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潜水泵及接力式潜水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10


本发明涉及抢险救灾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潜水泵及接力式潜水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抢险救灾的排涝领域中,可移动式的潜水泵一直占据着很大作用,当遇到狭小的施工地点、施工环境恶劣大型车载水泵不能进入现场等,此时可移动式的小巧潜水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高压电潜水泵虽然小巧便捷,但是存在漏电触及施工人员生命危险,同时发生内涝时候可能会断电不能让电泵运转。液压潜水泵不仅体积庞大。而且中存在以下问题:(1)潜水泵排水量小,扬程也不高,在流量和扬程上只能取一个,流量大、则扬程低;扬程高、则流量小。(2)水流经过叶轮加速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直接形成涡旋状的水流,涡旋状的水流通过水管直接流出会增加水流跟水管间的摩擦力,会导致潜水泵降低流速及流量。(3)液压潜水泵的供液管路复杂,排水量大的体积偏大,重量比较重需要多人搬运,液压潜水泵难以移动。(4)在遇到恶劣工况,需要高扬程及大流量进行排水时候,都会需要使用多个水泵进行接力。现有的液压潜水泵大多数是不可接力的,可接力的潜水泵大多数也都是操作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潜水泵及接力式潜水泵装置,本发明先通过引流罩将水流汇聚,然后通过扰流片的导流降低水流跟水管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液压潜水泵流速及流量,本发明的液压潜水泵可以设置多个并依次连接,实现高扬程及大流量排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潜水泵,包括具有套孔的壳体、安装在所述套孔内的安装座、具有输出转轴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输出转轴上并与所述输出转轴同轴转动的叶轮、具有引流孔并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引流罩、套设在所述引流罩上的过滤罩、以及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管道接头;所述引流罩套设在所述叶轮上,所述引流罩、所述壳体、所述管道接头沿着液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沿着液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引流罩的引流孔的直径逐渐增大;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扰流片,所述扰流片有多个并沿着所述输出转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扰流片均与所述套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是,各所述扰流片均具有相互背离的凸曲面和凹曲面;所述凸曲面位于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所述凹曲面位于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

进一步的是,液压潜水泵还包括内衬;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输出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内衬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并夹持在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叶轮包括具有轴孔的中心座、安装在所述中心座上的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绕所述轴孔的轴线间隔设置;所述输出转轴插设在所述轴孔内并与所述中心座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座呈圆锥状;沿着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所述中心座的外径逐渐增大且所述中心座的外径的增大幅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是,多个所述叶片绕轴孔轴线均匀分布,各所述叶片均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位于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二曲面位于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沿着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是,液压潜水泵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基座、具有进液通道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进液件、具有出液通道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出液件,以及具有溢流通道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溢流件;所述液压马达具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一溢流口;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溢流通道与所述第一溢流口连通,所述溢流通道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

所述进液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的进液管和与所述进液管连接的进液杆;所述进液杆具有与所述进液管连通的进液腔和与所述进液腔连通的第二进液口;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的进夜孔;所述进液杆安装在所述第一插孔内;

所述出液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的出液管和与所述出液管连接的出液杆;所述出液杆具有与所述出液管连通的出液腔和与所述出液腔连通的第二出液口;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出液杆安装在所述第二插孔内;

所述溢流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溢流口连通的溢流管和与所述溢流管连接的溢流杆;所述溢流杆具有与所述溢流管连通的溢流腔和与所述溢流腔连通的第二溢流口;所述出液杆还具有与所述出液腔连通的第三溢流口;所述基座内还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杆安装在所述第三插孔内,所述第二溢流口通过所述溢流孔与所述第三溢流口连通;

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三插孔内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进液杆上、所述出液杆上、所述溢流杆上均设有外螺纹,所述进液杆、所述出液杆、所述溢流杆均与基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基座上安装有与所述进夜孔连通的进油接头,所述基座上安装有与所述出液孔连通的出油接头。

进一步的是,液压潜水泵还包括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卡环,所述引流罩上设有第二卡环,所述管道接头上设有第三卡环,所述过滤罩上设有第四卡环,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均呈环状,所述第一卡箍的内圆周侧面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三卡环卡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箍的内圆周侧面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卡环和所述第四卡环卡入的第二卡槽。

