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12


本发明涉及铜钨合金触头流体抛光
技术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铜钨触头一般应用于高压sf6开关中,在开关使用中,尖端毛刺、表面氧化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放电、放气等问题,因此要求触头材料表面不能有毛刺、氧化。目前管型铜钨触头生产中,有一道工序是用锯片铣刀切槽完成,在铜钨触头管壁上进行开瓣,切割后产品边棱产生大量毛刺,沿槽边毛刺太难去除,目前较多采用人工锉刀加工,效率特别低,不适合工业化的大批量制造,且质量难控制;或者采用超声波去毛刺的方法,但是只是针对微观毛刺;电化学去毛刺对铜钨触头钨合金部分有腐蚀,机器人去毛刺成本太高,而且对所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相对较高,不适用于此类产品去毛刺。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管型铜钨触头开瓣切割后去毛刺的设备与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业化去毛刺效率低,去毛刺质量差的问题,提高铜钨触头的生产效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在铜钨触头在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中去毛刺效率低,且去毛刺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箱体,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上端用于放置铜钨合金触头的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下端用于对铜钨合金触头进行去毛刺的复合去毛刺装置,设置在支撑箱体内连接进料装置与复合去毛刺装置的触头装夹机构;所述复合去毛刺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箱体下端对铜钨触头进行去毛刺处理的第一去毛刺装置,以及设置在支撑箱体下端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二次去毛刺处理的第二去毛刺装置;所述第一去毛刺装置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刮刷装置;所述刮刷装置均包括第一外部固定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部固定筒上的支架环,固定在所述支架环上且位于第一外部固定筒中心正上方的铜钨触头卡接套管,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部固定筒内且中心轴线与铜钨触头卡接套管中心轴线重合的触头外壁旋刷筒,设置在所述触头外壁旋刷筒内且中心轴线与触头外壁旋刷筒中心轴线重合的触头内壁旋刷筒;所述触头外壁旋刷筒内径大于触头内壁旋刷筒外径、外壁与第一外部固定筒内壁活动贴合,且触头外壁旋刷筒的内壁设有多组能够与铜钨触头外壁接触的第一柔性刷;所述第一外部固定筒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柔性刷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柔性刷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去毛刺装置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喷流离心打磨装置;所述喷流离心打磨装置包括第二外部固定筒,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部固定筒正上方用于固定铜钨触头且位于第二外部固定筒中心的固定套管,活动嵌设在所述第二外部固定筒内且中心轴线与固定套管的中心轴线重合的离心筒,设置所述第二外部固定筒上且与离心筒下端活动连接的圆形端盖,设置在所述圆形端盖上且位于离心筒中心轴线上的旋转喷流器,以及两组设在第二外部固定筒上分别用于驱动离心筒、旋转喷流器转动的动力模块;所述旋转喷流器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圆形端盖中心轴线上中心转轴管,设置在所述中心转轴管上的第一圆筒分料腔,通过中心转轴管与所述第一圆筒分料腔连接且用于存储流体磨料的磨料存储器,设置在所述存储器与中心转轴管连接处的第一负压组件,以及多组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分料腔外壁上与第一圆筒分料腔内部连通的内壁喷流器;所述离心筒内均匀设有多组外壁喷流嘴;所述离心筒外套设有与外壁喷流嘴连通的第二圆筒分料腔;所述第二圆筒分料腔与磨料存储器连通,且第二圆筒分料腔与磨料存储器之间设有第二负压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触头内壁旋刷筒外径小于铜钨触头内径、外壁设有能够与铜钨触头内壁接触的第二柔性刷;所述第一外部固定筒下端还设有与触头内壁旋刷筒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柔性刷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柔性刷的设置能够结合第一柔性刷在流体磨料中同时对铜钨触头的内外壁进行去毛刺处理;第二柔性刷能够与内壁接触,保证磨料对触头内壁有均匀的去除量,有效提高打磨质量。进一步地,所述触头外壁旋刷筒、触头内壁旋刷筒之间还填充有流体磨料;所述流体磨料选用碳化硅、碳化硼、金刚石研磨液中的一种;流体磨料具有良好的打磨效果,并且能够对铜钨触头进行完全包裹,能够实现每个面与打磨介质的贴合接触,并在流体磨料与铜钨触头的相对运动中完成打磨去毛刺。