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92


本发明涉及智能型机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而压力加工的主要方式为钻孔,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将工件放置在载盘上,然后通过钻头下降对工件进行钻孔,钻完孔的工件再通过载盘送出。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例如:在对工件进行钻孔的时候,由于钻头需要由一定的摩擦力才能够对工件进行钻孔,而钻头旋转会通过摩擦力带动工件进行转动,使得工件在钻孔的时候不稳定,导致工件钻孔的位置出现偏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控制面板、箱门,所述主体的前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箱门卡合于主体前端左侧,所述主体包括工作腔、钻机、放置座,所述工作腔设置在主体的内部左端,所述钻机位于放置座的顶部,所述放置座嵌固在工作腔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座包括落料槽、滑动槽、转轴、传送带、载料装置,所述落料槽设置在放置座的中间位置,所述滑动槽位于落料槽的两端,所述转轴设有两个,且分别横向安装在落料槽的前后两端,所述传送带连接于两个转轴,所述载料装置卡合于滑动槽,所述传送带的端面设有切口,所述载料装置的端面与传送带端面的切口相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载料装置包括把手、夹紧装置、防滑垫、切槽、掉料孔、卡合块,所述把手嵌固在载料装置的前端,所述夹紧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载料装置的内部两端,所述防滑垫镶嵌在载料装置的上端面,所述切槽设有八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防滑垫的上端面,所述掉料孔位于载料装置的内部正中间,且贯穿于载料装置的底部,所述卡合块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载料装置的底部两端,且与传送带端面的切口相卡合,所述防滑垫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安装槽、夹紧块、摆动臂、伸缩臂、外顶块、复位弹簧,所述安装槽设置在夹紧装置的内部,所述夹紧块卡合于安装槽的正中间,所述摆动臂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两端,所述伸缩臂的一端嵌固在摆动臂的端面,所述外顶块设有两个分别卡合于安装槽的两端,且外顶块的后端与伸缩臂的末端相卡合,所述复位弹簧将两个摆动臂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与伸缩臂活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块包括侧滑槽、接触片、弹力杆、橡胶块、变形槽、摩擦板,所述侧滑槽设置在夹紧块的后端,且与摆动臂的末端相卡合,所述接触片嵌固在夹紧块的前端,且接触片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弹力杆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接触片的后端,所述橡胶块嵌固在夹紧块的前端底部,所述变形槽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橡胶块前端,所述摩擦板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夹紧块的前端底部,且贯穿于橡胶块的内部,所述弹力杆与接触片活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顶块包括卡合框、伸缩槽、支撑块、摩擦块,所述卡合框嵌固在外顶块的顶端,且与伸缩臂的末端相卡合,所述伸缩槽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外顶块的两侧端,所述支撑块嵌固在外顶块的底端,所述摩擦块设有五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支撑块的底端,所述摩擦块倾斜嵌固在支撑块的底端,倾斜的角度为60度,且长度由右侧向左侧逐渐缩短。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块包括镶嵌槽、缓冲槽、支撑条、接触层,所述镶嵌槽设置在摩擦块的内部顶端,所述缓冲槽设有三个,且垂直排列于摩擦块的左侧端面,所述支撑条设有八个以上,且以三个为一组横向排列于缓冲槽的内部,所述接触层嵌固在摩擦块的底部,所述缓冲槽为三角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层包括铁皮片、空槽、支撑橡胶、防滑槽,所述铁皮片嵌固在摩擦块的底部端面,所述空槽位于铁皮片的下端,所述支撑橡胶设有三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铁皮片的底端,所述防滑槽设有三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接触层的底部端面,所述接触层的形状由中间向两端弯曲。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载料装置挤压夹紧块往后移动带动伸缩臂进行翻转,从而将外顶块往外顶住,使得外顶块能够与工件的侧端面接触,加大工件受到的摩擦力,避免工件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情况,让工件能够精准的进行钻孔。

