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边装置及其磨边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78


本申请涉及磨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边装置及其磨边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的生产过程中,大的阵列基板与大的彩膜基板对盒完成后,需切割成小块基板,之后还需要使用磨边装置对切割后的基板进行磨边,使其边缘变光滑。磨边是个很重要的工艺,它能够避免应力集中造成缺角和破片,同时也避免锐角割伤模组元器件;磨边工艺好,基板的微裂纹小,在磨边工序或后继工序发生破碎的机率就小,而影响磨边工艺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基板与砂轮间接触应力的控制。

现有的磨边装置中,由于磨边装置的结构限制,导致对显示面板的磨边速度慢,使得产出效率不高,产能无法最大化,并且磨边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显示面板磨边产能及质量的一种磨边装置及其磨边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磨边装置,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磨边,包括:边缘支撑平台、推动装置和砥石,所述边缘支撑平台用于放置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相贴;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动平台和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平台连接;所述推动杆调节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抵接;所述砥石设置在所述边缘支撑平台的侧边,对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进行研磨;其中,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形成夹持固定的方式固定所述显示面板。

可选的,所述推动杆包括两个第一机械臂和两个第二机械臂,两个所述第一机械臂分别与边缘支撑平台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机械臂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推动平台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调节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机械臂可伸缩,两个所述第一机械臂都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控制所述推动平台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机械臂也可伸缩,两个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机械臂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平台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控制所述推动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的长度,使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上的显示面板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机械臂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机械臂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平台旋转连接;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推动平台,使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上的显示面板抵接。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尺寸大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的平面尺寸和所述推动平台的平面尺寸;所述砥石的数量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的两侧,同时对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上的显示面板进行磨边;所述推动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砥石之间,所述推动杆控制所述推动平台在两个所述砥石之间的中轴线方向上移动。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吸附固定,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推动平台通过吸盘的方式吸附固定。

可选的,所述边缘支撑平台包括固定座和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用于放置所述显示面板,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推动杆连接;所述支撑平板上均匀布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中均匀布设有小孔,所述边缘支撑平台通过小孔抽真空与所述显示面板吸附固定。

可选的,所述推动平台的底面设有多个吸盘,且多个所述吸盘环绕所述推动平台的底面的边缘均匀分布。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磨边装置的磨边方法,其步骤包括:

将显示面板放置在所述磨边装置的边缘支撑平台上;

控制所述磨边装置中推动装置的推动杆,将所述推动装置中的推动平台移动到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相贴;

控制所述磨边装置中的砥石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进行磨边加工;

磨边加工完成后控制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显示面板分离;以及

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上取下磨边完成的所述显示面板到下一道工序。

可选的,控制所述磨边装置中推动装置的推动杆,将所述推动装置中的推动平台移动到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相贴的步骤中,包括:

控制所述推动杆中的第二机械臂伸长,使所述推动平台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方;

控制所述推动杆中的第一机械臂缩短,使所述推动平台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正上方;以及

控制所述推动杆中的第二机械臂缩短,使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相贴。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磨边工艺来说,本申请在磨边装置中增加了推动装置,利用推动装置与边缘支撑平台形成夹持固定的方式用于提升制程中显示面板稳定性,从而可以加快对显示面板的磨边速度,且不会造成显示面板弹跳和破片的问题,最终达成提升侧磨边品质、缩减生产时间,以及提高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示例性的磨边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磨边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磨边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磨边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推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支撑平台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动平台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磨边方法的流程图。

