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磨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及磨削工艺。
背景技术:
磨削是一种去除材料的机械加工方法,指用磨料,磨具切除工件上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磨削加工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材料去除方法之一,磨削加工,在机械加工隶属于精加工(机械加工分粗加工,精加工,热处理等加工方式),加工量少、精度高。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经热处理淬火的碳素工具钢和渗碳淬火钢零件,在磨削时与磨削方向基本垂直的表面常常出现大量的较规则排列的裂纹,即磨削裂纹,它不但影响零件的外观,更重要的还会直接影响零件质量,利用高速旋转的砂轮等磨具加工工件表面的切削加工,磨削用于加工各种工件的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和平面,以及螺纹、齿轮和花键等特殊、复杂的成形表面,由于磨粒的硬度很高,磨具具有自锐性,磨削可以用于加工各种材料,包括淬硬钢、高强度合金钢、硬质合金、玻璃、陶瓷和大理石等高硬度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现有技术中对活塞杆进行磨削时存在以下缺点:磨削时候会产生火花,温度高,导致产品出现裂纹,基材越硬越容易产生裂纹;并且在磨削时定位精度不够,会使得产品裂纹加重。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及磨削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查磨床,将各手柄、手轮、旋钮均停
在停止或后退位置,闭合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启动油泵和气阀,待排除工作台空气后,关闭气阀,对砂轮架位置进行检查,使其在工作时快进后不致撞及其他部件,对砂轮罩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完好无崩裂;
步骤二:检查砂轮,对砂轮的表面进行检查,开启砂轮空转若干分钟,确认安装正确,运转正常后关闭砂轮;
步骤三:输送工件至磨削工位,将待磨削的活塞杆通过输送机构放置在工作台上,输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
步骤四,固定工件,夹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自动地固定在磨削工位,平行误差不大于0.01mm,平面高度误差不大于0.001mm,并迫使所述步骤三自动关闭。
步骤五.磨削,将砂轮转速调节至一初设速度,对活塞杆进行磨削;
步骤六.调整砂轮转速至一步进速度,并开启冷却系统。
所述初设速度的预设值小于所述步进速度的预设值。
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的装置,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第一磨削机构及一第二磨削机构,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的中间,且所述夹持机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的中心连线相垂直;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延伸方向的两端,用于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以及将磨削完成后的活塞杆输送至成品区域。
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为进给单元,所述第一磨削机构远离所述第二磨削机构的方向上设置有进给机构;所述第二磨削机构为固定单元。
所述第一磨削机构包括第一砂轮组件,所述第一砂轮组件上设置有调速组件;第一修磨组件,所述第一修磨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砂轮组件中的砂轮进行修磨;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砂轮组件进行冷却。
所述第二磨削机构包括第二砂轮组件,所述第二砂轮组件与所述第一砂轮组件配合对活塞杆进行磨削作业,第二修磨组件,所述第二修磨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二砂轮组件中的砂轮进行修磨。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部中空且与所述第一砂轮组件相连接的侧壁上具有一同向所述第一砂轮组件的通口;该通口处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位于所述冷却箱内部的一端套设有制冷部。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上端开设有v型滑道,且所述v型滑道靠近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一侧低于另一侧,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承托板两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夹持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承托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铰接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承托板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弹簧弹性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出开始有豁口,所述豁口内设置体验楔形块,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开设有一与所述豁口相贯通的通道;压动件,所述压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与所述楔形块抵接。
(3)有益效果:
a.通过提供活塞杆磨削生产磨削工艺;通过一系列的前置检查操作,可以对活塞杆磨削时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在该活塞杆磨削工艺磨削出来的活塞杆合格率高,不会发生产品出现裂纹的问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促进了活塞杆磨削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b.通过设置一种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能在磨削过程中调节冷却液的温度、砂轮转速,以及能在磨削过程中对砂轮进行修磨,并且能根据活塞杆基材的硬度不同,调节修磨的静压力,从而能减少磨削时候产生火花,从而避免了温度过高,导致产品出现裂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等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d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e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中夹持机构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夹持机构的等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查磨床,将各手柄、手轮、旋钮均停在停止或后退位置,闭合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启动油泵和气阀,待排除工作台空气后,关闭气阀,对砂轮架位置进行检查,使其在工作时快进后不致撞及其他部件,对砂轮罩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完好无崩裂;