2.本发明利用摩擦块与工件接触的时候,让摩擦块通过缓冲槽发生形变,使得置于右端的摩擦块能够凹陷,让置于左侧的摩擦块逐个与工件的侧端面接触,加大工件受到的摩擦力,避免工件钻孔的时候发生偏移,让工件所钻出孔的位置不会出现偏差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放置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载料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外顶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摩擦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接触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1、控制面板2、箱门3、工作腔11、钻机12、放置座13、落料槽131、滑动槽132、转轴133、传送带134、载料装置135、把手a1、夹紧装置a2、防滑垫a3、切槽a4、掉料孔a5、卡合块a6、安装槽a21、夹紧块a22、摆动臂a23、伸缩臂a24、外顶块a25、复位弹簧a26、侧滑槽b1、接触片b2、弹力杆b3、橡胶块b4、变形槽b5、摩擦板b6、卡合框c1、伸缩槽c2、支撑块c3、摩擦块c4、镶嵌槽c41、缓冲槽c42、支撑条c43、接触层c44、铁皮片d1、空槽d2、支撑橡胶d3、防滑槽d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其结构包括主体1、控制面板2、箱门3,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有控制面板2,所述箱门3卡合于主体1前端左侧,所述主体1包括工作腔11、钻机12、放置座13,所述工作腔11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左端,所述钻机12位于放置座13的顶部,所述放置座13嵌固在工作腔11的底部。

所述放置座13包括落料槽131、滑动槽132、转轴133、传送带134、载料装置135,所述落料槽131设置在放置座13的中间位置,所述滑动槽132位于落料槽131的两端,所述转轴133设有两个,且分别横向安装在落料槽131的前后两端,所述传送带134连接于两个转轴133,所述载料装置135卡合于滑动槽132,所述传送带134的端面设有切口,所述载料装置135的端面与传送带134端面的切口相卡合,有利于通过传送带134带动载料装置135在滑动槽132进行前后移动。

所述载料装置135包括把手a1、夹紧装置a2、防滑垫a3、切槽a4、掉料孔a5、卡合块a6,所述把手a1嵌固在载料装置135的前端,所述夹紧装置a2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载料装置135的内部两端,所述防滑垫a3镶嵌在载料装置135的上端面,所述切槽a4设有八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防滑垫a3的上端面,所述掉料孔a5位于载料装置135的内部正中间,且贯穿于载料装置135的底部,所述卡合块a6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载料装置135的底部两端,且与传送带134端面的切口相卡合,所述防滑垫a3为橡胶材质,有利于增大工件与防滑垫a3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夹紧装置a2包括安装槽a21、夹紧块a22、摆动臂a23、伸缩臂a24、外顶块a25、复位弹簧a26,所述安装槽a21设置在夹紧装置a2的内部,所述夹紧块a22卡合于安装槽a21的正中间,所述摆动臂a23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安装槽a21的内部两端,所述伸缩臂a24的一端嵌固在摆动臂a23的端面,所述外顶块a25设有两个分别卡合于安装槽a21的两端,且外顶块a25的后端与伸缩臂a24的末端相卡合,所述复位弹簧a26将两个摆动臂a23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a26与伸缩臂a24活动配合,有利于将工件放置在载料装置135内部的时候会挤压夹紧块a22往后移动带动伸缩臂a24进行翻转,从而将外顶块a25往外顶住,使得外顶块a25能够与工件的侧端面接触。

