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汽车进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进气装置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空滤进气管一般安装在发动机前部,一端与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连接,另一端与大气相通,其主要作用是将空气引导并运输到空气滤清器中进行过滤。
在下雪天或风沙较大时,空滤进气管引导和运输空气时,就会有大的杂质、雪进入空滤进气管,使得空气滤清器过滤空气的效率低下。尤其对于天气寒冷的地方,进气口的防雪结构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受空间限制,空滤进气管无法设置除雪结构,在极端大雪天气下,雪会直接进入空滤进气管,最终进入空气滤清器造成空气滤清器堵塞或损坏。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进气装置及发动机,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正前方空气动力,把进气口堆积的雪往后推动,通过开启的挡片掉入机舱空隙,最终达到除雪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进气装置,安装在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上,包括:第一进气管、排杂管和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的进气口方向与汽车前进的方向相同,所述排杂管在气流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后方,所述排杂管上设有挡片,当含有杂质的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管进入时,所述挡片会打开,将所述杂质排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进气管和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接的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和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气管呈弯勾状,所述第二进气管和所述第二导气管共同形成弯勾状的结构,所述第一导气管和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尾端连成一体,所述第二进气管和所述第二导气管形成的弯勾状结构包裹于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容积。
进一步地,所述挡片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排杂管上,当含有杂质的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管进入时,所述挡片在压力作用下向外转动而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排杂管上设有带耳孔的凸耳,所述挡片上设有轴孔,所述挡片通过穿入所述凸耳和所述轴孔的轴安装至所述排杂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孔的轴线偏离所述挡片的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排杂管内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挡片上设有机械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能够识别所述杂质并启动所述机械装置,将所述挡片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排杂管连成一体,且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排杂管的下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前端向所述排杂管的后端向下倾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汽车进气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进气装置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正前方空气动力,把进气口堆积的雪往后推动,通过开启的挡片掉入机舱空隙,最终达到除雪目的。能在车辆行驶或怠速过程中,通过挡片非重心轴设计,巧妙的结合挡片的开启角度和气流原理,阻挡住了热空气从机舱回流到格栅前部。当进气口正前方布满正压时,冷空气和雪从开启一定角度挡片口进入机舱,热空气被阻挡到了挡片背侧。当怠速过程中,正前方无正向压力时,挡片处于常闭状态,把热空气阻挡在机舱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汽车进气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汽车进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直通管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挡片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进气装置100,固定安装在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上,具有进气口,进气口固定在汽车进气格栅后面,方向朝向汽车前进的方向。汽车进气装置100包括第一进气管11、排杂管12、第一导气管13、第二进气管14和第二导气管15。其中,第一进气管11、排杂管12、第一导气管13、第二进气管14和第二导气管15由两个盖子合围形成或者一体成型。
汽车进气装置100大致呈“∠”状,第一进气管11设于汽车进气装置100的一端,排杂管12与第一进气管11连通,二者共同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直通管16,直通管16的轴线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同,可以理解的,直通管16的轴线方向还可以偏离汽车的前进方向,偏向汽车中轴线的左侧或右侧,但是要保证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空气能够顺畅的涌入第一进气管11内或第二进气管14内。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排杂管12的入口端和第一进气管11连接,出口端安装有挡片17。具体地,在排杂管12的出口端上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带耳孔的凸耳18,挡片17上设有与凸耳18上的耳孔对应的轴孔,挡片17通过穿入耳孔和轴孔的轴19可转动地固定至排杂管12的出口端。两个轴孔位于挡片17的非重心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轴孔的轴线偏离挡片17的轴线,位于挡片17的中部靠上的位置,使得挡片17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能够自行关闭。