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应急抢险大功率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
背景技术:
堰塞湖在库水位不断抬高,水量不断累积,渗透、漫顶、掏蚀、冲刷等作用下,极易发生失控性溃决。由于过流通道完全堵塞,大量过流滞留,一旦失控溃决,洪水淹没灾害随着溃口的发展和溃决洪水的演进加剧传播,对下游造成极大威胁。可供应急处置的时间极为有限,需采取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置技术。一般采取的技术有:通过水泵强排库水、开挖引流槽、爆破施工形成引流槽、铺埋排水管、局部加固防漫坝等。
通过水泵强排库水,该措施较经济易于实施,因排水管过水能力小、库内水体体积较大,需要布置多台水泵同时抽排,由于堰塞湖一般地处偏远地区,或因为地震灾害道路被阻断时有发生,水泵抽排需耗费动力,需将水泵、发电机、燃料等物资同时运送到受灾地区。小型抽水泵排水效率约0.03m3/s~0.05m3/s,大型抽水泵排水效率约0.3m3/s~0.5m3/s,即使24h不间断作业,仅起到局部削峰降低水位的作用,适用于库容较小的堰塞湖。例如:2004年,日本新泻县中越地区地震引起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就采用了水泵紧急排水作为首要排险措施,开挖导流渠之前,又在原河道上挖沟填埋了5根dn1000排水管,完工后将水泵的排水软管与填埋的排水管相连接,改由排水管重力流排水。
开挖或者爆破引流槽则是采用物理机制,甚至需要考虑梯级堰塞湖的连锁除险,统筹上下游险情,避免上下游泄流量叠加发生更大灾害。人工溃决的成败需要进行综合计算和预判,并进行正确科学的决策。溃坝洪水在堰塞湖行进时,沿程水位、流速、流量、过水断面等均随时间变化,属于明渠非恒定流,对特征指标的精度需要准确地把控,排险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可控性存在,且堰塞体由松散土石料经天然堆积形成,在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作用下,本身溃口的发展与水位涨幅、水沙耦合、土石粒径级配都相关联,很少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如不应急处置则溃决风险日益攀升。
“大功率虹吸泄流”相较于“水泵强排库水”,可做到大管径,大流量,可跨越堰塞坝体,运行无需大功率动力消耗,利用重力作用,在充满水的管道中,由上、下游水位差产生的重力压力差作为动力驱动管内水流动,无需外加动力驱动使水源源不断从高处流向低处。水泵排水为定量排水,流量受限于水泵功率、扬程等参数。真空虹吸泄流为按需动态排水,当上游来水量增大,上下游水位差出现变化,排水驱动力同时增大,流量提高,更有利于快速应急泄流。“大功率虹吸泄流”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力,因势利导,以自然的方式解决自然的灾害。
“大功率虹吸泄流”相较于开挖、爆破引流槽,为非开挖泄流方式,可提升堰塞湖抢险水平,避免开挖效率低、泄流冲刷过程可控性差等问题,紧急控制易导致溃坝的洪峰流量,延缓坝前水位的上升,可同时配置多管,确保流量可控可调,持续可控。开挖、爆破引流槽在堰塞湖应急处置阶段,很难及时获取坝体材料、物质结构组成、岩土力学特性等稳定性分析相关参数,使得相关的数学模型不能准确研判,使分析过程和最终结果存在较大的差距,不确定性很强。相对而言,“大功率虹吸泄流”无需具体判断溃决发展进程,可在不开挖条件下确保堰塞湖水量的安全控泄,同时可通过流量控制手段,避免引起过大洪峰对下游造成二次灾害。
传统水库虹吸管是将库水跨越大坝从上游引向下游的密封性输水管道,大虹吸形成难运行控制难,其存在如下缺陷:
1、管径小,多为300mm以下,虹吸进口要求水流稳定,流速分布均匀,且管子顶端与库水水面之间高程差不能大于7m,在海拔高气压低的库区,这个值还会更小。管径小、流量小、流态不稳、跨越高度低,容易断流,达不到堰塞湖抢险环境需求。
2、常规虹吸管容易因真空被破坏,管道气密性低而不能正常放水。常规虹吸管难以符合进水流量要求,淹没深度不够,空气易从进水口进入管道而无法排除,在驼峰顶部聚集破坏真空。
3、进口无整流装置,或整流装置设计不合理,形不成大管径虹吸,或虹吸不稳定不可控,均无法满足堰塞湖应急泄流需求。
4、现有固定式虹吸整流装置,体型大重量高,直径是配套管径的2-3倍,满足不了堰塞湖灾难现场的交通运输环境,且现有固定式虹吸潜水装备,需要大型吊运设备进行施工操作方可实施,在堰塞湖现场无法满足施工条件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可避免开挖坝体,克服工程技术难点,突破传统虹吸管径限制,突破传统虹吸跨越高度,可大幅度提高泄流流量;本发明从传统的非标定制、分段制造、现场焊接、现场施工等方法发展而来,目标是形成一套适应于应急抢险,方便运输、施工快捷、无动力、易装配、轻量化、造价低廉、运行稳定高效、安全可靠的大功率虹吸应急排水装备。
一种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包括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及模块化安装辅助设备;所述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法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拼装式底座以及设于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内部的内整流元件,所述法兰包括与管道对接的上法兰以及与上法兰对接的拼装式下法兰,所述拼装式下法兰与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对接,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与拼装式底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