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切管机卡盘及激光切管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76


本发明涉及激光切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激光切管机卡盘及激光切管机。



背景技术:

在激光切割领域,为了便于对管材进行切割,通常需要通过使用卡盘将待切管材进行定位,而后进行切割操作。

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6984842a的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轻型割管卡盘,包括母板,母板中间开设有能够让管件穿过的通孔,母板上还设置有能够夹持住通孔中穿过的管件的气动夹具,所述气动夹具包括多对夹杆和独立控制每对夹杆相向或相背运动的双铰链式夹杆气动驱动机构,所述双铰链式夹杆气动驱动机构能够保证每对夹杆运动的同步性(即每对夹杆中的两个夹杆相向或相背运动的同步性);其相邻两连杆的端部通过同一个铰接销铰接在同一滑块上,即各连杆都是一端共同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独立固定在连接块上;上述结构中需要采用定长、定孔的连杆,其尺寸精度要求高,装配难度大;装配不到位容易造成卡盘夹持中心度偏差,传统的卡盘均有一个夹持范围,如夹持范围5-90mm,如需夹持小于5mm的,则需要在夹具内侧固定垫块;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考虑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的激光切管机卡盘及激光切管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激光切管机卡盘,包括旋转盘、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第四滑杆和四组卡爪组件,各卡爪组件包括滑台、滚筒组件、气缸、直线滑轨组件,滚筒组件固定设置在滑台上,各滑台与气缸传动配合,滑台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杆和第三滑杆、或第二滑杆和第四滑杆滑动配合,以使气缸驱动滑台和滚筒组件沿第一滑杆和第三滑杆、或第二滑杆和第四滑杆移动,气缸的顶面或底面设置直线滑轨组件,直线滑轨组件包括滑动配合的滑块和滑轨,滑轨固定设置在气缸上,各滑台的两端分别设置转动配合的连杆,各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配合在相邻气缸的滑块的一侧,以使同一滑台上的两根连杆成八字形分布,且同一滑块上的两根连杆成八字形分布。

进一步,所述滑台与第一滑杆、第三滑杆、第二滑杆、第四滑杆之间设置直线轴承,以使滑台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杆和第三滑杆、或第二滑杆和第四滑杆滑动配合,滑台与滑杆之间实现轴承滚动摩擦。

进一步,所述连杆的两端设置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内设置连杆轴承,以使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滑台转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轴承安装孔的一侧设置膨胀缝,连杆上设置与膨胀缝相垂直的螺孔,螺孔上设置定位螺杆,连杆轴承装入轴承安装孔时轴承安装孔膨胀,易于连杆轴承装配,连杆轴承装配完成后旋入定位螺杆,由轴承安装孔对连杆轴承进行锁紧。

进一步,所述滑块的两侧设置t型槽,所述连杆轴承的底端伸入t型槽内且与t型槽滑动配合,t型槽的两端设置挡块,挡块上设置限位螺孔,限位螺孔内设置限位螺杆,以使连杆轴承移动至所需位置后由限位螺杆进行限位,装配时便于调节连杆轴承的位置。

进一步,激光切管机卡盘还包括立架,所述立架上设置轴承组件,轴承组件的轴承内圈与旋转盘固定相连,以使旋转盘与立架转动配合,所述气缸为双向双缸气缸,各气缸的前端并排设置两个气缸杆,各气缸杆由独立单缸驱动且与滑台传动配合,用于驱动滑台移动,通过改变气路控制,可随时切换单双缸运动,如为薄壁轻薄件,则切换到单缸状态,如遇较重较大工件,则切换到双缸运动,增加卡盘夹紧力值的输出范围。

