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87


本发明涉及汽车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



背景技术:

散热器护风罩是连接散热器与发动机风扇之间的零件,为了防止经过散热器的风流失造成散热器性能不足,进而影响发动机和整车正常使用,如图13所示,通常在位于散热器与发动机风扇之间的位置,在散热器上通过螺栓固定散热器护风罩。

但是现有的散热器护风罩具有独特性,前面需要与散热器连接,后面必须和固定位置的发动机风扇配合,结合图14和图15所示,现有的发动机风扇,都会随着发动机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位置,从而导致散热器护风罩无法做到通用,一旦发动机风扇的位置发生改变,就需要重新设计和制造散热器护风罩。

另外,现有的散热器护风罩都是注塑模具件,尺寸较大,开模周期很长,且注塑模具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可以满足不同发动机风扇的位置要求,且结构简单,模具费用低,开发周期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护风圈装置,所述底座中部设有矩形框,所述底座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部份,其左上部分和右下部分均为l形的第一底座单元,其右上部分和左下部分均为l形的第二底座单元,所述第一底座单元、第二底座单元、第一底座单元和第二底座单元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所述底座,所述护风圈装置包括护风圈,所述护风圈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个护风圈单元,四个所述护风圈单元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所述护风圈,且每个所述护风圈单元的外侧底弧边向外延伸形成护风圈单元底板,四个所述护风圈单元底板的外边沿共同形成一个矩形,且该矩形与所述护风圈外切,所述护风圈单元底板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护风圈的内空部分与所述底座中部矩形框连通。

优选地,所述底座中部矩形框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的横轴长度,所述底座中部矩形框的高度等于所述护风圈的纵轴长度。

优选地,所述底座中部矩形框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的横轴长度,所述底座中部矩形框的高度大于所述护风圈的纵轴长度,所述护风圈装置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护风圈装置的上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护风圈装置的下侧通过连接件连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中部矩形框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的横轴长度,所述底座中部矩形框的高度大于所述护风圈的纵轴长度,所述护风圈装置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护风圈装置的下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护风圈装置的上侧通过连接件连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中部矩形框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的横轴长度,所述底座中部矩形框的高度大于所述护风圈的纵轴长度,所述护风圈装置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护风圈装置的上侧通过连接件连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护风圈装置的下侧通过连接件连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带有圆孔的连接板与所述圆孔配合的凸台,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矩形框的四条边的位置均设有所述凸台,所述护风圈装置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所述连接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设有所述连接板,另一侧设有所述凸台,所述护风圈装置左侧和右侧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矩形框的左右两条边位置上的所述凸台配合连接,所述护风圈装置上侧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矩形框的上边位置上的所述凸台或所述隔板上的所述凸台配合连接,所述护风圈装置下侧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矩形框的下边位置上的所述凸台或所述隔板上的所述凸台配合连接,所述隔板上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矩形框的上边或下边位置上的所述凸台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矩形框左右两条边的位置上各设有若干个纵向分布的所述凸台,所述护风圈装置左侧和右侧的所述连接板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所述凸台配合连接调节所述护风圈装置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隔板包括若干个隔板单元,所述隔板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隔板单元的一侧设有所述连接板,另一侧设有所述凸台,所述隔板单元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与凸台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单元和第二底座单元之间通过快插件连接,所述护风圈单元之间通过快插件连接,所述快插件包括卡槽和插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拆解成小零件,尺寸小,结构简单,模具费用低;

2、小零件可以反复使用,相互借用,仅第一次使用需要开发周期,后续使用开发周期短;

3、通用性强,可满足不同发动机风扇的位置要求;

4、小零件之间都通过卡扣快插结构连接,安装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护风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凸台和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中快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卡槽和插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现有技术中护风罩的安装示意图;

图14为现有技术中不同发动机风扇对应的护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现有技术中不同发动机风扇对应的护风罩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底座1、护风圈装置2、矩形框3、第一底座单元4、第二底座单元5、护风圈6、护风圈单元7、护风圈单元底板8、隔板9、圆孔10、连接板11、凸台12、卡槽13、插头14、散热器15、螺栓16、发动机风扇17、连接件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上的护风圈装置2,底座1与散热器15之间通过螺栓16连接,底座1中部设有矩形框3,底座1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部份,其左上部分和右下部分均为l形的第一底座单元4,其右上部分和左下部分均为l形的第二底座单元5,第一底座单元4、第二底座单元5、第一底座单元4和第二底座单元5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底座1,护风圈装置2包括护风圈6,护风圈6与发动机风扇17进行配合,护风圈6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个护风圈单元7,四个护风圈单元7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护风圈6,且每个护风圈单元7的外侧底弧边向外延伸形成护风圈单元底板8,四个护风圈单元底板8的外边沿共同形成一个矩形,且该矩形与护风圈6外切,护风圈单元底板8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底座1上,护风圈6的内空部分与底座1中部矩形框3连通。

本实施例中,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护风圈6的横轴长度,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高度等于护风圈6的纵轴长度。

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护风圈6的横轴长度,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高度大于护风圈6的纵轴长度,护风圈装置2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底座1上,护风圈装置2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底座1上,护风圈装置2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连有隔板9,隔板9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底座1上。

