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77


本发明涉及异形配件的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配件是构成摩托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摩托车的一种产品,摩托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摩托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摩托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现有一种摩托配件,其上设有两个圆弧槽,加工时需要对胚料进行铣削与钻孔。

传统的加工方式是先对胚料进行铣削,然后在人工转移至钻孔装置处进行钻孔,无法再一次装夹的情况下完成铣削与钻孔两个操作,且需要人工进行上料,加工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包括底板、传送机构、安装座和检测座,所述底板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柱,且支柱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底板一侧的支柱上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顶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活动仓,且顶板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活动仓,所述第一活动仓和第二活动仓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底部均固定有活动轨,所述活动轨上均套设有安装套,且安装套的底部均固定有铣削电机,所述铣削电机的底部输出端均通过转轴安装有液压升降杆,且铣削电机的外侧均固定有防护罩,所述第一活动仓下方的液压升降杆底部输出端固定有铣削头,且第二活动仓下方的液压升降杆底部输出端安装有钻孔头,所述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座,且安装座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废料收集箱,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置有传送机构,且安装座两端的底板顶部均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滑轨,且电磁滑轨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均设置有夹持座,所述安装座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液压顶杆,且液压顶杆的顶部安装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顶部远离第二活动仓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下方的承托板内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两端的承托板上通过转轴固定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的顶部均固定有检测座。

可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机架、位于机架顶部中央位置处的传送带和位于机架两端且长度均为机架四分之三的挡板,所述传送带的顶端皆均匀设置有胚料,且左侧传送带的外表面间或设置有与胚料两侧形状相吻合的限位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为胚料宽度的二分之一,且挡板之间的间距均与胚料宽度相吻合。

可选的,所述电磁滑轨均为两端圆弧状的跑道形设计,且电磁滑轨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八个滑块,所述两组电磁滑轨内的滑块位置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废料收集箱内部的一端固定有抽风机,且废料收集箱上方的承托板内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箍,且限位箍内均固定有吸料头,所述吸料头的底部均通过软管与废料收集箱的顶部相联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动仓和第二活动仓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一丝杆,且第一活动仓和第二活动仓两侧的顶板内均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与第一丝杆连接,且活动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与第一丝杆相配合的丝杆槽。

可选的,所述活动轨均与第一丝杆相垂直,且活动轨的一端均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活动轨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丝杆,且第二丝杆上均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丝杆套,所述丝杆套与安装套之间均为模具一体式浇筑成型设计。

可选的,所述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向啮合,且从动齿轮的中轴线均与检测工位胚料的圆弧槽所在圆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从动齿轮的半径均小于胚料圆弧槽所在圆的半径。

可选的,所述检测座内部的底端均水平开设有伸缩槽,且伸缩槽上方的检测座内均设置有驱动仓,所述伸缩槽的内部均贯穿有活动杆,且活动杆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上方的驱动仓内均安装有与其相啮合的的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一端的驱动仓内均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传动齿轮与活动杆构成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均设置有检测板,且活动杆靠近检测板的一端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检测板均通过弹簧缓冲柱与活动杆构成弹性缓冲结构,且检测板远离活动杆的一端皆均匀嵌设有滚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通过安装有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上均开设有电磁滑轨,侧板内侧对称安装有八个夹持座,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持座可对胚料进行装夹,滑块在电磁滑轨内滑动,可带动夹持座转移至上料工位、检测工位、铣削工位、钻孔工位和卸料工位,多步操作同步进行,互不干扰,加工效率更高,流程化加工,便于该配件的批量化生产。

2.该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通过安装有防护罩和废料收集箱,防护罩可对铣削与钻孔过程产生的废屑进行阻挡,避免废屑四溅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废料收集箱内设置有抽风机,承托板通槽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吸料头,两侧吸料头分别对准两个工位,抽风机工作可将铣削与钻孔造成的碎屑由吸料头吸入废料收集箱内,使得车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工人无需直接大面积接触废屑,工人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3.该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有检测座,当胚料转移至检测工位时,减速电机工作,可通过齿轮传动作用使活动杆伸出伸缩槽,检测板抵紧待加工的胚料圆弧槽侧壁,然后旋转电机工作,通过齿轮传动作用带动检测座旋转,检测板贴紧圆弧槽环绕一周,此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受压情况,从而确定圆弧槽的弧度与范围是否符合标准,在加工前先对圆弧槽进行检测,避免对不良品进行无用加工,造成资源的浪费。

4.该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有传送机构,两侧传送机构上的传送带分别伸至电磁滑轨两侧的圆弧段之间,当滑块转移至左侧传送带两端时,夹持座便可对传送带上固定的胚料进行自动装夹,转移至右侧传送带两端时,液压伸缩杆缩短,夹持座与工件分离,便可完成卸料,无需人工上料与卸料,自动化程度更高,使用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式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承托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传送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加工流程图。