进一步地,所述每组内壁喷流器均包括多个上下排列设置的喷流嘴;所述喷流嘴喷射的流体磨料与第一圆筒分料腔的径向有30~45°的夹角;通过喷流嘴的倾斜设置在旋转过程中能够直接将磨料注入至毛刺棱边处,能够有效提高流体磨料对毛刺的去除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箱体上端用于放置铜钨触头的触头放置箱,设置在触头放置箱下端的下料口,设置在所述下料口下方的转向台,以及上端位于下料口正下方、下端能够与所述转向台连接的下料槽;所述下料槽与地面夹角30~40°倾斜设置;所述下料口为矩形开口,其中长度大于单个铜钨触头长度3~8mm,宽度大于铜钨触头外壁直径5~6mm;所述转向台包括固定在支撑箱体上的安装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旋转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架上且能够与下料槽下端连接的转向放置槽,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与旋转架连接处的旋转电机;通过触头放置箱能够放置大量的待处理的铜钨触头,也可以直接与生产铜钨触头的流水线连接;下料口的设置能够确保每次只有一个铜钨触头落下,通过倾斜的下料槽滑落至转向放置槽上;通过转向放置槽能够与翻转升降机构的夹具连接;能够解决管型的铜钨触头的自动上料问题,大大提高去毛刺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对毛刺处理的加工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触头装夹机构包括与转向放置槽连接的翻转升降机构,安装在支撑箱体内且与翻转升降机构连接的触头抓取机构,以及设置在翻转升降机构与触头抓取机构连接处的触头抓取槽。通过翻转升降机构能够在转向放置槽上夹持铜钨触头,再通过触头抓取机构将铜钨触头放入第一去毛刺装置、第二去毛刺装置中,实现铜钨触头的自动化去毛刺。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升降机构包括垂直于地面设置的升降滑轨,活动安装在所述升降滑轨上的升降架,旋转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的旋转环,设置在所述旋转环上用于从铜钨触头两端夹持铜钨触头的第一夹具,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用于识别铜钨触头两端的检测模块。通过检测模块能够实现对铜钨触头端部的检测与识别,然后第一夹具在转向放置槽夹持铜钨触头,并通过旋转调整使触头竖立,使开瓣后需要去毛刺的端部向下,最后向下移动使铜钨触头进入触头抓取槽;用于确保对需要去毛刺的打磨处理,防止铜钨触头放反,造成毛刺去除不干净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触头抓取槽包括安装在升降架上的触头抓取槽本体,设置在支撑箱体上用于将旋转环上的铜钨触头推至触头抓取槽本体上的推杆;通过推杆的设置能够将竖立的铜钨触头推至触头抓取槽上,确保第二夹具进行定点夹持,有利于自动化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械故障率,提高准确性。进一步地,所述触头抓取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滑轨,活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滑轨上的纵向滑轨,上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纵向滑轨上的伸缩杆,安装在所述伸缩杆下端能够与触头抓取槽连接夹持铜钨触头的第二夹具。通过触头抓取机构能够实现将铜钨触头与第一去毛刺装置、第二去毛刺装置实现连接,能够进一步提高铜钨触头去毛刺的自动化操作,有效提高对铜钨触头进行处理的工作效率。利用上述装置对铜钨合金触头进行流体去毛刺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第一次去毛刺首先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一次刮刷研磨去毛刺;具体是:将铜钨触头与铜钨触头卡接套管连接后触头外壁旋刷筒以120~360r/min的转速进行转动,触头内壁旋刷筒以300~360r/min的转速反向旋转,在流体磨料介质中利用第一柔性刷、第二柔性刷对触头内外壁进行刮刷研磨去毛刺,持续20~30min;步骤2:第二次去毛刺然后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二次流体去毛刺;具体是:将铜钨触头与固定套管连接后外壁喷流嘴、内壁喷流器分别向铜钨触头内外壁喷射流体磨料,离心筒、旋转喷流器以120~360r/min的转速进行旋转,持续20~30min。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替代现有技术对铜钨触头类工件进行去毛刺处理,本技术方案适合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大批量类的工件的去毛刺处理,并且具有去毛刺质量好,加工效率高的优势;本技术方案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对铜钨触头工件自动上料装夹,通过第一去毛刺装置、第二去毛刺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铜钨触头的两次不同的流态抛光,实现每个面与磨料抛光介质有良好的接触获得均匀的相对速度,利用流体介质的流动性特点保证每个加工面都能有均匀的去除量,使铜钨触头获得良好的抛光处理,大大提高去毛刺抛光处理的处理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第一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第二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进料装置、触头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翻转升降机构、触头