第三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护风圈6的横轴长度,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高度大于护风圈6的纵轴长度,护风圈装置2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底座1上,护风圈装置2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底座1上,护风圈装置2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连有隔板9,隔板9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底座1上。

第四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护风圈6的横轴长度,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高度大于护风圈6的纵轴长度,护风圈装置2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底座1上,护风圈装置2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连有隔板9,隔板9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底座1上,护风圈装置2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连有隔板9,隔板9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底座1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及图9所示,连接件18包括带有圆孔10的连接板11与圆孔10配合的凸台12,结合图5、图6及图7,底座1上位于矩形框3的四条边的位置均设有凸台12,护风圈装置2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连接板11,结合图12所示,隔板9的一侧设有连接板11,另一侧设有凸台12,护风圈装置2左侧和右侧的连接板11与底座1上位于矩形框3的左右两条边位置上的凸台12配合连接,护风圈装置2上侧的连接板11与底座1上位于矩形框3的上边位置上的凸台12或隔板9上的凸台12配合连接,护风圈装置2下侧的连接板11与底座1上位于矩形框3的下边位置上的凸台12或隔板9上的凸台12配合连接,隔板9上的连接板11与底座1上位于矩形框3的上边或下边位置上的凸台12配合连接,安装快速高效。

本实施例中,底座1位于矩形框3左右两条边的位置上各设有若干个纵向分布的凸台12,护风圈装置2左侧和右侧的连接板11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凸台12配合连接调节护风圈装置2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单元4和第二底座单元5之间通过快插件连接,护风圈单元7之间通过快插件连接,安装快速高效,如图10和图11所示,快插件包括卡槽13和插头14。

本实施例中,隔板9包括若干个隔板单元,隔板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18连接,隔板单元的一侧设有连接板11,另一侧设有凸台12,隔板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11与凸台12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底座1、护风圈装置2和隔板9均为塑料材料。

本发明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可以拆解成小零件,尺寸小,结构简单,模具费用低;小零件可以反复使用,相互借用,仅第一次使用需要开发周期,后续使用开发周期短;通用性强,可满足不同发动机风扇的位置要求;小零件之间都通过卡扣快插结构连接,安装方便,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护风圈装置(2),所述底座(1)中部设有矩形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部份,其左上部分和右下部分均为l形的第一底座单元(4),其右上部分和左下部分均为l形的第二底座单元(5),所述第一底座单元(4)、第二底座单元(5)、第一底座单元(4)和第二底座单元(5)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所述底座(1),所述护风圈装置(2)包括护风圈(6),所述护风圈(6)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个护风圈单元(7),四个所述护风圈单元(7)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所述护风圈(6),且每个所述护风圈单元(7)的外侧底弧边向外延伸形成护风圈单元底板(8),四个所述护风圈单元底板(8)的外边沿共同形成一个矩形,且该矩形与所述护风圈(6)外切,所述护风圈单元底板(8)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6)的内空部分与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6)的横轴长度,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高度等于所述护风圈(6)的纵轴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6)的横轴长度,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高度大于所述护风圈(6)的纵轴长度,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连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6)的横轴长度,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高度大于所述护风圈(6)的纵轴长度,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连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6)的横轴长度,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高度大于所述护风圈(6)的纵轴长度,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连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连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8)包括带有圆孔(10)的连接板(11)与所述圆孔(10)配合的凸台(12),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矩形框(3)的四条边的位置均设有所述凸台(12),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所述连接板(11),所述隔板(9)的一侧设有所述连接板(11),另一侧设有所述凸台(12),所述护风圈装置(2)左侧和右侧的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矩形框(3)的左右两条边位置上的所述凸台(12)配合连接,所述护风圈装置(2)上侧的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矩形框(3)的上边位置上的所述凸台(12)或所述隔板(9)上的所述凸台(12)配合连接,所述护风圈装置(2)下侧的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矩形框(3)的下边位置上的所述凸台(12)或所述隔板(9)上的所述凸台(12)配合连接,所述隔板(9)上的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矩形框(3)的上边或下边位置上的所述凸台(12)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位于所述矩形框(3)左右两条边的位置上各设有若干个纵向分布的所述凸台(12),所述护风圈装置(2)左侧和右侧的所述连接板(11)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所述凸台(12)配合连接调节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9)包括若干个隔板单元,所述隔板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18)连接,所述隔板单元的一侧设有所述连接板(11),另一侧设有所述凸台(12),所述隔板单元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11)与凸台(12)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单元(4)和第二底座单元(5)之间通过快插件连接,所述护风圈单元(7)之间通过快插件连接,所述快插件包括卡槽(13)和插头(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护风圈装置,所述底座中部设有矩形框,所述底座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部份,所述护风圈装置包括护风圈,所述护风圈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个护风圈单元,且每个所述护风圈单元的外侧底弧边向外延伸形成护风圈单元底板,四个所述护风圈单元底板的外边沿共同形成一个矩形,且该矩形与所述护风圈外切,所述护风圈单元底板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护风圈的内空部分与所述底座中部矩形框连通。本发明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可以满足不同发动机风扇的位置要求,且结构简单,模具费用低,开发周期短。

技术研发人员:黄垒;崔起成;都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44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