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01



1.本发明涉及冠脉支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


背景技术:

2.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伤介入治疗方法,是目前用于治疗冠脉狭窄病变最为快捷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治疗过程如下:利用穿刺针、导引丝和导引鞘导管插入人体血管,血管中注入造影剂,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冠状动脉支架输送到血管狭窄处后,借助球囊扩张使血管复原。
3.目前临床应用的冠脉支架种类很多、各具特色,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大多是管网状结构,它由不同形状的环形和将环形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体组成。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支架都是采用压扁复原结构,内侧势能支撑性不好,并且在撑起后,其本身支撑效果主要靠材质本身决定,结构上的支撑性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
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包括支撑杆、连接折叠杆、第一卡位杆、卡位机构,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卡位杆、所述卡位机构、所述第二卡位杆构成环形结构的一组,且每组之间的所述支撑杆上通过所述连接折叠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卡位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卡位杆,所述第一卡位杆和所述第二卡位杆之间设置有所述卡位机构。
7.优选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三角卡位槽件、三角卡位折弯,所述三角卡位槽件为夹角为120度的弯折,所述三角卡位折弯卡接在所述三角卡位槽件内侧。
8.如此设置,当装置被内侧的气囊撑开后,所述第一卡位杆被拉伸,此时每组之间的所述三角卡位槽件和所述三角卡位折弯开始发生位置交叉,从而在所述第一卡位杆的极限长度时,所述三角卡位折弯卡进所述三角卡位槽件,使得装置整体保证支撑效果。
9.优选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弧形卡位槽件、弧形卡位折弯,所述弧形卡位槽件和所述弧形卡位折弯均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卡位折弯卡接在所述弧形卡位槽件内侧。
10.如此设置,当装置被内侧的气囊撑开后,所述第一卡位杆被拉伸,此时每组之间的所述弧形卡位槽件和所述弧形卡位折弯开始发生位置交叉,从而在所述第一卡位杆的极限长度时,所述弧形卡位折弯卡进所述弧形卡位槽件,使得装置整体保证支撑效果。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杆、所述连接折叠杆、所述第一卡位杆、所述卡位机构、所述第二卡位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12.如此设置,一体成型保证了装置的稳定状态。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位杆存在极限长度,在所述第一卡位杆极限长度时,所述卡位
机构啮合。
14.如此设置,利用所述第一卡位杆的极限状态,保证内势能以及在所述卡位机构啮合时,势能和所述卡位机构的卡位形成平衡,保证了装置对血管的支撑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利用所述第一卡位杆的极限状态,保证内势能以及在所述卡位机构啮合时,势能和所述卡位机构的卡位形成平衡,保证了装置对血管的支撑效果;
17.2、利用卡位机构能够防止发生脱位以及收缩,保证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的撑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的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的撑开状态主视图;
22.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的收缩状态主视图;
23.图5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的三角卡位槽件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的弧形卡位槽件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6.1、支撑杆;2、连接折叠杆;3、第一卡位杆;4、卡位机构;5、第二卡位杆;41、三角卡位槽件;42、三角卡位折弯;411、弧形卡位槽件;412、弧形卡位折弯。
具体实施方式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0.实施例1
31.如图1

图5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包括支撑杆1、连接折叠杆2、第一卡位杆3、卡位机构4,支撑杆1、第一卡位杆3、卡位机构4、第二卡位杆5构成环形结构的一组,且每组之间的支撑杆1上通过连接折叠杆2连接,支撑杆1一端连接第一卡位杆3,支撑杆1另一端连接第二卡位杆5,第一卡位杆3和第二卡位杆5之间设置有卡位机构4。
32.优选的:卡位机构4包括三角卡位槽件41、三角卡位折弯42,三角卡位槽件41为夹角为120度的弯折,三角卡位折弯42卡接在三角卡位槽件41内侧,当装置被内侧的气囊撑开后,第一卡位杆3被拉伸,此时每组之间的三角卡位槽件41和三角卡位折弯42开始发生位置交叉,从而在第一卡位杆3的极限长度时,三角卡位折弯42卡进三角卡位槽件41,使得装置整体保证支撑效果;支撑杆1、连接折叠杆2、第一卡位杆3、卡位机构4、第二卡位杆5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保证了装置的稳定状态;第一卡位杆3存在极限长度,在第一卡位杆3极限长度时,卡位机构4啮合,利用第一卡位杆3的极限状态,保证内势能以及在卡位机构4啮合时,势能和卡位机构4的卡位形成平衡,保证了装置对血管的支撑效果。
33.实施例2
34.如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35.卡位机构4包括弧形卡位槽件411、弧形卡位折弯412,弧形卡位槽件411和弧形卡位折弯412均为弧形结构,且弧形卡位折弯412卡接在弧形卡位槽件411内侧,当装置被内侧的气囊撑开后,第一卡位杆3被拉伸,此时每组之间的弧形卡位槽件411和弧形卡位折弯412开始发生位置交叉,从而在第一卡位杆3的极限长度时,弧形卡位折弯412卡进弧形卡位槽件411,使得装置整体保证支撑效果。
36.工作原理:将装置整体移动到堵塞部位后,3之间的向装置内侧的气囊进行充气,气囊支撑装置撑开后,支撑杆1和第一卡位杆夹角变大,轴向的直径变大,每组之间的间距也被撑开,同时第一卡位杆3被撑开同时提供势能,利用第一卡位杆3的极限状态,保证内势能以及在卡位机构4啮合时,势能和卡位机构4的卡位形成平衡,保证了装置对血管的支撑效果。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连接折叠杆(2)、第一卡位杆(3)、卡位机构(4),所述支撑杆(1)、所述第一卡位杆(3)、所述卡位机构(4)、第二卡位杆(5)构成环形结构的一组,且每组之间的所述支撑杆(1)上通过所述连接折叠杆(2)连接,所述支撑杆(1)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卡位杆(3),所述支撑杆(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卡位杆(5),所述第一卡位杆(3)和所述第二卡位杆(5)之间设置有所述卡位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4)包括三角卡位槽件(41)、三角卡位折弯(42),所述三角卡位槽件(41)为夹角为120度的弯折,所述三角卡位折弯(42)卡接在所述三角卡位槽件(41)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4)包括弧形卡位槽件(411)、弧形卡位折弯(412),所述弧形卡位槽件(411)和所述弧形卡位折弯(412)均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卡位折弯(412)卡接在所述弧形卡位槽件(411)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所述连接折叠杆(2)、所述第一卡位杆(3)、所述卡位机构(4)、所述第二卡位杆(5)为一体成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杆(3)存在极限长度,在所述第一卡位杆(3)极限长度时,所述卡位机构(4)啮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内科用冠脉支架,包括支撑杆、连接折叠杆、第一卡位杆、卡位机构,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卡位杆、所述卡位机构、所述第二卡位杆构成环形结构的一组,且每组之间的所述支撑杆上通过所述连接折叠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卡位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卡位杆,所述第一卡位杆和所述第二卡位杆之间设置有所述卡位机构。本发明利用所述第一卡位杆的极限状态,保证内势能以及在所述卡位机构啮合时,势能和所述卡位机构的卡位形成平衡,保证了装置对血管的支撑效果,利用卡位机构能够防止发生脱位以及收缩,保证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保证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保证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卓 王鑫 单媛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3.02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45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