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工业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夹套管预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冶金化工行业中,夹套管应用较多。由于各类管道输送系统中,往往会存在腐蚀、结晶等现象,这些腐蚀或结晶现象也会发生在夹套管上,如果夹套管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则腐蚀或结晶现象会影响到整个管道输送系统的正常工作,会使整个输送系统的阻力增加,输送量下降,严重时更可能导致管道出现破损、泄露或者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可靠、有效的夹套管预制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夹套管预制施工方法,所述夹套管包括内管(1)、定位板(2)、预制外管弯头(3)、外管(4)、跨接管(5),预制方法包括
步骤1,内管(1)在下料前先把管内吹扫干净,按图纸结合实际测量尺寸划线下料,并应对划线进行复测,以保证尺寸的准确性;
步骤2,定位板(2)为了使夹套管的间距均匀,在内管(1)上设置与内管同材质的定位板(2);
步骤3,预制外管弯头(3)的内外管应选用弯曲半径基本相同或较接近的弯头;
步骤4,预留活口考虑运输和安装方便,并保证尺寸的正确性;
步骤5,外管(4)既要减少短管和活口数量又要方便操作和保证质量,在下料时要周密考虑,统筹兼顾;
步骤6,内管(1)组对保证管线的直线性和弯头的角度,并注意管道水平转角和立体转角的准确性;
步骤7,内管(1)焊接应采取防变形措施;
步骤8,内管(1)焊缝检查,焊缝要按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步骤9,内管(1)试压,无损探伤检查合格后还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步骤10,外管(4)焊接,内管(1)试压合格后,应先进行预组装,然后再进行外管焊接;
步骤11,外管(4)焊缝检查,焊缝要按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步骤12,跨接管(5)制作时,套管的夹套部分的出入口及法兰连接处和阀门连接处用跨接管连接;
步骤13,外管(4)试压,在外管(4)预制后,应进行一次外管(4)管段的水压试验;
步骤14,预制管段符合性检查,管段预制完成后,应对照图纸对管段的各部分尺寸及各部件的位置进行符合性检查,并做好记录;
步骤15,管段标识、封口保护,预制管段检查合格后,应按预制图纸进行管段标识;对所有开口部位应采用管帽进行封闭保护,以确保管道内部清洁,并保证法兰密封面及其他端面不被损坏;
本夹套管预制施工方法采用现场测绘、场外预制、转动焊接、预留调整段、连续安装等作业手段来提高夹套管的施工效率,并且保证了夹套管的施工质量,经多个工业管道工程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定位板安装示意图。
图2为外管弯头制作示意图。
图3为外管穿套示意图。
图4为夹套跨接管制作示意图。
图5为门连接跨接管制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夹套管预制施工方法,所述夹套管包括内管(1)、定位板(2)、预制外管弯头(3)、外管(4)、跨接管(5),预制方法包括
步骤1,内管(1)在下料前先把管内吹扫干净,按图纸结合实际测量尺寸划线下料,并应对划线进行复测,以保证尺寸的准确性;
步骤2,定位板(2)为了使夹套管的间距均匀,在内管(1)上设置与内管同材质的定位板(2);
步骤3,预制外管弯头(3)的内外管应选用弯曲半径基本相同或较接近的弯头;
步骤4,预留活口考虑运输和安装方便,并保证尺寸的正确性;
步骤5,外管(4)既要减少短管和活口数量又要方便操作和保证质量,在下料时要周密考虑,统筹兼顾;
步骤6,内管(1)组对保证管线的直线性和弯头的角度,并注意管道水平转角和立体转角的准确性;
步骤7,内管(1)焊接应采取防变形措施;
步骤8,内管(1)焊缝检查,焊缝要按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步骤9,内管(1)试压,无损探伤检查合格后还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步骤10,外管(4)焊接,内管(1)试压合格后,应先进行预组装,然后再进行外管焊接;
步骤11,外管(4)焊缝检查,焊缝要按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步骤12,跨接管(5)制作时,套管的夹套部分的出入口及法兰连接处和阀门连接处用跨接管连接;
步骤13,外管(4)试压,在外管(4)预制后,应进行一次外管(4)管段的水压试验;
步骤14,预制管段符合性检查,管段预制完成后,应对照图纸对管段的各部分尺寸及各部件的位置进行符合性检查,并做好记录;
步骤15,管段标识、封口保护,预制管段检查合格后,应按预制图纸进行管段标识;对所有开口部位应采用管帽进行封闭保护,以确保管道内部清洁,并保证法兰密封面及其他端面不被损坏;
本夹套管预制施工方法采用现场测绘、场外预制、转动焊接、预留调整段、连续安装等作业手段来提高夹套管的施工效率,并且保证了夹套管的施工质量,经多个工业管道工程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一种夹套管预制施工方法,所述夹套管包括内管(1)、定位板(2)、预制外管弯头(3)、外管(4)、跨接管(5),其特征是:预制方法包括
步骤1,内管(1)在下料前先把管内吹扫干净,按图纸结合实际测量尺寸划线下料,并应对划线进行复测,以保证尺寸的准确性;
步骤2,定位板(2)为了使夹套管的间距均匀,在内管(1)上设置与内管同材质的定位板(2);
步骤3,预制外管弯头(3)的内外管应选用弯曲半径基本相同或较接近的弯头;
步骤4,预留活口考虑运输和安装方便,并保证尺寸的正确性;
步骤5,外管(4)既要减少短管和活口数量又要方便操作和保证质量,在下料时要周密考虑,统筹兼顾;
步骤6,内管(1)组对保证管线的直线性和弯头的角度,并注意管道水平转角和立体转角的准确性;
步骤7,内管(1)焊接应采取防变形措施;
步骤8,内管(1)焊缝检查,焊缝要按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步骤9,内管(1)试压,无损探伤检查合格后还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步骤10,外管(4)焊接,内管(1)试压合格后,应先进行预组装,然后再进行外管焊接;
步骤11,外管(4)焊缝检查,焊缝要按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步骤12,跨接管(5)制作时,套管的夹套部分的出入口及法兰连接处和阀门连接处用跨接管连接;
步骤13,外管(4)试压,在外管(4)预制后,应进行一次外管(4)管段的水压试验;
步骤14,预制管段符合性检查,管段预制完成后,应对照图纸对管段的各部分尺寸及各部件的位置进行符合性检查,并做好记录;
步骤15,管段标识、封口保护,预制管段检查合格后,应按预制图纸进行管段标识;对所有开口部位应采用管帽进行封闭保护,以确保管道内部清洁,并保证法兰密封面及其他端面不被损坏。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