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84


本发明涉及金属工具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



背景技术:

浇铸设备就是利用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机械。

现有的浇铸设备在工作时,往模具内添加原液时,一次加入过多的量时,会导致原料无法全部进入模具内,部分原料溢出而落在主体上,从而会造成原料的浪费,降低了环保性,不仅如此,现有的浇铸设备在工作时,部分原料会粘附在进料管的内壁上,当没有及时清理时,原料会在进料管的内壁上结块,在长久后,进料管容易被堵塞,从而对浇铸工作产生影响,降低了现有的浇铸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包括模具、漏斗、进料管、浇铸机构和主体,所述模具和浇铸机构均设置在主体的上方,所述漏斗通过进料管与模具连通,所述主体内设有plc,还包括防溢机构和防堵塞机构,所述防溢机构设置在主体的上方,所述防堵塞机构设置在进料管内,所述防溢机构与防堵塞机构连接;

所述防溢机构包括收集盒、收集管、两个密封组件和若干导热组件,所述收集盒的形状为环形,所述收集盒设置在主体的上方,所述收集盒套设在模具上,所述导热组件周向均匀设置在收集盒的靠近模具的一侧,所述收集盒的上方通过收集管与漏斗连通,两个密封组件关于收集盒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收集盒的远离模具的一侧,所述导热组件与防堵塞机构连接;

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加热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进料管上,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进料管内,所述转动组件与加热组件连接;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转杆、两个第一刮杆、两个第二刮杆和两个固定杆,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进料管内,所述驱动单元与转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转杆的中心处连接,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刮杆的中心处连接,所述第一刮杆与进料管的内壁抵靠,所述第二刮杆与漏斗的内壁抵靠,两个第二刮杆的中心处分别与两个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驱动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第一刮杆和第二刮杆转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轴承、转轴和蜗轮,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漏斗内,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转杆的中心处连接,所述蜗轮设置在转轴上,所述蜗轮与加热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给进料管加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机、蜗杆、第二轴承、加热盒和两个加热单元,所述加热盒的形状为环形,所述加热盒的内圈与进料管的外周连接,所述电机和第二轴承均设置在加热盒的上方,所述进料管上设有两个圆孔,所述电机与蜗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圆孔与第二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两个加热单元关于加热盒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加热单元与蜗杆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加热的目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第三轴承、动力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两个固定环,所述加热盒的上方设有两个小孔,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与小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蜗杆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动力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杆的另一端穿过小孔设置在加热盒的内部,所述动力杆的外周与第三轴承的内圈连接,两个固定环分别套设在动力杆的两端上,所述固定环的外周与加热盒的内壁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导热的目的,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翅片、清洁框和移动单元,所述导热翅片的两侧分别与收集盒的靠近模具的一侧和模具连接,所述清洁框的形状为回形,所述清洁框套设在导热翅片上,所述清洁框的靠近导热翅片的一侧均匀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导热翅片抵靠,所述移动单元设置在加热盒上,所述移动单元与清洁框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清洁框移动,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动力盒、移动板、移动杆、支管和导热杆,所述动力盒设置在加热盒上,所述动力盒的靠近加热盒的一侧设有贯穿孔,所述导热杆的外周与贯穿孔的内壁连接,所述导热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加热盒内和动力盒内,所述支管设置在动力盒的远离加热盒的一侧,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支管内,所述移动板的外周与支管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板和清洁框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排料管、密封板、橡胶块、支板、调节杆、两个凸块、两个弹性绳、两个第一弹簧和两个限位单元,所述排料管设置在收集盒的远离模具的一侧,所述橡胶块设置在排料管内,所述橡胶块的一侧与密封板的一侧连接,所述密封板的一侧与排料管的远离收集盒的一端抵靠,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分别与收集盒和密封板连接,所述凸块设置在排料管的远离收集盒的一端上,所述密封板的靠近橡胶块的一侧设有凹口,所述橡胶块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凹口连通,所述支板设置在穿孔内,所述凸块设置在凹口内,所述凸块与支板的一侧抵靠,两个第一弹簧分别设置在支板的另一侧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凹口的内壁和支板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支板的靠近凸块的一侧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穿孔与限位单元连接,所述橡胶块的远离密封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与限位单元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为了限位,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铰接杆、限位板和限位块,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排料管的内壁抵靠,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通过铰接杆与调节杆铰接,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限位板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另一侧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与凹槽匹配,所述凹槽为燕尾槽。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浇铸的目的,所述浇铸机构包括顶板、料盒和两个支撑板,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两个支撑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主体的上方的两侧连接,所述料盒设置在顶板的上方,所述料盒的下方设有浇注管,所述浇注管与进料管同轴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通过防溢机构,实现收集溢出的原液的功能,避免原液溢出而落在主体上,从而防止造成原液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与现有的防溢机构相比,该防溢机构提高了收集盒的密封性,减小了金属原液被氧化的几率,从而防止对原液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防止收集盒内收集到的金属原液内出现结块的现象,从而防止对回收重复利用工作产生影响,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通过防堵塞机构,减小原液出现结块现象的几率,防止原料在进料管的内壁上结块,从而避免造成进料管的堵塞,防止影响浇铸工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与现有的防堵塞机构相比,该防堵塞机构与防溢机构为一体联动机构,实现给导热翅片除尘的功能,防止影响导热效果,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的防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的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