进一步,激光切管机卡盘还包括进气环,轴承组件的轴承内圈的一侧伸出轴承外圈设置,进气环与轴承内圈套接配合,进气环的端面上同轴心设置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进气环的环壁上设置与第一环槽相通的正向进气孔、与第二环槽相通的反向进气孔,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内分别设置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所述旋转盘的背面同轴设置第一环台、第二环台、第三环台、第四环台,由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之间形成第三环槽,第三环台和第四环台之间形成第四环槽,装配时第一环台、第二环台伸入第一环槽,第三环台、第四环台伸入第二环槽,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上设置过气孔,第三环槽设置与旋转盘正面相通的正向气孔,第四环槽设置与旋转盘正面相通的反向气孔,正向气孔、反向气孔分别经正向管路、反向管路与双向双缸气缸活塞的两侧相通,使用时,用于控制双向双缸气缸动作的气体经正向进气孔进入第一环槽,气体充满第一环槽和第一密封垫形成的腔体后第一密封垫贴紧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由第一密封垫对第三环槽形成覆盖,气体经过气孔进入第三环槽、经正向气孔、正向管路进入双向双缸气缸驱动气缸杆正向移动,气杆杠需要反向移动时,用于控制双向双缸气缸动作的气体经反向进气孔进入第二环槽,气体充满第二环槽和第二密封垫形成的腔体后第二密封垫贴紧第三环台和第四环台,由第二密封垫对第四环槽形成覆盖,气体经过气孔进入第四环槽、经反向气孔、反向管路进入双向双缸气缸驱动气缸杆反向移动,实现滚筒组件的位置调整。

进一步,所述正向管路上设置正向保压阀,以使气体经正向管路、正向保压阀进入双向双缸气缸、气缸杆到达所需位置后正向保压阀关闭,对气缸杆的位置进行锁止;所述反向管路上设置反向保压阀,以使气体经反向管路、反向保压阀进入双向双缸气缸、气缸杆到达所需位置后反向保压阀关闭,对气缸杆的位置进行锁止。

进一步,所述正向保压阀还设有正向诱导阀,所述正向诱导阀经管路与反向管路相通,以使反向管路通入气体时正向诱导阀引入气体将正向保压阀打开,实现正向泄压;所述反向保压阀还设有反向诱导阀,所述反向诱导阀经管路与正向管路相通,以使正向管路通入气体时反向诱导阀引入气体将反向保压阀打开,实现反向泄压。

进一步,激光切管机卡盘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罩设在旋转盘上,以使卡爪组件和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第四滑杆置于机壳内,实现封装;机壳的中心设置方形孔,适于管材通过。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杆、第三滑杆的两端分别经高脚固定在旋转盘上,所述第二滑杆、第四滑杆的两端分别经矮脚固定在旋转盘上,以使第一滑杆、第三滑杆置于同一平面上,第二滑杆、第四滑杆置于同一平面上。

一种激光切管机,包括上述的激光切管机卡盘。

发明的技术效果:(1)本发明的激光切管机卡盘,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将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第四滑杆设置为矩形的框架,并分别设置滑块、滑台和八字形分布的连杆,连杆上设置与膨胀缝相垂直的螺孔,螺孔上设置定位螺杆,连杆轴承装入轴承安装孔时轴承安装孔膨胀,易于连杆轴承装配,连杆轴承装配完成后旋入定位螺杆,由轴承安装孔对连杆轴承进行锁紧;且装配时以连杆与对应滑台的连接作为主定位,以连杆与对应滑台的连接作为从定位,确定主定位基准锁死后再固定从动定位端,并以滚动轴承件结构加以连接达到消除相关配合间隙的目的;确保两两对称设置的滚筒组件可以同步调节,确保旋转盘的中心线距离对称的两组滚筒组件的间距始终相同,提高了调节精度;(2)通过在进气环上设置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在旋转盘上设置第三环槽、第四环槽,并与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相配合,通过进气环进气吹动密封垫的变形与旋转盘转紧密结合,实现进气功能;(3)通过设置正向保压阀、反向保压阀,使得气缸杆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可进行压力保持,进行位置锁定;正向诱导阀和反向诱导阀的设置,在进行另一方向移动时可进行泄压,实现安全操作;(4)各气缸杆由独立单缸驱动且与滑台传动配合,用于驱动滑台移动,通过改变气路控制,可随时切换单双缸运动,如为薄壁轻薄件,则切换到单缸状态,如遇较重较大工件,则切换到双缸运动,增加卡盘夹紧力值的输出范围;(5)滑台与第一滑杆、第三滑杆、第二滑杆、第四滑杆之间设置直线轴承,使得滑台与滑杆之间实现轴承滚动摩擦,消除轴、孔配合间隙,提高设备工作精度;(6)置于滑块上的连杆轴承通过与t型槽滑动配合,实现滑块上连杆轴承的位置随动可调,进而调整连杆的位置,使得连杆和滑块不存在蹩劲的现象,实现连杆与滑块的定位固定,达到无死点不卡顿精确定位;(7)在连杆、滑台、滑杆、直线导轨组件组成的运动副中,滑杆和滑台之间采用轴承滚动摩擦配合,连杆和滑块、滑台之间采用轴承滚动配合,大幅减轻了运动副的摩擦力,在气缸杆和滑台连接处采用缷力套的连接结构,卸去气缸杆轴线与滑台安装平面不垂直误差导致蹩劲的力,使得气缸可以较小的压力进行驱动,尤其是在夹持壁厚较薄的管件时,可有效防止管件变形或破碎;(8)通过在各滑台的两端分别设置转动配合的连杆,在各连杆的另一端转动配合在相邻气缸的滑块的一侧,使得相邻两连杆与滑块的连接不在同一铰接点上,使得相对两滚筒可完全碰触,即获得的夹持范围大于等于零,针对轻薄产品,无需使用垫块,夹持更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激光切管机卡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激光切管机卡盘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激光切管机卡盘去除机壳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激光切管机卡盘去除机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卡爪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卡爪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双杆气缸、滑台、直线滑轨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滚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进气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旋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直线滑轨组件与连杆轴承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立架1,轴承内圈11,进气环12,正向进气孔13,反向进气孔14,环台15,第一环槽16,第二环槽17,