步骤二:检查砂轮,对砂轮的表面进行检查,开启砂轮空转若干分钟,确认安装正确,运转正常后关闭砂轮;通过调节连接件6,分别对第一砂轮212以及第二砂轮312进行更换和/或者调整,从而使得砂轮与活塞杆基材的硬度相匹配。
步骤三:输送工件至磨削工位,将待磨削的活塞杆通过输送机构放置在工作台上,输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通过输送机构对活塞杆进行输送,提高了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步骤四,固定工件,夹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自动地固定在磨削工位,平行误差不大于0.01mm,平面高度误差不大于0.001mm,并迫使所述步骤三自动关闭。
步骤五.磨削,将砂轮转速调节至一初设速度,对活塞杆进行磨削;
步骤六.调整砂轮转速至一步进速度,并开启冷却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通过一系列的前置检查操作,可以对活塞杆磨削时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在该活塞杆磨削工艺磨削出来的活塞杆合格率高,不会发生产品出现裂纹的问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促进了活塞杆磨削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初设速度的预设值小于所述步进速度的预设值。通过在磨削过程中,对砂轮速度进行提高,从而能降低温度过高对产品带来的影响。
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的装置,包括一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一第一磨削机构2及一第二磨削机构3,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与第二磨削机构3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
夹持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5设置在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与第二磨削机构3的中间,且所述夹持机构5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与第二磨削机构3的中心连线相垂直;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5延伸方向的两端,用于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以及将磨削完成后的活塞杆输送至成品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可以是传送带机构、机械手等任意一种能自动搬运活塞杆至磨削工位的机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输送机构为传送带机构,则在夹持机构5的两端均设置有该传送带机构5,其中一个为进料部,另一个为出料部,输送机构与夹持机构5通信连接,且该通信连接可以是气动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所指代的是,当夹持机构5将活塞杆夹持住后,输送机构暂停工作,如夹持机构5的夹持方式为气动夹持,则当该驱动夹持机构5的气动机构工作时,触发输送机构暂停工作。
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为进给单元,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远离所述第二磨削机构3的方向上设置有进给机构4;所述第二磨削机构3为固定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磨削机构2中的第一砂轮212的直径小于第二磨削机构3中的第二砂轮312,并且第一磨削机构2与进给机构4连接,当在对活塞杆进行磨削时,第一磨削机构2为进给单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包括第一砂轮组件21,所述第一砂轮组件21上设置有调速组件;第一修磨组件22,所述第一修磨组件22用于对所述第一砂轮组件21中的砂轮进行修磨;冷却组件23,所述冷却组件23用于对所述第一砂轮组件21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方案,第一砂轮组件21包括第一挡板211、第一砂轮212已经第一转轴213,第一修磨组件22包括第一安装外壳221,修磨连接杆222;所述修磨连接杆222靠近第一砂轮212的一端设置有修磨头223,修磨连接杆222位于第一安装外壳221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调节件224,用于调节修磨头223与第一砂轮212的静压力,从而调节修磨效果,这样使得第一磨削机构2在工作时,能自动完成修磨,从而能减少磨削时候产生火花,从而避免了温度过高,导致产品出现裂纹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组件23包括冷却箱231,所述冷却箱231内部中空且与所述第一砂轮组件21相连接的侧壁上具有一同向所述第一砂轮组件21的通口;该通口处设置有导水管232,所述导水管232位于所述冷却箱231内部的一端套设有制冷部233。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箱231并非为存放冷却液的箱体,而是指代冷却路径中间的连接箱体,冷却箱231的上端有一开口2311,外部的冷却液存放箱通过一连接管与导水管232相连通,从而使得在工作时,能对第一砂轮212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冷却液宜选用浓度为15%的皂化液,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过滤,冷却液应于25℃的室内存放,配好的冷却液若放置于机床中长期不使用,超过1个月应予更换。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制冷部233可以是任意一种环状制冷器,当活塞杆的基材较硬时,可以通过启动制冷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从而提高了冷却效果,进一步减小生产过程中的发热程度,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
