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池盖帽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盖帽通常包括防爆盖、顶盖和密封圈,在生产时,先将防爆盖与顶盖装配形成盖体,再对盖体依次进行包边工序和整平,然后再将盖体与密封圈装配形成电池盖帽。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上述生产过程主要依赖人工方式来完成,不仅生产效率低,同时电池盖帽的成品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盖帽制造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池盖帽制造方式生产效率低、成品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包括:
包边装置,所述包边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压边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用于容置盖体的第一进料槽;所述压边机构包括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的旋转组件和侧压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盖体旋转,所述侧压组件用于与位于所述旋转组件上的所述盖体相抵接;所述推料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进料槽内的所述盖体推送至所述旋转组件上;
整平装置,所述整平装置包括第二机架、及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上压机构、下压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位于所述上压机构和所述下压机构之间并用于放置所述盖体的第一定位座;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压机构和所述下压机构朝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定位座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上压机构和所述下压机构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的所述盖体的对应端面抵接或分离;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上的滑座和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座的移动臂,所述滑座与所述移动臂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且所述移动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以使所述移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抵接或分离;
组装装置,所述组装装置包括第三机架、安装于所述第三机架上的压装机构及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机架上的推杆,所述第三机架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盖体和密封圈的第二定位座,所述压装机构具有驱动端和工作端,所述工作端用于将所述盖体和所述密封圈压合,所述推杆设有抵接部,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接且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三机架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以使所述推杆可朝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座方向往复移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旋转组件、所述侧压组件、所述推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压装机构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生产电池盖帽时,将待加工的盖体依次放置在第一进料槽内,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控制器控制推料机构将第一进料槽内的盖体推至旋转组件上,之后控制器控制侧压组件与位于旋转组件上的盖体相抵接并控制旋转组件运转,以带动盖体旋转,使盖体在侧压组件的挤压作用下完成包边工序;随后将完成包边的盖体收集并将完成包边的盖体逐一放置于第一定位座上,操作人员继续操作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驱动上压机构和下压机构同时或先后运动,使上压机构对盖体的一端面进行挤压,并使下压机构对盖体的另一端面进行挤压,在上压机构和下压机构均完成对盖体挤压后,移动臂在驱动机构和第一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在滑座上做往复运动,以将盖体从第一定位座推出,实现下料操作,随即移动臂往远离第一定位座的方向移动,为下一次挤压做准备;接着将完成整平的盖体收集,并将盖体与密封圈一一对应层叠后放置于第二定位座上,操作人员继续操作控制器控制压装机构向下动作,使工作端和驱动端同步向下运动,工作端将盖体和密封圈压合形成电池盖帽,驱动端推动推杆的抵接部以带动推杆朝远离第二定位座方向移动,接着控制器控制压装机构向上动作,使工作端和驱动端同步向上运动,推杆在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推动推杆朝靠近第二定位座方向移动,以将电池盖帽从第二定位座上推出,实现下料操作。上述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可同时实现包边工序、整平工序和组装工序自动进行,生产效率高,而且可对电池盖帽进行标准化生产,成品质量统一且成品质量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驱动器及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转座,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转座旋转,所述转座用于放置所述盖体;所述侧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驱动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并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侧压块、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侧压块的压边滚轮,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侧压块转动,以使所述压边滚轮与位于所述转座上的所述盖体相抵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驱动器和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进料推板,所述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进料推板朝靠近所述转座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进料槽内的所述盖体推至所述转座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边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四驱动器和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压头,所述第四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头朝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座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压头用于与位于所述转座上的所述盖体相抵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头内部形成用于与外部气源连接的吸气通道,所述推料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下料推板,所述下料推板用于将被所述第一压头吸起的所述盖体向外推出。