100、磨边装置;101、边缘支撑平台;102、固定座;103、支撑平板;104、沟槽;105、小孔;106、推动装置;107、推动平台;108;吸盘;109、推动杆;110、第一机械臂;111、第二机械臂;112、砥石;113、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是一种示例性的磨边装置100,包括边缘支撑平台101和砥石112,将显示面板113放置在边缘支撑平台101上固定,仅利用边缘支撑平台101对显示面板113进行真空吸附,再用砥石112对显示面板113的边缘进行磨边,此方法边缘支撑平台101吸附力不牢固,真空值太低上方无辅助作用力;为了保证研磨质量只能以较慢速度对显示面板113的侧边磨边,因为如果研磨速度快了容易造成显示面板113弹跳,从而导致显示面板113边缘崩边量较大,甚至导致破片;因此在研磨过程中,显示面板113在加工方向的制程速度较慢,导致产出效率不高,产能无法最大化。

如图2-图4所示,是磨边装置100在三个不同方向上的示意图,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显示面板113进行磨边的磨边装置100,磨边装置100包括边缘支撑平台101、推动装置106和砥石112,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用于放置所述显示面板113,与所述显示面板113的下表面相贴;所述推动装置106包括推动平台107和推动杆109,所述推动杆109的一端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平台107连接;所述推动杆109调节所述推动平台107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推动平台107与所述显示面板113的上表面抵接;所述砥石112设置在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的侧边,对所述显示面板113的边缘进行研磨;其中,所述推动平台107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形成夹持固定的方式固定所述显示面板113。

本方案在图1对应方案的技术基础上增加了推动装置106,通过利用推动装置106上的推动平台107从上方对显示面板113进行按压,推动装置106与边缘支撑平台101形成一个上下夹持固定的方式固定显示面板113。相对于原有只对显示面板113下方进行吸附固定的方式而言,本申请极大地提高了对显示面板113的固定效果,这样即使提高显示面板113在加工方向的制程速度,显示面板113在研磨时也不易产生弹跳,从而保证显示面板113磨边质量和研磨速率,从而也提高了产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是一种推动装置106的示意图,所述推动杆109包括两个第一机械臂110和两个第二机械臂111,两个所述第一机械臂110分别与边缘支撑平台10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机械臂11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机械臂110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推动平台107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110和所述第二机械臂111调节所述推动平台107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之间的相对位置。

而且,所述第一机械臂110可伸缩,两个所述第一机械臂110都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110控制所述推动平台107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机械臂111也可伸缩,两个所述第二机械臂1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机械臂110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平台107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111控制所述推动平台107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机械臂110和第二机械臂111的长度,使所述推动平台107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上的显示面板113抵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只需要通过调节第一机械臂110和第二机械臂111的伸缩就可以将推动平台107移动到显示面板113上方,使推动平台107与显示面板113抵接,因此推动平台107只能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移动;通过对推动平台107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可以精确地调节推动平台107与显示面板113在竖直方向上或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而达到精确控制的效果。防止推动平台107对显示面板113的按压效果较差,导致显示面板113的稳定性不强;或者推动平台107对显示面板113的按压效果较强,导致显示面板113容易破裂。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推动杆109包括两个第一机械臂110,两个所述第一机械臂110的一端分别与边缘支撑平台101旋转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推动平台107旋转连接,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机械臂110调节所述推动平台107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之间的相对位置。本方案操作简单,容易控制。

当然,还可以增设第二机械臂111、第三机械臂甚至更过,相互之间通过旋转连接,具体可采用铰链连接的方式;从而可对推动平台107进行精细调控。

具体的,如图7所示,当增设第二机械臂111时,所述第一机械臂110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机械臂110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平台107旋转连接;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机械臂110、第二机械臂111和推动平台107,使所述推动平台107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上的显示面板113抵接。

本方案旋转连接可以是一次性完成的,同时旋转所述第一机械臂110、第二机械臂111和推动平台107,使它们同时到达指定的位置,推动平台107正好与边缘支撑平台101上的显示面板113抵接,对显示面板113形成一个夹击固定的方式,操作流程一次完成可以节省操作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13的平面尺寸大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的平面尺寸和所述推动平台107的平面尺寸;所述砥石112的数量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的两侧,同时对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上的显示面板113进行磨边;所述推动装置106设置在两个所述砥石112之间,所述推动杆109控制所述推动平台107在两个所述砥石112之间的中轴线方向上移动。

