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电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
背景技术:
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电缆自动灌装生产线包括一绝缘层自动上料系统、一成缆系统、一整圆设备以及一带退火功能的传送设备。
其中自动灌装氧化镁粉也称为自动上料系统,自动上料系统将未通过烘干的氧化镁粉灌装进入成缆系统,再通过轧压做成防火电缆,我公司在防火电缆测量绝缘电阻时,检测到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电缆绝缘电阻低,通过分析检测出设备有受潮现象。
使用过程中,绝缘(氧化镁)电阻低,电气绝缘性能降低,经常会造成电缆击穿。
现有的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生产线灌装在氧化镁过程中,没有对氧化镁进行潮气的驱除,杂质的去除,在防火电缆使用中绝缘电阻较小,在耐压测试时造成击穿。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过程中除潮装置;在生产线上安装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后,绝缘(氧化镁)电阻有极大的提高,提高了电气绝缘性能。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包括操作控制箱和依次布设的氧化镁粉加料斗、氧化镁粉料斗、加料导热管、灌装机构;在加料导热管与灌装机构之间装配有卸料装置;所述加料导热管上布设有多个用于对氧化镁粉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加热区上对应布设有加热区接线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区块包括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第四加热区、第五加热区和第六加热区;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第四加热区、第五加热区和第六加热区等距布设于加料导热管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第四加热区、第五加热区和第六加热区上分别对应布设有第一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第二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第三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第四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第五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第六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第一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第二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第三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第四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第五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第六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上分别装配有第一加热区接线柱、第二加热区接线柱、第三加热区接线柱、第四加热区接线柱、第五加热区接线柱、第六加热区接线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操作控制箱上安装有操作控制面板,操作控制面板上布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第四加热区、第五加热区和第六加热区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第二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第三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第四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第五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和第六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第二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第三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第四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第五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和第六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上分别对应布设有第一加热区热传感器、第二加热区热传感器、第三加热区热传感器、第四加热区热传感器、第五加热区热传感器、第六加热区热传感器、第一加热区接触器、第二加热区接触器、第三加热区接触器、第四加热区接触器、第五加热区接触器和第六加热区接触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操作控制箱包括380v/50hz三相四线总电源,三相四线总电源开关,控制电源开关、控制电源旋钮开关、三相四线总电源保护熔断器、控制电源保护熔断器、第一加热区电源开关、第二加热区电源开关、第三加热区电源开关、第四加热区电源开关、第五加热区电源开关、第六加热区电源开关、第一加热区电流表、第二加热区电流表、第三加热区电流表、第四加热区电流表、第五加热区电流表、第六加热区电流表、第一加热区接触器、第二加热区接触器、第三加热区接触器、第四加热区接触器、第五加热区接触器、第六加热区接触器、第一加热区加热器、第二加热区加热器、第三加热区加热器、第四加热区加热器、第五加热区加热器、第六加热区加热器、第一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第二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第三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第四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第五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和第六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氧化镁粉料斗底部连通加料变向管,加料变向管底部连通倾斜布设的加料导热管;所述加料导热管与加料变向管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0°~5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料导热管底部连通加料变径管,加料变径管底部连通三通导管;三通导管底部分别连接灌装机构和卸料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垂直布设的卸料管,卸料管上安装有卸料阀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灌装机构包括加料管,加料管上安装有进料阀门,加料管底部连通灌装料斗,灌装料斗上装配有料斗盖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具有较好的绝缘电阻:防火电缆的绝缘电阻取决于氧化镁内水分的含量。