图中:1、底板;2、传送机构;201、挡板;202、限位板;203、传送带;3、侧板;4、电磁滑轨;401、滑块;5、安装座;6、废料收集箱;601、抽风机;7、机架;8、液压顶杆;9、承托板;901、通槽;10、支柱;11、顶板;1101、第一活动仓;1102、第二活动仓;12、驱动电机;1201、第一丝杆;13、活动块;14、安装套;1401、丝杆套;15、铣削头;16、钻孔头;17、活动轨;1701、伺服电机;1702、第二丝杆;18、铣削电机;19、液压升降杆;20、防护罩;21、吸料头;22、液压伸缩杆;23、夹持座;24、控制面板;25、从动齿轮;26、主动齿轮;2601、旋转电机;27、限位箍;28、活动杆;2801、传动齿条;29、检测座;2901、驱动仓;2902、伸缩槽;30、减速电机;3001、传动齿轮;31、检测板;3101、滚珠;32、压力传感器;33、胚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传送机构2、安装座5和检测座29,底板1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柱10,且支柱10的顶部固定有顶板11,底板1一侧的支柱10上固定有控制面板24,顶板1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活动仓1101,且顶板11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活动仓1102,第一活动仓1101和第二活动仓1102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一丝杆1201,且第一活动仓1101和第二活动仓1102两侧的顶板11内均固定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与第一丝杆1201连接,且活动块13的内部均开设有与第一丝杆1201相配合的丝杆槽,驱动电机12工作,可带动第一丝杆1201旋转,从而使活动块13左右移动,即带动铣削头15或钻孔头16左右移动,对胚料33进行左右铣削或钻孔。

第一活动仓1101和第二活动仓1102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动块13,且活动块13的底部均固定有活动轨17,活动轨17均与第一丝杆1201相垂直,且活动轨17的一端均固定有伺服电机1701,活动轨1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丝杆1702,且第二丝杆1702上均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丝杆套1401,丝杆套1401与安装套14之间均为模具一体式浇筑成型设计,伺服电机1701工作,可带动第二丝杆1702旋转,从而使安装套14顺着活动轨17前后移动,即带动铣削头15或钻孔头16前后移动,配合活动块13的左右移动可使铣削头15和钻孔头16在胚料33上方自动移动,从而将胚料33铣削呈所需形状,设计更合理。

活动轨17上均套设有安装套14,且安装套14的底部均固定有铣削电机18,铣削电机18的底部输出端均通过转轴安装有液压升降杆19,且铣削电机18的外侧均固定有防护罩20,第一活动仓1101下方的液压升降杆19底部输出端固定有铣削头15,且第二活动仓1102下方的液压升降杆19底部输出端安装有钻孔头16,底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座5,且安装座5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废料收集箱6,废料收集箱6内部的一端固定有抽风机601,且废料收集箱6上方的承托板9内开设有通槽901,通槽90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箍27,且限位箍27内均固定有吸料头21,吸料头21的底部均通过软管与废料收集箱6的顶部相联通,抽风机601工作可将铣削与钻孔造成的碎屑由吸料头21吸入废料收集箱6内,使得车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工人无需直接大面积接触废屑,工人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安装座5的两侧均设置有传送机构2,且安装座5两端的底板1顶部均安装有侧板3,传送机构2包括机架7、位于机架7顶部中央位置处的传送带203和位于机架7两端且长度均为机架7四分之三的挡板201,传送带203的顶端皆均匀设置有胚料33,且左侧传送带203的外表面间或设置有与胚料33两侧形状相吻合的限位板202,传送带203的宽度为胚料33宽度的二分之一,且挡板201之间的间距均与胚料33宽度相吻合,挡板201设计可对胚料33进行限位,避免胚料33在传送时位置发生偏移,而四分之三设计使得上料工位和卸料工位处的传送带203两侧均无挡板201阻挡,方便夹持座23在此进行装夹或卸料,设计更合理。

侧板3靠近安装座5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滑轨4,且电磁滑轨4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滑块401,电磁滑轨4均为两端圆弧状的跑道形设计,且电磁滑轨4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八个滑块401,两组电磁滑轨4内的滑块401位置一一对应,两端圆弧状的跑道形设计使得电磁滑轨4为闭环设计,即滑块401顺着电磁滑轨4移动便可在上料工位、、检测工位、铣削工位、钻孔工位和卸料工位之间循环往复,多步操作同步进行,互不干扰,加工效率更高。