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边装置还包括第一送料机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五驱动器及与所述第五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传送带,所述第一振动盘、所述传送带和所述第一进料槽依次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六驱动器、与所述第六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及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所述上压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及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的第二压头,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远离所述第二压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相抵接;所述下压机构包括第二连杆组件及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的第三压头,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远离所述第三压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相抵接;所述移动臂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凸轮相抵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滑杆和第一摆杆,所述第一滑杆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摆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二滑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滑杆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摆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七驱动器、均连接于所述第七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第四压头和推动组件,所述第四压头用于将所述密封圈和所述盖体压合,所述推动组件远离所述第七驱动器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接的导向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七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衔接块和连接于所述衔接块的推力件,所述推力件远离所述衔接块的一端设有所述导向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组装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所述密封圈的第二送料机构和用于输送所述盖体的第三送料机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第三振动盘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振动盘和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第一送料轨道,所述第三送料机构包括第四振动盘及用于连接所述第四振动盘和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第二送料轨道,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和所述第二送料轨道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送料轨道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送料轨道的倾斜角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座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装配工位和等待工位,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和所述第二送料轨道均与所述等待工位连通;所述推杆包括杆体和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杆体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座一端的第三摆杆,所述杆体设有用于承托所述第三摆杆的限位部,所述第三摆杆用于与置于所述等待工位上的所述密封圈和所述盖体抵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组装装置还包括均安装于所述第三机架上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压紧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座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压紧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座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压紧机构与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共同将所述密封圈和所述盖体夹持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盖帽制造设备中的包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包边装置去掉推料机构和第一送料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包边装置中的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包边装置去掉第一振动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包边装置中的第一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电池盖帽制造设备中的整平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电池盖帽制造设备中的整平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电池盖帽制造设备中的整平装置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电池盖帽制造设备中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组装装置去掉第二振动盘和第三振动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组装装置的后视图;
图13为图11所示组装装置的左视图;
