56、支撑板,6、升降机构,61、第一条形壳,62、第二条形壳,63、第三条形壳,64、伺服电机,65、蓄电池,66、转轴,67、皮带轮,68、皮带,69、线轮,610、绳索,611、连接块,612、球体,7、推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包括:底壳1、框体2、万向轮3、控制器4、放置组件5和升降机构6,框体2固定设置在底壳1的顶端,框体2的前侧为贯通状,万向轮3固定设置在底壳1的底端四角,控制器4固定设置在框体2的一侧,控制器4为现有技术,控制器4可控制伺服电机64启动,符合本案的控制器型号均可使用,放置组件5设置在框体2的内腔,升降机构6设置在框体2的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框体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柄7,通过设置有推柄7可便于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放置组件5包括:第一挡板51、条形孔52、第二挡板53、滑块54、滑槽55和支撑板56,第一挡板51固定设置在框体2的内腔后侧,第一挡板51的前侧从左至右均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条形孔52,框体2的内腔从左至右沿上下方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挡板53,可将汽车车门放置在支撑板56和第二挡板53围成的格子空间内,框体2的内侧和第二挡板53的外侧沿上下方向均开设有滑槽55,滑槽55的内腔丛上至下均插接有若干个滑块54,支撑板56固定设置在滑块54的内侧,通过滑槽55和滑块54的配合可使支撑板56稳定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升降机构6包括:第一条形壳61、第二条形壳62、第三条形壳63、伺服电机64和蓄电池65,第一条形壳61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框体2的顶端后侧,并与框体2的内腔相通,第二条形壳62沿上下方向固定设置在框体2的一侧,且第二条形壳62与底壳1和第一条形壳61的内腔相通,第三条形壳63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在底壳1的一侧,伺服电机64固定设置在底壳1的一侧后端,且伺服电机64位于第三条形壳63的内腔,伺服电机64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蓄电池65固定设置在第三条形壳63的内腔底端,蓄电池65与伺服电机64电性连接,蓄电池65为现有技术,可为伺服电机64进行供电。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升降机构6还包括:转轴66、皮带轮67和皮带68,底壳1和第一条形壳61的内腔均通过轴承沿左右方向转动设置有转轴66,轴承的内环与转轴66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固定设置在底壳1和第一条形壳61的内腔内侧,伺服电机64的输出端延伸进底壳1的内腔并通过联轴器与转轴66的一端锁紧,伺服电机64为现有技术,伺服电机64可驱动其中一个转轴66绕自身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符合本案的伺服电机型号均可使用,转轴66的一端延伸进第二条形壳62的内腔并键连接有皮带轮67,皮带68与两个皮带轮67的外壁相适配套接,转轴66转动后,以使转轴66带动其中一个皮带轮67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在皮带68的带动下可使另一个皮带轮67带动转轴66绕自身轴线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升降机构6还包括:线轮69、绳索610和连接块611,转轴66的外壁从左至右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线轮69,绳索610位于下侧线轮69的外壁缠绕有绳索610,且绳索610的一端延伸进第以条形壳61的内腔并缠绕在线轮69的外壁上,线轮69转动后可带动绳索610进行收放,绳索610的外壁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611,连接块611的一端与条形孔52的内腔相插接,并固定设置在支撑板56的后侧,绳索610移动后,可使绳索610带动连接块611在条形孔52内向下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位于最下侧连接块611与绳索610的外壁相适配套接,位于最下侧连接块611的底端插接有球体612,球体612与绳索610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球体612与最下侧连接块611的配合可使球体612跟随绳索610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最下侧连接块611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绳索610位于第一挡板51的后侧,且底壳1的顶端后侧为贯通状,以使球体612能够进入到底壳1内。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步骤一:启动蓄电池65,可使控制器4控制伺服电机64启动,当需要将汽车车门放置在支撑板56和第二挡板53围成的格子空间内时,先将汽车车门放置在位于高处的支撑板56的顶端;

