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81


本发明涉及充填封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



背景技术:

膏体充填技术作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三下一上”压煤,提高煤矿资源采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目前,条带巷充填膏体端头漏浆问题是制约发展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的主要难点之一。特别是充填膏体在条带巷端头侧面压力很大,在现有砖墙单体模板封堵技术下,单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条带巷端头封堵工作,不仅每月出现2-3次漏浆情况,而且处理漏浆时存在安全隐患,工人劳动强度大,耗时长,效率低,严重制约煤矿膏体充填采煤效率的提高。

因此,膏体充填开采技术中现有的砖墙单体模板封堵技术,漏浆问题严重,效率低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砖墙单体模板封堵技术下,单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条带巷端头封堵工作,不仅每月出现2-3次漏浆情况,而且处理漏浆时存在安全隐患,工人劳动强度大,耗时长,效率低,严重制约煤矿膏体充填采煤效率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包括底座和侧挡板,所述底座与侧挡板铰接,所述底座表面连接有挑顶千斤顶和支撑千斤顶,所述挑顶千斤顶末端连接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下侧连接于下挡板,所述下挡板和侧挡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千斤顶连接在底座和侧挡板之间,所述侧挡板外侧边缘处设置有侧推千斤顶。

进一步而言,所述底座与挑顶千斤顶和支撑千斤顶之间均通过铰接的方式紧固连接,所述挑顶千斤顶和上挡板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紧固连接,所述支撑千斤顶和侧挡板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紧固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下挡板外侧设置有伸缩装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侧挡板与底座之间的支撑角度为85°-105°。

进一步而言,所述侧挡板外侧边缘处对称设置有侧推千斤顶,所述侧推千斤顶只设置于边缘的端头封堵支架的侧挡板外侧边缘处。

进一步而言,多个所述端头封堵支架并排设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底座通过矿用12工字钢构成,且所述矿用12工字钢之间的距离为1.4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采用端头封堵支架技术,满足充填膏体在条带巷端头侧面压力,保证条带巷充填时端头封堵严密不漏浆,提高充填安全效率,节约充填材料成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配合二次注浆的接顶工艺,解决在煤矿条带巷端头充填时膏体易漏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端头封堵支架技术在安全、效益、技术方面都要比砖墙单体模板封堵技术更优越。对充填物漏浆现象进行了改善,增加了承载能力,对煤矿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障。

挑顶千斤顶配合支撑千斤顶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并且将支撑千斤顶设定在斜撑上,可以大大增加压力的传送,可以根据充填物的多少,随机改变支撑千斤顶的承载能力,有效角度85°-105°。很大程度上地保障了漏浆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挑顶千斤顶、2-上挡板、3-下挡板、4-支撑千斤顶、5-侧推千斤顶、6-侧挡板、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包括底座7和侧挡板6,底座7与侧挡板6铰接,底座7表面连接有挑顶千斤顶1和支撑千斤顶4,挑顶千斤顶1末端连接有上挡板2,上挡板2下侧连接于下挡板3,下挡板3和侧挡板6滑动连接,支撑千斤顶4连接在底座7和侧挡板6之间,侧挡板6外侧边缘处设置有侧推千斤顶5。

本发明中,底座7与挑顶千斤顶1和支撑千斤顶4之间均通过铰接的方式紧固连接,支撑千斤顶4和侧挡板6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紧固连接。

本发明中,下挡板3外侧设置有伸缩装置。下挡板3在挑顶千斤顶1的承载卸压的作用下能够进行伸缩。同时挑顶千斤顶1和下挡板3均与上挡板2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紧固连接,在挑顶千斤顶1的承载卸压的作用下能够进行一定角度的回转。

本发明中,侧挡板6与底座7之间的支撑角度为85°-105°。可以根据充填物的多少,随机改变支撑千斤顶4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中,侧挡板6外侧边缘处对称设置有侧推千斤顶5,侧推千斤顶5只设置于边缘的端头封堵支架的侧挡板6外侧边缘处。侧推千斤顶5横贯于侧挡板6下端,给端头封堵支架提供侧向压力,使端头封堵支架间紧密排列。

本发明中,多个端头封堵支架并排设置。

本发明中,底座7通过矿用12工字钢构成,且矿用12工字钢之间的距离为1.45m。

工作原理:

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条带巷端头的大小进行选择端头封堵支架的个数,侧推千斤顶5横贯于侧挡板6下端,给端头封堵支架提供侧向压力,使端头封堵支架间紧密排列。保证端头封堵支架可以严密的对条带巷端头进行封堵。同时可根据填充膏体的多少进行及时调整支撑千斤顶4的承载能力,从而改变侧挡板6和底座7之间的支撑角度,可调整范围为85°-105°。同时还可以通过挑顶千斤顶1的承载卸压作用带动上挡板2在一定角度上的回转和下挡板3配合伸缩装置的支撑高度。本发明所采用端头封堵支架技术,满足充填膏体在条带巷端头侧面压力,保证条带巷充填时端头封堵严密不漏浆,提高充填安全效率,节约充填材料成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配合二次注浆的接顶工艺,解决在煤矿条带巷端头充填时膏体易漏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7)和侧挡板(6),所述底座(7)与侧挡板(6)铰接,所述底座(7)表面连接有挑顶千斤顶(1)和支撑千斤顶(4),所述挑顶千斤顶(1)末端连接有上挡板(2),所述上挡板(2)下侧连接于下挡板(3),所述下挡板(3)和侧挡板(6)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千斤顶(4)连接在底座(7)和侧挡板(6)之间,所述侧挡板(6)外侧边缘处设置有侧推千斤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与挑顶千斤顶(1)和支撑千斤顶(4)之间均通过铰接的方式紧固连接,所述挑顶千斤顶(1)和上挡板(2)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紧固连接,所述支撑千斤顶(4)和侧挡板(6)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3)外侧设置有伸缩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6)与底座(7)之间的支撑角度为85°-1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6)外侧边缘处对称设置有侧推千斤顶(5),所述侧推千斤顶(5)只设置于边缘的端头封堵支架的侧挡板(6)外侧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头封堵支架并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通过矿用12工字钢构成,且所述矿用12工字钢之间的距离为1.45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膏体充填用端头封堵支架,包括端头封堵支架,所述端头封堵支架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表面连接有挑顶千斤顶和支撑千斤顶,所述底座外侧连接于侧挡板,所述挑顶千斤顶末端连接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下侧连接于下挡板,所述侧挡板外侧边缘处设置有侧推千斤顶。本发明所采用端头封堵支架技术,满足充填膏体在条带巷端头侧面压力,保证条带巷充填时端头封堵严密不漏浆,提高充填安全效率,节约充填材料成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配合二次注浆的接顶工艺,解决在煤矿条带巷端头充填时膏体易漏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宋英明;苏臣;叶吉庆;徐庆路;纪建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46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