图14为图11所示组装装置中的推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1所示组装装置中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包边装置,11、第一机架,111、第一进料槽,1111、推料口,112、隔板,12、压边机构,121、旋转组件,1211、第一驱动器,1212、转座,1213、第二转轴,1214、传动轮,1215、主动轮,1216、从动轮,122、侧压组件,1221、第二驱动器,1222、侧压块,1223、压边滚轮,13、推料机构,131、第三驱动器,132、进料推板,1321、进料推杆,1322、阶梯部,133、下料推板,1331、斜面部,14、定位机构,141、第四驱动器,142、第一压头,15、第一送料机构,151、第五驱动器,152、传送带,153、第一感应单元,154、第一振动盘,155、槽盒,156、调速器,16、下料槽件,20、整平装置,21、第二机架,211、第一定位座,22、驱动机构,221、第六驱动器,222、第一凸轮,223、第二凸轮,224、第三凸轮,225、减速器,23、上压机构,231、第一滚轮,232、第二压头,233、第一摆杆,234、第一导向套,24、下压机构,241、第二滚轮,242、第三压头,243、第二滑杆,244、第二摆杆,245、第二导向套,246、调节组件,25、下料机构,251、移动臂,2511、第一滑块,252、第三滚轮,253、滑座,2531、座体,2532、第一滑轨,2533、导杆,26、第二振动盘,27、下料轨道,30、组装装置,31、第三机架,311、第二定位座,312、第二弹性件,313、第二滑轨,314、挡板,315、缓冲件,32、压装机构,321、第七驱动器,322、第四压头,323、推动组件,3231、衔接块,3232、推力件,3233、导向部,3234、条形孔,324、导轴,325、第三导向套,326、工作端,327、驱动端,33、推杆,331、抵接部,332、第二滑块,333、杆体,334、第三摆杆,34、第二送料机构,341、第三振动盘,342、第一送料轨道,35、第三送料机构,351、第四振动盘,352、第二送料轨道,36、第一压紧机构,361、第八驱动器,362、第一压块,37、第二压紧机构,371、第九驱动器,372、第二压块,40、控制器,50、报警器,60、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图1至图13所示,一种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包括:包边装置10、整平装置20、组装装置30和控制器40;包边装置10包括第一机架11、压边机构12和推料机构13;第一机架11上设有用于容置盖体的第一进料槽111;压边机构12包括均安装于第一机架11上的旋转组件121和侧压组件122,旋转组件121用于驱动盖体旋转,侧压组件122用于与位于旋转组件121上的盖体相抵接;推料机构13安装于第一机架11上并用于将位于第一进料槽111内的盖体推送至旋转组件121上;整平装置20包括第二机架21、及均安装于第二机架21上的驱动机构22、上压机构23、下压机构24和下料机构25;第二机架21上设有位于上压机构23和下压机构24之间并用于放置盖体的第一定位座211;驱动机构22用于驱动上压机构23和下压机构24朝远离或靠近第一定位座211方向移动,以使上压机构23和下压机构24分别与位于第一定位座211的盖体的对应端面抵接或分离;下料机构25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机架21上的滑座253和可滑动地安装于滑座253的移动臂251,滑座253与移动臂25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且移动臂251的一端与驱动机构22连接,以使移动臂251的另一端与盖体抵接或分离;组装装置30包括第三机架31、安装于第三机架31上的压装机构32及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三机架31上的推杆33,第三机架31设有用于放置盖体和密封圈的第二定位座311,压装机构32具有驱动端327和工作端326,工作端326用于将盖体和密封圈压合,推杆33设有抵接部331,驱动端327与抵接部331相抵接且推杆33与第三机架31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312,以使推杆33可朝远离或靠近第二定位座311方向往复移动;控制器40与旋转组件121、侧压组件122、推料机构13、驱动机构22及压装机构32电连接。
应用上述电池盖帽制造设备生产电池盖帽时,将待加工的盖体依次放置在第一进料槽111内,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控制器40控制推料机构13将第一进料槽111内的盖体推至旋转组件121上,之后控制器40控制侧压组件122与位于旋转组件121上的盖体相抵接并控制旋转组件121运转,以带动盖体旋转,使盖体在侧压组件122的挤压作用下完成包边工序;随后将完成包边的盖体收集并将完成包边的盖体逐一放置于第一定位座211上,操作人员继续操作控制器40控制驱动机构22驱动上压机构23和下压机构24同时或先后运动,使上压机构23对盖体的一端面进行挤压,并使下压机构24对盖体的另一端面进行挤压,在上压机构23和下压机构24均完成对盖体挤压后,移动臂251在驱动机构22和第一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在滑座253上做往复运动,以将盖体从第一定位座211推出,实现下料操作,随即移动臂251往远离第一定位座211的方向移动,为下一次挤压做准备;接着将完成整平的盖体收集,并将盖体与密封圈一一对应层叠后放置于第二定位座311上,操作人员继续操作控制器40控制压装机构32向下动作,使工作端326和驱动端327同步向下运动,工作端326将盖体和密封圈压合形成电池盖帽,驱动端327推动推杆33的抵接部331以带动推杆33朝远离第二定位座311方向移动,接着控制器40控制压装机构32向上动作,使工作端326和驱动端327同步向上运动,推杆33在第二弹性件312的弹性作用下推动推杆33朝靠近第二定位座311方向移动,以将电池盖帽从第二定位座311上推出,实现下料操作。上述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可同时实现包边工序、整平工序和组装工序自动进行,生产效率高,而且可对电池盖帽进行标准化生产,成品质量统一且成品质量好。
具体地,请结合图9所示,滑座253包括座体2531及设于座体2531上的第一滑轨2532,移动臂251设有与第一滑轨2532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2511,通过第一滑块2511与第一滑轨2532的配合作用可有效提高移动臂251的移动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移动臂251与座体2531之间设有导杆2533,移动臂251可沿导杆2533的导向滑动,第一弹性件套设于导杆2533上,通过上述设置可进一步提高下料机构25的运转稳定性。当然,第一弹性件的类型有多种,如弹片、气压杆等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8和图9所示,第一定位座211背离下料机构25的一侧设有下料轨道27,下料机构25将盖体从第一定位座211推出后,盖体沿下料轨道27滑落至储料容器中,方便将盖体收集。
具体地,请结合图11和图13所示,第二弹性件312可为弹簧,第三机架31上设有挡板314,该挡板314位于推杆33远离第二定位座311一侧,第二弹性件312设于推杆33与挡板314之间,当然,第二弹性件31212的类型有多种,如弹片、气压杆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2所示,第三机架31与第二定位座311之间设有缓冲件315,以缓冲压装机构32对电池盖帽的压合力,防止压合力过大而造成电池盖帽损坏,提高电池盖帽的合格率。其中,缓冲件315的类型有多种,如弹簧、弹片、软胶垫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图3及图5所示,旋转组件121包括固定地安装于第一机架11上并与控制器40电连接的第一驱动器1211及与第一驱动器12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转座1212,第一驱动器1211用于驱动转座1212旋转,转座1212用于放置盖体。第一驱动器1211为电机,推料机构13将待加工的盖体从第一进料槽111推至转座1212上,侧压组件122与转座1212上的盖体相抵接,随后第一驱动器1211驱动转座1212旋转,盖体随转座1212同步旋转并在侧压组件122的挤压作用下完成包边操作。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2、图3及图5,侧压组件122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机架11上并与控制器40电连接的第二驱动器1221、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机架11并与第二驱动器12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侧压块1222、及可转动地安装于侧压块1222的压边滚轮1223,第二驱动器1221用于驱动侧压块1222转动,以使压边滚轮1223与位于转座1212上的盖体相抵接。在进行包边工序时,控制器40控制第二驱动器1221驱动侧压块1222转动,使压边滚轮1223与转座1212上的盖体相抵接,随后第一驱动器1211驱动转座1212旋转,盖体随转座1212同步旋转并在压边滚轮1223的挤压作用下完成包边操作。由于压边滚轮1223随盖体转动,有效降低压边滚轮1223与盖体的相对摩擦作用,避免盖体出现磨损,有效保证盖体的包边质量。