步骤二:控制伺服电机64启动,伺服电机64可驱动位于底壳1内转轴66绕自身轴线逆时针转动,以使转轴66带动其中一个皮带轮67绕自身轴线逆时针转动,从而在皮带68的带动下可使另一个皮带轮67带动转轴66绕自身轴线逆时针转动,以带动位于第一条形壳61内的线轮69绕自身轴线逆时针转动,从而可将绳索610向下移动,以使绳索610带动连接块611在条形孔52内向下移动,进而可使连接块611带动支撑板56在滑槽55和滑块54的限制下稳定地向下移动,以使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板56下降一个高度,位于最下方的支撑板56可与底壳1的顶端接触;

步骤三:继续控制伺服电机64驱动转轴66绕自身轴线逆时针转动,可使位于绳索610上的球体612继续向下移动进底壳1内并缠绕在线轮69上,从而可使其他支撑板56继续向下移动,进而可再一次降低最上方支撑板56的高度,以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将车门放置与最上方的支撑板52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使该装置能够存放更多的车门,有利于广泛推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1);

框体(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1)的顶端,框体(2)的前侧为贯通状;

万向轮(3),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1)的底端四角;

控制器(4),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2)的一侧;

放置组件(5),设置在所述框体(2)的内腔;

升降机构(6),设置在所述框体(2)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柄(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组件(5)包括:

第一挡板(51),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2)的内腔后侧,所述第一挡板(51)的前侧从左至右均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条形孔(52);

第二挡板(53),所述框体(2)的内腔从左至右沿上下方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挡板(53);

滑块(54),所述框体(2)的内侧和所述第二挡板(53)的外侧沿上下方向均开设有滑槽(55),所述滑槽(55)的内腔丛上至下均插接有若干个滑块(54);

支撑板(56),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54)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

第一条形壳(61),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2)的顶端后侧,并与所述框体(2)的内腔相通;

第二条形壳(62),沿上下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2)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条形壳(62)与所述底壳(1)和所述第一条形壳(61)的内腔相通;

第三条形壳(63),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1)的一侧;

伺服电机(6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1)的一侧后端,且所述伺服电机(64)位于所述第三条形壳(63)的内腔,所述伺服电机(64)与所述控制器(4)电性连接;

蓄电池(6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条形壳(63)的内腔底端,所述蓄电池(65)与所述伺服电机(64)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还包括:

转轴(66),所述底壳(1)和所述第一条形壳(61)的内腔均通过轴承沿左右方向转动设置有转轴(66),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所述转轴(66)的外壁过盈配合,且所述轴承的外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1)和所述第一条形壳(61)的内腔内侧,所述伺服电机(64)的输出端延伸进所述底壳(1)的内腔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轴(66)的一端锁紧;

皮带轮(67),所述转轴(66)的一端延伸进所述第二条形壳(62)的内腔并键连接有皮带轮(67);

皮带(68),与两个所述皮带轮(67)的外壁相适配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还包括:

线轮(69),所述转轴(66)的外壁从左至右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线轮(69);

绳索(610),位于下侧所述线轮(69)的外壁缠绕有绳索(610),且所述绳索(610)的一端延伸进所述第以条形壳(61)的内腔并缠绕在所述线轮(69)的外壁上;

连接块(611),所述绳索(610)的外壁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611),所述连接块(611)的一端与条形孔(52)的内腔相插接,并固定设置在支撑板(56)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侧所述连接块(611)与所述绳索(610)的外壁相适配套接,位于最下侧所述连接块(611)的底端插接有球体(612),所述球体(612)与所述绳索(610)的外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610)位于第一挡板(51)的后侧,且所述底壳(1)的顶端后侧为贯通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包括:底壳;框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的顶端,框体的前侧为贯通状;万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的底端四角;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侧;放置组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腔;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侧。该可便于存放拿取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架,通过设置有多个存放空间可放置更多的汽车车门,有效的减少转运次数,便于工作人员将车门放置与最上方的支撑板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利于对更多的车门进行存放。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姜丽
技术研发日:2021.04.0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6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