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料装置、10-触头放置箱、11-下料口、12-下料槽、13-转向台、130-安装板、131-旋转架、132-转向放置槽、133-旋转电机、2-触头装夹机构、20-翻转升降机构、200-升降滑轨、201-升降架、202-旋转环、203-第一夹具、21-触头抓取机构、210-横向滑轨、211-纵向滑轨、212-伸缩杆、213-第二夹具、22-触头抓取槽、220-触头抓取槽本体、221-推杆、3-第一去毛刺装置、30-第一外部固定筒、31-支架环、32-铜钨触头卡接套管、33-触头外壁旋刷筒、330-第一柔性刷、34-触头内壁旋刷筒、340-第二柔性刷、4-第二去毛刺装置、40-第二外部固定筒、41-固定套管、42-离心筒、420-外壁喷流嘴、421-第二圆筒分料腔、43-旋转喷流器、430-中心转轴管、431-第一圆筒分料腔、432-内壁喷流器44-、圆形端盖。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箱体,设置在支撑箱体上端用于放置铜钨合金触头的进料装置1,设置在支撑箱体下端用于对铜钨合金触头进行去毛刺的复合去毛刺装置,设置在支撑箱体内连接进料装置1与复合去毛刺装置的触头装夹机构2;复合去毛刺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箱体下端对铜钨触头进行去毛刺处理的第一去毛刺装置3,以及设置在支撑箱体下端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二次去毛刺处理的第二去毛刺装置4;第一去毛刺装置3包括3组并排设置的刮刷装置;如图2所示,刮刷装置包括第一外部固定筒30,设置在第一外部固定筒30上的支架环31,固定在支架环31上且位于第一外部固定筒30中心正上方的铜钨触头卡接套管32,活动设置在第一外部固定筒30内且中心轴线与铜钨触头卡接套管32中心轴线重合的触头外壁旋刷筒33,设置在触头外壁旋刷筒33内且中心轴线与触头外壁旋刷筒33中心轴线重合的触头内壁旋刷筒34;如图2所示,触头外壁旋刷筒33内径大于触头内壁旋刷筒34外径8cm、外壁与第一外部固定筒30内壁活动贴合,且触头外壁旋刷筒33的内壁设有多组能够与铜钨触头外壁接触的第一柔性刷330;第一外部固定筒30上设有与第一柔性刷330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柔性刷330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去毛刺装置4包括3组并排设置的喷流离心打磨装置;如图3所示,喷流离心打磨装置包括第二外部固定筒40,设置在第二外部固定筒40正上方用于固定铜钨触头且位于第二外部固定筒40中心的固定套管41,活动嵌设在第二外部固定筒40内且中心轴线与固定套管41的中心轴线重合的离心筒42,设置第二外部固定筒40上且与离心筒42下端活动连接的圆形端盖44,设置在圆形端盖44上且位于离心筒42中心轴线上的旋转喷流器43,以及两组设在第二外部固定筒40上分别用于驱动离心筒42、旋转喷流器43转动的动力模块;如图3所示,旋转喷流器43包括垂直设置在圆形端盖43中心轴线上中心转轴管430,设置在中心转轴管430上的第一圆筒分料腔431,通过中心转轴管430与第一圆筒分料腔431连接且用于存储流体磨料的磨料存储器,设置在存储器与中心转轴管430连接处的第一负压组件,以及6组均匀设置在第一圆筒分料腔431外壁上与第一圆筒分料腔431内部连通的内壁喷流器432;如图3所示,离心筒42内均匀设有6组外壁喷流嘴420;离心筒42外套设有与外壁喷流嘴420连通的第二圆筒分料腔421;第二圆筒分料腔421与磨料存储器连通,且第二圆筒分料腔421与磨料存储器之间设有第二负压组件。触头内壁旋刷筒34外径小于铜钨触头内径0.8cm、外壁设有能够与铜钨触头内壁接触的第二柔性刷340;第一外部固定筒30下端还设有与触头内壁旋刷筒34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柔性刷340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触头外壁旋刷筒33、触头内壁旋刷筒34之间还填充有碳化硅流体磨料;每组内壁喷流器432均包括15个上下排列设置的喷流嘴;喷流嘴喷射的流体磨料与第一圆筒分料腔431的径向有35°的夹角。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采用现有plc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其中,第一驱动电机、动力模块、第一负压组件、第二负压组件均采用现有技术市售产品,且具体的产品型号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进料装置1包括设置在支撑箱体上端用于放置铜钨触头的触头放置箱10,设置在触头放置箱10下端的下料口11,设置在下料口11下方的转向台13,以及上端位于下料口11正下方、下端能够与转向台13连接的下料槽12;下料槽12与地面夹角30°倾斜设置;下料口11为矩形开口,其中长度大于单个铜钨触头长度3mm,宽度大于铜钨触头外壁直径5mm;转向台13包括固定在支撑箱体上的安装板130,活动设置在安装板130上的旋转架131,滑动设置在旋转架131上且能够与下料槽12下端连接的转向放置槽132,以及设置在安装板130与旋转架131连接处的旋转电机133。如图4所示,触头装夹机构2包括与转向放置槽132连接的翻转升降机构20,安装在支撑箱体内且与翻转升降机构20连接的触头抓取机构21,以及设置在翻转升降机构20与触头抓取机构连接处的触头抓取槽22。如图5所示,翻转升降机构20包括垂直于地面设置的升降滑轨200,活动安装在升降滑轨200上的升降架201,旋转设置在升降架201上的旋转环202,设置在旋转环202上用于从铜钨触头两端夹持铜钨触头的第一夹具203,设置在升降架201上用于识别铜钨触头两端的检测模块。如图5所示,触头抓取槽22包括安装在升降架201上的触头抓取槽本体220,设置在支撑箱体上用于将旋转环202上的铜钨触头推至触头抓取槽本体220上的推杆221。