图中:1.主体,2.模具,3.支撑板,4.顶板,5.料盒,6.收集盒,7.导热翅片,8.清洁框,9.排料管,10.弹性绳,11.密封板,12.橡胶块,13.凸块,14.支板,15.第一弹簧,16.调节杆,17.铰接杆,18.限位板,19.限位块,20.进料管,21.漏斗,22.收集管,23.转轴,24.固定杆,25.第二刮杆,26.第一刮杆,27.蜗轮,28.蜗杆,29.电机,30.第二锥齿轮,31.第一锥齿轮,32.动力杆,33.固定环,34.导热杆,35.动力盒,36.支管,37.移动板,38.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包括模具2、漏斗21、进料管20、浇铸机构和主体1,所述模具2和浇铸机构均设置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漏斗21通过进料管20与模具2连通,所述主体1内设有plc,还包括防溢机构和防堵塞机构,所述防溢机构设置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防堵塞机构设置在进料管20内,所述防溢机构与防堵塞机构连接;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一般用于数据的处理以及指令的接收和输出,用于实现中央控制。

该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通过防溢机构,实现收集溢出的原液的功能,避免原液溢出而落在主体1上,从而防止造成原液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通过防堵塞机构,减小原液出现结块现象的几率,防止原料在进料管20的内壁上结块,从而避免造成进料管20的堵塞,防止影响浇铸工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如图4-5所示,所述防溢机构包括收集盒6、收集管22、两个密封组件和若干导热组件,所述收集盒6的形状为环形,所述收集盒6设置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收集盒6套设在模具2上,所述导热组件周向均匀设置在收集盒6的靠近模具2的一侧,所述收集盒6的上方通过收集管22与漏斗21连通,两个密封组件关于收集盒6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收集盒6的远离模具2的一侧,所述导热组件与防堵塞机构连接;

当金属原液倒入漏斗21内时,当过多的原液进入漏斗21内时,部分原液可以通过收集管22进入收集盒6的内部,从而实现收集溢出的原液,避免原液溢出而落在主体1上,从而防止造成原液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通过设置的密封组件,可以实现密封收集盒6的功能,使得外界的空气不会进入收集盒6的内部,从而减小了金属原液被氧化的几率,从而防止对原液的质量造成影响,避免原液无法被重复利用,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导热组件,可以将模具2上的热量传递至收集盒6的内部,从而可以实现给收集盒6加热的功能,防止收集盒6内收集到的金属原液内出现结块的现象,从而防止对回收重复利用工作产生影响,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如图2-3所示,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加热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进料管20上,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进料管20内,所述转动组件与加热组件连接;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转杆、两个第一刮杆26、两个第二刮杆25和两个固定杆24,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进料管20内,所述驱动单元与转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转杆的中心处连接,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刮杆26的中心处连接,所述第一刮杆26与进料管20的内壁抵靠,所述第二刮杆25与漏斗21的内壁抵靠,两个第二刮杆25的中心处分别与两个固定杆24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杆24的另一端与驱动单元连接。