具体地,第二驱动器1221可选为电动气缸,当然,第二驱动器1221的作用均是提供直线运动动力,可实现上述作用的驱动器的类型有多种,如电机结合滚珠丝杆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推料机构13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机架11上并与控制器40电连接的第三驱动器131和连接于第三驱动器131的动力输出端的进料推板132,第三驱动器131用于驱动进料推板132朝靠近转座1212方向移动,以将第一进料槽111内的盖体推至转座1212上。
具体地,第三驱动器131可选为电动气缸,当然,第三驱动器131的作用均是提供直线运动动力,可实现上述作用的驱动器的类型有多种,如电机结合滚珠丝杆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2、图3及图5,转座1212有多个,相应地,压边滚轮1223有多个,旋转组件121还包括多个第二转轴1213和多个传动轮1214,每一第二转轴1213固定连接有一转座1212和一传动轮1214,相邻的两传动轮1214相互连接,任一第二转轴1213与第一驱动器12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具体地,转座1212沿直线依次排布,相应地,压边滚轮1223沿直线排布在侧压块1222上,且各转座1212的排布方向与压边滚轮1223的排布方向平行。通过设置多个转座1212和多个压边滚轮1223,第一驱动器1211通过多个第二转轴1213驱动多个转座1212同步转动,实现同时对多个盖体进行包边操作,进一步提高上述电池盖帽制造设备的生产效率。
具体地,传动轮1214可选为齿轮,通过相邻的齿轮相互啮合实现各第二转轴1213连接,当然,传动轮1214的形式有多种,如皮带轮,相邻的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从而实现各第二转轴1213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请结合图4所示,进料推板132设有多个进料推杆1321,第一进料槽11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推料口1111,第三驱动器131驱动进料推板132朝靠近转座1212方向移动,各进料推杆1321分别插入对应的各推料口1111中,将与各推料口1111位置对应的盖体推入转座1212上,使盖体可准确到达对应的转座1212,提高进料精度。进一步地,进料推杆1321靠近第一进料槽111的一端设有阶梯部1322,阶梯部1322的高阶部位与位于第一进料槽111内的盖体的侧部相抵接,阶梯部1322的低阶部位与位于第一进料槽111内的盖体的顶部相抵接,起到对盖体的限位作用,有效避免盖体在被推入转座1212过程中发生翻转。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3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器1211的动力输出端上设有主动轮1215,任一第二转轴1213设有与主动轮1215连接的从动轮1216。通过主动轮1215与从动轮1216连接,实现第一驱动器1211驱动该第二转轴1213转动,其余第二转轴1213在传动轮1214的连接作用下跟随该第二转轴1213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盖体进行包边操作。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5,主动轮1215和从动轮1216均可选为皮带轮,两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当然,主动轮1215和从动轮1216的形式有多种,如齿轮,通过两齿轮相互啮合实现第一驱动器1211驱动第二转轴1213转动,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和图5所示,第一机架11上安装有可朝向转座1212转动的隔板112,隔板112位于第一进料槽111与转座1212之间。第三驱动器131驱动进料推板132朝靠近转座1212方向移动,以推动第一进料槽111内的盖体,盖体在移动过程中推动隔板112朝转座1212方向翻转,盖体到达转座1212后,隔板11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反向转动复位。通过设置隔板112,可将转座1212上的盖体和将第一进料槽111内的盖体分隔,避免转座1212上的盖体在进行包边操作时,第一进料槽111内的盖体与转座1212上的盖体发生干涉,影响盖体包边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图3及图5所示,包边装置10还包括定位机构14,定位机构14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机架11上并与控制器40电连接的第四驱动器141和连接于第四驱动器141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压头142,第四驱动器141用于驱动第一压头142朝靠近或远离转座1212方向往复移动,第一压头142用于与位于转座1212上的盖体相抵接。盖体从第一进料槽111到达转座1212后,控制器40控制第四驱动器141驱动第一压头142朝靠近转座1212方向移动,将盖体压在转座1212上,对盖体进行定位,避免盖体在包边操作过程中脱离转座1212,保证包边操作顺利进行。
具体地,第四驱动器141为电动气缸,当然,第四驱动器141的作用均是提供直线运动动力,可实现上述作用的驱动器的类型有多种,如电机结合滚珠丝杆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保证盖体在第一压头142的压紧作用下可跟随转座1212同步转动,第一压头142可转动地连接于第四驱动器141的动力输出端,在进行包边操作时,转座1212、盖体及第一压头142同步转动。
另外,为了防止第一压头142将盖体压坏,第一压头142靠近转座1212的一端设有缓冲块,以缓冲第一压头142作用于盖体的压力。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至图5所示,第一压头142内部形成用于与外部气源(图中未示)连接的吸气通道(图中未示),推料机构13还包括连接于第三驱动器131的动力输出端的下料推板133,下料推板133用于将被第一压头142吸起的盖体向外推出。盖体完成包边后,第一压头142通过吸气通道将盖体吸起,随后控制器40控制第三驱动器131驱动下料推板133朝靠近第一压头142方向移动,将被第一压头142吸起的盖体向外推出,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第三驱动器131驱动进料推板132同步移动,同步实现进料操作,如此,进料操作和下料操作同步进行且均自动进行,进一步提高上述电池盖帽制造设备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4所示,下料推板133靠近第一压头142的一端设有斜面部1331,下料推板133移动到被第一压头142吸起的盖体的下方时,第一压头142将盖体释放,盖体掉落至斜面部1331上并沿斜面部1331滑出上述包边装置10。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上述包边装置10还包括下料槽件16,下料推板133将完成包边的盖体推出后掉落至下料槽件16中,并沿下料槽件16滑落至储料箱中,方便对盖体进行收集,且整个下料过程连续进行,进一步提高电池盖帽制造设备的生产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包边装置10还包括第一送料机构15,第一送料机构15包括第一振动盘154、固定安装于第一机架11上并与控制器40电连接的第五驱动器151及与第五驱动器15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传送带152,第一振动盘154、传送带152和第一进料槽111依次连通。将待加工的盖体放置在第一振动盘154内,待加工的盖体在第一振动盘154的激振力作用下到达传送带152上,第五驱动器151为电机,控制器40控制第五驱动器151驱动传送带152运转,将待加工的盖体依次送入第一进料槽111,实现自动连续送料,进一步提高上述电池盖帽制造设备的生产效率。