滑块401靠近安装座5的一端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22,且液压伸缩杆22靠近安装座5的一端均设置有夹持座23,安装座5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液压顶杆8,且液压顶杆8的顶部安装有承托板9,承托板9顶部远离第二活动仓110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主动齿轮26,且主动齿轮26下方的承托板9内安装有旋转电机2601,旋转电机2601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主动齿轮26连接,主动齿轮26两端的承托板9上通过转轴固定有从动齿轮25,且从动齿轮25的顶部均固定有检测座29,从动齿轮25均与主动齿轮26向啮合,且从动齿轮25的中轴线均与检测工位胚料33的圆弧槽所在圆的中轴线重合,从动齿轮25的半径均小于胚料33圆弧槽所在圆的半径,主动齿轮26旋转可带动两个从动齿轮25同步旋转,从而带动检测座29同步旋转,中轴线重合设计使得,两个检测座29可同时对胚料33的两个圆弧槽进行检测,检测效率更高。

检测座29内部的底端均水平开设有伸缩槽2902,且伸缩槽2902上方的检测座29内均设置有驱动仓2901,伸缩槽2902的内部均贯穿有活动杆28,且活动杆2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有传动齿条2801,传动齿条2801上方的驱动仓2901内均安装有与其相啮合的的传动齿轮3001,且传动齿轮3001一端的驱动仓2901内均安装有减速电机30,减速电机30的输出端均通过传动齿轮3001与活动杆28构成齿轮传动连接,活动杆28的一端均设置有检测板31,且活动杆28靠近检测板31的一端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2,减速电机30工作,通过传动齿轮3001和传动齿条2801的传动作用带动活动杆28伸出伸缩槽2902,检测板31抵紧待加工胚料33的圆弧槽侧壁,然后旋转电机2601工作,通过主动齿轮26和从动齿轮25的齿轮传动作用带动检测座29旋转一周,即使得检测板31贴紧圆弧槽环绕一周,此过程中压力传感器32实时监测受压情况,从而确定圆弧槽的弧度与范围是否符合标准,若检测不合格,则控制面板24发出警报,在加工前先对圆弧槽进行检测,避免对不良品进行无用加工,造成资源的浪费。

检测板31均通过弹簧缓冲柱与活动杆28构成弹性缓冲结构,且检测板31远离活动杆28的一端皆均匀嵌设有滚珠3101,弹性缓冲结构设计使得检测板31与活动杆28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当圆弧槽尺寸规格有误时检测板31仍然能够贴紧其内壁环绕一周,设计更合理,滚珠3101设计使得检测板31相对胚料33的圆弧槽移动更顺畅,相对移动时摩擦阻力更小,检测更精准。