一种接力式潜水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潜水泵、水带;所述液压潜水泵和所述水带均有多个,多个所述液压潜水泵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液压潜水泵的所述管道接头均通过所述水带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先通过引流罩将水流汇聚,然后通过扰流片的导流降低水流跟水管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液压潜水泵流速及流量。当外界给的液压流量压力过大时候,本发明可以通过溢流件的回流防止液压潜水泵受损。液压流量压力过大时候,液压马达内的多余的流量压力直接从第一溢流口流出,基座内部设有与溢流件的溢流通道连通的溢流孔,多余的油从溢流孔流回出液件的出液通道,使得多余的流量压力直接流向供油装置或液压动力站,从而达到避免了液压马达的损坏。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可拆卸式安装且结构简单,进液件、出液件、溢流件均为可拆卸式安装在基座上,便于驱动装置的安装和维护。总的来说,本发明潜水泵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搬运和维护方便,而且流量大、扬程高,本发明的液压潜水泵可以设置多个并依次连接,实现高扬程及大流量排水,提高了排涝抽水施工的效率,极大程度降低劳动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液压潜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压潜水泵的爆炸视图。

图3是壳体、叶轮、引流罩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壳体、扰流片、安装座的俯视图。

图5是壳体、扰流片、安装座的仰视图。

图6是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管道接头、第一卡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壳体、液压马达、扰流片、基座、进液件、出液件、溢流件、进油接头、出油接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爆炸视图。

图10是基座、进液件、出液件、溢流件、进油接头、出油接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剖视图。

图12是液压动力站与液压潜水泵的连接示意图。

图13是接力式潜水泵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液压潜水泵,2为水带,3为液压动力站,10为壳体,11为安装座,12为液压马达,13为叶轮,14为扰流片,15为引流罩,16为内衬,17为压紧螺母,18为把手,19为基座,20为进液件,21为出液件,22为溢流件,23为进油接头,24为出油接头,25为短接对丝,26为第一卡箍,27为第二卡箍,28为过滤罩,29为管道接头,30为密封圈;

100为套孔,101为第一管孔,102为第二管孔,103为第三管孔,104为第一卡环,110为安装孔,111为第一螺纹孔,120为连接件,121为第二螺纹孔,130为中心座,131为叶片,132为轴孔,133为第一曲面,134为第二曲面,140为凸曲面,141为凹曲面,150为引流孔,151为第二卡环,190为第一插孔,191为第二插孔,192为第三插孔,193为进夜孔,194为出液孔,195为溢流孔,200为进液管,201为进液杆,202为进液腔,203为第二进液口,210为出液管,211为出液杆,212为出液腔,213为第二出液口,214为第三溢流口,220为溢流管,221为溢流杆,222为溢流腔,223为第二溢流口,261为第一卡槽,262为拧紧螺栓,281为第四卡环,291为第三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叙述方便,除另有说明外,下文所说的上下方向与图1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下文所说的左右方向与图1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压潜水泵,包括具有套孔100的壳体10、安装在套孔100内的安装座11、具有输出转轴并安装在安装座11上的液压马达12、安装在输出转轴上并与输出转轴同轴转动的叶轮13、具有引流孔150并与壳体10连接的引流罩15、套设在引流罩15上的过滤罩28、以及与壳体10连接的管道接头29;引流罩15、壳体10、管道接头29沿着液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引流罩15套设在叶轮13上,沿着套孔100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引流罩15的引流孔150的直径逐渐增大;安装座11安装在套孔100内的中央区域并通过扰流片14与套孔100的内壁固定连接。启动液压马达12带动叶轮13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从下往上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安装座11上设有扰流片14,叶轮13与扰流片14沿着套孔100内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列。扰流片14有多个并沿着输出转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扰流片14均与套孔100的内壁连接。叶轮13与扰流片14沿着套孔100内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排列。

水流从安装座11的外壁与套孔100的内壁之间穿过并经过扰流片14。扰流片14不仅起到固定液压马达12的作用,也起到了引导水流方向作用。壳体10呈圆筒状,壳体10可以通过管道接头29外接水带2。当水流在叶轮13作用下产生一个离心力旋涡,当水流打在扰流片14上,扰流片14把水流的离心力转换为向上的推力,从而减少水流跟水带2的摩擦,从而提高潜水泵的流速及流量。

管道接头29可以外接水带2,过滤罩28呈圆筒状,过滤罩28的一端与壳体10连接,过滤罩28的另一端设有隔板,过滤罩28和隔板上均设有若干吸水孔,吸水孔的直径大小有多种。

