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及毛化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72


本发明属于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及毛化方法。



背景技术:

轧辊电火花毛化技术是对轧辊的表面进行电火花加工,从而得到所需轧辊表面粗糙度。其广泛用于冷轧薄板工作辊的加工中。由于我国的冷轧薄板需求量日益增长,对决定冷轧薄板形貌的毛化轧辊数量和质量都有进一步要求。

我国现有主要的毛化方式是抛丸毛化处理,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的抛丸器,将高硬度钢砂经过抛丸器离心加速,按预定的程序加速到设定的速度,抛射到压辊表面上,在轧混表面上产生无数无序且有一定粗糙度的强化砂面,该表面强化方式存在产品粗糙度控制精度差导致产品外形效果差的问题,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产品粗糙度控制精度高、产品外形效果好的毛化机。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提供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及毛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包括:机床本体,用于驱动轧辊旋转。

横移装置,安装在机床本体上,所述横移装置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延伸。

和电火花毛化装置,安装在横移装置上,对轧辊的表面进行电火花毛化加工。

所述横移装置驱动电火花毛化装置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位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横移装置包括动力源,与机床本体固定连接,用于输出动力。

和传动装置,与动力源传动连接,用于将动力源输出的动力转化为直线运动。

所述电火花毛化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带动电火花毛化装置做直线运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火花毛化装置包括毛化头安装基座,与横移装置连接。

和毛化头单元,与毛化基座连接,所述毛化头单元在轧辊的侧面做径向位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毛化头单元,包括至少两组毛化头组件,每组毛化头组件至少包括四组伺服模块以及与每组伺服模块连接的至少一个电极电介质输送模块。

所述伺服模块包括中心电极,以及与所述中心电极连接的电极驱动电缸。

所述电极驱动电缸驱动中心电极在其长度方向上进给或回退运动,所述中心电极用于对轧辊进行毛化工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伺服模块还包括电极座,与电极驱动电缸连接。

导电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电极座内的导电柱,以及安装在所述导电柱下部的顶柱,所述顶柱的另一端与中心电极连接,所述导电柱的一端搭接有电缆。

和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极座一侧的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压板下部的偏压力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偏压力件两端的调整垫片。

所述导电柱依次穿过压板、和偏压力件,所述偏压力件的一端与压板抵接配合,另一端与顶柱抵接配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床本体包括床身。

中心架,安装在床身上。

和y形尺测量机构,安装在中心架上,用于测量轧辊中心高偏移误差。

所述中心架包括:至少一对托瓦组,每对托瓦组相对于头架和尾架竖直中心面对称配合。

托瓦升降机构,一端与中心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瓦组连接,用于驱动托瓦组升降位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火花轧辊毛化机还包括储液装置,用于收容电介质油。

毛化头供油管路,与储液装置连通,用于将电介质油输送到毛化头组件内、以及轧辊的表面。

所述毛化头供油管路包括电极供油管路,进液端与储液装置连通,出液端与毛化头组件的电极连通,用于向中心电极输送电介质油使中心电极浸泡在电介质油中。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火花毛化装置还包括脉冲电源模块,包括电子发生器,与中心电极连接,用于产生启动脉冲和工作脉冲,所述启动脉冲的电压大于工作脉冲的电压。

所述电子发生器包括产生启动脉冲的碳化硅斩波电路,以及向中心电极输出工作脉冲的降压式变换电路,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将启动脉冲转化为工作脉冲。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火花轧辊毛化机还包括控制模块,与机床本体、横移装置和电火花毛化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机床本体驱动轧辊的旋转速度和横移装置的进给率,根据机床本体驱动轧辊的旋转速度和横移装置的进给率调整电火花毛化装置的电火花加工间隙电压。

