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82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属于石油钻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井下管柱遇卡事故的发生率随之不断上升。对于一些遇卡严重的管柱,利用上提、倒扣等传统操作方式已不能起到良好解卡效果,这就需要井下切割管柱的方式来取出管柱。目前主要的切割方式有机械切割、爆炸切割。机械切割通过机械刀具切割方式,通过在井口转动管柱,在大斜度井、水平井、深部切割时扭矩损失大、效果较差,同时刀片易损坏,稳定性不高。爆炸切割通过电缆输送爆炸枪,通过井下爆破的方式切割,但是电缆输送时易出现中途遇阻,所需药量等参数无法准确判断,易损伤套管,导致事故复杂化。因此亟需新型高效的井下管柱切割的工具和技术。

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技术,通过充分利用流体水力能量,在高压流体中加入固体颗粒,粒子在流体带动下加速到速度150m/s以上,然后冲击管柱表面,可有效破碎管柱,同时在井下通过射流的反作用力,使工具旋转,产生旋转粒子射流以实现井下管柱的360°高效切割,而且水力切割工具尺寸小,可实现小管径、变形管等特殊管柱的切割,该技术可实现井下复杂管柱的高效切割,降低作业成本,提高油气开发整体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井下旋转粒子射流管柱高效切割,切割工具360°旋转,能够进行小管径、变形管等特殊管柱切割,有效提高井下复杂管柱切割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的井下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

本发明所述的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包括管柱、扶正器筒体、压帽、支撑环、扶正叶片、压盖、过滤网、限位块、上压块、上压块密封圈、碟簧、导向块、旋转外筒、1#摩擦盘、中心轴密封圈、1#扶正轴承、2#扶正轴承、垫片、卡环、止推轴承、调心轴承、压缩弹簧、下压盖密封圈、下压盖、2#摩擦盘、摩擦片、摩擦片密封圈、中心轴、喷头本体、直喷式喷嘴、旋转式喷嘴、喷嘴外套、硬质合金喷嘴组成。扶正器筒体设置在管柱内,扶正叶片设置在扶正器筒体表面,扶正叶片上下设置两侧,扶正叶片轮廓为圆弧-直线-圆弧结构,该结构可有效降低工具起升下放过程中的运动阻力,并使工具在管柱内居中。压帽设置在扶正器筒体内,通过螺纹与扶正器筒体连接,压盖设置在压帽与支撑环之间,压盖与过滤网连接,压盖用于支撑过滤网,支撑环用来支撑压盖,压盖-过滤网-支撑环结构设置2-4道,通过多级过滤,实现流体中大颗粒杂质过滤,防止下部喷嘴水眼堵塞。限位块设置在扶正器筒体上,支撑环的最下部,用于支撑上部的压盖、过滤网和支撑环,通过压帽螺纹的不断旋紧,使压盖和支撑环压紧到限位块上,实现过滤网的固定,并密封压帽、压盖、支撑环、限位块之间的接触面。

