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中,光刻工艺经常需要进行光刻返工(rework),即需要将光刻工艺中错误的光阻去除。
相关技术中,光刻返工的步骤包括:对光阻进行干法灰化(ash)处理,进行湿法刻蚀处理以对晶圆表面进行清洁,从而实现对光阻的去除。
然而,由于氧化作用,在进行光刻返工后,会在半导体器件的衬底上生成附加的氧化层(screenoxide),且通常灰化处理过程中温度较高、氧气流量较大,生成的氧化层厚度较大,从而导致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光刻返工生成的附件的氧化层厚度较大所导致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较差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进行第一热处理,在所述第一热处理的过程中通入氧气,使所述半导体器件的衬底上方的氧化层的厚度得到增加;
采用光刻工艺在所述衬底上的目标区域覆盖光阻;
依次进行第一离子注入和第二热处理。
可选的,在进行所述第一热处理后,所述氧化层厚度的增加值为0.5埃
可选的,在进行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时,通过调整反应气体的剂量使所述半导体器件的饱和电流和/或阈值电压达到质量标准。
可选的,在进行所述第一次离子注入时,所述反应气体的剂量大于3×1013每平方厘米(/cm2)。
可选的,所述器件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器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热处理是进行第二离子注入后的热处理,所述第一离子注入和所述第二离子注入的掺杂离子类型不同。
可选的,所述mos器件包括第一mos器件和第二mos器件,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mos器件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是对所述第二mos器件的轻掺杂漏(lightlydopeddrain,ldd)注入。
可选的,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是对所述第一mos器件的ldd注入。
本申请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优点:
通过在半导体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在进行第一离子注入前,进行热处理时通入氧气,使半导体器件的衬底上方的氧化层的厚度的得到增加,从而使衬底上方的氧化层充分生长,解决了因后续的光刻工艺中由于需要通过灰化处理去除光阻,氧化层进一步生长所导致的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波动的问题,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至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进行第一热处理,在第一热处理的过程中通入氧气,使半导体器件的衬底上方的氧化层的厚度得到增加。
步骤101中在进行第一热处理的同时添加氧气的处理方法可称为“氧化处理”。
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进行氧化处理前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进行氧化处理后的剖面示意图。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半导体器件为mos器件,该mos器件包括第一mos器件和第二mos器件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2所示,衬底210包括第一区域2001和第二区域2002,第一区域2001是用于制作第一mos器件的区域,第二区域2002是用于制作第二mos器件的区域,第一区域2001中形成有第一阱掺杂区201,第二区域2002中形成有第二阱掺杂区202,第一区域2001的衬底210上形成有第一mos器件的栅极241,第二区域2002的衬底210上形成有第二mos器件的栅极242。
第一阱掺杂区201和第二阱掺杂区202的掺杂离子类型不同,例如,若第一mos器件为nmos器件,第二mos器件为pmos器件,则第一阱掺杂区201的掺杂离子包括p型离子,第二阱掺杂区202的掺杂离子包括n型离子。
可选的,第一热处理是进行第二离子注入后的热处理,第二离子注入是对第二mos器件的ldd注入,衬底210和栅极241、栅极242的表面形成有氧化层230(若衬底210为硅衬底,则氧化层230为二氧化硅(sio2)层),氧化层230的厚度为h1,第二区域2002形成有第二离子掺杂区2021。
其中,第二离子掺杂区2021和第二阱掺杂区202的掺杂离子类型不同,例如,若第二mos器件为pmos器件,则第二阱掺杂区202的掺杂离子包括n型离子,第二离子掺杂区2021的掺杂离子包括p型离子。
如图3所示,经过氧化处理后,氧化层230的厚度为h2,氧化层230的厚度得到了增加,h2>h1,从而的增加值△h=h2-h1。可选的,该厚度的增加值为0.5埃至100埃(例如,其可以是2埃)。其中,在进行氧化处理前,衬底210上方也可以不用形成氧化层,在此不做限定。
通过氧化处理,使衬底上方的氧化层的厚度得到增加,该增加的厚度是不影响半导体器件电学性能的厚度,从而使衬底上方的氧化层得到了充分生长,在后续的光刻工艺中,无论是去除光阻还是进行光刻返工所需的灰化处理,氧化层都不会进一步生长。
步骤102,采用光刻工艺在衬底上的目标区域覆盖光阻。
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光刻工艺在衬底上的目标区域覆盖光阻后的剖面示意图。示例性的,该目标区域是第二mos器件对应的区域,即第二区域2002。
步骤103依次进行第一离子注入和第二热处理。
可选的,在进行第一离子注入时,可通过调整反应气体的剂量使半导体器件的饱和电流和/或阈值电压达到质量标准;可选的,该反应气体的剂量大于3×1013每平方厘米(例如,其可以大于3.3×1013每平方厘米,达到3.8×1013每平方厘米)。
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依次进行第一离子注入和第二热处理后的剖面示意图。示例性的,依次进行第一离子注入和第二热处理后,在第一区域2001形成第一离子掺杂区2011。可选的,第一离子注入是对第一mos器件的ldd注入。
其中,第一离子注入和第二离子注入的掺杂离子类型不同,第一离子掺杂区2011和第一阱掺杂区201的掺杂离子类型不同,例如,若第一mos器件为nmos器件,则第一阱掺杂区202的掺杂离子包括p型离子,第一离子掺杂区2021的掺杂离子包括n型离子。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半导体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在进行第一离子注入前,进行热处理时通入氧气,使半导体器件的衬底上方的氧化层的厚度得到增加,从而使衬底上方的氧化层充分生长,解决了因后续的光刻工艺中由于需要通过灰化处理去除光阻,氧化层进一步生长所导致的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波动的问题,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第一热处理,在所述第一热处理的过程中通入氧气,使所述半导体器件的衬底上方的氧化层的厚度得到增加;
采用光刻工艺在所述衬底上的目标区域覆盖光阻;
依次进行第一离子注入和第二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第一热处理后,所述氧化层厚度的增加值为0.5埃至100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时,通过调整反应气体的剂量使所述半导体器件的饱和电流和/或阈值电压达到质量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第一次离子注入时,所述反应气体的剂量大于3×1013每平方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为mos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处理是进行第二离子注入后的热处理,所述第一离子注入和所述第二离子注入的掺杂离子类型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s器件包括第一mos器件和第二mos器件,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mos器件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是对所述第二mos器件的ldd注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是对所述第一mos器件的ldd注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