在标准条件下,通过除潮湿度不超过0.4%时。紧压的氧化镁绝缘电阻在20℃时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mω/km,当电缆长度小于100m时,测量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000mω;
2.本发明具有电气强度:成品电缆的电气强度取决于氧化镁的最终密度,当电缆受到急剧弯曲时,弯曲处的绝缘材料密度会降低。严重时出现开裂,这样导致电缆的电气强度下降。试验表明,在温度为20℃,频率为50hz时,标准密度的电缆未经弯曲时电气强度接近610mv/m,弯曲过的电缆,当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时,其电缆强度约为3mv/m;
3.本发明加热除潮温控范围:0~2000℃,氧化镁有高度耐火绝缘性能;经1000℃以上高温灼烧可转变为晶体,升至1500-2000℃则成死烧氧化镁(也就是所说的镁砂)或烧结氧化镁。
4.本发明在加热或被火焰烧烤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有毒的烟雾和气体。
5.本发明的白色粉末(淡黄色为氮化镁),无臭、无味、无毒,是典型的碱土金属氧化物;
6.本发明的灌装除潮生产范围:单芯:6-400mm;2-4芯:2.5-25mm;
7.本发明采用自动灌装除潮生产工艺,温度自动化控制非常方便,无需人工控制;
8.本发明可以分辨氧化镁是否受潮;正常情况下,氧化镁应该是白色的粉末。如果氧化镁吸收空气中潮气,颜色会发生变化;另外氧化镁的白度降低,活性也发生了变化;此外氧化镁的形状如果都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结块等),性状不均匀等;
9.本发明运行可靠性高;通过加热除潮后,空气中水分蒸发较快高,使氧化镁灌装料斗内无潮气,保持氧化镁为松散的结晶体,不易结垢、结块、堵塞等现象,运行可靠,维护更容易。
10.本发明的除潮原理(灼烧氢氧化镁得氧化镁):氧化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变成氢氧化镁,氧化镁通过加热反应后变成氧化镁和水,水分蒸发后剩余氧化镁,化学方程式:氧化镁能和水发生微弱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加热能加快反应,常温下氧化镁和水的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它在氧化镁表面,阻碍了氧化镁和水的进一步反应。所以,常温下氧化镁和水的反应很缓慢、微弱,化学方程式如下:mgo h2o→mg(oh)2;氢氧化镁经1000℃以上高温灼烧可转变为晶体,升至1500-2000℃则成死烧氧化镁或烧结氧化镁。氢氧化镁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加热)=mgo h2o。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控制箱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气二次控制原理图。
图中附图标记:第一加热区1,第二加热区2,第三加热区3,第四加热区4,第五加热区5,第六加热区6,加料导热管7,加料变径管8,三通导管9,进料阀门10,第一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1,第二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2,第三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3,第四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4,第五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5,第六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6,加热区接线柱17,第一加热区接线柱h11h12,第二加热区接线柱h21h22,第三加热区接线柱h31h32,第四加热区接线柱h41h42,第五加热区接线柱h51h52,第六加热区接线柱h61h62,加料管18,灌装氧化镁粉料斗盖板19,灌装料斗20,卸料管21,卸料阀门22,加料变向管23,氧化镁粉料斗24,氧化镁粉加料斗25,操作控制面板26,操作控制箱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包括操作控制箱27和依次布设的氧化镁粉加料斗25、氧化镁粉料斗24、加料导热管7、灌装机构60;在加料导热管7与灌装机构60之间装配有卸料装置50;所述加料导热管7上布设有多个用于对氧化镁粉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加热区上对应布设有加热区接线柱17;所述加热区块包括第一加热区1、第二加热区2、第三加热区3、第四加热区4、第五加热区5和第六加热区6;第一加热区1、第二加热区2、第三加热区3、第四加热区4、第五加热区5和第六加热区6等距布设于加料导热管7上;通过在生产线上安装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后,绝缘(氧化镁)电阻有极大的提高,提高了电气绝缘性能。
氧化镁粉料斗24底部连通加料变向管23,加料变向管23底部连通倾斜布设的加料导热管7;所述加料导热管7与加料变向管23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0°~50°。
本实施例中的,加料导热管7与加料变向管23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2°;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加料导热管7与加料变向管23之间人性化的倾斜角度设计,使得氧化镁粉能够紧贴进行导流,方便分离过程。
本实施例中,加热除潮温控范围:0~400℃,氧化镁有高度耐火绝缘性能;经1000℃以上高温灼烧可转变为晶体,升至1500-2000℃则成死烧氧化镁(也就是所说的镁砂)或烧结氧化镁。
加料导热管7底部连通加料变径管8,加料变径管8底部连通三通导管9;三通导管9底部分别连接灌装机构60和卸料装置50;卸料装置50包括垂直布设的卸料管21,卸料管21上安装有卸料阀门22;灌装机构60包括加料管18,加料管18上安装有进料阀门10,加料管18底部连通灌装料斗20,灌装料斗20上装配有料斗盖板19。