机壳2,旋转盘3,第三环槽31,第四环槽32,正向气孔33,反向气孔34,

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第三气缸43,第四气缸44,气缸杆45,

第一直线滑轨组件51,第二直线滑轨组件52,第三直线滑轨组件53,第四直线滑轨组件54,滑块55,滑轨56,t型槽57,挡块58,限位螺孔59,

第一滚筒组件61,第二滚筒组件62,第三滚筒组件63,第四滚筒组件64,滚轮架65,滚筒66,滚筒轴67,

第一滑杆71,第二滑杆72,第三滑杆73,第四滑杆74,高脚75,矮脚76,

连杆8,连杆轴承81,轴承安装孔82,膨胀缝83,螺孔84,

第一滑台91,第二滑台92,第三滑台93,第四滑台9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激光切管机卡盘,包括立架1、机壳2、旋转盘3、第一滑杆71、第二滑杆72、第三滑杆73、第四滑杆74和四组卡爪组件,立架1上设置轴承组件,轴承组件包括转动配合的轴承内圈11和轴承外圈,轴承外圈固定设置在立架1上,轴承内圈11的一侧伸出轴承外圈设置且与旋转盘3的背面固定相连,以使旋转盘3与立架1转动配合。

机壳2罩设在旋转盘3的正面,旋转盘3的中心设置过管孔,机壳2的中心设置方形孔,适于管材通过,以使各卡爪组件和第一滑杆71、第二滑杆72、第三滑杆73、第四滑杆74置于机壳2内,实现封装。

第一滑杆71、第三滑杆73的两端分别经高脚75固定在旋转盘3的正面,第一滑杆71、第三滑杆73对称设置在过管孔的左右两侧,第二滑杆72、第四滑杆74的两端分别经矮脚76固定在旋转盘3的正面,第二滑杆72、第四滑杆74对称设置在过管孔的上下两侧,且第一滑杆71、第三滑杆73置于同一平面上,第二滑杆72、第四滑杆74置于同一平面上,即第一滑杆71、第三滑杆73与旋转盘3正面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二滑杆72、第四滑杆74与旋转盘3正面之间的间距相等。

4组卡爪组件分别为置于过管孔左侧的第一卡爪组件、置于过管孔上侧的第二卡爪组件、置于过管孔右侧的第三卡爪组件、置于过管孔下侧的第四卡爪组件,第一卡爪组件包括第一滑台91、第一滚筒组件61、第一气缸41、第一直线滑轨组件51,第一滑台91的两端设置滑台装配孔,各滑台装配孔内设置型号为lmc41-25的直柱形直线轴承,第二滑杆72、第四滑杆74端部伸入直线轴承内,以使第一滑台9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杆72、第四滑杆74套接后实现滑动配合,第一滚筒组件61包括滚轮架65、两个滚筒66和两个滚筒轴67,各滚筒轴67的两端与滚轮架65固定相连,滚筒66套在滚筒轴67上,且滚筒轴67与滚筒66的安装孔之间小间隙配合,滚轮架65的尾端与第一滑台91固定相连,以使两个滚筒66可转动设置在第一滑台91上,第一气缸41为双向双缸气缸,第一气缸41的前端并排设置两个气缸杆45,各气缸杆45由双向双缸气缸的独立单缸驱动且与第一滑台91传动配合,在气缸杆45和第一滑台91连接处采用缷力套的连接结构,卸去气缸杆45轴线与第一滑台91安装平面不垂直误差导致蹩劲的力,使得气缸45可以较小的压力进行驱动,用于驱动第一滑台91沿第二滑杆72、第四滑杆74移动;用于驱动第一滑台81移动,通过改变气路控制,可随时切换单双缸运动,如为薄壁轻薄件,则切换到单缸状态,如遇较重较大工件,则切换到双缸运动,增加卡盘夹紧力值的输出范围,现有技术的单缸压力输出范围为30kg-170kg,采用双向双缸气缸压力可输出范围12-180kg,适用范围更广;第一直线滑轨组件51包括滑动配合的滑块55和滑轨56,滑轨56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缸41的正面,滑块55与滑轨56滑动配合。