上压块设置在扶正器筒体下部,通过螺纹与扶正器筒体连接。上压块密封圈设置在上压块和导向块之间,将导向块内部高压流体密封,此处为静摩擦密封。碟簧设置在上压块和导向块之间,安装后碟簧处于压紧状态,将导向块下压,导向块设置在碟簧下部,导向块材质为锡青铜或硬质合金,1#摩擦盘设置在导向块下部,在碟簧的压紧作用下,1#摩擦盘与导向块紧贴,在工作过程中,1#摩擦盘与导向块相对旋转运动,为旋转动密封,用于密封1#摩擦盘内部的高压流体,1#摩擦盘材质为锡青铜或硬质合金。随着1#摩擦盘与导向块的不断工作,两者磨损量增加,在碟簧推动作用下,两者磨损量被抵消,因此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旋转机械密封。旋转外筒设置在上压块下部,通过螺纹与上压块连接,作为工具旋转部分外筒,起支撑和保护作用。中心轴密封圈设置在1#摩擦盘和中心轴之间,用于密封中心轴内的高压流体,此处为静密封。1#扶正轴承设置在旋转外筒和中心轴之间,2#扶正轴承设置在1#扶正轴承下部,旋转外筒和中心轴之间,通过1#扶正轴承和2#扶正轴承共同作用可有效扶正中心轴,避免中心轴不居中而导致1#摩擦盘偏磨。垫片设置在2#扶正轴承和止推轴承之间,用于支撑上部2#扶正轴承和压紧下部的止推轴承,止推轴承设置在垫片和卡环中间,用于承受中心轴轴向的压力,并保证中心轴能顺利旋转。卡环卡在中心轴上,对中心轴轴向进行限位,通过卡环上部止推轴承和下部调心轴承的阻挡,可将中心轴轴向位移限定,使工具能够承受一定向上的钻压和向下的拉力。调心轴承套在中心轴上,用于抵消中心轴运动过程中的偏心量,降低中心轴的摩擦磨损。压缩弹簧设置在下压盖内部,2#摩擦盘的上部,压缩弹簧安装后处于压缩状态,将下部的2#摩擦盘下压。下压盖设置在旋转外筒下部,通过螺纹与下压盖连接,用于支撑上部的调心轴承和对压缩弹簧导向。下压盖密封圈设置在下压盖和2#摩擦盘之间,用于密封工具外部的高压流体和杂质进入中心轴内,为静密封。2#摩擦盘设置在压缩弹簧下部摩擦片上部,材质为锡青铜或硬质合金,通过2#摩擦盘和摩擦片的配合,实现中心轴下部旋转密封,防止高压流体和杂质进入中心轴内,随着2#摩擦盘和摩擦片不断摩擦,两者都会出现磨损,通过压缩弹簧的下压作用,可抵消两者磨损量,使旋转密封结构长时间有效。摩擦片密封圈设置在摩擦片和中心轴之间,用于密封工具外部的高压流体和杂质,此处为静密封。喷头本体设置在中心轴下部,通过螺纹与中心轴连接,用于安装直喷式喷嘴和旋转式喷嘴。直喷式喷嘴设置在喷头本体内部,用于喷射直喷粒子射流,直喷粒子射流垂直冲向管柱内壁,在管柱内壁表面产生瞬时极大冲击应力,使管壁快速冲蚀磨损,经过粒子射流不断冲蚀,可割透管体,直喷式喷嘴在喷头本体横截面上设置2-4个。旋转式喷嘴设置在喷头本体内,用于喷嘴旋转粒子射流,旋转粒子射流冲击管壁后,会产生使工具旋转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工具旋转,旋转粒子射流也具有切割管体作用,通过直喷式喷嘴和旋转式喷嘴的共同作用,实现了井下旋转粒子射流对井下管柱的360°切割,旋转式喷嘴在喷头本体横截面上设置2-4个。旋转式喷嘴轴线与直喷式喷嘴轴线的夹角α为10-90°,旋转式喷嘴轴线与直径方向的夹角β为10-60°。喷嘴外套设置在喷嘴本体内,通过螺纹与喷头本体连接,喷嘴外套材质为高耐磨钢质或硬质合金,用于提高喷嘴外筒寿命。硬质合金喷嘴镶嵌在喷嘴外套内,用于喷射粒子射流,硬质合金喷嘴可有效提高喷嘴工作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泵送工作液中加入砂粒等粒子,利用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实现对粒子和流体中大直径颗粒过滤净化,并通过扶正叶片对工具进行扶正,在井下喷射旋转粒子射流,实现井下管柱360°高效切割,不受小管径、变形管等限制,有效提高井下复杂管柱切割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的俯视图。