引流罩15可以聚拢水流,引流孔150的直径逐渐增大,防止水流经过液压加压后从周围散发,引流罩15通过环设在四周均匀分布的螺纹孔安装在壳体10的下端。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外侧设有两个把手18,把手18方便施工人员搬运潜水泵以及方便安装固定挂绳。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扰流片14均呈圆弧状,各扰流片14均具有相互背离的凸曲面140和凹曲面141;凸曲面140位于套孔100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凹曲面141位于套孔100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水流从下往上流动,扰流片14的凹曲面141向下并朝向水流的流进方向,扰流片14的凸曲面140向上并与水流的流进方向相同,下端与壳体10的下端相切,水流可以直接冲到凹曲面141上,沿着水流方向的投影,各扰流片14首尾依次连接共同组合呈环状,经过凹曲面141导流,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水带2,进一步提高潜水泵的流速及流量。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压潜水泵还包括内衬16;安装座11上设有安装孔110,输出转轴穿过安装孔110与叶轮13连接,内衬16安装在安装孔110内并夹持在液压马达12与安装孔110的内壁之间。内衬16可以减少水流对液压马达12的冲击,引导水流从壳体10内的扰流片14流过。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11上还有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11,多个第一螺纹孔111绕安装孔110的轴线间隔设置,液压马达12上固设有连接件120,连接件120上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21,多个第一螺纹孔111和多个第二螺纹孔121一一对应,连接件120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111、第二螺纹孔121与安装座11连接。连接件120呈环状并环设在液压马达12上,安装座11的安装孔110内环设有环形条,第一螺纹孔111开设在环形条上,内衬16上设有第三螺纹孔,环形条夹持在内衬16和连接件120之间,连接件120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111、第二螺纹孔121、第三螺纹孔。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叶轮13包括具有轴孔132的中心座130、安装在中心座130上的多个叶片131;多个叶片131绕轴孔132的轴线间隔设置;输出转轴插设在轴孔132内并与中心座130固定连接,中心座130呈圆锥状;沿着套孔100内液体的流动方向,中心座130的外径逐渐增大且中心座130的外径的增大幅度逐渐增大。叶片131有六个,通过增加叶片131的密度,进一步便于水流的导向和减少阻力摩擦。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叶片131绕轴孔132的轴线均匀分布,各叶片131均具有相互平行且相互背离的第一曲面133和第二曲面134,第一曲面133位于套孔100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第一曲面133为凹面并面向水流的方向引导水流。第二曲面134位于套孔100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第二曲面134为凸面并背对水流的方向。叶片131的第一曲面133和第二曲面134是通过高效水力分析模型和通过ansys软件的一系列分析,在流量跟扬程中间不断优化取值从而得到的双曲面结构,从而实现水泵大流量高扬程功能。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着套孔100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相连的两个叶片13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沿着液体的流动方向的投影,每个叶片13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叶片131重叠,进一步便于水流的导向和减少阻力摩擦。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心座130的轴孔132的内壁上设有键槽,输出转轴上设有用于卡入键槽的平键。叶轮13的主要作用为把机械能转换为水流的静压能跟动力能,从而实现抽排水功能,叶轮13通过中间轴孔132穿过液压马达12的输出转轴上并用平键与键槽配合来传递扭矩。中心座130通过轴孔132套在输出转轴上之后,拧上压紧螺母17。压紧螺母17将叶轮13压紧在液压马达12的输出转轴上,压紧螺母17通过内螺纹跟液压马达12输出轴顶端的外螺纹相互配合进行固定拧紧,防止叶轮13因为旋转出现脱轴现象,压紧螺母17的螺纹牙拧紧方向和液压马达12的输出转轴上的螺纹牙旋转方向相反,使得压紧螺母17在扭矩惯性作用下带动叶轮13和压紧螺母17越转越紧,防止压紧螺母17松脱。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压潜水泵还包括第一卡箍26和第二卡箍27;壳体10上设有第一卡环104,引流罩15上设有第二卡环151,管道接头29上设有第三卡环291,过滤罩28设有第四卡环281。第一卡箍26和第二卡箍27均呈环状,第一卡箍26和第二卡箍27均通过拧紧螺栓262调节内环的直径大小。第一卡箍26的内圆周侧面上设有用于第一卡环104和第三卡环291卡入的第一卡槽261,第二卡箍27的内圆周侧面上设有用于第二卡环151和第四卡环281卡入的第二卡槽。第一卡环104和第三卡环291之间、第二卡环151和第四卡环281之间均通过密封圈30密封。