在车辆行驶或怠速过程中,通过轴孔在挡片17上的非重心设计,当挡片17开启一定角度时,雪会从排杂管12排出,而机舱内部的热空气则难以进入排杂管12,阻挡热空气从机舱回流到格栅前部,当挡片17关闭时,汽车进气装置100内部的热空气也难以从排杂管12排出。进一步地,直通管16的下端面20为一倾斜面,其自第一进气管11的前端向排杂管12的后端逐渐向下倾斜,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增加排杂管12的排雪速度,避免雪在直通管16中停留。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第一导气管13大致呈勾状,其设于第一进气管11的一侧,与第一进气管11和排杂管12连通,三者形成类似三通管的结构。第二导气管15和第二进气管14连通,二者形成一类似勾状的结构,在图1所示的汽车进气装置100中俯视图中可以看出,第二进气管14和第二导气管15形成的勾状结构位于第一导气管13的外侧,包裹第一导气管13。第一导气管13和第二导气管15处弯勾状的设计有利于在下雪天阻碍雪的进入,进而提高汽车进气装置100的工作效率。第二导气管15和第二进气管14设置成包裹着第一导气管13,可以节省整个汽车进气装置100的空间。另外,第一导气管13和第二导气管15在尾端相通,二者连成一体,在汽车进气装置100的出气端形成一个管口,该管口通过空气滤清器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
在汽车工作时,空气经过第一进气管13和第二进气管14进入汽车进气装置100内,第一进气管11内的空气会沿管路进入排杂管12,经挡片17阻挡后进入第一导气管13,再进入空气滤清器,最终进入发动机;第二进气管14内的空气直接经过第二导气管15进入空气滤清器,然后进入发动机。在本发明的汽车进气装置100中,第二导气管15的容积大于第一导气管13的容积,并且第二进气管14的管口面积大于第一进气管11的管口面积。在不下雪时,第二进气管14是主要的空气进入端,而在下雪时,汽车在前进的过程中(在汽车处于发动的静止状态时,由于没有外部推力,雪不会进入管道),第二进气管14进气量大,有大量雪进入,使第二进气管14可能会被大雪堵住。第一进气管11的后端连接有排杂管12,排杂管12的后端又安装有挡片17,当具有动能的雪进入时,会和挡片17接触产生推力,推动挡片17打开,或者排杂管12上装设有感应装置,挡片17上装设有机械装置,车辆内置有控制装置,感应装置能够识别雪并传递感应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机械装置将挡片17打开,将雪排出排杂管12,而使第一导气管13保持畅通。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正前方空气动力,把进气口堆积的雪往后推动,通过开启的挡片17掉入机舱空隙,最终达到除雪目的。能在车辆行驶或怠速过程中,通过挡片17轴孔在挡片17上的非重心设计,巧妙的结合挡片17的开启角度和气流原理,阻挡热空气从机舱回流到格栅前部。当进气口正前方布满正压时,冷空气和雪从开启一定角度的挡片17口进入机舱,热空气被阻挡到了挡片17背侧。当怠速过程中,正前方无正向压力时,挡片17处于常闭状态,把热空气阻挡在机舱内,以免影响冷却系统性能和发动机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汽车进气装置100。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层、区域或基板被称作“形成在”、“设置在”或“位于”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形成在”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元件的序列形容词“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并不意味着这样描述的元件必须依照给定的顺序,或者时间、空间、等级或其它的限制。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汽车进气装置,安装在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气管(11)、排杂管(12)和第一导气管(13),
所述第一导气管(13)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管(11)的进气口方向与汽车前进的方向相同,
所述排杂管(12)在气流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1)的后方,所述排杂管(12)上设有挡片(17),当含有杂质的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管(11)进入时,所述挡片(17)会打开,将所述杂质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进气管(14)和与所述第二进气管(14)连接的第二导气管(15),所述第二导气管(15)和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管(13)呈弯勾状,所述第二进气管(14)和所述第二导气管(15)共同形成弯勾状的结构,所述第一导气管(13)和所述第二导气管(15)的尾端连成一体,所述第二进气管(14)和所述第二导气管(15)形成的弯勾状结构包裹于所述第一导气管(13)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气管(15)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导气管(13)的容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17)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排杂管(12)上,当含有杂质的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管(11)进入时,所述挡片(17)在压力作用下向外转动而打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杂管(12)上设有带耳孔的凸耳(18),所述挡片(17)上设有轴孔,所述挡片(17)通过穿入所述凸耳(18)和所述轴孔的轴(19)安装至所述排杂管(1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轴线偏离所述挡片(17)的轴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杂管(12)内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挡片(17)上设有机械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能够识别所述杂质并启动所述机械装置,将所述挡片(17)打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1)和所述排杂管(12)连成一体,且所述第一进气管(11)和所述排杂管(12)的下端面(20)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所述第一进气管(11)的前端向所述排杂管(12)的后端向下倾斜。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进气装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