如图5所示,触头抓取机构2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滑轨210,活动设置在横向滑轨210上的纵向滑轨211,上端活动安装在纵向滑轨211上的伸缩杆212,安装在伸缩杆212下端能够与触头抓取槽22连接夹持铜钨触头的第二夹具213。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采用现有plc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其中,第二夹具213、伸缩杆212、推杆221、检测模块、升降架201、旋转环202、旋转电机133均采用现有技术市售产品,且具体的产品型号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实施例3:利用上述实施例1的装置对铜钨合金触头进行流体去毛刺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第一次去毛刺首先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一次刮刷研磨去毛刺;具体是:将铜钨触头与铜钨触头卡接套管32连接后触头外壁旋刷筒33以360r/min的转速进行转动,触头内壁旋刷筒34以360r/min的转速反向旋转,在流体磨料介质中利用第一柔性刷330、第二柔性刷340对触头内外壁进行刮刷研磨去毛刺,持续20min;步骤2:第二次去毛刺然后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二次流体去毛刺;具体是:将铜钨触头与固定套管41连接后外壁喷流嘴420、内壁喷流器432分别向铜钨触头内外壁喷射流体磨料,离心筒42、旋转喷流器43以360r/min的转速进行旋转,持续30min。实施例4:与实施例3不同,利用上述实施例2的装置对铜钨合金触头进行流体去毛刺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动上料将需要去毛刺的铜钨触头放入触头放置箱10,铜钨触头通过下料槽12进入转向放置槽132上,然后第一夹具203夹持铜钨触头两端,并进行旋转调整后落下,推杆221将铜钨触头推至触头抓取槽22上,最后触头抓取机构21进行抓取将铜钨触头放入复合去毛刺装置中;步骤2:第一次去毛刺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一次刮刷研磨去毛刺;具体是:将铜钨触头与铜钨触头卡接套管32连接后触头外壁旋刷筒33以120r/min的转速进行转动,触头内壁旋刷筒34以300r/min的转速反向旋转,在流体磨料介质中利用第一柔性刷330、第二柔性刷340对触头内外壁进行刮刷研磨去毛刺,持续30min;步骤3:第二次去毛刺然后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二次流体去毛刺;具体是:将铜钨触头与固定套管41连接后外壁喷流嘴420、内壁喷流器432分别向铜钨触头内外壁喷射流体磨料,离心筒42、旋转喷流器43以120r/min的转速进行旋转,持续20min。实施例5:与实施例3不同,利用上述实施例2的装置对铜钨合金触头进行流体去毛刺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动上料将需要去毛刺的铜钨触头放入触头放置箱10,铜钨触头通过下料口11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过下料槽12落在转向放置槽132上;旋转电机133通电控制转向放置槽132转动90°后,第一夹具203夹持铜钨触头两端,旋转环202进行旋转调整铜钨触头的朝向,并使铜钨触头垂直地面,同时升降滑轨200控制旋转环202落下,推杆221将垂直的铜钨触头推至触头抓取槽22上,最后触头抓取机构21进行抓取将铜钨触头上端放入铜钨触头卡接套管32内;步骤2:第一次去毛刺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一次刮刷研磨去毛刺;具体是:将铜钨触头与铜钨触头卡接套管32连接后向触头外壁旋刷筒33注入流体磨料,然后触头外壁旋刷筒33以120r/min的转速进行转动,触头内壁旋刷筒34以300r/min的转速反向旋转;在流体磨料介质中利用第一柔性刷330、第二柔性刷340对触头内外壁进行刮刷研磨去毛刺,持续30min;步骤3:第二次去毛刺触头抓取机构21在铜钨触头卡接套管32上夹持铜钨触头上端,将铜钨触头放入离心筒(42)内,然后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二次流体去毛刺;具体是:将铜钨触头与固定套管41连接后外壁喷流嘴420、内壁喷流器432分别向铜钨触头内外壁喷射流体磨料,离心筒42、旋转喷流器43以120r/min的转速进行旋转;其中,同向旋转10min,反向旋转10min。试验例:应用上述实施例3、4的方法对100件铜钨触头进行去毛刺处理,并与传统手工锉削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记录数据如表1:表1:分别去毛刺处理100件铜钨触头的平均用时对比实施例平均单件用时(min)粗糙度ra去毛刺质量实施例3151.2良实施例4141.3良实施例5141.3良传统方法353.5差通过表1能够发现本技术方案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很大程度的技术进步,能够大大提升在工业化生产中对大批量铜钨触头的去毛刺加工效率,并且具有良好的打磨效果;通过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的对比能够得到采用自动化上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处理效率,并且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箱体,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上端用于放置铜钨合金触头的进料装置(1),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下端用于对铜钨合金触头进行去毛刺的复合去毛刺装置,设置在支撑箱体内连接进料装置(1)与复合去毛刺装置的触头装夹机构(2);