控制加热组件工作,实现给进料管20加热的功能,同时带动驱动单元工作,通过固定杆24带动第二刮杆25转动,通过转杆带动第一刮杆26转动,从而对进料管20的内壁和漏斗21的内壁进行清理的工作,使得金属原液不会粘附在内壁上,也使得金属原液处于流动的状态,从而减小原液出现结块现象的几率,防止原料在进料管20的内壁上结块,从而避免造成进料管20的堵塞,从而防止影响浇铸工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通过两种不同形式来防止金属原液出现结块的现象,从而提升了防堵塞的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第一刮杆26和第二刮杆25转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轴承、转轴23和蜗轮27,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漏斗21内,所述转轴23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转轴23的另一端与转杆的中心处连接,所述蜗轮27设置在转轴23上,所述蜗轮27与加热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给进料管20加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机29、蜗杆28、第二轴承、加热盒和两个加热单元,所述加热盒的形状为环形,所述加热盒的内圈与进料管20的外周连接,所述电机29和第二轴承均设置在加热盒的上方,所述进料管20上设有两个圆孔,所述电机29与蜗杆28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蜗杆2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圆孔与第二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蜗杆28与蜗轮27啮合,两个加热单元关于加热盒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加热单元与蜗杆28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加热的目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第三轴承、动力杆32、第一锥齿轮31、第二锥齿轮30和两个固定环33,所述加热盒的上方设有两个小孔,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与小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31设置在蜗杆28上,所述第二锥齿轮30与动力杆32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杆32的另一端穿过小孔设置在加热盒的内部,所述动力杆32的外周与第三轴承的内圈连接,两个固定环33分别套设在动力杆32的两端上,所述固定环33的外周与加热盒的内壁连接。

电机29启动,带动蜗杆28转动,通过蜗杆28与蜗轮27的啮合,使得转轴23转动,从而通过固定杆24带动第二刮杆25转动,通过转杆带动第一刮杆26转动,从而对进料管20的内壁和漏斗21的内壁进行清理的工作,使得金属原液不会粘附在内壁上,也使得金属原液处于流动的状态,从而减小原液出现结块现象的几率,同时带动第一锥齿轮31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31与第二锥齿轮30的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30转动,从而带动动力杆32转动,使得动力杆32与固定环33发生相对转动,通过摩擦生热的方式,使得固定环33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得加热盒内的温度升高,通过加热盒与进料管20的抵靠,使得加热盒内的热量可以传递至进料管20上,从而实现给进料管20加热的功能,防止原料在进料管20的内壁上结块,从而避免造成进料管20的堵塞,从而防止影响浇铸工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导热的目的,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翅片7、清洁框8和移动单元,所述导热翅片7的两侧分别与收集盒6的靠近模具2的一侧和模具2连接,所述清洁框8的形状为回形,所述清洁框8套设在导热翅片7上,所述清洁框8的靠近导热翅片7的一侧均匀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导热翅片7抵靠,所述移动单元设置在加热盒上,所述移动单元与清洁框8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清洁框8移动,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动力盒35、移动板37、移动杆38、支管36和导热杆34,所述动力盒35设置在加热盒上,所述动力盒35的靠近加热盒的一侧设有贯穿孔,所述导热杆34的外周与贯穿孔的内壁连接,所述导热杆3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加热盒内和动力盒35内,所述支管36设置在动力盒35的远离加热盒的一侧,所述移动板37设置在支管36内,所述移动板37的外周与支管36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38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板37和清洁框8连接。