具体的,氧化镁粉通过氧化镁粉加料斗25加入至氧化镁粉料斗24,再通过加料变向管23将氧化镁粉导流至加料导热管7;加料导热管7、加料变径管8与三通导管9连接为一个整体;三通导管9分两路,第一管路与进料阀门10、加料管18进入灌装氧化镁粉料斗20;另一管路与卸料阀门22、卸料管21进行连接。当防火电缆生产灌装绝缘体时,驱除潮气后的氧化镁粉通过加料导热管7、加料变径管8、三通导管9、进料阀门10、加料管18进入灌装料斗20进行防火电缆的氧化镁粉灌装绝缘;当防火电缆生产结束时,将驱除潮气后剩余的氧化镁粉通过卸料阀门22与卸料管21放出来。
本实施在加热或被火焰烧烤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有毒的烟雾和气体,其中,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1000mω/km,当电缆长度小于100m时,测量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000mω;本实施中的白色粉末(淡黄色为氮化镁),无臭、无味、无毒,是典型的碱土金属氧化物。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箱示意图;具体包括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氧化镁的除潮说明:操作控制面板26安装在操作控制箱27上。
第二次磁力吸附净化杂物后的氧化镁粉进入加料导热管7后,通过操作操作控制面板26上安装的控制电源旋钮开关cs,旋转在“开”的位置,使nl4220v/50hz控制电源得电,再依次将第一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1、第二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2、第三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3、第四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4、第五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5、第六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6旋转在“开”的位置,对第一加热区1、第二加热区2、第三加热区3、第四加热区4、第五加热区5、第六加热区6进行加热,其温度控制在350~400℃,对其驱除潮气;潮气通过加热后由加料变向管23、氧化镁粉料斗24上的过滤盖上部的孔位散出去。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气原理图;当a相、b相、c相、零线n的380v/50hz三相四线总电源输送至三相四线总电源开关(断路器)qs1,合上三相四线总电源开关(断路器)qs1,控制电源开关(断路器)qs2得电、同时三相四线总电源保护熔断器fu1得电。
当控制电源开关(断路器)qs2得电时,控制电源保护熔断器fu2也得电,旋转操作控制箱27上安装的操作控制面板26的控制电源旋钮开关cs至“开”的位置时,220v/50hz控制电源nl4得电。
当三相四线总电源保护熔断器fu1得电时,第一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1、第二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2、第三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3、第四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4、第五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5、第六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6均得电。
当第一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1得电后,合上第一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1,第一加热区电流表a1得电、第一加热区接触器km1也同时得电;当第一加热区接触器km1吸合后,第一加热区接线柱h11h12将电源接通,给第一加热区加热器r1供电,第一加热区加热器r1开始运行加热。
当第二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2得电后,合上第二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2,第二加热区电流表a2得电、第二加热区接触器km2也同时得电;当第二加热区接触器km2吸合后,第二加热区接线柱h21h22将电源接通,给第二加热区加热器r2供电,第二加热区加热器r2开始运行加热。
当第三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3得电后,合上第三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3,第三加热区电流表a3得电、第三加热区接触器km3也同时得电;当第三加热区接触器km3吸合后,第三加热区接线柱h31h32将电源接通,给第三加热区加热器r3供电,第三加热区加热器r3开始运行加热。
当第四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4得电后,合上第四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4,第四加热区电流表a4得电、第四加热区接触器km4也同时得电;当第四加热区接触器km4吸合后,第四加热区接线柱h41h42将电源接通,给第四加热区加热器r4供电,第四加热区加热器r4开始运行加热。
当第五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5得电后,合上第五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5,第五加热区电流表a5得电、第五加热区接触器km5也同时得电;当第五加热区接触器km5吸合后,第五加热区接线柱h51h52将电源接通,给第五加热区加热器r5供电,第五加热区加热器r5开始运行加热。
当第六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6得电后,合上第六加热区电源开关(断路器)qf6,第六加热区电流表a6得电、第六加热区接触器km6也同时得电;当第六加热区接触器km6吸合后,第六加热区接线柱h61h62将电源接通,给第六加热区加热器r6供电,第六加热区加热器r6开始运行加热。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气二次控制原理图;其中电气控制说明如下:
当旋转cs控制电源旋钮开关至“开”的位置时,220v/50hz控制电源nl4得电,同时第一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1、第二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2、第三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3、第四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4、第五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5、第六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6均得电。