具体地,请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一送料机构15还包括槽盒155,槽盒155内设有多个转辊,传送带152绕设在多个转辊上,任一转辊与第五驱动器15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五驱动器151驱动转辊转动以带动传送带152运转。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第一送料机构15还包括与第五驱动器151电连接的第一感应单元153,第一感应单元153用于识别传送带152上有无盖体。当第一感应单元153识别到传送带152上有待加工的盖体时,第五驱动器151停止工作,从而停止向第一进料槽111送料,当第一感应单元153识别到传送带152没有待加工的盖体时,第五驱动器151开始工作,从而继续向第一进料槽111送料。
具体地,第一感应单元153的类型有多种,如光线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一送料机构15还包括调速器156,调速器156与第五驱动器151电连接。调速器156用于对第五驱动器151进行转速调节,从而可根据实际送料情况对传送带152运转速度进行调节,保证送料操作持续稳定进行。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7至图9所示,驱动机构22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机架21上并与控制器40电连接的第六驱动器221、与第六驱动器22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及均固定安装于第一转轴的第一凸轮222、第二凸轮223和第三凸轮224;上压机构23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及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的第二压头232,第一连杆组件远离第二压头232的一端与第一凸轮222相抵接;下压机构24包括第二连杆组件及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的第三压头242,第二连杆组件远离第三压头242的一端与第二凸轮223相抵接;移动臂251远离第一定位座211的一端与第三凸轮224相抵接。控制器40控制第六驱动器221通过第一转轴驱动第一凸轮222、第二凸轮223和第三凸轮224同步运转,以带动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和移动臂251运动,使第二压头232向靠近盖体方向移动并对盖体的一端面进行挤压,使第三压头242向靠近盖体方向移动并对盖体向上压机构23的一端面进行挤压,从而完成对盖体进行整平操作,随后移动臂251将完成整平的盖体从第一定位座211推出。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第一凸轮222、第二凸轮223和第三凸轮224的凸出部位的朝向进行设定,可改变上压机构23、下压机构24和下料机构25的先后运转次序,如将第一凸轮222的凸出部位和第二凸轮223的凸出部位相互呈180°设置,将第三凸轮224的凸出部位与第一凸轮222的凸出部位相互呈90°设置,如此使得上压机构23和下压机构24同时对盖体进行挤压,此时,移动臂251移动至与第一定位座211相距最远的位置。当然第一凸轮222、第二凸轮223和第三凸轮224的凸出部位的朝向设定方式有多种,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设定方式,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7至图9所示,第六驱动器为电机,第六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减速器225,以达到减速增距的目的。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7所示,第一连杆组件远离第一定位座21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一凸轮222相抵接的第一滚轮231,第二连杆组件远离第一定位座21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二凸轮223相抵接的第二滚轮241,移动臂251远离第一定位座21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三凸轮224相抵接的第三滚轮252,通过滚轮与凸轮相抵接,有效减轻凸轮的磨损,保证驱动机构22的运转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7至图9所示,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滑杆和第一摆杆233,第一滑杆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第二机架21,第一摆杆233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机架21;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二滑杆243和第二摆杆244,第二滑杆243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第二机架21,第二摆杆244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机架21。第一摆杆233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机架21上形成翘板结构,当第一凸轮222推动第一滚轮231时,使第一滑杆向下滑动,以带动第一摆杆233转动,使第二压头232向上顶,从而对盖体的一端面进行挤压;同理,第二摆杆244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机架21上形成翘板结构,当第二凸轮223推动第二滚轮241时,使第二滑杆243向下滑动,以带动第二摆杆244转动,使第三压头242向下顶,从而对盖体背向上压机构23的一端面进行挤压。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持第一滚轮231持续与第一凸轮222抵接,以第一摆杆233与第二机架21的连接处为分界,设置第二压头232所在一侧的重量大于第一滚轮231所在一侧的重量,当第一凸轮222的凸出部位未转动至第一滚轮231位置时,第二压头232在重力作用下与盖体分离,且第一滚轮231持续与第一凸轮222抵接,当第一凸轮222的凸出部位转动至与第一滚轮231接触的位置时,第二压头232在驱动机构22的驱动力作用下向上顶,从而对盖体的一端面进行挤压;同理,为保持第二滚轮241持续与第二凸轮223抵接,以第二摆杆244与第二机架21的连接处为分界,设置第三压头242所在一侧的重量小于第二滚轮241所在一侧的重量,当第二凸轮223的凸出部位未转动至第二滚轮241位置时,第二压头232与盖体分离,且第二滚轮241持续与第二凸轮223抵接,当第二凸轮223的凸出部位转动至与第二滚轮241接触的位置时,第三压头242在驱动机构22的驱动力作用下向下压,从而对盖体背向上压机构23的一端面进行挤压。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7至图9,上压机构23还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机架21的第一导向套234,第一导向套234设有朝下压机构24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孔,第二压头232穿入第一导孔内;下压机构24还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二机架21的第二导向套245,第二导向套245设有朝上压机构23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孔,第三压头242穿入第二导孔内。通过将第二压头232穿入第一导孔内和将第三压头242穿入第二导孔内,使第二压头232和第三压头242均可稳定地上下移动,同时保持第二压头232和第三压头242的移动方向与盖体的端面垂直,进一步提高上述整平装置20的整平效果。