所述夹紧块a22包括侧滑槽b1、接触片b2、弹力杆b3、橡胶块b4、变形槽b5、摩擦板b6,所述侧滑槽b1设置在夹紧块a22的后端,且与摆动臂a23的末端相卡合,所述接触片b2嵌固在夹紧块a22的前端,且接触片b2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弹力杆b3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接触片b2的后端,所述橡胶块b4嵌固在夹紧块a22的前端底部,所述变形槽b5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橡胶块b4前端,所述摩擦板b6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夹紧块a22的前端底部,且贯穿于橡胶块b4的内部,所述弹力杆b3与接触片b2活动配合,有利于让橡胶块b4通过变形槽b5往内发生形变,使得摩擦板b6能够直接与工件的侧端接触。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工件在进行钻孔的时候,工件跟随钻机12的旋转发生偏移的情况,可以利用通过传送带134带动载料装置135在滑动槽132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将工件输送到钻机12的正下方进行钻孔工作,再利用将防滑垫a3设置在载料装置135的上端面,增大工件与防滑垫a3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工件在钻孔的时候出现打滑的情况,再利用复位弹簧a26复位带动伸缩臂a24顶住夹紧块a22的后端面,当工件放置在载料装置135内部的时候会挤压夹紧块a22往后移动带动伸缩臂a24进行翻转,从而将外顶块a25往外顶住,使得外顶块a25能够与工件的侧端面接触,加大工件受到的摩擦力,避免工件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情况,最后利用工件往下滑动到载料装置135端面的时候,通过接触片b2的端面往下凹陷得到缓冲,再通过橡胶块b4的端面顶住工件的侧端,最后让橡胶块b4通过变形槽b5往内发生形变,使得摩擦板b6能够直接与工件的侧端接触,能够提高工件置于载料装置135中的稳定性,避免工件跟随钻机12的旋转发生偏移,使得工件能够精准的进行钻孔。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7-图9,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所述外顶块a25包括卡合框c1、伸缩槽c2、支撑块c3、摩擦块c4,所述卡合框c1嵌固在外顶块a25的顶端,且与伸缩臂a24的末端相卡合,所述伸缩槽c2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外顶块a25的两侧端,所述支撑块c3嵌固在外顶块a25的底端,所述摩擦块c4设有五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支撑块c3的底端,所述摩擦块c4倾斜嵌固在支撑块c3的底端,倾斜的角度为60度,且长度由右侧向左侧逐渐缩短,有利于让外顶块a25往外顶出的时候,让摩擦块c4发生形变。

所述摩擦块c4包括镶嵌槽c41、缓冲槽c42、支撑条c43、接触层c44,所述镶嵌槽c41设置在摩擦块c4的内部顶端,所述缓冲槽c42设有三个,且垂直排列于摩擦块c4的左侧端面,所述支撑条c43设有八个以上,且以三个为一组横向排列于缓冲槽c42的内部,所述接触层c44嵌固在摩擦块c4的底部,所述缓冲槽c42为三角形状,有利于让摩擦块c4通过缓冲槽c42发生形变,使得置于右端的摩擦块c4能够凹陷。