基于电火花轧辊毛化机的毛化方法包括:s1.将轧辊装夹在机床本体上,使机床本体驱动轧辊旋转。

s2.电火花毛化装置对轧辊的表面进行电火花毛化加工。

s3.横移装置驱动电火花毛化装置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位移。

s4.在装夹轧辊时,使用y形尺测量机构测量轧辊中心高偏移误差,托瓦升降机构根据测量的轧辊中心高偏移误差调整托瓦组的高度。

s5.电火花毛化加工的过程中,伺服模块的电极驱动电缸根据轧辊的径向尺寸驱动中心电极在其长度方向上进给或回退运动。

s6.电火花毛化加工的过程中,毛化头供油管路向中心电极和轧辊表面输送电介质油,其中中心电极浸泡在电介质油中。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及毛化方法,该毛化机通过横移装置驱动电火花毛化装置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位移,使横移的电火花毛化装置对轧辊的表面进行电火花毛化加工,实现了毛化头在辊身长度方向的精密移动及精准导向,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毛化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透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火花毛化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伺服模块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多个伺服模块的排列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中心电极与电极驱动电缸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中心电极及电极座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中心架及y形尺测量机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供油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1至图10所示附图标记为:床身1、横移装置2、电火花毛化装置3、y形尺测量机构4、中心架5、储液装置6、毛化头供油管路7、头架11、尾架12、毛化头安装基座31、毛化头单元32、托瓦组51、托瓦升降机构52、回转中心111、伺服模块321、电极电介质输送模块322、电极座323、毛化管324、托瓦驱动组件521、托瓦传动组件522、托瓦下楔块523、托瓦上楔块524、托板525、托座526、电极供油装置701、电极供油分液装置702、电极电磁阀703、阀板供油装置704、阀板供油开关装置705、油槽冲洗开关装置706、工件侧冲洗开关装置707、中心电极3211、电极驱动电缸3212、导电柱3231、顶柱3232、压板3233、偏压力件3234、电缆3235、阀板供油组件3241、阀板驱动电缸3242、电极驱动电机32121、供油阀板32411。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粗糙度控制精度高、产品外形效果好的毛化机。

该毛化机包括床身1、横移装置2、电火花毛化装置3、y形尺测量机构4、中心架5、储液装置6、毛化头供油管路7、头架11、尾架12、毛化头安装基座31、毛化头单元32、托瓦组51、托瓦升降机构52、回转中心111、伺服模块321、电极电介质输送模块322、电极座323、毛化管324、托瓦驱动组件521、托瓦传动组件522、托瓦下楔块523、托瓦上楔块524、托板525、托座526、电极供油装置701、电极供油分液装置702、电极电磁阀703、阀板供油装置704、阀板供油开关装置705、油槽冲洗开关装置706、工件侧冲洗开关装置707、中心电极3211、电极驱动电缸3212、导电柱3231、顶柱3232、压板3233、偏压力件3234、电缆3235、阀板供油组件3241、阀板驱动电缸3242、电极驱动电机32121和供油阀板32411。

机床本体包括床身1、头架11和尾架12,头架11上安装有回转中心111,回转中心111对轧辊的一端进行装夹,并带动轧辊旋转,尾架12对轧辊的另一端进行定位和支撑。

横移装置2安装在机床本体上,横移装置2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延伸。

电火花毛化装置3安装在横移装置2上,对轧辊的表面进行电火花毛化加工。

横移装置2驱动电火花毛化装置3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位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横移装置2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动力源,动力源与机床本体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源由至少一套伺服电机和减速机组成。

用于将动力源输出的动力转化为直线运动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动力源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由滚珠丝杠传动装置及直线导轨组成。

电火花毛化装置3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带动电火花毛化装置3做直线运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过横移装置2驱动电火花毛化装置3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位移存在仅能对固定尺寸的圆柱体轧辊进行表面加工的问题,为了加工不同直径的轧辊需要选择不同型号毛化机进行加工,而轧辊的直径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进而毛化装置对轧辊进行毛化工作时会存在误差,进而会导致轧辊的毛化效果变差,以及市场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火花毛化装置3包括与横移装置2连接的毛化头安装基座31。

与毛化基座连接的毛化头单元32,毛化头单元32在轧辊的侧面做径向位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毛化头单元32,包括至少两组毛化头组件,每组毛化头组件至少包含四个伺服模块321,以及与每组毛化头组件连接的至少一个电极电介质输送模块322。

伺服模块321包括中心电极3211,以及与中心电极3211连接的电极驱动电缸3212。

电极驱动电缸3212驱动中心电极3211在其长度方向上进给或回退运动,中心电极3211用于对轧辊进行毛化工作。

电极驱动电缸3212使用的电极驱动电机32121为整体挤压成型缸体,紧凑性及密封性好,其内部为滚珠丝杠传动,可保证稳定及精密进给,同时通过设置的电极驱动电机32121,进而能够对电缸位置进行调节,进而能够对中心电极3211进行精确定位。

