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9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理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强度也随之不断的加大,人们的疲劳感加重,人们常采用按摩仪按摩来缓解疲劳。微电流按摩主要是借助特定频率的微电脉冲实现通筋络、活血气、舒筋骨、健体魄等功能,因此微电流按摩器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是目前的微电流产生电路复杂,而且只能产生一路微电流脉冲信号,不能同时对多个部位进行按摩。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包括主控模块、两个升压模块、两个微电流产生模块、两组微电流输出接口,所述主控模块输出两路脉冲控制信号分别经两升压模块升压后输出给与其连接微电流产生模块,由两微电流产生模块分别产生微电流分别输出给相应的微电流输出接口,使与微电流输出接口连接的两组电极产生微电流供按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还包括两路负载检测模块,所述负载检测模块检测微电流脉冲按摩仪是否有人体接触并反馈给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检测结果控制两升压模块的工作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的p4.1脚和p4.2脚各连接一升压模块,所述主控芯片的p4.3脚和p4.4脚及p4.5脚和p4.6脚各连接一微电流产生模块,主控芯片的p1.6脚、p1.7脚各连接一负载检测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微电流产生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p4.3脚或p4.5脚,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p4.4脚或p4.6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也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五三极管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升压模块,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微电流输出接口的一输出端和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也通过第七电阻连接第八电阻的一端和第六三极管的基极,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和升压模块,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微电流输出接口的另一输出端和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负载检测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七三极管和电容,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p4.1脚或p4.2脚,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也通过电感连接微电流脉冲按摩仪的电池,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也通过电容接地、还通过第十电阻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负载检测模块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p1.7脚或p1.6脚,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也通过第十二电阻接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还包括开关控制模块,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连接主控芯片的p0.4脚、p0.5脚、p0.6脚和p0.7脚。

优选地,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电源开关、模式切换开关、强度增强开关和强度减弱开关,所述主控芯片的p0.4脚通过电源开关接地,主控芯片的p0.5脚通过模式切换开关接地,主控芯片的p0.6脚通过强度增强开关接地,主控芯片的p0.7脚通过强度减弱开关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开关、模式切换开关、强度增强开关和强度减弱开关均为按键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为npn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为pnp三极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包括主控模块、两个升压模块、两个微电流产生模块、两组微电流输出接口,所述主控模块输出两路脉冲控制信号分别经两升压模块升压后输出给与其连接微电流产生模块,并由主控模块驱动两微电流产生模块分别产生微电流分别输出给相应的微电流输出接口,使与微电流输出接口连接的两组电极产生微电流供按摩。通过两路升压模块、两个微电流产生模块输出两路微电流,从而可供两组电极输出微电流脉冲信号,可实现四个部位的按摩,适合腹部、背部等大面积部位的按摩、理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呈饼状,便于收纳,其可与两组电极片(图中未示出)连接,通过电极片与人体皮肤接触进行按摩理疗。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包括主控模块10、两个升压模块20、两个微电流产生模块30、两组微电流输出接口40,所述主控模块10通过一升压模块20、一微电流产生模块30连接微电流输出接口40,微电流输出接口40可采用磁性接线端子,直接连接电极。

由所述主控模块10输出两路脉冲控制信号分别经两升压模块20升压后输出给与其连接微电流产生模块30,并由主控模块10驱动两微电流产生模块30分别产生微电流分别输出给相应的微电流输出接口40,使与微电流输出接口40连接的两组电极产生微电流供按摩。本实用新型通过两路升压模块20、两个微电流产生模块30输出两路微电流,从而可供两组电极输出微电流脉冲信号,可实现四个部位的按摩,适合腹部、背部等大面积部位的按摩、理疗。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还包括两路负载检测模块50,所述负载检测模块50检测微电流脉冲按摩仪是否有人体接触并反馈给主控模块10,所述主控模块10根据检测结果控制两升压模块20的工作状态。

每一负载检测模块50的一端连接一微电流产生模块30,负载检测模块50的另一端均连接主控模块10,当检测电极与人体接触时,负载检测模块50检测到人体电阻,此时主控模块10输出升压脉冲信号和微电流控制脉冲信号分别给升压模块20和微电流产生模块30,使其开始工作,当没有检测到人体信号时,主控模块10不工作,节省电池电量,也延长微电流脉冲按摩仪的使用寿命。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主控模块10包括主控芯片u1和其外围电路,所述主控芯片u1的p4.1脚和p4.2脚各连接一升压模块20,所述主控芯片u1的p4.3脚和p4.4脚及p4.5脚和p4.6脚各连接一微电流产生模块30,主控芯片u1的p1.6脚、p1.7脚各连接一负载检测模块50。

所述主控芯片u1可采用型号为sc92f7445b的脉冲芯片,其i/o口丰富,便于微电流脉冲按摩仪的功能扩展,而且输出的驱动电压稳定使用安全,理疗效果好。

所述微电流产生模块30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所述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为npn三极管,当其基极为高电平时导通,低电平时截止,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和第六三极管q6为pnp三极管,当其基极为低电平时导通,高电平时截止。

具体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主控芯片u1的p4.3脚或p4.5脚,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主控芯片u1的p4.4脚或p4.6脚,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也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第五三极管q5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升压模块20,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微电流输出接口40的一输出端和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

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也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和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和升压模块20,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微电流输出接口40的另一输出端和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负载检测模块50。

由于两个微电流产生模块30的电路结构相同,一个微电流产生模块的输入连接主控芯片的p4.3脚和p4.4脚时,另一个微电流产生模块的输入连接主控芯片的p45脚和p46脚,此处只对一个模块的电路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升压模块20包括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七三极管q7和电容c1,所述第七三极管q7为npn三极管,当其基极为高电平时导通,所述电感l1为升压电感,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十电阻r10为rc滤波电阻,使升压模块20稳定的输出脉冲驱动信号。