第二卡爪组件包括第二滑台92、第二滚筒组件62、第二气缸42、第二直线滑轨组件52,第二滑台9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杆71、第三滑杆73套接后实现滑动配合,其配合方式与第一滑台91、第二滑杆72、第四滑杆74的配合方式相同;第二直线滑轨组件52的滑轨固定设置在第二气缸42的背面;第二滚筒组件62的设置方式与第一滚筒组件61相同。

第三卡爪组件包括第三滑台93、第三滚筒组件63、第三气缸43、第三直线滑轨组件53,第三滑台9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杆72、第四滑杆74套接后实现滑动配合,其配合方式与第一滑台91、第二滑杆72、第四滑杆74的配合方式相同;第三直线滑轨组件53的滑轨固定设置在第三气缸43的正面;第三滚筒组件63的设置方式与第一滚筒组件61相同。

第四卡爪组件包括第四滑台94、第四滚筒组件64、第四气缸44、第四直线滑轨组件54,第四滑台9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杆71、第三滑杆73套接后实现滑动配合,其配合方式与第一滑台91、第二滑杆72、第四滑杆74的配合方式相同;第四直线滑轨组件54的滑轨固定设置在第四气缸44的背面;第四滚筒组件64的设置方式与第一滚筒组件61相同。

第一滑台91的背面两端分别设置一根转动配合的连杆8,第二滑台92的正面两端分别设置一根转动配合的连杆,第三滑台93的背面两端分别一根设置转动配合的连杆,第四滑台94的正面两端分别一根设置转动配合的连杆,同一滑台上的两个连杆8成八字形分布;且置于第一滑台91上侧的连杆8的另一端、置于第三滑台93上侧的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气缸42上的滑块转动配合,置于第一滑台91下侧的连杆的另一端、置于第三滑台93下侧的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气缸44上的滑块转动配合,置于第二滑台92左侧的连杆的另一端、置于第四滑台94左侧的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气缸41上的滑块转动配合,置于第二滑台92右侧的连杆的另一端、置于第四滑台94右侧的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气缸43上的滑块转动配合,以使同一滑块上的两根连杆8同样成八字形分布。

具体的,连杆8与第一滑台91、第二滑台92、第三滑台93、第四滑台94之间的装配采用连杆轴承81实现,连杆8的两端设置轴承安装孔82,轴承安装孔82内设置型号为cf-12的连杆轴承81,各连杆轴承81的内圈设置安装螺杆,对应滑台上设置与安装螺杆螺纹配合的安装螺孔,以使连杆8的一端经连杆轴承81、安装螺杆与相应滑台转动配合;连杆8与各对应滑块55之间同样采用连杆轴承81配合,不同处在于,滑块55的两侧设置t型槽57,连杆轴承81内圈连接的安装螺杆伸入t型槽57内,且安装螺杆的底端通过螺母与t型槽57实现滑动配合,t型槽57的两端设置挡块58,挡块58上设置限位螺孔59,限位螺孔59内设置限位螺杆,以使连杆轴承81移动至所需位置后由限位螺杆进行限位,装配时便于调节连杆轴承81的位置;由此实现连杆8的两端分别与相应滑块、滑台55转动配合;各轴承安装孔8的一侧设置膨胀缝83,连杆8上设置与膨胀缝83相垂直的螺孔84,螺孔84上设置定位螺杆,连杆轴承81装入轴承安装孔82时轴承安装孔82膨胀,易于连杆轴承81装配,连杆轴承81装配完成后旋入定位螺杆,由轴承安装孔82对连杆轴承81进行锁紧。