通过电缸驱动中心电极3211在其长度方向上进给或回退运动,能够根据所需毛化轧辊的直径和形状,调节中心电极3211的位置,能够完成对不同直径和形状的轧辊进行毛化工作,进而提高装置的工作精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图4、5、6、7、8和10所示实施例中,沿中心电极3211的中心轴开设有出油孔,电极电介质输送模块322通过电极电磁阀703与每个中心电极3211的出油孔连通,并向每个中心电极3211的出油孔输送电介质油,每个中心电极3211对应一个电极电磁阀703,电介质油可对轧辊毛化部位进行冲洗,还能保证通过电介质油对中心电极3211进行保护。

中心电极3211是圆柱体或立方体的柱形件,在中心电极3211的中心开设出油孔,将电介质油液从中心电极3211的出油孔的一端输出到另一端,再加上中心电极3211的外侧也浸泡在电介质油内能够进一步的加快中心电极3211的冷却,而且电介质油从中心电极3211的端部流出,能够将中心电极3211端部的杂质冲出,解决了将中心电极浸泡在供油阀板32411仅能对中心电极的侧壁进行冲洗,不能对主要放电的中心电极端部进行冲洗的问题。

中心电极3211对轧辊释放高压电火花进行毛化处理,保证毛化的顺利进行,在毛化过程中中心电极3211作为阳极,轧辊整体作为低压阴极,而设置了阴极电极的技术受限于轧辊的表面弧度,以及中心电极3211与阴极电极之间的距离,仅能使电流从轧辊表面流过存在毛化质量低的问题,因此本申请与设置了阴极电极的技术相比电流更能够深入轧辊内部强化了毛化质量,具有毛化质量高的优势,因为中心电极3211释放的电火花是瞬时高电压电流,所以电流在轧辊内能够很快的转化为热量被电介质油液带走,电介质油液还有绝缘保护的作用,毛化加工时中心电极3211与轧辊抵接。

为避免轧辊存留电量过多导致毛化质量降低的问题,毛化机两端的头架、尾架以及与地面连接的床身可作为阴极将电量导出,提高毛化质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毛化处理的过程中中心电极3211及周边零件存在热胀冷缩导致中心电极3211松动的问题,而且中心电极3211长时间工作存在老化损坏问题,会导致电极不稳定性及放电电流过大对毛化加工及设备都有不利影响,对高压工作下,则会导致设备发生事故,影响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伺服模块321还包括与电极驱动电缸3212连接的电极座323。

导电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电极座323内的导电柱3231,以及安装在导电柱3231下部的顶柱3232,顶柱3232的另一端与中心电极3211连接,导电柱3231的一端搭接有电缆3235。

和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电极座323一侧的压板3233,以及设置在压板3233下部的偏压力件3234。

导电柱3231依次穿过压板3233和偏压力件3234,偏压力件3234的一端与压板3233抵接配合,另一端与顶柱3232抵接配合,其中偏压力件3234是圆柱弹簧或蝶形弹簧等弹性元件。

电极座323的一端开设有电极安装孔,中心电极3211与电极安装孔插接配合,电极安装孔对中心电极3211进行固定和导向。

在偏压力件3234的两端还可安装调整垫片,以减少压板3233和顶柱3232的磨损以及提高偏压力件3234、压板3233和顶柱3232的配合紧密度。

如图8所示导电柱3231上还设置有螺栓,顶柱3232开设有螺纹孔,螺栓旋入螺纹孔内,通过装夹扳手将螺栓下面的顶柱3232拉起,由于偏压力件3234有预紧力,偏压力件3234压缩,顶柱3232被拉起,中心电极3211即可取出。安装中心电极3211时,中心电极3211插入电极安装孔中,取出装夹扳手使偏压力件3234放松,将顶柱3232放下继续紧密贴合中心电极3211,再次形成稳定电路。