具体地,请结合图7至图9所示,下压机构24还包括调节组件246,调节组件246包括调节螺杆和连接块,第二摆杆244靠近第三压头242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调节螺杆的螺孔,连接块连接于调节螺杆的一端,第三压头242与连接块可转动的连接。通过拧动调节螺杆,可根据不同的盖体厚度对第三压头242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以保证三压头可有效对盖体进行挤压,进一步提高上述整平装置20的整平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7至图9所示,整平装置20还包括第二振动盘26,第二振动盘26与第一定位座211连通。将完成包边的盖体收集后放入在第二振动盘26中,盖体在第二振动盘26的激振力作用下进入到第一定位座211中,实现上述整平装置20的自动上料功能,免除人工上料的麻烦,进一步提高了上述电池盖帽制造设备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座211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出料槽和第二进料槽,出料槽上设有挤压工位和第一等待工位,其中,第一等待工位位于挤压工位和下料机构25之间,第二振动盘26的出口端与第二进料槽的一端口连接,移动臂251靠近第一定位座211的一端沿出料槽的延伸方向移动,完成包边的盖体从第二振动盘26进入第二进料槽内并继续移动至出料槽的第一等待工位上,在前一盖体完成挤压后,移动臂251的推动位于第一等待工位上的后一盖体向挤压工位移动,后一盖体将前一盖体从挤压工位推出,并从下料轨道27滑落,随后后一盖体进入挤压工位,如此循环,实现下料、上料同步进行,进一步提高上述电池盖帽制造设备的生产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1至图13所示,压装机构32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三机架31上并与控制器40电连接的第七驱动器321、均连接于第七驱动器321的动力输出端的第四压头322和推动组件323,第四压头322用于将密封圈和盖体压合,推动组件323远离第七驱动器32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抵接部331相抵接的导向部3233。控制器40控制第七驱动器321驱动第四压头322和推动组件323同步向下运动,第四压头322将盖体和密封圈压合形成电池盖帽,推动组件323的导向部3233挤压推杆33的抵接部331,使推杆33朝远离第二定位座311方向移动,接着控制器40继续控制第七驱动器321驱动第四压头322和推动组件323向上运动,使第四压头322和推动组件323同步向上运动,推杆33在第二弹性件312的弹性作用下推动推杆33朝靠近第二定位座311方向移动,以将电池盖帽从第二定位座311上推出,实现下料操作。
其中,为简化组装装置30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第七驱动器321可选为电动气缸,当然,第七驱动器321的作用是提供直线运动动力,可实现上述作用的驱动器的类型有多种,如电机结合滚珠丝杆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压装机构32还包括连接于第七驱动器321的动力输出端的导轴324和固定安装于第三机架31上的第三导向套325,导轴32424穿过第三导向套325后与第四压头322连接,推动组件323连接于导轴324的侧部。将导轴324穿过第三导向套325,第七驱动器321通过导轴324驱动第四压头322和推动组件323上下运动,有效避免第四压头322和推动组件323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现象,有效提高压装机构32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1、图13及图14所示,推动组件323包括连接于第七驱动器321的动力输出端的衔接块3231和连接于衔接块3231的推力件3232,推力件3232远离衔接块3231的一端设有导向部3233。具体地,衔接块3231与第七驱动器321的动力输出端相互垂直连接,推力件3232与衔接块3231相互垂直连接,其中,推力件3232上设有用于与衔接块3231连接的条形孔3234,条形孔3234沿竖直方向延伸,推力件3232可沿条形孔3234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后与衔接块3231固定连接,实现对推力件3232的上下位置调节。
特别地,请继续参阅图14所示,为提高推力件3232推动推杆33的顺畅度,可将导向部3233设置为斜面结构或弧面结构。
具体地,请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推力件3232有两个,两个推力件3232分别连接于衔接块3231的两侧,相应地,抵接部331有两个,两个抵接部331分别设于推杆33的两侧,各推力件3232与各抵接部331一一对应抵接,使推杆33的两侧受力均匀,提高推杆33移动的顺畅度,保证推杆33的移动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1和图13所示,第三机架31上设有朝第二定位座311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313,推杆33设有与第二滑轨313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332。推杆33通过第二滑块332与第二滑轨313配合实现在第三机架31上朝远离或靠近第二定位座311方向往复移动,有效提高推杆33的移动顺畅度和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1和图13所示,抵接部331为可转动地连接于推杆33的第四滚轮。推力件3232下压推动推杆33移动时,第四滚轮转动,有效减轻推力件3232的磨损,保证压装机构32的运转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0所示,组装装置30还包括用于输送密封圈的第二送料机构34和用于输送盖体的第三送料机构35,第二送料机构34包括第三振动盘341及用于连接第三振动盘341和第二定位座311的第一送料轨道342,第三送料机构35包括第四振动盘351及用于连接第四振动盘351和第二定位座311的第二送料轨道352,第一送料轨道342和第二送料轨道352均倾斜设置且第一送料轨道342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送料轨道352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第二送料机构34和第三送料机构35,实现密封圈和盖体的自动上料,避免人工上料的麻烦,进一步提高上述电池盖帽制造设备的生产效率。另外,设置第一送料轨道342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送料轨道352的倾斜角度是为了保证密封圈在重力作用下先滑落到第二定位座311上,盖体在重力作用下紧接滑落到与密封圈层叠的位置上,以实现电池盖帽的预装配。
进一步地,第一送料轨道342的出口端设有与压装机构32电连接的第二感应单元,第二送料轨道352的出口端设有与压装机构32电连接的第三感应单元,第二感应单元用于识别第一送料轨道342的出口端有无密封圈,第三感应单元用于识别第二送料轨道352的出口端有无盖体,当第二感应单元识别到第一送料轨道342的出口端没有密封圈或第三感应单元识别到第二送料轨道352的出口端没有盖体时,控制压装机构32停止运转,避免压装机构32在没有物料的情况继续运转。