图中:1、管柱;2、扶正器筒体;3、压帽;4、支撑环;5、扶正叶片;6、压盖;7、过滤网;8、限位块;9、上压块;10、上压块密封圈;11、碟簧;12、导向块;13、旋转外筒;14、1#摩擦盘;15、中心轴密封圈;16、1#扶正轴承;17、2#扶正轴承;18、垫片;19、卡环;20、止推轴承;21、调心轴承;22、压缩弹簧;23、下压盖密封圈;24、下压盖;25、2#摩擦盘;26、摩擦片;27、摩擦片密封圈;28、中心轴;29、喷头本体;30、直喷式喷嘴;31、旋转式喷嘴;32、喷嘴外套;33、硬质合金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包括管柱1、扶正器筒体2、压帽3、支撑环4、扶正叶片5、压盖6、过滤网7、限位块8、上压块9、上压块密封圈10、碟簧11、导向块12、旋转外筒13、1#摩擦盘14、中心轴密封圈15、1#扶正轴承16、2#扶正轴承17、垫片18、卡环19、止推轴承20、调心轴承21、压缩弹簧22、下压盖密封圈23、下压盖24、2#摩擦盘25、摩擦片26、摩擦片密封圈27、中心轴28、喷头本体29、直喷式喷嘴30、旋转式喷嘴31、喷嘴外套32、硬质合金喷嘴33。扶正器筒体2设置在管柱1内,扶正叶片5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表面,扶正叶片5上下设置两侧,扶正叶片5轮廓为圆弧-直线-圆弧结构,该结构可有效降低工具起升下放过程中的运动阻力,并使工具在管柱1内居中。压帽3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内,通过螺纹与扶正器筒体2连接,压盖6设置在压帽3与支撑环4之间,压盖6与过滤网7连接,压盖6用于支撑过滤网7,支撑环4用来支撑压盖6,压盖6-过滤网7-支撑环4结构设置2-4道,通过多级过滤,实现流体中大颗粒杂质过滤,防止下部喷嘴水眼堵塞。限位块8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上,支撑环4的最下部,用于支撑上部的压盖6、过滤网7和支撑环4,通过压帽3螺纹的不断旋紧,使压盖6和支撑环4压紧到限位块8上,实现过滤网7固定,并密封压帽3、压盖6、支撑环4、限位块8之间的接触面。上压块9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下部,通过螺纹与扶正器筒体2连接。上压块密封圈10设置在上压块9和导向块12之间,将导向块12内部高压流体密封,此处为静摩擦密封。碟簧11设置在上压块9和导向块12之间,安装后碟簧11处于压紧状态,将导向块12下压,导向块12设置在碟簧11下部,导向块12材质为锡青铜或硬质合金,1#摩擦盘14设置在导向块12下部,在碟簧11的压紧作用下,1#摩擦盘14与导向块12紧贴,在工作过程中,1#摩擦盘14与导向块12相对旋转运动,为旋转动密封,用于密封1#摩擦盘14内部的高压流体,1#摩擦盘14材质为锡青铜或硬质合金。随着1#摩擦盘14与导向块12的不断工作,两者磨损量增加,在碟簧11推动作用下,两者磨损量被抵消,因此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旋转机械密封。旋转外筒13设置在上压块9下部,通过螺纹与上压块9连接,作为工具旋转部分外筒,起支撑和保护作用。中心轴密封圈15设置在1#摩擦盘14和中心轴28之间,用于密封中心轴28内的高压流体,此处为静密封。1#扶正轴承16设置在旋转外筒13和中心轴28之间,2#扶正轴承17设置在1#扶正轴承16下部,旋转外筒13和中心轴28之间,通过1#扶正轴承16和2#扶正轴承17共同作用可有效扶正中心轴28,避免中心轴28不居中而导致1#摩擦盘14偏磨。垫片18设置在2#扶正轴承17和止推轴承20之间,用于支撑上部2#扶正轴承17和压紧下部的止推轴承20,止推轴承20设置在垫片18和卡环19中间,用于承受中心轴28轴向的压力,并保证中心轴28能顺利旋转。