利用偏压力件3234的预紧力可以有效避免通电工作过程时电极松动,杜绝了电极工作过程中的出现短路,断电等状况,并保护周边设施安全,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通过使用装夹扳手拉起顶柱3232,能够轻松对更换中心电极3211,极大的提高了维护效率,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现有技术中中心架5仅具有支撑通常无法对压辊中心高度的偏移误差检测,存在调整轧辊中心高时目的性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毛化机还包括床身,安装在床身上的中心架,以及安装在中心架上的y形尺测量机构4,y形尺测量机构4用于测量轧辊中心高偏移误差。

中心架5包括:至少一对托瓦组51,每对托瓦组51相对于头架11和尾架12竖直中心面对称配合。

和托瓦升降机构52,一端与床身1连接,另一端与托瓦组51连接,用于驱动托瓦组51升降位移。

通过y形尺测量机构4测量轧辊中心高偏移误差,使托瓦升降机构52根据测量的轧辊中心高偏移误差调整托瓦组51的高度,达到调整轧辊中心高目的,解决了现有机床调整轧辊中心高时目的性不高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y形尺测量机构4包括与中心架5连接的y形尺驱动组件,y形尺驱动组件驱动y形尺做轧辊径向位移,y形尺驱动组件是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或手轮驱动的滚珠丝杠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等直线运动机构。

y形尺测量机构4还包括y形尺检测装置,用于观察y形尺与轧辊的接触状态。

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托瓦升降机构52包括托瓦驱动组件521、托瓦传动组件522、托瓦下楔块523、托瓦上楔块524、托板525和托座526。

托瓦驱动组件521是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或手轮。

托瓦传动组件522是螺杆螺母机构。

托瓦下楔块523和托瓦上楔块524是斜面抵接配合的支撑块。

托板525安装在托瓦上楔块524上,为托座526提供水平的基准安装面,通过将两个托座526安装在同一水平基准面上能够保证托瓦组51的相对高度保证调整轧辊中心高的效率和精度,进而保证了毛化的效率和精度。

如图2所示至少有两个托座526,如图8每个托座526上安装只有至少两个托瓦组51,每个托瓦组51包括至少两个托瓦。

在上述实施例中,y形测量机构主要用于轧辊的轴向和径向对中,当准备毛化的轧辊吊上机床后,必须利用y形测量装置对轧辊进行对中,以保证毛化精度。轧辊的对中是在中心架5上,y形尺驱动组件驱动y形尺向轧辊方向位移,使y形尺与轧辊接触,然后y形尺检测装置观察与轧辊的接触情况,若上下都相切则证明已对中;若只有一端相切则需通过安装在中心架5内的托瓦升降机构52升降机构来调整托瓦组51的高度使两端相切达到的对中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使用毛化机对轧辊表面进行电蚀加工时,需要向轧辊表面输送电介质油保证快速冷却以及去除轧辊表面杂质,现有用于冷却装置仅在轧辊上形成一层薄油膜,存在中心电极3211产生的电火花暴露在空气中时产生爆炸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毛化机还包括用于收容电介质油的储液装置6。

以及用于将电介质油输送到毛化头组件内、以及轧辊的表面的毛化头供油管路7,毛化头供油管路7与储液装置6连通。

毛化头供油管路7包括电极供油管路,进液端与储液装置6连通,出液端与毛化头组件的电极连通,用于向中心电极3211输送电介质油使中心电极3211浸泡在电介质油中。

电极供油管路包括电极供油装置701,进液端与储液装置6连通。

电极供油分液装置702,进液端与电极供油装置701的出液端连接,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液端,至少两个出液端,用于将电介质油均匀的分配给中心电极3211,保证每个中心电极3211所处的油压相等。

电磁阀,进液端与电极供油分液装置702的出液端连通,出液端与毛化头单元32连通,在此实施例中,电磁阀的数量与毛化头单元32的数量相配合。

由于每组毛化头组件的四个毛化头单元32均为独立工作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加工精度,因此,每个电极供油管路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单个毛化头的供油。向中心电极3211供油可以保证轧辊被电蚀后,电介质对电蚀部位进行瞬间冷却,使电蚀表面硬度增加,并且具有一定压力的电介质油可以将电蚀后的杂质冲洗掉,电介质油还能够对中心电极3211进行冷却和防腐蚀保证使用寿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极供油装置701和电磁阀之间设置有电极供油流量开关、电极供油压力开关、以及电极供油温度传感器,保证电介质油的稳定输出和输出质量,进一步的保证中心电极3211的使用寿命和加工精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毛化头供油管路7还包括阀板供油管路,进液端与储液装置6连通,出液端与供油阀板32411连通,用于向供油阀板32411输送电介质油。