其中,第二感应单元和第三感应单元均可选为光传感器,当有物料将光传感器阻挡时,压装机构32正常运行,当无物料将光传感器阻挡时,压装机构32停止运转。当然,感应单元的类型有多种,如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0、图11、图12及图15所示,第二定位座311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装配工位和第二等待工位,第一送料轨道342和第二送料轨道352均与第二等待工位连通;推杆33包括杆体333和可转动地连接于杆体333靠近第二定位座311一端的第三摆杆334,杆体333设有用于承托第三摆杆334的限位部,第三摆杆334用于与置于第二等待工位上的密封圈和盖体抵触。具体地,第三摆杆334向下倾斜设置,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三摆杆334向下摆动,杆体333位于第二等待工位的上方。当杆体333朝靠近第二定位座311方向运动时,预装配后的电池盖帽始终位于杆体333的下方,而第三摆杆334与预装配后的电池盖帽抵触,推动预装配后的电池盖帽从第二等待工位向装配工位移动,预装配后的电池盖帽离开第二等待工位后,下一密封圈和下一盖体先后滑落到第二等待工位上,同时预装配后的电池盖帽将完成装配的电池盖帽从装配工位推出,当预装配后的电池盖帽达到装配工位后,压装机构32向下运转,对位于装配工位的密封圈和盖体进行压装,同时推杆33朝远离第二定位座311方向移动,在经过位于等待工位上的密封圈和盖体时,第三摆杆334被位于第二等待工位上的密封圈和盖体顶起,推杆33继续朝远离第二定位座311方向移动,第三摆杆334远离第二等待工位后向下摆动到限位部上,避免第三摆杆334将第二等待工位上的密封圈和盖体从第二等待工位上拉出。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0至图12所示,组装装置30还包括均安装于第三机架31上且均与控制器40电连接的第一压紧机构36和第二压紧机构37,第一压紧机构36位于第二定位座311的一侧且第二压紧机构37位于第二定位座311的另一侧,第一压紧机构36与第二压紧机构37共同将密封圈和盖体夹持固定。将密封圈和盖体依次放置在第二定位座311后,第一压紧机构36和第二压紧机构37同时运转,以将密封圈和盖体夹持固定在第二定位座311上,随后压装机构32运转,将密封圈和盖体压装形成电池盖帽,通过第一压紧机构36和第二压紧机构37共同对密封圈和盖体的夹持作用,实现密封圈和盖体的准确定位,保证密封圈与盖体的装配精度。
具体地,请结合图12所示,第一压紧机构36包括安装于第三机架31上且与控制器40电连接的第八驱动器361和连接于第八驱动器361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压块362,第二压紧机构37包括安装于第三机架31上且与控制器40电连接的第九驱动器371和连接于第九驱动器371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二压块372,控制器40控制第八驱动器361驱动第一压块362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定位座311方向往复移动,控制器40控制第九驱动器371驱动第二压块372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定位座311方向往复移动,以使第一压块362与第二压块372共同将密封圈和盖体夹持固定。
其中,为简化组装装置30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第八驱动器361和第九驱动器371均可选为电动气缸,当然,第八驱动器361和第九驱动器371的作用均是提供直线运动动力,可实现上述作用的驱动器的类型有多种,如电机结合滚珠丝杆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所示,上述电池盖帽制造设备还包括与控制器40电连接的报警器50,其中,报警器50有多种,如光学报警器50、声音报警器50、声光报警器50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当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出现故障时,报警器50对外发出警报,以提醒操作者及时对电池盖帽制造设备进行检修,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所示,上述电池盖帽制造设备还包括工作台60,包边装置10、整平装置20、组装装置30及控制器40均安装于工作台6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边装置,所述包边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压边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用于容置盖体的第一进料槽;所述压边机构包括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的旋转组件和侧压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盖体旋转,所述侧压组件用于与位于所述旋转组件上的所述盖体相抵接;所述推料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进料槽内的所述盖体推送至所述旋转组件上;
整平装置,所述整平装置包括第二机架、及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上压机构、下压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位于所述上压机构和所述下压机构之间并用于放置所述盖体的第一定位座;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压机构和所述下压机构朝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定位座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上压机构和所述下压机构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的所述盖体的对应端面抵接或分离;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上的滑座和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座的移动臂,所述滑座与所述移动臂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且所述移动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以使所述移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抵接或分离;
组装装置,所述组装装置包括第三机架、安装于所述第三机架上的压装机构及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机架上的推杆,所述第三机架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盖体和密封圈的第二定位座,所述压装机构具有驱动端和工作端,所述工作端用于将所述盖体和所述密封圈压合,所述推杆设有抵接部,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接且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三机架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以使所述推杆可朝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座方向往复移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旋转组件、所述侧压组件、所述推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压装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驱动器及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转座,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