卡环19卡在中心轴28上,对中心轴28轴向进行限位,通过卡环19上部止推轴承20和下部调心轴承21的阻挡,可将中心轴28轴向位移限定,使工具能够承受一定向上的钻压和向下的拉力。调心轴承21套在中心轴28上,用于抵消中心轴28运动过程中的偏心量,降低中心轴28的摩擦磨损。压缩弹簧22设置在下压盖24内部,2#摩擦盘25的上部,压缩弹簧22安装后处于压缩状态,将下部的2#摩擦盘25下压。下压盖24设置在旋转外筒13下部,通过螺纹与下压盖24连接,用于支撑上部的调心轴承21和对压缩弹簧22导向。下压盖密封圈23设置在下压盖24和2#摩擦盘25之间,用于密封工具外部的高压流体和杂质进入中心轴28内,为静密封。2#摩擦盘25设置在压缩弹簧22下部摩擦片26上部,材质为锡青铜或硬质合金,通过2#摩擦盘25和摩擦片26的配合,实现中心轴28下部旋转密封,防止高压流体和杂质进入中心轴28内,随着2#摩擦盘25和摩擦片26不断摩擦,两者都会出现磨损,通过压缩弹簧22的下压作用,可抵消两者磨损量,使旋转密封结构长时间有效。摩擦片密封圈27设置在摩擦片26和中心轴28之间,用于密封工具外部的高压流体和杂质,此处为静密封。喷头本体29设置在中心轴28下部,通过螺纹与中心轴28连接,用于安装直喷式喷嘴30和旋转式喷嘴31。直喷式喷嘴30设置在喷头本体29内部,用于喷射直喷粒子射流,直喷粒子射流垂直冲向管柱1内壁,在管柱1内壁表面产生瞬时极大冲击应力,使管壁快速冲蚀磨损,经过粒子射流不断冲蚀,可割透管体,直喷式喷嘴30在喷头本体29横截面上设置2-4个。旋转式喷嘴31设置在喷头本体29内,用于喷嘴旋转粒子射流,旋转粒子射流冲击管壁后,会产生使工具旋转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工具旋转,旋转粒子射流也具有切割管体作用,通过直喷式喷嘴30和旋转式喷嘴31的共同作用,实现了井下旋转粒子射流对井下管柱1的360°切割,旋转式喷嘴31在喷头本体29横截面上设置2-4个。旋转式喷嘴31轴线与直喷式喷嘴轴线30的夹角α为10-90°,旋转式喷嘴31轴线与直径方向的夹角β为10-60°。喷嘴外套32设置在喷嘴本体29内,通过螺纹与喷头本体29连接,喷嘴外套32材质为高耐磨钢质或硬质合金,用于提高喷嘴外筒寿命。硬质合金喷嘴33镶嵌在喷嘴外套32内,用于喷射粒子射流,硬质合金喷嘴33可有效提高喷嘴工作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包括管柱(1)、扶正器筒体(2)、压帽(3)、支撑环(4)、扶正叶片(5)、压盖(6)、过滤网(7)、限位块(8)、上压块(9)、上压块密封圈(10)、碟簧(11)、导向块(12)、旋转外筒(13)、1#摩擦盘(14)、中心轴密封圈(15)、1#扶正轴承(16)、2#扶正轴承(17)、垫片(18)、卡环(19)、止推轴承(20)、调心轴承(21)、压缩弹簧(22)、下压盖密封圈(23)、下压盖(24)、2#摩擦盘(25)、摩擦片(26)、摩擦片密封圈(27)、中心轴(28)、喷头本体(29)、直喷式喷嘴(30)、旋转式喷嘴(31)、喷嘴外套(32)、硬质合金喷嘴(33),扶正器筒体(2)设置在管柱(1)内,扶正叶片(5)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表面,扶正叶片(5)上下设置两侧,扶正叶片(5)轮廓为圆弧-直线-圆弧结构,该结构可有效降低工具起升下放过程中的运动阻力,并使工具在管柱(1)内居中,压帽(3)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内,通过螺纹与扶正器筒体(2)连接,压盖(6)设置在压帽(3)与支撑环(4)之间,压盖(6)与过滤网(7)连接,压盖(6)用于支撑过滤网(7),支撑环(4)用来支撑