阀板供油回路用于向供油阀板32411供油,供油阀板32411的数量与毛化头单元32的数量是一对多的配合关系,如图6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个供油阀板32411与四个毛化头单元32相配合,供油阀板32411的油液用于轧辊在毛化过程中的冷却以及冲洗。

如图6所示至少两个毛化管324为一组安装在供油阀板32411上,供油阀板32411还与阀板驱动电缸3242连接,阀板驱动电缸3242与电极驱动电机32121的运动方向相平行,在毛化加工时,阀板驱动电缸3242驱动供油阀板32411在轧辊的径向方向位移,

供油阀板32411上开有与中心电极3211数量相配合的出油孔,出油孔的周边还设有一圈的出油小孔,当需要进行毛化加工时,电介质油从毛化头供油管路7输向供油阀板32411的出油孔,由于中心电极3211穿过供油阀板32411,进而能够保证给电极提供充足的电介质,进而保证装置的顺利运行。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阀板供油管路包括阀板供油装置704,进液端与储液装置6连通。

阀板供油开关装置705,进液端与阀板供油装置704的出液端连通,在此实施例中阀板供油开关装置705可以是球阀等手动阀门或电磁阀等自动阀门。

和阀板供油组件3241,进液端与阀板供油开关装置705的出液端连通,出液端与供油阀板32411连通,在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进液端以及至少四个出液端,进液端与出液端连通,至少两个供油阀板32411,每个供油阀板3241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阀板供油组件3241的出液端连通。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用于毛化机的供油系统还包括油槽冲洗回路,油槽冲洗回路包括油槽冲洗开关装置706,进液端与阀板供油装置704的出液端连通,出液端与床身1的油槽连通。

油槽冲洗回路用于床身1中间油槽的冲洗带走杂质和便于回油。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用于毛化机的供油系统还包括工件侧冲洗回路,工件侧冲洗回路包括工件侧冲洗开关装置707,进液端与阀板供油装置704的出液端连通,出液端与床身1的工件侧连通。

工件侧冲洗回路对工件侧、中心架5和横移装置2周围可能存在的积渣进行定时的冲洗。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火花毛化装置3还包括脉冲电源模块,脉冲电源模块包括电子发生器,与中心电极3211连接,用于产生启动脉冲和工作脉冲,启动脉冲的电压大于工作脉冲的电压。

电子发生器包括产生启动脉冲的碳化硅斩波电路,以及向中心电极3211输出工作脉冲的降压式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电路将启动脉冲转化为工作脉冲。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火花轧辊毛化机还包括控制模块,与机床本体、横移装置2和电火花毛化装置3连接,用于采集机床本体驱动轧辊的旋转速度和横移装置2的进给率,根据机床本体驱动轧辊的旋转速度和横移装置2的进给率调整电火花毛化装置3的电火花加工间隙电压。

基于电火花轧辊毛化机的毛化方法包括:s1.将轧辊装夹在机床本体上,使机床本体驱动轧辊旋转。

s2.电火花毛化装置3对轧辊的表面进行电火花毛化加工。

s3.横移装置2驱动电火花毛化装置3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位移。

s4.在装夹轧辊时,使用y形尺测量机构4测量轧辊中心高偏移误差,托瓦升降机构52根据测量的轧辊中心高偏移误差调整托瓦组51的高度。

s5.电火花毛化加工的过程中,伺服模块321的电极驱动电缸3212根据轧辊的径向尺寸驱动中心电极3211在其长度方向上进给或回退运动。

s6.电火花毛化加工的过程中,毛化头供油管路7向中心电极3211和轧辊表面输送电介质油,其中,中心电极3211浸泡在电介质油中。

在轧辊毛化加工时毛化管324与轧辊紧密贴合形成局部密封油池,使中心电极3211始终浸泡在绝缘油中。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包括:机床本体,用于驱动轧辊旋转;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移装置,安装在机床本体上,所述横移装置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延伸;