通过导热翅片7,可以将模具2上的热量传递至收集盒6内,实现给收集盒6内加热的功能,从而防止收集盒6内收集到的金属原液内出现结块的现象,从而防止对回收重复利用工作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当加热盒内的温度升高时,通过导热杆34,可以将加热盒内的温度传递至动力盒35内,使得动力盒35内的温度升高,由于动力盒35内设有热膨胀系数较大的气体,从而使得气体膨胀,从而带动移动板37向远离动力盒35的方向移动,通过移动杆38带动清洁框8移动,从而使得毛刷对导热翅片7进行清洁的工作,使得导热翅片7上不会出现积灰的现象,从而不会对导热效果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排料管9、密封板11、橡胶块12、支板14、调节杆16、两个凸块13、两个弹性绳10、两个第一弹簧15和两个限位单元,所述排料管9设置在收集盒6的远离模具2的一侧,所述橡胶块12设置在排料管9内,所述橡胶块12的一侧与密封板11的一侧连接,所述密封板11的一侧与排料管9的远离收集盒6的一端抵靠,所述弹性绳10的两端分别与收集盒6和密封板11连接,所述凸块13设置在排料管9的远离收集盒6的一端上,所述密封板11的靠近橡胶块12的一侧设有凹口,所述橡胶块12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凹口连通,所述支板14设置在穿孔内,所述凸块13设置在凹口内,所述凸块13与支板14的一侧抵靠,两个第一弹簧15分别设置在支板14的另一侧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凹口的内壁和支板14连接,所述调节杆16的一端与支板14的靠近凸块13的一侧连接,所述调节杆16的另一端穿过穿孔与限位单元连接,所述橡胶块12的远离密封板11的一侧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与限位单元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为了限位,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铰接杆17、限位板18和限位块19,所述限位板18的一侧与排料管9的内壁抵靠,所述限位板18的另一侧通过铰接杆17与调节杆16铰接,所述限位块19的一侧与限位板18连接,所述限位块19的另一侧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19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9与凹槽匹配,所述凹槽为燕尾槽。

当需要将收集盒6内收集到的金属原液排出时,人为带动密封板11向远离排料管9的方向移动,拉伸弹性绳10,使得橡胶块12从排料管9处移出,从而便于原液通过排料管9排出,当排料完成后,再将橡胶块12放入排料管9内,使得密封板11与排料管9抵靠,由于弹性绳10处于拉伸的状态,从而会给密封板11一个向靠近排料管9的方向的力,使得密封板11与排料管9抵靠牢固,同时,当密封板11与排料管9抵靠时,凸块13会与支板14抵靠,压缩第一弹簧15,从而带动调节杆16移动,通过铰接杆17,使得两个限位板18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限位板18与排料管9的内壁抵靠牢固,从而限制了橡胶块12的位置,增加了与排料管9内壁接触的面积,使得橡胶块12不易与排料管9分离,从而提高了收集盒6内部的密封性,避免外界的空气进入收集盒6的内部,从而减小了金属原液被氧化的几率,从而防止对原液的质量造成影响,避免原液无法被重复利用,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浇铸的目的,所述浇铸机构包括顶板4、料盒5和两个支撑板3,所述顶板4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3的一端连接,两个支撑板3的另一端分别与主体1的上方的两侧连接,所述料盒5设置在顶板4的上方,所述料盒5的下方设有浇注管,所述浇注管与进料管20同轴设置。