内整流元件包括多个竖直排列于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内部的三角内流道单元、形成于三角内流道单元内的文丘里管内流道,所述拼装式底座具有多侧向进水口以及位于拼装式底座中部的机械式导流锥;所述模块化安装辅助设备包括拼装式浮岛压水板及固定于拼装式浮岛压水板上的吊装设备,所述拼装式浮岛压水板设有中孔,所述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通过吊装设备从中孔放入拼装式浮岛压水板下方的堰塞湖水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拼装式底座由若干底座组件拼装而成,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框架、进水口侧板、锥面机械导流板,底座框架上设有开孔作为侧向进水口,开孔处安装有进水口拦污网,所述底座框架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安装有进水口侧板,所述底座框架的底边安装有锥面机械导流板,若干底座组件中的锥面机械导流板拼装后形成所述机械式导流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锁紧块公头和锁紧块母头,底座框架的中部设有快装手柄,所有底座组件组装时其中一个节点采用螺栓锁紧块紧固,其他节点采用锁紧块公头与锁紧块母头进行节点快装,最后在底座框架的中部采用快装手柄与上部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进行整体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设备包括气动葫芦支架、固定于气动葫芦支架的气动葫芦、给气动葫芦提供气源的气动发生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内流道单元用于安装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所述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包括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a、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b、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c,其中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a内设有内流道扩散管,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b内设有内流道喉管,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c内设有内流道收缩管,内流道扩散管、内流道喉管、内流道收缩管依次连接形成所述文丘里管内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内流道单元的开口处设有蝶形止回阀板,所述蝶形止回阀板包括铰接于三角内流道单元的开口侧边的阀板轴及与阀板轴连接的蝶形阀片,所述蝶形阀片随着阀板轴旋转可将三角内流道单元的开口关闭或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上法兰与拼装式下法兰采用台阶式结构对接,内设有密封止水垫片,闭合后在螺孔处采用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拼装式下法兰由若干下法兰组件拼装而成,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由若干整流器外壳体组件拼装而成,每一下法兰组件与一个整流器外壳体组件焊接。
进一步的,整流器外壳体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锁紧块母头和锁紧块公头,所有整流器外壳体组件组装时其中一个节点采用螺栓锁紧块紧固,其他节点采用锁紧块公头与锁紧块母头进行节点快装,然后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喉部采用管卡箍进行整体的固定。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大管径虹吸形成难、运行控制难是虹吸系统难以运用在大型工程项目上的系统痛点和难点,主要问题在于液体表面张力和粘性得不到保护,本发明在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内部设置三角内流道单元,形成垂直进流方式及多孔细管过流结构,保证了流体有序进入管道,通过缩小流体的进流口径,保护液态表面张力与粘性,重塑了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有效防止了进水口的吸气漩涡,防止水体中溶解性气体析出降低和破坏真空,具有止旋滤气功能,避免了空气的大量卷吸占用过流截面,促进输送效率提高,同时防止空气吸入导致流体紊乱;
2、本发明在三角内流道单元中设置文丘里管内流道,采用文丘里管群射流,同时在管道流体转捩位置加以人工干预,进行有效的转捩控制,可减小湍流度,使水分子中的溶解气体提前释放,减少了系统的空化振动水锤风险,大幅度减小管流运行系统的整体水头损失,大量的微小整流元件经收缩扩散产生的压力差使虹吸顶部吸力增大,扩大流体效能,促进虹吸系统形成稳定,水体不易空化保证了更高的虹吸跨越高度;
3、传统的虹吸系统在运行时,一个吸入涡就可能导致流场扰动,从而导致虹吸被破坏的状况。本发明通过拼装式浮岛压水板的设置,可改善进水流态,使流速分布均匀,使水流顺畅并无漩涡地接近整流器的吸入口,对整流器入水口的流场进行整体的控制,从而改造传统虹吸进水流态恶劣和效率下降的问题;