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主控芯片u1的p4.1脚或p4.2脚,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也通过电感l1连接微电流脉冲按摩仪的电池,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也通过电容c1接地、还通过第十电阻r10接地。

由于两个升压模块20的电路结构相同,一个升压模块的输入连接主控芯片的p4.1脚时,另一个升压模块的输入连接主控芯片的p4.2脚,一升压模块的输出连接一微电流产生模块,另一升压模块的输出连接另一微电流产生模块,此处只对一个模块的电路进行详细描述。

在负载检测模块50检测到负载时,由主控芯片u1输出两路升压脉冲信号pwm0、pwm1至相应的升压模块20,使至第七三极管q7导通使升压模块20工作,为微电流产生模块30提供脉冲电压p0 和p1 ,即为微电流产生模块30提供工作电压。同时,所述主控芯片u1输出两路输出控制脉冲信号p1、n1至第一、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使第一、第二三极管导通,此时第三至六极管的基极被拉低为低电平而导通,通过主控芯片u1控制各三极管的导通时间,结合脉冲电压来控制其输出的微电流out1、out2和out3、out4的强度,使与微电流输出接口40的电极给人体按摩。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所述负载检测模块50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二极管d2为稳压管,由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检测微电流输出接口40连接的电极是否与人体接触。

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p1.7脚或p1.6脚,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也通过第十二电阻r12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

由于两个负载检测模块50的电路结构相同,一负载检测模块的输入连接一组微电流输出接口,另一负载检测模块的输入连接另一组微电流输出接口,一个负载检测模块的输出连接主控芯片的p1.7脚时,另一个升压模块的输出连接主控芯片的p1.6脚,此处只对一个模块的电路进行详细描述。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还包括开关控制模块60,所述开关控制模块60连接主控芯片u1的p0.4脚、p0.5脚、p0.6脚和p0.7脚。

具体地,所述开关控制模块60包括电源开关、模式切换开关k2、强度增强开关k3和强度减弱开关k4,其中,电源开关主要控制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开关机,模式切换开关k2主要控制微电流脉冲按摩仪的按摩模式,如揉捏、敲打、舒缓、按压等,强度增强开关k3、强度减弱开关k4主要控制工作模式的强度,具体根据开关按下次数确定。

所述主控芯片u1的p0.4脚通过电源开关接地,主控芯片u1的p0.5脚通过模式切换开关k2接地,主控芯片u1的p0.6脚通过强度增强开关k3接地,主控芯片u1的p0.7脚通过强度减弱开关k4接地,供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如开关机、模式控制、强度增减等。

所述电源开关、模式切换开关k2、强度增强开关k3和强度减弱开关k4均为按键开关,当按键开关被按下时,使主控芯片u1的相应i/o中断,从而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而且按键开关具有反应灵敏、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两路升压模块、两个微电流产生模块输出两路微电流,从而可供两组电极输出微电流脉冲信号,可实现四个部位的按摩,适合腹部、背部等大面积部位的按摩、理疗。

此外,本实用新型微电流脉冲按摩仪的微电流产生模块仅使用了少数几个三极管和电阻,其电路简单,产生的微电流的幅值稳定,工作安全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两个升压模块、两个微电流产生模块、两组微电流输出接口,所述主控模块输出两路脉冲控制信号分别经两升压模块升压后输出给与其连接微电流产生模块,并由主控模块驱动两微电流产生模块分别产生微电流分别输出给相应的微电流输出接口,使与微电流输出接口连接的两组电极产生微电流供按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路负载检测模块,所述负载检测模块检测微电流脉冲按摩仪是否有人体接触并反馈给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检测结果控制两升压模块的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的p4.1脚和p4.2脚各连接一升压模块,所述主控芯片的p4.3脚和p4.4脚及p4.5脚和p4.6脚各连接一微电流产生模块,主控芯片的p1.6脚、p1.7脚各连接一负载检测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产生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p4.3脚或p4.5脚,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p4.4脚或p4.6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也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五三极管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升压模块,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微电流输出接口的一输出端和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也通过第七电阻连接第八电阻的一端和第六三极管的基极,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和升压模块,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微电流输出接口的另一输出端和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负载检测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七三极管和电容,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连接主控芯片的p4.1脚或p4.2脚,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也通过电感连接微电流脉冲按摩仪的电池,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也通过电容接地、还通过第十电阻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检测模块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p1.7脚或p1.6脚,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也通过第十二电阻接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控制模块,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连接主控芯片的p0.4脚、p0.5脚、p0.6脚和p0.7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电源开关、模式切换开关、强度增强开关和强度减弱开关,所述主控芯片的p0.4脚通过电源开关接地,主控芯片的p0.5脚通过模式切换开关接地,主控芯片的p0.6脚通过强度增强开关接地,主控芯片的p0.7脚通过强度减弱开关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模式切换开关、强度增强开关和强度减弱开关均为按键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为npn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为pnp三极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包括主控模块、两个升压模块、两个微电流产生模块、两组微电流输出接口,所述主控模块输出两路脉冲控制信号分别经两升压模块升压后输出给与其连接微电流产生模块,并由主控模块驱动两微电流产生模块分别产生微电流分别输出给相应的微电流输出接口,使与微电流输出接口连接的两组电极产生微电流供按摩。通过两路升压模块、两个微电流产生模块输出两路微电流,从而可供两组电极输出微电流脉冲信号,可实现四个部位的按摩,适合腹部、背部等大面积部位的按摩、理疗。

技术研发人员:范钊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俪典完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0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4503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