1.旋转操作控制箱27上安装的操作控制面板26,第一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1至“开”的位置时,rkc1第一加热区温度控制仪表rkcrh400得电,开始运行。
当第一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1检测第一加热区1温度低于400℃时,第一加热区接触器km1吸合,第一加热区接线柱h11h12将电源接通,给第一加热区加热器r1供电,第一加热区加热器r1开始运行加热。
当第一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1检测第一加热区1温度高于400℃时,第一加热区接触器km1断开,第一加热区接线柱h11h12电源失电,第一加热区加热器r1停止加热加热。
2.旋转操作控制箱27上安装的操作控制面板26,第二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2至“开”的位置时,rkc2第二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得电,开始运行。
当第二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2检测第二加热区2温度低于400℃时,第二加热区接触器km2吸合,第二加热区接线柱h21h22将电源接通,给第二加热区加热器r2供电,第二加热区加热器r2开始运行加热。
当第二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2检测第二加热区2温度高于400℃时,第二加热区接触器km2断开,第二加热区接线柱h21h22电源失电,第二加热区加热器r2停止加热加热。
3.旋转操作控制箱27上安装的操作控制面板26,第三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3至“开”的位置时,rkc3第三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得电,开始运行。
当第三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3检测第三加热区3温度低于400℃时,第三加热区接触器km3吸合,第三加热区接线柱h31h32将电源接通,给第三加热区加热器r3供电,第三加热区加热器r3开始运行加热。
当第三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3检测第三加热区3温度高于400℃时,第三加热区接触器km3断开,第三加热区接线柱h31h32电源失电,第三加热区加热器r3停止加热加热。
4.旋转操作控制箱27上安装的操作控制面板26,第四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4至“开”的位置时,rkc4第四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得电,开始运行。
当第四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4检测第四加热区4温度低于400℃时,第四加热区接触器km4吸合,第四加热区接线柱h41h42将电源接通,给第四加热区加热器r4供电,第四加热区加热器r4开始运行加热。
当第四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4检测第四加热区4温度高于400℃时,第四加热区接触器km4断开,第四加热区接线柱h41h42电源失电,第四加热区加热器r4停止加热加热。
5.旋转操作控制箱27上安装的操作控制面板26,第五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5至“开”的位置时,rkc5第五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得电,开始运行。
当第五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5检测第五加热区5温度低于400℃时,第五加热区接触器km5吸合,第五加热区接线柱h51h52将电源接通,给第五加热区加热器r5供电,第五加热区加热器r5开始运行加热;
当第五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5检测第五加热区5温度高于400℃时,第五加热区接触器km5断开,第五加热区接线柱h51h52电源失电,第五加热区加热器r5停止加热加热;
6.旋转操作控制箱27上安装的操作控制面板26,第六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6至“开”的位置时,rkc6第六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得电,开始运行。
当第六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6检测第六加热区6温度低于400℃时,第六加热区接触器km6吸合,第五加热区接线柱h61h62将电源接通,给第六加热区加热器r6供电,第六加热区加热器r6开始运行加热;
当第六加热区热传感器(热电偶)tc6检测第六加热区6温度高于400℃时,第六加热区接触器km6断开,第五加热区接线柱h61h62电源失电,第六加热区加热器r6停止加热加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第一加热区1,第二加热区2,第三加热区3,第四加热区4,第五加热区5,第六加热区6,加料导热管7,加料变径管8,三通导管9,进料阀门10,第一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1,第二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2,第三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3,第四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4,第五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5,第六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6,加热区接线柱17,第一加热区接线柱h11h12,第二加热区接线柱h21h22,第三加热区接线柱h31h32,第四加热区接线柱h41h42,第五加热区接线柱h51h52,第六加热区接线柱h61h62,加料管18,灌装氧化镁粉料斗盖板19,灌装料斗20,卸料管21,卸料阀门22,加料变向管23,氧化镁粉料斗24,氧化镁粉加料斗25,操作控制面板26,操作控制箱2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1.