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第三气缸43、第四气缸44结构相同,均为双向双缸气缸,各气缸的前端分别并排设置两个气缸杆45,各气缸杆45与对应的滑台传动配合,用于驱动第一滑台91、第二滑台92、第三滑台93、第四滑台94移动。

激光切管机卡盘还包括进气环12,进气环12与轴承内圈11套接配合且与轴承外圈或立架1固定相连,进气环12的端面上同轴心设置第一环槽16和第二环槽17,第一环槽16和第二环槽17之间由环台15进行隔离,进气环16的环壁上沿径向设置与第一环槽16相通的正向进气孔13、与第二环槽17相通的反向进气孔14,第一环槽16、第二环槽17内分别设置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旋转盘3的背面同轴设置第一环台、第二环台、第三环台、第四环台,由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之间形成第三环槽31,第三环台和第四环台之间形成第四环槽32,装配时第一环台、第二环台伸入第一环槽16,第三环台、第四环台伸入第二环槽17,使得旋转盘3与进气环12保持转动配合,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上设置过气孔,第三环槽31设置与旋转盘3正面相通的正向气孔33,第四环槽32设置与旋转盘3正面相通的反向气孔34,正向气孔33、反向气孔34分别经正向管路、反向管路与各双向双缸气缸(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第三气缸43、第四气缸44)活塞的两侧相通,使用时,用于控制各双向双缸气缸(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第三气缸43、第四气缸44)动作的气体经正向进气孔13进入第一环槽16,气体充满第一环槽16和第一密封垫形成的腔体后第一密封垫贴紧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由第一密封垫对第三环槽31形成覆盖,气体经过气孔进入第三环槽31、经正向气孔33、正向管路进入各双向双缸气缸(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第三气缸43、第四气缸44)驱动气缸杆45正向移动,气杆杠45需要反向移动时,用于控制双向双缸气缸(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第三气缸43、第四气缸44)动作的气体经反向进气孔14进入第二环槽17,气体充满第二环槽17和第二密封垫形成的腔体后第二密封垫贴紧第三环台和第四环台,由第二密封垫对第四环槽32形成覆盖,气体经过气孔进入第四环槽32、经反向气孔34、反向管路进入各双向双缸气缸(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第三气缸43、第四气缸44)驱动气缸杆45反向移动,实现相应滚筒组件(第一滚筒组件61、第二滚筒组件62、第三滚筒组件63、第四滚筒组件64)的位置调整。

正向管路上设置正向保压阀,以使气体经正向管路、正向保压阀进入各双向双缸气缸(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第三气缸43、第四气缸44)、气缸杆45到达所需位置后正向保压阀关闭,对气缸杆45的位置进行锁止;反向管路上设置反向保压阀,以使气体经反向管路、反向保压阀进入各双向双缸气缸(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第三气缸43、第四气缸44)、气缸杆45到达所需位置后反向保压阀关闭,对气缸杆45的位置进行锁止;正向保压阀还设有正向诱导阀,正向诱导阀经管路与反向管路相通,以使反向管路通入气体时正向诱导阀引入气体将正向保压阀打开,实现正向泄压;反向保压阀还设有反向诱导阀,反向诱导阀经管路与正向管路相通,以使正向管路通入气体时反向诱导阀引入气体将反向保压阀打开,实现反向泄压。