转座旋转,所述转座用于放置所述盖体;所述侧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驱动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并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侧压块、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侧压块的压边滚轮,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侧压块转动,以使所述压边滚轮与位于所述转座上的所述盖体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驱动器和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进料推板,所述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进料推板朝靠近所述转座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进料槽内的所述盖体推至所述转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四驱动器和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压头,所述第四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头朝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座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压头用于与位于所述转座上的所述盖体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头内部形成用于与外部气源连接的吸气通道,所述推料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下料推板,所述下料推板用于将被所述第一压头吸起的所述盖体向外推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装置还包括第一送料机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五驱动器及与所述第五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传送带,所述第一振动盘、所述传送带和所述第一进料槽依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六驱动器、与所述第六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及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所述上压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及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的第二压头,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远离所述第二压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相抵接;所述下压机构包括第二连杆组件及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的第三压头,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远离所述第三压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相抵接;所述移动臂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凸轮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滑杆和第一摆杆,所述第一滑杆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摆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二滑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滑杆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摆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机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七驱动器、均连接于所述第七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第四压头和推动组件,所述第四压头用于将所述密封圈和所述盖体压合,所述推动组件远离所述第七驱动器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接的导向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七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衔接块和连接于所述衔接块的推力件,所述推力件远离所述衔接块的一端设有所述导向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所述密封圈的第二送料机构和用于输送所述盖体的第三送料机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第三振动盘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振动盘和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第一送料轨道,所述第三送料机构包括第四振动盘及用于连接所述第四振动盘和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第二送料轨道,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和所述第二送料轨道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送料轨道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送料轨道的倾斜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座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装配工位和等待工位,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和所述第二送料轨道均与所述等待工位连通;所述推杆包括杆体和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杆体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座一端的第三摆杆,所述杆体设有用于承托所述第三摆杆的限位部,所述第三摆杆用于与置于所述等待工位上的所述密封圈和所述盖体抵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装置还包括均安装于所述第三机架上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压紧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座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压紧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座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压紧机构与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共同将所述密封圈和所述盖体夹持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