针对不同显示面板113的形状,还可以使用不同形状的推动平台107对显示面板113进行压合磨边,推动平台107可以为矩形或圆形,所述显示面板113的平面尺寸大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的平面尺寸和所述推动平台107的平面尺寸,所述显示面板113放置在支撑平板103上后,推动平台107与支撑平板103分别从显示面板113中部的上下方面分别夹住固定显示面板113,使显示面板113的边缘呈悬空状态,而推动杆109控制所述推动平台107在两个所述砥石112之间的中轴线方向上移动,不会给砥石112造成阻障,两个所述砥石112能够对悬空的显示面板113的边缘有针对性进行研磨,操作灵活。当然砥石112可以只设有一个,或者同时设置两个以上,在此并不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13的下表面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吸附固定,所述显示面板113的上表面与所述推动平台107通过吸盘108的方式吸附固定。除了对显示面板113的上下两面夹持固定外,还同时对显示面板113的上下两面同时施加吸附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对显示面板113的固定效果,防止显示面板113在研磨制程时晃动,从而提高研磨质量。另外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效果更好,但是成本较大,因此本实施例只在边缘支撑平台101上增加真空吸附固定结构,对显示面板113的下表面进行固定;而显示面板113的上表面通过设置吸盘108的方式进行吸附固定,由于吸盘108的材质较软,能够起到缓冲的效果,防止推动平台107按压显示面板113时,导致显示面板113破裂。边缘支撑平台101和推动平台107的具体结构如下:

结合图2和图8所示,公开了边缘支撑平台101的结构,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包括固定座102和支撑平板103,所述支撑平板103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02上,用于放置所述显示面板113,所述固定座102与所述推动杆109连接;所述支撑平板103上均匀布设有沟槽104,所述沟槽104中均匀布设有小孔105,所述边缘支撑平台101通过小孔105抽真空与所述显示面板113吸附固定。边缘支撑平台101通过多孔对显示面板113吸附,提高吸附效果,以及对显示面板113的均匀固定效果,防止显示面板113局部出现晃动。

结合图2和9所示,公开了推动平台107的结构,所述推动平台107的底面设有多个吸盘108,且多个所述吸盘108环绕所述推动平台107的底面的边缘均匀分布。通过对吸盘108的位置设置,使吸盘108吸附固定显示面板113的边缘附近,提高显示面板113的边缘稳定性,防止砥石112在研磨显示面板113的边缘时,显示面板113的边缘出现抖动的问题,因而可以保障良好的研磨效果。

所述显示面板113为双层玻璃,并且中间夹有液晶,根据显示面板113的材质,压力过大会产生液晶变形导致显示效果不佳,因此在对显示面板113进行磨边的时候既要保证显示面板113稳固性又不能压力过重,否则会导致显示面板113的液晶发生变形,严重时显示面板113会崩边或破损,而真空吸附是靠外部作用力固定,不会对显示面板113内部造成损伤;支撑平板103上的沟槽104能够在显示面板113放置后将沟槽104抽真空,使显示面板113与支撑平板103实现真空吸附,增加稳固性,而小孔105真空吸附使显示面板113与支撑平板103间真空吸附面积密集,两者合起来的设计使真空吸附更加稳固;推动平台107多个吸盘108均匀对显示面板113上表面进行吸咐固定,显示面板113不会发生位移,而且吸盘108一般采用的材质为柔性材料,如橡胶和硅胶,因此不会划伤显示面板,保证显示面板113表面的光滑性,不会造成瑕疵,同时吸盘108吸力较小,在显示面板113完成磨边后更容易将推动平台107打开。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如图10所示,公开了一种上述磨边装置的磨边方法,其步骤包括:

s1:将显示面板放置在所述磨边装置的边缘支撑平台上;

s2;控制所述磨边装置中推动装置的推动杆,将所述推动装置中的推动平台移动到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相贴;

s3:控制所述磨边装置中的砥石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进行磨边加工;

s4:磨边加工完成后控制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显示面板分离;

s5: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上取下磨边完成的所述显示面板到下一道工序。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磨边方法后,通过利用推动装置与边缘支撑平台形成一个上下夹持固定的方式固定显示面板,极大地提高了对显示面板的固定效果,这样即使提高显示面板在加工方向的制程速度,显示面板在研磨时也不易产生弹跳,从而保证显示面板磨边质量和研磨速率,从而也提高了产能。