实施例2

一种激光切管机,包括上述的激光切管机卡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激光切管机卡盘,包括旋转盘、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第四滑杆和四组卡爪组件,各卡爪组件包括滑台、滚筒组件、气缸、直线滑轨组件,滚筒组件固定设置在滑台上,各滑台与气缸传动配合,滑台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杆和第三滑杆、或第二滑杆和第四滑杆滑动配合,以使气缸驱动滑台和滚筒组件沿第一滑杆和第三滑杆、或第二滑杆和第四滑杆移动,其特征在于,气缸的顶面或底面设置直线滑轨组件,直线滑轨组件包括滑动配合的滑块和滑轨,滑轨固定设置在气缸上,各滑台的两端分别设置转动配合的连杆,各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配合在相邻气缸的滑块的一侧,以使同一滑台上的两根连杆成八字形分布,且同一滑块上的两根连杆成八字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切管机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与第一滑杆、第三滑杆、第二滑杆、第四滑杆之间设置直线轴承,以使滑台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杆和第三滑杆、或第二滑杆和第四滑杆滑动配合,滑台与滑杆之间实现轴承滚动摩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切管机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两端设置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内设置连杆轴承,以使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滑台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切管机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孔的一侧设置膨胀缝,连杆上设置与膨胀缝相垂直的螺孔,螺孔上设置定位螺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切管机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两侧设置t型槽,所述连杆轴承的底端伸入t型槽内且与t型槽滑动配合,t型槽的两端设置挡块,挡块上设置限位螺孔,限位螺孔内设置限位螺杆,以使连杆轴承移动至所需位置后由限位螺杆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所述的激光切管机卡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架,所述立架上设置轴承组件,轴承组件的轴承内圈与旋转盘固定相连,以使旋转盘与立架转动配合,所述气缸为双向双缸气缸,各气缸的前端并排设置两个气缸杆,各气缸杆由独立单缸驱动且与滑台传动配合,用于驱动滑台移动用于驱动滑台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切管机卡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环,轴承组件的轴承内圈的一侧伸出轴承外圈设置,进气环与轴承内圈套接配合,进气环的端面上同轴心设置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进气环的环壁上设置与第一环槽相通的正向进气孔、与第二环槽相通的反向进气孔,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内分别设置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所述旋转盘的背面同轴设置第一环台、第二环台、第三环台、第四环台,由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之间形成第三环槽,第三环台和第四环台之间形成第四环槽,装配时第一环台、第二环台伸入第一环槽,第三环台、第四环台伸入第二环槽,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上设置过气孔,第三环槽设置与旋转盘正面相通的正向气孔,第四环槽设置与旋转盘正面相通的反向气孔,正向气孔、反向气孔分别经正向管路、反向管路与双向双缸气缸活塞的两侧相通,使用时,用于控制双向双缸气缸动作的气体经正向进气孔进入第一环槽,气体充满第一环槽和第一密封垫形成的腔体后第一密封垫贴紧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由第一密封垫对第三环槽形成覆盖,气体经过气孔进入第三环槽、经正向气孔、正向管路进入双向双缸气缸驱动气缸杆正向移动,气杆杠需要反向移动时,用于控制双向双缸气缸动作的气体经反向进气孔进入第二环槽,气体充满第二环槽和第二密封垫形成的腔体后第二密封垫贴紧第三环台和第四环台,由第二密封垫对第四环槽形成覆盖,气体经过气孔进入第四环槽、经反向气孔、反向管路进入双向双缸气缸驱动气缸杆反向移动,实现滚筒组件的位置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切管机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管路上设置正向保压阀,以使气体经正向管路、正向保压阀进入双向双缸气缸、气缸杆到达所需位置后正向保压阀关闭,对气缸杆的位置进行锁止;所述反向管路上设置反向保压阀,以使气体经反向管路、反向保压阀进入双向双缸气缸、气缸杆到达所需位置后反向保压阀关闭,对气缸杆的位置进行锁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切管机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保压阀还设有正向诱导阀,所述正向诱导阀经管路与反向管路相通,以使反向管路通入气体时正向诱导阀引入气体将正向保压阀打开,实现正向泄压;所述反向保压阀还设有反向诱导阀,所述反向诱导阀经管路与正向管路相通,以使正向管路通入气体时反向诱导阀引入气体将反向保压阀打开,实现反向泄压。

10.一种激光切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之任一所述的激光切管机卡盘。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切管机卡盘及激光切管机,该激光切管机卡盘包括旋转盘、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第四滑杆和四组卡爪组件,各卡爪组件包括滑台、滚筒组件、气缸、直线滑轨组件,滚筒组件固定设置在滑台上,各滑台与气缸传动配合,滑台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杆和第三滑杆、或第二滑杆和第四滑杆滑动配合,气缸的顶面或底面设置直线滑轨组件,直线滑轨组件包括滑动配合的滑块和滑轨,滑轨固定设置在气缸上,各滑台的两端分别设置转动配合的连杆,各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配合在相邻气缸滑块的一侧,以使同一滑台上的两根连杆成八字形分布,且同一滑块上的两根连杆成八字形分布。

技术研发人员:徐梅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领曼机械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44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