和电火花毛化装置,安装在横移装置上,对轧辊的表面进行电火花毛化加工;

所述横移装置驱动电火花毛化装置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装置包括动力源,与机床本体固定连接,用于输出动力;

和传动装置,与动力源传动连接,用于将动力源输出的动力转化为直线运动;

所述电火花毛化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带动电火花毛化装置做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火花毛化装置包括毛化头安装基座,与横移装置连接;

和毛化头单元,与毛化基座连接,所述毛化头单元在轧辊的侧面做径向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化头单元,包括至少两组毛化头组件,每组毛化头组件至少包含四个伺服模块以及与每组毛化头组件连接的至少一个电极电介质输送模块;

所述伺服模块包括中心电极,以及与所述中心电极连接的电极驱动电缸;

所述电极驱动电缸驱动中心电极在其长度方向上进给或回退运动,所述中心电极用于对轧辊进行毛化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模块还包括电极座,与电极驱动电缸连接;

导电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电极座内的导电柱,以及安装在所述导电柱下部的顶柱,所述顶柱的另一端与中心电极连接,所述导电柱的一端搭接有电缆;

和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极座一侧的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压板下部的偏压力件;

所述导电柱依次穿过压板和偏压力件,所述偏压力件的一端与压板抵接配合,另一端与顶柱抵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包括床身;

中心架,安装在床身上;

和y形尺测量机构,安装在中心架上,用于测量轧辊中心高偏移误差;

所述中心架包括:至少一对托瓦组,每对托瓦组相对于头架和尾架竖直中心面对称配合;

和托瓦升降机构,一端与中心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瓦组连接,用于驱动托瓦组升降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装置,用于收容电介质油;

和毛化头供油管路,与储液装置连通,用于将电介质油输送到毛化头组件内、以及轧辊的表面;

所述毛化头供油管路包括电极供油管路,进液端与储液装置连通,出液端与毛化头组件的电极连通,用于向中心电极输送电介质油使中心电极浸泡在电介质油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火花毛化装置还包括脉冲电源模块,包括电子发生器,与中心电极连接,用于产生启动脉冲和工作脉冲,所述启动脉冲的电压大于工作脉冲的电压;

所述电子发生器包括产生启动脉冲的碳化硅斩波电路,以及向中心电极输出工作脉冲的降压式变换电路,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将启动脉冲转化为工作脉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与机床本体、横移装置和电火花毛化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机床本体驱动轧辊的旋转速度和横移装置的进给率,根据机床本体驱动轧辊的旋转速度和横移装置的进给率调整电火花毛化装置的电火花加工间隙电压。

10.基于电火花轧辊毛化机的毛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轧辊装夹在机床本体上,使机床本体驱动轧辊旋转;

s2.电火花毛化装置对轧辊的表面进行电火花毛化加工;

s3.横移装置驱动电火花毛化装置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位移;

s4.在装夹轧辊时,使用y形尺测量机构测量轧辊中心高偏移误差,托瓦升降机构根据测量的轧辊中心高偏移误差调整托瓦组的高度;

s5.电火花毛化加工的过程中,伺服模块的电极驱动电缸根据轧辊的径向尺寸驱动中心电极在其长度方向上进给或回退运动;

s6.电火花毛化加工的过程中,毛化头供油管路向中心电极和轧辊表面输送电介质油,其中中心电极浸泡在电介质油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电火花轧辊毛化机及毛化方法,属于加工设备领域。该毛化机包括:机床本体、横移装置和电火花毛化装置,机床本体用于驱动轧辊旋转,横移装置安装在机床本体上,横移装置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电火花毛化装置安装在横移装置上,对轧辊的表面进行电火花毛化加工,横移装置驱动电火花毛化装置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位移。本发明通过横移装置驱动电火花毛化装置沿轧辊的中心轴方向位移,使横移的电火花毛化装置对轧辊的表面进行电火花毛化加工,实现了毛化头在辊身长度方向的精密移动及精准导向,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毛化效率及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闯;曹宇中;徐彩英;朱树平;方翔;金尧;张鹏翔;钱钧;赵真;程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辰精密装备(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46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