综上,该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使用时,接通电源,首先左侧传送机构2将待加工的胚料33传送至上料工位,滑块401转移至左侧传送带203两端,然后液压伸缩杆22伸长,带动夹持座23向胚料33靠拢,完成对胚料33的装夹,接着滑块401顺着电磁滑轨4转移至检测工位,然后液压顶杆8伸长,使得承托板9上抬托住胚料33,接着减速电机30工作,通过传动齿轮3001和传动齿条2801的传动作用带动活动杆28伸出伸缩槽2902,检测板31抵紧待加工胚料33的圆弧槽侧壁,然后旋转电机2601工作,通过主动齿轮26和从动齿轮25的齿轮传动作用带动检测座29旋转一周,即使得检测板31贴紧圆弧槽环绕一周,此过程中压力传感器32实时监测受压情况,从而确定圆弧槽的弧度与范围是否符合标准,若检测不合格,则控制面板24发出警报,若检测合格,则承托板9下移,夹持座23夹住胚料33转移至铣削工位,然后铣削工位的液压升降杆19伸长,带动铣削头15下移至待铣削部位,铣削电机18工作,带动铣削头15对胚料33的上表面进行铣削,铣削的同时左侧驱动电机12工作,带动第一丝杆1201旋转,从而使第一活动仓1101内的活动块13左右移动,即带动铣削头15左右移动,伺服电机1701工作,带动第二丝杆1702旋转,从而使安装套14顺着活动轨17前后移动,即带动铣削头15前后移动,二者配合可使铣削头15在胚料33上方移动,从而将胚料33铣削呈所需形状,铣削完成后,夹持座23夹住胚料33转移至钻孔工位,钻孔头16在胚料33的定点位置进行钻孔,铣削和钻孔时,抽风机601工作可将加工造成的碎屑由吸料头21吸入废料收集箱6内,加工完成后,夹持座23夹住胚料33转移至卸料工位,然后液压伸缩杆22收缩,夹持座23与加工完成的工件分离,工件落至右侧传送带203上方,完成卸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传送机构(2)、安装座(5)和检测座(2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柱(10),且支柱(10)的顶部固定有顶板(11),所述底板(1)一侧的支柱(10)上固定有控制面板(24),所述顶板(1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活动仓(1101),且顶板(11)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活动仓(1102),所述第一活动仓(1101)和第二活动仓(1102)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动块(13),且活动块(13)的底部均固定有活动轨(17),所述活动轨(17)上均套设有安装套(14),且安装套(14)的底部均固定有铣削电机(18),所述铣削电机(18)的底部输出端均通过转轴安装有液压升降杆(19),且铣削电机(18)的外侧均固定有防护罩(20),所述第一活动仓(1101)下方的液压升降杆(19)底部输出端固定有铣削头(15),且第二活动仓(1102)下方的液压升降杆(19)底部输出端安装有钻孔头(16),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座(5),且安装座(5)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废料收集箱(6),所述安装座(5)的两侧均设置有传送机构(2),且安装座(5)两端的底板(1)顶部均安装有侧板(3),所述侧板(3)靠近安装座(5)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滑轨(4),且电磁滑轨(4)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滑块(401),所述滑块(401)靠近安装座(5)的一端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22),且液压伸缩杆(22)靠近安装座(5)的一端均设置有夹持座(23),所述安装座(5)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液压顶杆(8),且液压顶杆(8)的顶部安装有承托板(9),所述承托板(9)顶部远离第二活动仓(110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主动齿轮(26),且主动齿轮(26)下方的承托板(9)内安装有旋转电机(2601),旋转电机(2601)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主动齿轮(26)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6)两端的承托板(9)上通过转轴固定有从动齿轮(25),且从动齿轮(25)的顶部均固定有检测座(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机架(7)、位于机架(7)顶部中央位置处的传送带(203)和位于机架(7)两端且长度均为机架(7)四分之三的挡板(201),所述传送带(203)的顶端皆均匀设置有胚料(33),且左侧传送带(203)的外表面间或设置有与胚料(33)两侧形状相吻合的限位板(202),所述传送带(203)的宽度为胚料(33)宽度的二分之一,且挡板(201)之间的间距均与胚料(33)宽度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滑轨(4)均为两端圆弧状的跑道形设计,且电磁滑轨(4)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八个滑块(401),所述两组电磁滑轨(4)内的滑块(401)位置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收集箱(6)内部的一端固定有抽风机(601),且废料收集箱(6)上方的承托板(9)内开设有通槽(901),所述通槽(90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箍(27),且限位箍(27)内均固定有吸料头(21),所述吸料头(21)的底部均通过软管与废料收集箱(6)的顶部相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仓(1101)和第二活动仓(1102)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一丝杆(1201),且第一活动仓(1101)和第二活动仓(1102)两侧的顶板(11)内均固定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与第一丝杆(1201)连接,且活动块(13)的内部均开设有与第一丝杆(1201)相配合的丝杆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轨(17)均与第一丝杆(1201)相垂直,且活动轨(17)的一端均固定有伺服电机(1701),所述活动轨(1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丝杆(1702),且第二丝杆(1702)上均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丝杆套(1401),所述丝杆套(1401)与安装套(14)之间均为模具一体式浇筑成型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25)均与主动齿轮(26)向啮合,且从动齿轮(25)的中轴线均与检测工位胚料(33)的圆弧槽所在圆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从动齿轮(25)的半径均小于胚料(33)圆弧槽所在圆的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座(29)内部的底端均水平开设有伸缩槽(2902),且伸缩槽(2902)上方的检测座(29)内均设置有驱动仓(2901),所述伸缩槽(2902)的内部均贯穿有活动杆(28),且活动杆(2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有传动齿条(2801),所述传动齿条(2801)上方的驱动仓(2901)内均安装有与其相啮合的的传动齿轮(3001),且传动齿轮(3001)一端的驱动仓(2901)内均安装有减速电机(30),所述减速电机(30)的输出端均通过传动齿轮(3001)与活动杆(28)构成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杆(28)的一端均设置有检测板(31),且活动杆(28)靠近检测板(31)的一端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31)均通过弹簧缓冲柱与活动杆(28)构成弹性缓冲结构,且检测板(31)远离活动杆(28)的一端皆均匀嵌设有滚珠(31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具体为底板、传送机构、安装座和检测座,所述底板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柱,且支柱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底板一侧的支柱上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顶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活动仓,且顶板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活动仓,该可对零件进行圆弧检测的摩托配件铣加工装置,通过安装有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上均开设有电磁滑轨,滑块在电磁滑轨内滑动,可带动夹持座转移至上料工位、检测工位、铣削工位、钻孔工位和卸料工位,多步操作同步进行,互不干扰,加工效率更高,流程化加工,便于该配件的批量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伍;徐娇娇;贾存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市熊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47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