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控制箱(27)和依次布设的氧化镁粉加料斗(25)、氧化镁粉料斗(24)、加料导热管(7)、灌装机构(60);在加料导热管(7)与灌装机构(60)之间装配有卸料装置(50);所述加料导热管(7)上布设有多个用于对氧化镁粉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加热区上对应布设有加热区接线柱(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区块包括第一加热区(1)、第二加热区(2)、第三加热区(3)、第四加热区(4)、第五加热区(5)和第六加热区(6);第一加热区(1)、第二加热区(2)、第三加热区(3)、第四加热区(4)、第五加热区(5)和第六加热区(6)等距布设于加料导热管(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1)、第二加热区(2)、第三加热区(3)、第四加热区(4)、第五加热区(5)和第六加热区(6)上分别对应布设有第一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1)、第二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2)、第三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3)、第四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4)、第五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5)、第六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6);第一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1)、第二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2)、第三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3)、第四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4)、第五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5)、第六加热区热电偶插入孔位(16)上分别装配有第一加热区接线柱(h11h12)、第二加热区接线柱(h21h22)、第三加热区接线柱(h31h32)、第四加热区接线柱(h41h42)、第五加热区接线柱(h51h52)、第六加热区接线柱(h61h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控制箱(27)上安装有操作控制面板(26),操作控制面板(26)上布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加热区(1)、第二加热区(2)、第三加热区(3)、第四加热区(4)、第五加热区(5)和第六加热区(6)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1)、第二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2)、第三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3)、第四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4)、第五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5)和第六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1)、第二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2)、第三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3)、第四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4)、第五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5)和第六加热区旋钮控制开关(cs6)上分别对应布设有第一加热区热传感器(tc1)、第二加热区热传感器(tc2)、第三加热区热传感器(tc3)、第四加热区热传感器(tc4)、第五加热区热传感器(tc5)、第六加热区热传感器(tc6)、第一加热区接触器(km1)、第二加热区接触器(km2)、第三加热区接触器(km3)、第四加热区接触器(km4)、第五加热区接触器(km5)和第六加热区接触器(km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控制箱(27)包括380v/50hz三相四线总电源,三相四线总电源开关(qs1),控制电源开关(qs2)、控制电源旋钮开关(cs)、三相四线总电源保护熔断器(fu1)、控制电源保护熔断器(fu2)、第一加热区电源开关(qf1)、第二加热区电源开关(qf2)、第三加热区电源开关(qf3)、第四加热区电源开关(qf4)、第五加热区电源开关(qf5)、第六加热区电源开关(qf6)、第一加热区电流表(a1)、第二加热区电流表(a2)、第三加热区电流表(a3)、第四加热区电流表(a4)、第五加热区电流表(a5)、第六加热区电流表(a6)、第一加热区接触器(km1)、第二加热区接触器(km2)、第三加热区接触器(km3)、第四加热区接触器(km4)、第五加热区接触器(km5)、第六加热区接触器(km6)、第一加热区加热器(r1)、第二加热区加热器(r2)、第三加热区加热器(r3)、第四加热区加热器(r4)、第五加热区加热器(r5)、第六加热区加热器(r6)、第一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rkc1)、第二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rkc2)、第三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rkc3)、第四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rkc4)、第五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rkc5)和第六加热区rkcrh400温度控制仪表(rkc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粉料斗(24)底部连通加料变向管(23),加料变向管(23)底部连通倾斜布设的加料导热管(7);所述加料导热管(7)与加料变向管(23)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0°~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导热管(7)底部连通加料变径管(8),加料变径管(8)底部连通三通导管(9);三通导管(9)底部分别连接灌装机构(60)和卸料装置(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50)包括垂直布设的卸料管(21),卸料管(21)上安装有卸料阀门(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火电缆氧化镁灌装除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机构(60)包括加料管(18),加料管(18)上安装有进料阀门(10),加料管(18)底部连通灌装料斗(20),灌装料斗(20)上装配有料斗盖板(1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