所述复合去毛刺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箱体下端对铜钨触头进行去毛刺处理的第一去毛刺装置(3),以及设置在支撑箱体下端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二次去毛刺处理的第二去毛刺装置(4);

所述第一去毛刺装置(3)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刮刷装置;

所述刮刷装置均包括第一外部固定筒(30),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部固定筒(30)上的支架环(31),固定在所述支架环(31)上且位于第一外部固定筒(30)中心正上方的铜钨触头卡接套管(32),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部固定筒(30)内且中心轴线与铜钨触头卡接套管(32)中心轴线重合的触头外壁旋刷筒(33),设置在所述触头外壁旋刷筒(33)内且中心轴线与触头外壁旋刷筒(33)中心轴线重合的触头内壁旋刷筒(34);

所述触头外壁旋刷筒(33)内径大于触头内壁旋刷筒(34)外径、外壁与第一外部固定筒(30)内壁活动贴合,且触头外壁旋刷筒(33)的内壁设有多组能够与铜钨触头外壁接触的第一柔性刷(330);所述第一外部固定筒(3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柔性刷(330)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柔性刷(330)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第二去毛刺装置(4)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喷流离心打磨装置;

所述喷流离心打磨装置包括第二外部固定筒(40),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部固定筒(40)正上方用于固定铜钨触头且位于第二外部固定筒(40)中心的固定套管(41),活动嵌设在所述第二外部固定筒(40)内且中心轴线与固定套管(41)的中心轴线重合的离心筒(42),设置所述第二外部固定筒(40)上且与离心筒(42)下端活动连接的圆形端盖(44),设置在所述圆形端盖(44)上且位于离心筒(42)中心轴线上的旋转喷流器(43),以及两组设在第二外部固定筒(40)上分别用于驱动离心筒(42)、旋转喷流器(43)转动的动力模块;

所述旋转喷流器(43)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圆形端盖(43)中心轴线上中心转轴管(430),设置在所述中心转轴管(430)上的第一圆筒分料腔(431),通过中心转轴管(430)与所述第一圆筒分料腔(431)连接且用于存储流体磨料的磨料存储器,设置在所述存储器与中心转轴管(430)连接处的第一负压组件,以及多组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分料腔(431)外壁上与第一圆筒分料腔(431)内部连通的内壁喷流器(432);