当进行浇铸工作时,控制料盒5内的金属原液通过浇注管落入漏斗21内,再通过进料管20进入模具2内,从而可以实现往模具2内添加原液的功能,实现浇铸的目的。

当金属原液倒入漏斗21内时,当过多的原液进入漏斗21内时,部分原液可以通过收集管22进入收集盒6的内部,从而实现收集溢出的原液,避免原液溢出而落在主体1上,从而防止造成原液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通过设置的密封组件,可以实现密封收集盒6的功能,使得外界的空气不会进入收集盒6的内部,从而减小了金属原液被氧化的几率,从而防止对原液的质量造成影响,避免原液无法被重复利用,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导热组件,可以将模具2上的热量传递至收集盒6的内部,从而可以实现给收集盒6加热的功能,防止收集盒6内收集到的金属原液内出现结块的现象,从而防止对回收重复利用工作产生影响,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控制加热组件工作,实现给进料管20加热的功能,同时带动驱动单元工作,通过固定杆24带动第二刮杆25转动,通过转杆带动第一刮杆26转动,从而对进料管20的内壁和漏斗21的内壁进行清理的工作,使得金属原液不会粘附在内壁上,也使得金属原液处于流动的状态,从而减小原液出现结块现象的几率,防止原料在进料管20的内壁上结块,从而避免造成进料管20的堵塞,从而防止影响浇铸工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通过防溢机构,实现收集溢出的原液的功能,避免原液溢出而落在主体1上,从而防止造成原液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与现有的防溢机构相比,该防溢机构提高了收集盒6的密封性,减小了金属原液被氧化的几率,从而防止对原液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防止收集盒6内收集到的金属原液内出现结块的现象,从而防止对回收重复利用工作产生影响,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通过防堵塞机构,减小原液出现结块现象的几率,防止原料在进料管20的内壁上结块,从而避免造成进料管20的堵塞,防止影响浇铸工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与现有的防堵塞机构相比,该防堵塞机构与防溢机构为一体联动机构,实现给导热翅片7除尘的功能,防止影响导热效果,实用性更高。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包括模具(2)、漏斗(21)、进料管(20)、浇铸机构和主体(1),所述模具(2)和浇铸机构均设置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漏斗(21)通过进料管(20)与模具(2)连通,所述主体(1)内设有pl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溢机构和防堵塞机构,所述防溢机构设置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防堵塞机构设置在进料管(20)内,所述防溢机构与防堵塞机构连接;

所述防溢机构包括收集盒(6)、收集管(22)、两个密封组件和若干导热组件,所述收集盒(6)的形状为环形,所述收集盒(6)设置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收集盒(6)套设在模具(2)上,所述导热组件周向均匀设置在收集盒(6)的靠近模具(2)的一侧,所述收集盒(6)的上方通过收集管(22)与漏斗(21)连通,两个密封组件关于收集盒(6)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收集盒(6)的远离模具(2)的一侧,所述导热组件与防堵塞机构连接;