其中,s2步骤包括:

s21:控制所述推动杆中的第二机械臂伸长,使所述推动平台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方;

s22:控制所述推动杆中的第一机械臂缩短,使所述推动平台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正上方;

s23:控制所述推动杆中的第二机械臂缩短,使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相贴。

只需要调控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的长度就能够控制推动平台与显示面板相贴,只需要控制推动平台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即可,不用担心推动平台和显示面板的角度问题,因此本方法控制的推动平台移动过程中较为稳定,能够保证推动平台与显示面板精准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涉及到的各步骤的限定,在不影响具体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并不认定为对步骤先后顺序做出限定,写在前面的步骤可以是在先执行的,也可以是在后执行的,甚至也可以是同时执行的,只要能实施本方案,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磨边装置,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磨边,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缘支撑平台,用于放置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相贴;

推动装置,包括推动平台和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平台连接;所述推动杆调节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抵接;以及

砥石,设置在所述边缘支撑平台的侧边,对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进行研磨;

其中,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形成夹持固定的方式固定所述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包括:

两个第一机械臂,两个所述第一机械臂分别与边缘支撑平台固定连接;以及

两个第二机械臂,两个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机械臂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推动平台连接;

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调节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臂可伸缩,两个所述第一机械臂都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控制所述推动平台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二机械臂也可伸缩,两个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机械臂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平台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控制所述推动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的长度,使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上的显示面板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臂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机械臂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平台旋转连接;

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推动平台,使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上的显示面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尺寸大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的平面尺寸和所述推动平台的平面尺寸;

所述砥石的数量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的两侧,同时对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上的显示面板进行磨边;

所述推动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砥石之间,所述推动杆控制所述推动平台在两个所述砥石之间的中轴线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吸附固定,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推动平台通过吸盘的方式吸附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包括固定座和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用于放置所述显示面板,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推动杆连接;

所述支撑平板上均匀布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中均匀布设有小孔,所述边缘支撑平台通过小孔抽真空与所述显示面板吸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平台的底面设有多个吸盘,且多个所述吸盘环绕所述推动平台的底面的边缘均匀分布。

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磨边装置的磨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显示面板放置在所述磨边装置的边缘支撑平台上;

控制所述磨边装置中推动装置的推动杆,将所述推动装置中的推动平台移动到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相贴;

控制所述磨边装置中的砥石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进行磨边加工;

磨边加工完成后控制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显示面板分离;以及

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上取下磨边完成的所述显示面板到下一道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磨边装置的磨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磨边装置中推动装置的推动杆,将所述推动装置中的推动平台移动到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相贴的步骤中,包括:

控制所述推动杆中的第二机械臂伸长,使所述推动平台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方;

控制所述推动杆中的第一机械臂缩短,使所述推动平台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正上方;以及

控制所述推动杆中的第二机械臂缩短,使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相贴。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磨边装置及其磨边方法,所述磨边装置包括边缘支撑平台、推动装置和砥石,所述边缘支撑平台用于放置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动平台和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平台连接;所述推动杆调节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抵接;所述砥石设置在所述边缘支撑平台的侧边,对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进行研磨;其中,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边缘支撑平台形成夹持固定的方式固定所述显示面板。本申请通过推动平台和边缘支撑平台对显示面板的上下两面固定,提高显示面板在研磨过程中的稳定性,最终达成提升侧磨边品质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苏雷;袁海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39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