如图8至图12所示,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压潜水泵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0上的基座19、具有进液通道并安装在基座19上的进液件20、具有出液通道并安装在基座19上的出液件21,以及具有溢流通道并安装在基座19上的溢流件22;液压马达12具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一溢流口(现有技术)。进液通道与第一进液口连通,出液通道与第一出液口连通,溢流通道与第一溢流口连通,溢流通道与出液通道连通。

壳体10呈圆筒状,液压马达12、叶轮13均安装在壳体10内,基座19安装在壳体10的外侧面。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均可以外接供液装置,启动供液装置供油,油从进液件20流动到液压马达12的内部并驱动液压马达12的输出转轴转动,输出转轴带动叶轮13转动实现抽水排水,液压马达12的内部的油从出液件21回到供液装置的回油端。当供液装置给的液压流量压力过大时候,液压马达12的内部的油可以通过溢流件22的回流到出液件21内,防止潜水泵的液压马达12内部受损。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19上设有第一插孔190、第二插孔191、第三插孔192;进液件20的一端、出液件21的一端、溢流件22的一端均与液压马达12连接,进液件20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插孔190内,出液件21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插孔191内,溢流件22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三插孔192内。

进液件20包括与第一进液口连通的进液管200和与进液管200连接的进液杆201;进液杆201具有与进液管200连通的进液腔202和与进液腔202连通的第二进液口203;基座19上还设有与第二进液口203连通的进夜孔193;进液杆201安装在第一插孔190内;进液管200的管孔和进液腔202共同形成进液通道。

出液件21包括与第一出液口连通的出液管210和与出液管210连接的出液杆211;出液杆211具有与出液管210连通的出液腔212和与出液腔212连通的第二出液口213;基座19上还设有与第二出液口213连通的出液孔194;出液杆211安装在第二插孔191内;出液管210的管孔和出液腔212共同形成出液通道。

溢流件22包括与第一溢流口连通的溢流管220和与溢流管220连接的溢流杆221;溢流杆221具有与溢流管220连通的溢流腔222和与溢流腔222连通的第二溢流口223;出液杆211还具有与出液腔212连通的第三溢流口214;基座19内还设有溢流孔195;溢流杆221安装在第三插孔192内,第二溢流口223通过溢流孔195与第三溢流口214连通;液压马达12内的油从溢流件22溢出之后,从溢流孔195流回到出液件21的出液杆211内,最后回流到供液装置。溢流管220的管孔、溢流腔222共同形成溢流通道。

第一插孔190内、第二插孔191内、第三插孔192内均设有内螺纹,进液杆201上、出液杆211上、溢流杆221上均设有外螺纹,进液杆201、出液杆211、溢流杆221均与基座19螺纹连接。进液杆201与进液管200螺纹连接。进液杆201、出液杆211、溢流杆221均为中空的外螺纹杆。出液杆211与出液管210螺纹连接。进液杆201与进液管200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30。出液杆211与出液管210螺纹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30,防止漏油。溢流杆221与溢流管220螺纹连接。进液杆201、出液杆211、溢流杆221均可拆卸式安装,便于安装、拆卸,以及维护。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19上安装有与进夜孔193连通的进油接头23,基座19上安装有与出液孔194连通的出油接头24。进油接头23和出油接头24均通过短接对丝25安装在基座19上。液压潜水泵的油接头和出油接头24分别与液压动力站3的送油端和回油端连通。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上开设有第一管孔101、第二管孔102、第三管孔103;进液管200穿过第一管孔101与液压马达12连接,出液管210穿过第二管孔102与液压马达12连接,溢流管220穿过第三管孔103与液压马达12连接。进液管200穿与液压马达12的第一进液口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30密封,出液管210穿与液压马达12的第一出液口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30密封,溢流管220穿与液压马达12的第一溢流口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30密封。

如图13所示,一种接力式潜水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潜水泵1、水带2;液压潜水泵1和水带2均有多个,多个液压潜水泵1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液压潜水泵1的管道接头29均通过水带2连接。多个液压潜水泵1依次连接的时候,最末端的液压潜水泵1的过滤罩28保留,其余的液压潜水泵1的过滤罩28拆卸下来,然后通过水带2依次连接,每个液压潜水泵1均与液压动力站3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壳体上(下端)安装有引流罩的一端通过卡箍安装上过滤罩,壳体上(下端)通过管道接头连接水带,然后将潜水泵放在需要排水的水域,启动液压马达带动叶轮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从下往上从壳体的上方水带排出,实现排水作用。水流经过扰流片的时候,水流在叶轮作用下产生一个离心力旋涡,当水流打在扰流片上,扰流片把水流的离心力转换为向上的推力,从而减少水流跟水带的摩擦,从而提高潜水泵的流速及流量。