4、本发明通过导流锥的机械式改造,将机械式导流锥整合到整流器吸水头部,可改进传统虹吸容易触底以及泥沙淤积的问题,增加了安全性,并达到入水口引流控制的效果,使流场速度分布均匀度更佳,消除了进水口的附底涡,保证了流场的稳定可控,提升装备水力性能,显著提高整流器装置效率;
5、本发明以装备模块化为理念前提,采用工业构思设计的装备构件及辅助装配工具,解决大管径虹吸系统难以实现轻量化、便捷安装的技术难题;
6、本发明可将文丘里群射流原理与伯努利、虹吸原理相结合,通过结合真空负压的吸附作用,将压力能转化为被输送流体的动能和冲击能,有效增强管道系统的流体吸入能力,使被输送的流体流速增加;内流道元件的整流增压,自动调控管道内外压力差,是大口径虹吸得以形成与形成后实现持续可控的关键因素;同时,通过潜水整流元件的集束和细化作用,使进水口流态不紊乱,调节了射流流束的集束性与致密性,极大改善了流场的流速梯度与管道内部流态;
7、本发明解决了大管径虹吸的形成难、运行控制难的问题,流场控制解决了保护流体的粘性和张力,增大顶部吸力,管径理论上几乎可以无限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下法兰组件与整流器外壳体组件组装后其中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拼装后的整体顶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下法兰组件与整流器外壳体组件组装后另外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中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中拼装式底座其中一个底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其中一个整流器外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模块化安装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的透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述如下:1—气动葫芦支架,2—拼装式浮岛压水板,3—管道,4—上法兰,5—下法兰组件,6—管卡箍,7—整流器外壳体组件,8、13—锁紧块母头;9、12—锁紧块公头,10—快装手柄,11—螺栓锁紧块,14—进水口拦污网,15—止水垫片,16—底座组件,17—蝶形止回阀板,18—三角内流道单元,19—阀板轴,20—底座框架,21—进水口侧板;22—锥面机械导流板;23—气动葫芦支架顶面;24—气动葫芦支架侧面;25气动葫芦支架斜支撑管;26—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a;27—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b;28—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c;29—内流道收缩管;30—内流道扩散管;31—内流道喉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包括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模块化安装辅助设备,所述模块化安装辅助设备用于对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进行辅助安装。
所述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包括法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内整流元件、拼装式底座。
所述法兰包括上法兰4、拼装式下法兰,所述上法兰4与管道3直接对接,所述拼装式下法兰与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对接。所述拼装式下法兰由六块下法兰组件5拼装而成,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由六块整流器外壳体组件7拼装而成,每一下法兰组件5与一个整流器外壳体组件7焊接(如图4所示),所述上法兰4与拼装式下法兰采用台阶式结构对接,内设有密封止水垫片,闭合后在螺孔处采用螺栓连接。
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分为六等分,每一部分(整流器外壳体组件7)为六分之一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整流器外壳体组件7的两侧分别设有锁紧块母头8和锁紧块公头9,所述六分之一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安装成整体时,由六个整流器外壳体组件7采用五个锁紧块公头9与五个锁紧块母头8进行五个节点快装(如图4所示),剩余一个节点采用螺栓锁紧块11(如图5所示)进行紧固,最后在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喉部采用管卡箍6(如图1所示)进行整体的固定。所述六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接缝处采用止水垫片15进行密封。
所述内整流元件设于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内部,所述内整流元件包括三角内流道单元18、蝶形止回阀板17、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内流道文丘里管。所述三角内流道单元18为安装内流道文丘里管的基本单元,具有一定的过流长度,三角内流道单元18内部截面上下一致,用于安装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所述蝶形止回阀板17设于三角内流道单元18的开口处,包括铰接于三角内流道单元18的开口侧边的阀板轴19及与阀板轴19连接的蝶形阀片,所述蝶形阀片随着阀板轴19旋转可将三角内流道单元18的开口关闭或打开。所述蝶形阀片可与三角内流道单元18尺寸不一致,但需具备开关灵活、具有密封性能的特点,并安装于三角内流道单元18的出口部位。
