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接触器灭弧室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指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实现有效的动力传递,常用的接触器由电磁系统(动铁芯,静铁芯,电磁线圈)、触头系统和灭弧装置组成,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触头动作,触头闭合;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动铁芯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触头复原,触头断开。
光伏和储能行业所用的直流接触器,目前常采用现有市面上常见的交流型接触器,但是该种交流型接触器在分断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漏气”现象,使得电弧不能可靠地朝着灭弧室方向移动,导致电弧不能可靠地熄灭。
中国专利zl201320752864.x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灭弧室,包括增磁块放置腔和灭弧栅片放置槽,增磁块放置腔和灭弧栅片放置槽为一体式结构。灭弧室中可直接插入增磁块,灭弧室中增磁块放置腔内设有与增磁块特征相配合的特征,供增磁块定位,不需要添加其他零部件给增磁块定位;灭弧室最大限度地封堵了灭弧室周围的空间,在动触头斥开电弧产生之初,使灭弧室周围气压迅速增大,从而使动触头更快速斥开;由绝缘产气材料制成的灭弧室壳体,可以在电弧出现时产生对电弧熄灭有利作用的气态化合物,有效提高了灭弧室内的气压,增强了灭弧室的气吹作用。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电弧依然会从增磁块放置腔和灭弧栅片放置槽之间的间隙漏出,导致电弧没有完全熄灭,降低了接触器的分断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光伏和储能行业所用的交流型接触器电弧容易从产品配合间隙中溢出,导致电弧无法完全熄灭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接触器灭弧室改良结构,通过对现有产气件,密封件、增磁块、永磁体和栅片之间结构位置的改进,从而对电弧形成有效的“封堵”,使之仅能朝着灭弧室移动,防止电弧向外部运动,进而大大提升了原先产品的灭弧能力,为产品能通过电寿命试验以及分断试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在密闭环境下,实现气流从高温向低温流动,加快电弧的运动速度,减小燃弧时间。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器灭弧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产气件本体,所述产气件本体上设有若干栅片安装槽用以安装灭弧栅片,所述产气件本体的底端侧设置有增磁块安装槽用以安装增磁块,所述增磁块安装槽位于所述产气件本体内侧的一侧面上设有密封结构用以将产气件本体与静触板形成密闭环境,所述产气件本体的前侧端设置有永磁体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安装槽内装有永磁体塑料安装件,永磁体安装在所述永磁体塑料安装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增磁块安装槽为开口朝下的条状槽。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从所述产气件本体前侧端到后侧端逐渐向所述产气件本体内侧收拢。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安装槽的槽口向下。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位于动触头和静触头结合或分离触头端的两侧。
作为优选地,所述永磁体安装槽为方形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触器灭弧室改良结构,通过对现有产气件,密封件、增磁块、永磁体和栅片之间结构位置的改进,从而对电弧形成有效的“封堵”,使之仅能朝着灭弧室移动,防止电弧向外部运动,进而大大提升了原先产品的灭弧能力,为产品能通过电寿命试验以及分断试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在密闭环境下,实现气流从高温向低温流动,加快电弧的运动速度,减小燃弧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触器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灭弧室安装状态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增磁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永磁体塑料安装件安装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永磁体安装分解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永磁体与增磁块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器灭弧室改良结构,如附图4和5所示,它包括产气件本体1,所述产气件本体1上设有若干栅片安装槽101用以安装灭弧栅片2,所述产气件本体1的底端侧设置有增磁块安装槽102用以安装增磁块3,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增磁块安装槽102为开口朝下的条状槽,所述增磁块安装槽102位于所述产气件本体1内侧的一侧面上设有密封结构103用以将产气件本体1与静触板4形成密闭环境,使得动静触头与栅片以及增磁块之间没有不利于电弧运动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密封结构103从所述产气件本体1前侧端到后侧端逐渐向所述产气件本体1内侧收拢。所述产气件本体1的前侧端设置有永磁体安装槽104。具体地讲,本实施例中,所述永磁体安装槽104的槽口向下,所述永磁体安装槽104为方形槽,所述永磁体安装槽104内装有永磁体塑料安装件105,永磁体7安装在所述永磁体塑料安装件105内。在主回路通电时,动触头5和静触头6打开,动触头5和静触头6间分别产生电弧,电弧进入灭弧室后被灭弧栅片2分割,达到最大弧压电弧熄灭,完成电路的保护,同时电弧运动处于前(靠近动触头一侧为前)宽后窄的密闭环境下,电弧产生内部气压升高,电弧可朝向灭弧室移动,提升灭弧能力。
如附图1和2所示,上述灭弧室改良结构为对称布置在接触器动触头5和静触头6结合或分离触头端的两侧,为了接触器在小电流工作时电弧能很好进入灭弧室,进一步设计了一种接触器的永磁体和增磁块安装结构,它包括动触头5和静触头6,所述动触头5和静触头6的结合与分离实现所述接触器的通断,至少一对永磁体7,7’位于动触头5和静触头6结合或分离触头端的两侧,所述至少一对永磁体7,7’所在平面在远离灭弧室的方向相交。所述至少一对永磁体7,7’所在平面在远离灭弧室的方向逐渐收拢呈八字形设置。所述至少一对永磁体7,7’的n极朝向动触头、静触头的触头端一侧。同时,如附图6所示,所述至少一对永磁体7,7’位于所述灭弧室的一侧相应设置有增磁块3。如附图3所示,所述增磁块3包括一个底面301和两个侧面302,302’,所述两个侧面302,302’从靠近至少一对永磁体7,7’一侧到远离至少一对永磁体7,7’一侧逐渐收拢呈八字形设置。本提高接触器灭弧室灭弧效果的结构中电弧在小电流和大电流时可受到永磁体和增磁块共同作用磁吹力,电弧可较好进入灭弧室,能避免小电流时持续燃弧发生,延长了电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数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