所述离心筒(42)内均匀设有多组外壁喷流嘴(420);所述离心筒(42)外套设有与外壁喷流嘴(420)连通的第二圆筒分料腔(421);所述第二圆筒分料腔(421)与磨料存储器连通,且第二圆筒分料腔(421)与磨料存储器之间设有第二负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内壁旋刷筒(34)外径小于铜钨触头内径、外壁设有能够与铜钨触头内壁接触的第二柔性刷(340);所述第一外部固定筒(30)下端还设有与触头内壁旋刷筒(34)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柔性刷(340)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外壁旋刷筒(33)、触头内壁旋刷筒(34)之间还填充有流体磨料;所述流体磨料选用碳化硅、碳化硼、金刚石研磨液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内壁喷流器(432)均包括多个上下排列设置的喷流嘴;所述喷流嘴喷射的流体磨料与第一圆筒分料腔(431)的径向有30~45°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1)包括设置在支撑箱体上端用于放置铜钨触头的触头放置箱(10),设置在触头放置箱(10)下端的下料口(11),设置在所述下料口(11)下方的转向台(13),以及上端位于下料口(11)正下方、下端能够与所述转向台(13)连接的下料槽(12);

所述下料槽(12)与地面夹角30~40°倾斜设置;

所述下料口(11)为矩形开口,其中长度大于单个铜钨触头长度3~8mm,宽度大于铜钨触头外壁直径5~6mm;

所述转向台(13)包括固定在支撑箱体上的安装板(130),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30)上的旋转架(131),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架(131)上且能够与下料槽(12)下端连接的转向放置槽(132),以及设置在安装板(130)与旋转架(131)连接处的旋转电机(1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装夹机构(2)包括与转向放置槽(132)连接的翻转升降机构(20),安装在支撑箱体内且与翻转升降机构(20)连接的触头抓取机构(21),以及设置在翻转升降机构(20)与触头抓取机构连接处的触头抓取槽(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升降机构(20)包括垂直于地面设置的升降滑轨(200),活动安装在所述升降滑轨(200)上的升降架(201),旋转设置在所述升降架(201)上的旋转环(202),设置在所述旋转环(202)上用于从铜钨触头两端夹持铜钨触头的第一夹具(203),设置在所述升降架(201)上用于识别铜钨触头两端的检测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抓取槽(22)包括安装在升降架(201)上的触头抓取槽本体(220),设置在支撑箱体上用于将旋转环(202)上的铜钨触头推至触头抓取槽本体(220)上的推杆(2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抓取机构(2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滑轨(210),活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滑轨(210)上的纵向滑轨(211),上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纵向滑轨(211)上的伸缩杆(212),安装在所述伸缩杆(212)下端能够与触头抓取槽(22)连接夹持铜钨触头的第二夹具(213)。

10.利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装置对铜钨合金触头进行流体去毛刺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第一次去毛刺

首先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一次刮刷研磨去毛刺;

具体是:将铜钨触头与铜钨触头卡接套管(32)连接后触头外壁旋刷筒(33)以120~360r/min的转速进行转动,触头内壁旋刷筒(34)以300~360r/min的转速反向旋转,在流体磨料介质中利用第一柔性刷(330)、第二柔性刷(340)对触头内外壁进行刮刷研磨去毛刺,持续20~30min;

步骤2:第二次去毛刺

然后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二次流体去毛刺;

具体是:将铜钨触头与固定套管(41)连接后外壁喷流嘴(420)、内壁喷流器(432)分别向铜钨触头内外壁喷射流体磨料,离心筒(42)、旋转喷流器(43)以120~360r/min的转速进行旋转,持续20~3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铜钨合金触头流体抛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铜钨合金触头流体去毛刺的加工装置及工艺;本装置包括:包括支撑箱体、进料装置、复合去毛刺装置;复合去毛刺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箱体下端对铜钨触头进行去毛刺处理的第一去毛刺装置,以及设置在支撑箱体下端对铜钨触头进行第二次去毛刺处理的第二去毛刺装置;工艺为:在流体磨料中同时对铜钨触头内外壁进行抛光打磨,通过旋转使流体磨料与内外壁同时获得相对运动实现均匀打磨;本发明用于解决铜钨触头在工业大批量生产中去毛刺效率低,去毛刺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邵红颜;周兴;周宁;焦医辉;刘向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7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