如图9所示,所述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a(26)、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b(27)、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c(28),其中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a(26)内设有内流道扩散管30,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b(27)内设有内流道喉管31,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c(28)内设有内流道收缩管29,流体是从底部先经过内流道收缩管29再进入到内流道喉管31,最后通过内流道扩散管30喷射出去。单元区块可根据需要设计不同角度的扩散角与收缩角以及不同的喉管尺寸,并任意组合安装于三角内流道单元18。所述三个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中的内流道扩散管30、内流道喉管31、内流道收缩管29形成的内流道具有文丘里管的特征,即在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内形成文丘里管内流道。所述内整流元件整体包含有千万级的多孔结构,具备文丘里管群阵射流特征。
本发明利用文丘里群射流原理,即通过内整流元件中的三角内流道单元18及其内部设置的文丘里管内流道形成多孔射流结构,可控制流态、优化流速梯度。管流受边界层影响,在其边界层中,流速分布沿流动方向是变化的,在管流中易受边界层影响的边缘区域,采用收缩扩散角相对较大(收缩角23°~35°,扩散角6°~8°)的文丘里内流道,不产生边界流动分离的文丘里内流道进行出口流速调整,在管流中心处,采用收缩扩散角相对较小(收缩角12°~23°,扩散角3°~6°)的文丘里内流道,通过不同角度的文丘里管群阵布置,采用真空群射流虹吸(vacuumjetsiphon)增大流体效能,高速射流,保护液态表面张力不被重力破坏,控制减弱入水口吸入涡,降低进水口压头损失,多孔射流出口局部扩散段使流体逐渐减速,减小了湍流度,进一步降低压头损失,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收缩段又再一次聚拢局部扩散多孔射流流体,使流体不湍乱,保持稳态前进,并有序进入到管道系统当中。本发明基于高速管流的边界层特性及转捩的研究,以简单的文丘里群射流结构在管道流体转捩位置加以人工干预,进行有效的转捩控制,可大幅度减小管流运行系统的整体水头损失。
请一并参阅图1、图6和图7,所述拼装式底座包括六个底座组件16,每个底座组件16包括底座框架20、进水口侧板21、锥面机械导流板22、快装手柄10。
所述底座框架20中部设有开孔,作为侧向进水口,开孔处装有进水口拦污网14,以防止树叶、大颗粒固体、漂浮物等进入进水口。所述底座框架20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安装有进水口侧板21,所述底座框架20的底边安装有锥面机械导流板22,两个进水口侧板21起到固定所述锥面机械导流板22的作用,六个底座组件16组装后,六个底座组件16中的锥面机械导流板22拼装后形成正六边形六角锥,为完全密封结构,用于排石挤淤、起到防触底、防淤积的作用,即使在不平整的地面也能保持稳固。锥面机械导流板22同时对水流的上升起到辅助作用,因入水口截面收缩而更易形成稳态,流态不易紊乱。
所述底座框架20的两侧分别设有锁紧块公头12和锁紧块母头13,底座框架20的中部设有快装手柄10,安装时,由六个底座组件16采用五个锁紧块公头12与五个锁紧块母头13,进行五个节点快装,剩余一个节点采用螺栓锁紧块进行紧固,最后在底座框架20的中部采用快装手柄10与上部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进行整体的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8,所述模块化安装辅助设备包括气动葫芦支架1、气动葫芦、拼装式浮岛压水板2、气动发生装置、气动工具、防水振动器等。所述气动葫芦支架1为可拼装式,分为三个单件进行组合,所述三个单件分别为气动葫芦支架顶面23、气动葫芦支架侧面24、气动葫芦支架斜支撑管25。三个单件采用管套插入快速装配方式,气动葫芦支架斜支撑管25用于增加支架稳定性。所述拼装式浮岛压水板2,为方形可拼装模块化浮块拼合而成。采用多块进行拼装形成口字型中孔。气动葫芦支架1与拼装式浮岛压水板2的螺栓孔贴合紧固。安装人员可在水面上,站于拼装式浮岛压水板2之上进行操作作业。所述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可通过口字型中孔,采用所述气动葫芦及管道放入堰塞湖上游水体中,可根据需要调整安装高度、安装位置。所述气动工具用于安装设备进行使用,所述气动发生装置用于给气动葫芦提供气源。所述防水振动器,安装四台于进水口拦污网14处,进行设备的辅助振动,防止进水口拦污网14堵塞。
本发明将流体流态控制、整流射流技术应用在虹吸输水中,形成了持续可控、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的大流量输水运行模式,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可实现全过程科学化管理和优化调度。该技术将文丘里管理论、伯努利理论与虹吸原理三者有效结合,采用群射流方式增大流体效能,扩大虹吸技术的应用潜力,实现消除吸入涡、减少进水口压头损失、消除空化气蚀水锤、提高流体输送效率、增大流体机械效能、保护管网安全、促进节能减排。
区别于重力自流和泵送压力流的创新流体输送方式,本发明采用真空群射流虹吸高速输送,运行无动力耗能、流态稳定、持续可控。虹吸“流态控制”技术使这一输送形式保存了管流入口与出口的最佳压力差,管流入口处流体质点不混掺,运行有序不紊乱,流动快速高效,最大化自然力。采用本发明真空虹吸泄流装置与现有的水泵排水和开导流槽的各项性能对比见下表1:
表1堰塞湖应急排险工程措施对比一览表
本发明突破堰塞湖虹吸泄流的真空虹吸、潜水整流、引流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可快速铺设、低压真空强吸附的大管径虹吸装备,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堰塞湖快速泄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及模块化安装辅助设备;所述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法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拼装式底座以及设于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内部的内整流元件,所述法兰包括与管道对接的上法兰以及与上法兰对接的拼装式下法兰,所述拼装式下法兰与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对接,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与拼装式底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内整流元件包括多个竖直排列于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内部的三角内流道单元、形成于三角内流道单元内的文丘里管内流道,所述拼装式底座具有多侧向进水口以及位于拼装式底座中部的机械式导流锥;所述模块化安装辅助设备包括拼装式浮岛压水板及固定于拼装式浮岛压水板上的吊装设备,所述拼装式浮岛压水板设有中孔,所述模块化虹吸潜水整流器通过吊装设备从中孔放入拼装式浮岛压水板下方的堰塞湖水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式底座由若干底座组件拼装而成,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框架、进水口侧板、锥面机械导流板,底座框架上设有开孔作为侧向进水口,开孔处安装有进水口拦污网,所述底座框架的相对两个侧边分别安装有进水口侧板,所述底座框架的底边安装有锥面机械导流板,若干底座组件中的锥面机械导流板拼装后形成所述机械式导流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锁紧块公头和锁紧块母头,底座框架的中部设有快装手柄,所有底座组件组装时其中一个节点采用螺栓锁紧块紧固,其他节点采用锁紧块公头与锁紧块母头进行节点快装,最后在底座框架的中部采用快装手柄与上部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进行整体的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设备包括气动葫芦支架、固定于气动葫芦支架的气动葫芦、给气动葫芦提供气源的气动发生装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安装辅助设备还包括安装于进水口拦污网处的防水振动器,用于进行设备的辅助振动以防止进水口拦污网堵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内流道单元用于安装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所述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包括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a、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b、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c,其中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a内设有内流道扩散管,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b内设有内流道喉管,三角内流道单元区块c内设有内流道收缩管,内流道扩散管、内流道喉管、内流道收缩管依次连接形成所述文丘里管内流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内流道单元的开口处设有蝶形止回阀板,所述蝶形止回阀板包括铰接于三角内流道单元的开口侧边的阀板轴及与阀板轴连接的蝶形阀片,所述蝶形阀片随着阀板轴旋转可将三角内流道单元的开口关闭或打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与拼装式下法兰采用台阶式结构对接,内设有密封止水垫片,闭合后在螺孔处采用螺栓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式下法兰由若干下法兰组件拼装而成,所述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由若干整流器外壳体组件拼装而成,每一下法兰组件与一个整流器外壳体组件焊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堰塞湖应急泄流虹吸潜水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整流器外壳体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锁紧块母头和锁紧块公头,所有整流器外壳体组件组装时其中一个节点采用螺栓锁紧块紧固,其他节点采用锁紧块公头与锁紧块母头进行节点快装,然后拼装式整流器外壳体喉部采用管卡箍进行整体的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