所述接触层c44包括铁皮片d1、空槽d2、支撑橡胶d3、防滑槽d4,所述铁皮片d1嵌固在摩擦块c4的底部端面,所述空槽d2位于铁皮片d1的下端,所述支撑橡胶d3设有三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铁皮片d1的底端,所述防滑槽d4设有三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接触层c44的底部端面,所述接触层c44的形状由中间向两端弯曲,有利于让接触层c44端面的防滑槽d4能够充分的与工件的侧端面接触。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利用外顶块a25往外顶出的时候,让摩擦块c4发生形变,使得摩擦块c4的端面能够紧紧贴合于工件的端面,避免工件在钻孔的时候出现偏移的情况,再利用将缓冲槽c42设置为三角形状,能够让摩擦块c4与工件接触的时候,让摩擦块c4通过缓冲槽c42发生形变,使得置于右端的摩擦块c4能够凹陷,让置于左侧的摩擦块c4逐个与工件的侧端面接触,加大工件受到的摩擦力,最后利用支撑橡胶d3顶住接触层c44,使得接触层c44端面的防滑槽d4能够充分的与工件的侧端面接触,从而提高工件置于载料装置135的稳定性,避免工件钻孔的时候发生偏移,让工件所钻出孔的位置不会出现偏差的情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1)、控制面板(2)、箱门(3),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有控制面板(2),所述箱门(3)卡合于主体(1)前端左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1)包括工作腔(11)、钻机(12)、放置座(13),所述工作腔(11)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左端,所述钻机(12)位于放置座(13)的顶部,所述放置座(13)嵌固在工作腔(1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13)包括落料槽(131)、滑动槽(132)、转轴(133)、传送带(134)、载料装置(135),所述落料槽(131)设置在放置座(13)的中间位置,所述滑动槽(132)位于落料槽(131)的两端,所述转轴(133)设有两个,且分别横向安装在落料槽(131)的前后两端,所述传送带(134)连接于两个转轴(133),所述载料装置(135)卡合于滑动槽(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装置(135)包括把手(a1)、夹紧装置(a2)、防滑垫(a3)、切槽(a4)、掉料孔(a5)、卡合块(a6),所述把手(a1)嵌固在载料装置(135)的前端,所述夹紧装置(a2)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载料装置(135)的内部两端,所述防滑垫(a3)镶嵌在载料装置(135)的上端面,所述切槽(a4)设有八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防滑垫(a3)的上端面,所述掉料孔(a5)位于载料装置(135)的内部正中间,且贯穿于载料装置(135)的底部,所述卡合块(a6)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载料装置(135)的底部两端,且与传送带(134)端面的切口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a2)包括安装槽(a21)、夹紧块(a22)、摆动臂(a23)、伸缩臂(a24)、外顶块(a25)、复位弹簧(a26),所述安装槽(a21)设置在夹紧装置(a2)的内部,所述夹紧块(a22)卡合于安装槽(a21)的正中间,所述摆动臂(a23)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安装槽(a21)的内部两端,所述伸缩臂(a24)的一端嵌固在摆动臂(a23)的端面,所述外顶块(a25)设有两个分别卡合于安装槽(a21)的两端,且外顶块(a25)的后端与伸缩臂(a24)的末端相卡合,所述复位弹簧(a26)将两个摆动臂(a23)的内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块(a22)包括侧滑槽(b1)、接触片(b2)、弹力杆(b3)、橡胶块(b4)、变形槽(b5)、摩擦板(b6),所述侧滑槽(b1)设置在夹紧块(a22)的后端,且与摆动臂(a23)的末端相卡合,所述接触片(b2)嵌固在夹紧块(a22)的前端,且接触片(b2)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弹力杆(b3)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接触片(b2)的后端,所述橡胶块(b4)嵌固在夹紧块(a22)的前端底部,所述变形槽(b5)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橡胶块(b4)前端,所述摩擦板(b6)设有两个,且分别嵌固在夹紧块(a22)的前端底部,且贯穿于橡胶块(b4)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顶块(a25)包括卡合框(c1)、伸缩槽(c2)、支撑块(c3)、摩擦块(c4),所述卡合框(c1)嵌固在外顶块(a25)的顶端,且与伸缩臂(a24)的末端相卡合,所述伸缩槽(c2)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外顶块(a25)的两侧端,所述支撑块(c3)嵌固在外顶块(a25)的底端,所述摩擦块(c4)设有五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支撑块(c3)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c4)包括镶嵌槽(c41)、缓冲槽(c42)、支撑条(c43)、接触层(c44),所述镶嵌槽(c41)设置在摩擦块(c4)的内部顶端,所述缓冲槽(c42)设有三个,且垂直排列于摩擦块(c4)的左侧端面,所述支撑条(c43)设有八个以上,且以三个为一组横向排列于缓冲槽(c42)的内部,所述接触层(c44)嵌固在摩擦块(c4)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c44)包括铁皮片(d1)、空槽(d2)、支撑橡胶(d3)、防滑槽(d4),所述铁皮片(d1)嵌固在摩擦块(c4)的底部端面,所述空槽(d2)位于铁皮片(d1)的下端,所述支撑橡胶(d3)设有三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铁皮片(d1)的底端,所述防滑槽(d4)设有三个以上,且横向排列于接触层(c44)的底部端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控制面板、箱门,主体的前端设有控制面板,箱门卡合于主体前端左侧,主体包括工作腔、钻机、放置座,放置座包括落料槽、滑动槽、转轴、传送带、载料装置,所载料装置包括把手、夹紧装置、防滑垫、切槽、掉料孔、卡合块,夹紧装置包括安装槽、夹紧块、摆动臂、伸缩臂、外顶块、复位弹簧,夹紧块包括侧滑槽、接触片、弹力杆、橡胶块、变形槽、摩擦板,本发明利用载料装置挤压夹紧块往后移动带动伸缩臂进行翻转,从而将外顶块往外顶住,使得外顶块能够与工件的侧端面接触,加大工件受到的摩擦力,避免工件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情况,让工件能够精准的进行钻孔。

技术研发人员:高刚毅;朱鑫佳;居锋;黄裕辉;董作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楚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3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47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