启动液压马达前,首先将液压潜水泵的进油接头通过管道与液压动力站的出油端连接,将液压潜水泵的出油接头通过管道与液压动力站的回油端连接,形成液体回路。然后启动液压马达,液压动力站的供液装置供油,油从进液件流动到液压马达的内部并驱动液压马达的输出转轴转动,输出转轴带动叶轮转动实现抽水排水,液压马达的内部的油从出液件回到供液装置的回油端。当供液装置给的液压流量压力过大时候,液压马达的内部的油可以通过溢流件的回流到出液件内,防止潜水泵的液压马达内部受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套孔的壳体、安装在所述套孔内的安装座、具有输出转轴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输出转轴上并与所述输出转轴同轴转动的叶轮、具有引流孔并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引流罩、套设在所述引流罩上的过滤罩、以及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管道接头;所述引流罩套设在所述叶轮上,所述引流罩、所述壳体、所述管道接头沿着液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沿着液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引流罩的引流孔的直径逐渐增大;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扰流片,所述扰流片有多个并沿着所述输出转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扰流片均与所述套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扰流片均具有相互背离的凸曲面和凹曲面;所述凸曲面位于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所述凹曲面位于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潜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输出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内衬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并夹持在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具有轴孔的中心座、安装在所述中心座上的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绕所述轴孔的轴线间隔设置;所述输出转轴插设在所述轴孔内并与所述中心座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座呈圆锥状;沿着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所述中心座的外径逐渐增大且所述中心座的外径的增大幅度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叶片绕轴孔轴线均匀分布,各所述叶片均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位于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二曲面位于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沿着所述套孔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潜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基座、具有进液通道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进液件、具有出液通道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出液件,以及具有溢流通道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溢流件;所述液压马达具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一溢流口;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溢流通道与所述第一溢流口连通,所述溢流通道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压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

所述进液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的进液管和与所述进液管连接的进液杆;所述进液杆具有与所述进液管连通的进液腔和与所述进液腔连通的第二进液口;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的进夜孔;所述进液杆安装在所述第一插孔内;

所述出液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的出液管和与所述出液管连接的出液杆;所述出液杆具有与所述出液管连通的出液腔和与所述出液腔连通的第二出液口;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出液杆安装在所述第二插孔内;

所述溢流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溢流口连通的溢流管和与所述溢流管连接的溢流杆;所述溢流杆具有与所述溢流管连通的溢流腔和与所述溢流腔连通的第二溢流口;所述出液杆还具有与所述出液腔连通的第三溢流口;所述基座内还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杆安装在所述第三插孔内,所述第二溢流口通过所述溢流孔与所述第三溢流口连通;

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三插孔内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进液杆上、所述出液杆上、所述溢流杆上均设有外螺纹,所述进液杆、所述出液杆、所述溢流杆均与基座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压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安装有与所述进夜孔连通的进油接头,所述基座上安装有与所述出液孔连通的出油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潜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卡环和,所述引流罩上设有第二卡环,所述管道接头上设有第三卡环,所述过滤罩上设有第四卡环,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均呈环状,所述第一卡箍的内圆周侧面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三卡环卡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箍的内圆周侧面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卡环和所述第四卡环卡入的第二卡槽。

10.一种接力式潜水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潜水泵、水带;所述液压潜水泵和所述水带均有多个,多个所述液压潜水泵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液压潜水泵的所述管道接头均通过所述水带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潜水泵,包括具有套孔的壳体、安装在套孔内的安装座、具有输出转轴并安装在安装座上的液压马达、安装在输出转轴上并与输出转轴同轴转动的叶轮、具有引流孔并与壳体连接的引流罩、套设在引流罩上的过滤罩、以及与壳体连接的管道接头;引流罩、壳体、管道接头沿着液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引流罩套设在叶轮上,沿着液体的流动方向,引流罩的引流孔的直径逐渐增大;安装座上设有扰流片,扰流片有多个并沿着输出转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扰流片均与套孔的内壁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接力式潜水泵装置。本发明的引流罩先将水流汇聚,然后扰流片降低水流跟水管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液压潜水泵流速及流量,属于抢险救灾设备的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荣;廉宇深;吴家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多钛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40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