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加热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进料管(20)上,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进料管(20)内,所述转动组件与加热组件连接;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转杆、两个第一刮杆(26)、两个第二刮杆(25)和两个固定杆(24),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进料管(20)内,所述驱动单元与转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转杆的中心处连接,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刮杆(26)的中心处连接,所述第一刮杆(26)与进料管(20)的内壁抵靠,所述第二刮杆(25)与漏斗(21)的内壁抵靠,两个第二刮杆(25)的中心处分别与两个固定杆(24)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杆(24)的另一端与驱动单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轴承、转轴(23)和蜗轮(27),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漏斗(21)内,所述转轴(23)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转轴(23)的另一端与转杆的中心处连接,所述蜗轮(27)设置在转轴(23)上,所述蜗轮(27)与加热组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机(29)、蜗杆(28)、第二轴承、加热盒和两个加热单元,所述加热盒的形状为环形,所述加热盒的内圈与进料管(20)的外周连接,所述电机(29)和第二轴承均设置在加热盒的上方,所述进料管(20)上设有两个圆孔,所述电机(29)与蜗杆(28)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蜗杆(2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圆孔与第二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蜗杆(28)与蜗轮(27)啮合,两个加热单元关于加热盒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加热单元与蜗杆(28)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第三轴承、动力杆(32)、第一锥齿轮(31)、第二锥齿轮(30)和两个固定环(33),所述加热盒的上方设有两个小孔,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与小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31)设置在蜗杆(28)上,所述第二锥齿轮(30)与动力杆(32)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杆(32)的另一端穿过小孔设置在加热盒的内部,所述动力杆(32)的外周与第三轴承的内圈连接,两个固定环(33)分别套设在动力杆(32)的两端上,所述固定环(33)的外周与加热盒的内壁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翅片(7)、清洁框(8)和移动单元,所述导热翅片(7)的两侧分别与收集盒(6)的靠近模具(2)的一侧和模具(2)连接,所述清洁框(8)的形状为回形,所述清洁框(8)套设在导热翅片(7)上,所述清洁框(8)的靠近导热翅片(7)的一侧均匀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导热翅片(7)抵靠,所述移动单元设置在加热盒上,所述移动单元与清洁框(8)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动力盒(35)、移动板(37)、移动杆(38)、支管(36)和导热杆(34),所述动力盒(35)设置在加热盒上,所述动力盒(35)的靠近加热盒的一侧设有贯穿孔,所述导热杆(34)的外周与贯穿孔的内壁连接,所述导热杆(3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加热盒内和动力盒(35)内,所述支管(36)设置在动力盒(35)的远离加热盒的一侧,所述移动板(37)设置在支管(36)内,所述移动板(37)的外周与支管(36)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38)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板(37)和清洁框(8)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排料管(9)、密封板(11)、橡胶块(12)、支板(14)、调节杆(16)、两个凸块(13)、两个弹性绳(10)、两个第一弹簧(15)和两个限位单元,所述排料管(9)设置在收集盒(6)的远离模具(2)的一侧,所述橡胶块(12)设置在排料管(9)内,所述橡胶块(12)的一侧与密封板(11)的一侧连接,所述密封板(11)的一侧与排料管(9)的远离收集盒(6)的一端抵靠,所述弹性绳(10)的两端分别与收集盒(6)和密封板(11)连接,所述凸块(13)设置在排料管(9)的远离收集盒(6)的一端上,所述密封板(11)的靠近橡胶块(12)的一侧设有凹口,所述橡胶块(12)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凹口连通,所述支板(14)设置在穿孔内,所述凸块(13)设置在凹口内,所述凸块(13)与支板(14)的一侧抵靠,两个第一弹簧(15)分别设置在支板(14)的另一侧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凹口的内壁和支板(14)连接,所述调节杆(16)的一端与支板(14)的靠近凸块(13)的一侧连接,所述调节杆(16)的另一端穿过穿孔与限位单元连接,所述橡胶块(12)的远离密封板(11)的一侧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与限位单元一一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铰接杆(17)、限位板(18)和限位块(19),所述限位板(18)的一侧与排料管(9)的内壁抵靠,所述限位板(18)的另一侧通过铰接杆(17)与调节杆(16)铰接,所述限位块(19)的一侧与限位板(18)连接,所述限位块(19)的另一侧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19)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9)与凹槽匹配,所述凹槽为燕尾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机构包括顶板(4)、料盒(5)和两个支撑板(3),所述顶板(4)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3)的一端连接,两个支撑板(3)的另一端分别与主体(1)的上方的两侧连接,所述料盒(5)设置在顶板(4)的上方,所述料盒(5)的下方设有浇注管,所述浇注管与进料管(20)同轴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包括模具、漏斗、进料管、浇铸机构和主体,还包括防溢机构和防堵塞机构,所述防溢机构包括收集盒、收集管、两个密封组件和若干导热组件,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加热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转杆、两个第一刮杆、两个第二刮杆和两个固定杆,该用于金属工具制造的浇铸设备通过防溢机构,实现收集溢出的原液的功能,避免原液溢出而落在主体上,从而防止造成原液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通过防堵塞机构,减小原液出现结块现象的几率,防止原料在进料管的内壁上结块,从而避免造成进料管的堵塞,防止影响浇铸工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有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群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5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49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