所述第二磨削机构3包括第二砂轮组件31,所述第二砂轮组件31与所述第一砂轮组件21配合对活塞杆进行磨削作业,第二修磨组件32,所述第二修磨组件32用于对所述第二砂轮组件31中的砂轮进行修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砂轮组件31包括第二挡板311、第二砂轮312及第二连接轴313;第二修磨组件32包括安装座321,安装座321内设置有摆动件322,摆动件322与一回转气缸气动连接,摆动件322的一端连接有修磨块323,从而使得第二砂轮312在工作时,也能进行自动修磨,从而能减少磨削时候产生火花,从而避免了温度过高,导致产品出现裂纹的问题。
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固定板51上设置有承托板52,所述承托板52的上端开设有v型滑道,且所述v型滑道靠近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一侧低于另一侧,所述固定板51位于所述承托板52两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夹持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53,所述连接板53通过铰接轴531与所述承托板5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53与所述铰接轴531通过连接螺栓532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承托板52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板53之间通过连接弹簧533弹性连接;所述连接板53的中间位置出开始有豁口534,所述豁口534内设置体验楔形块56,所述连接板53的端部开设有一与所述豁口534相贯通的通道;压动件55,所述压动件55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与所述楔形块56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压动件55与一直线气缸气动连接,当活塞杆位于磨削工位时,直线气缸工作,使得压动件55向下压动楔形块56,楔形块56向下运动,从而使得连接板53向内侧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板53上的夹持板54能将活塞杆夹持,从而进行固定,并且进一步的,且所述v型滑道靠近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一侧低于另一侧,这样使得当活塞杆被夹持时平行误差不大于0.01mm,平面高度误差不大于0.001mm。
不需要进行人工固定,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并且确保了磨削的质量,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查磨床,将各手柄、手轮、旋钮均停
在停止或后退位置,闭合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启动油泵和气阀,待排除工作台空气后,关闭气阀,对砂轮架位置进行检查,使其在工作时快进后不致撞及其他部件,对砂轮罩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完好无崩裂;
步骤二:检查砂轮,对砂轮的表面进行检查,开启砂轮空转若干分钟,确认安装正确,运转正常后关闭砂轮;
步骤三:输送工件至磨削工位,将待磨削的活塞杆通过输送机构放置在工作台上,输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
步骤四,固定工件,夹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自动地固定在磨削工位,平行误差不大于0.01mm,平面高度误差不大于0.001mm,并迫使所述步骤三自动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五.磨削,将砂轮转速调节至一初设速度,对活塞杆进行磨削;
步骤六.调整砂轮转速至一步进速度,并开启冷却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设速度的预设值小于所述步进速度的预设值。
4.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第一磨削机构及一第二磨削机构,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的中间,且所述夹持机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的中心连线相垂直;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延伸方向的两端,用于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以及将磨削完成后的活塞杆输送至成品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为进给单元,所述第一磨削机构远离所述第二磨削机构的方向上设置有进给机构;所述第二磨削机构为固定单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包括第一砂轮组件,所述第一砂轮组件上设置有调速组件;第一修磨组件,所述第一修磨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砂轮组件中的砂轮进行修磨;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砂轮组件进行冷却。
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磨削机构包括第二砂轮组件,所述第二砂轮组件与所述第一砂轮组件配合对活塞杆进行磨削作业,第二修磨组件,所述第二修磨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二砂轮组件中的砂轮进行修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部中空且与所述第一砂轮组件相连接的侧壁上具有一同向所述第一砂轮组件的通口;该通口处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位于所述冷却箱内部的一端套设有制冷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上端开设有v型滑道,且所述v型滑道靠近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一侧低于另一侧,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承托板两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夹持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承托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铰接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承托板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弹簧弹性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出开始有豁口,所述豁口内设置体验楔形块,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开设有一与所述豁口相贯通的通道;压动件,所述压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与所述楔形块抵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