压盖(6),限位块(8)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上,支撑环(4)的最下部,用于支撑上部的压盖(6)、过滤网(7)和支撑环(4),上压块(9)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下部,通过螺纹与扶正器筒体(2)连接,上压块密封圈(10)设置在上压块(9)和导向块(12)之间,将导向块(12)内部高压流体密封,此处为静摩擦密封,碟簧(11)设置在上压块(9)和导向块(12)之间,安装后碟簧(11)处于压紧状态,将导向块(12)下压,导向块(12)设置在碟簧(11)下部,导向块(12)材质为锡青铜或硬质合金,1#摩擦盘(14)设置在导向块(12)下部,在碟簧(11)的压紧作用下,1#摩擦盘(14)与导向块(12)紧贴,在工作过程中,1#摩擦盘(14)与导向块(12)相对旋转运动,为旋转动密封,用于密封1#摩擦盘(14)内部的高压流体,1#摩擦盘(14)材质为锡青铜或硬质合金,随着1#摩擦盘(14)与导向块(12)的不断工作,两者磨损量增加,在碟簧(11)推动作用下,两者磨损量被抵消,因此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旋转机械密封,旋转外筒(13)设置在上压块(9)下部,通过螺纹与上压块(9)连接,作为工具旋转部分外筒,起支撑和保护作用,中心轴密封圈(15)设置在1#摩擦盘(14)和中心轴(28)之间,用于密封中心轴(28)内的高压流体,此处为静密封,1#扶正轴承(16)设置在旋转外筒(13)和中心轴(28)之间,2#扶正轴承(17)设置在1#扶正轴承(16)下部,旋转外筒(13)和中心轴(28)之间,通过1#扶正轴承(16)和2#扶正轴承(17)共同作用可有效扶正中心轴(28),避免中心轴(28)不居中而导致1#摩擦盘(14)偏磨,垫片(18)设置在2#扶正轴承(17)和止推轴承(20)之间,用于支撑上部2#扶正轴承(17)和压紧下部的止推轴承(20),止推轴承(20)设置在垫片(18)和卡环(19)中间,用于承受中心轴(28)轴向的压力,并保证中心轴(28)能顺利旋转,卡环(19)卡在中心轴(28)上,对中心轴(28)轴向进行限位,通过卡环(19)上部止推轴承(20)和下部调心轴承(21)的阻挡,可将中心轴(28)轴向位移限定,使工具能够承受一定向上的钻压和向下的拉力,调心轴承(21)套在中心轴(28)上,用于抵消中心轴(28)运动过程中的偏心量,降低中心轴(28)的摩擦磨损,压缩弹簧(22)设置在下压盖(24)内部,2#摩擦盘(25)的上部,压缩弹簧(22)安装后处于压缩状态,将下部的2#摩擦盘(25)下压,下压盖(24)设置在旋转外筒(13)下部,通过螺纹与下压盖(24)连接,用于支撑上部的调心轴承(21)和对压缩弹簧(22)导向,下压盖密封圈(23)设置在下压盖(24)和2#摩擦盘(25)之间,用于密封工具外部的高压流体和杂质进入中心轴(28)内,为静密封,2#摩擦盘(25)设置在压缩弹簧(22)下部摩擦片(26)上部,材质为锡青铜或硬质合金,通过2#摩擦盘(25)和摩擦片(26)的配合,实现中心轴(28)下部旋转密封,防止高压流体和杂质进入中心轴(28)内,随着2#摩擦盘(25)和摩擦片(26)不断摩擦,两者都会出现磨损,通过压缩弹簧(22)的下压作用,可抵消两者磨损量,使旋转密封结构长时间有效,摩擦片密封圈(27)设置在摩擦片(26)和中心轴(28)之间,用于密封工具外部的高压流体和杂质,此处为静密封,喷头本体(29)设置在中心轴(28)下部,通过螺纹与中心轴(28)连接,用于安装直喷式喷嘴(30)和旋转式喷嘴(31),直喷式喷嘴(30)设置在喷头本体(29)内部,用于喷射直喷粒子射流,直喷粒子射流垂直冲向管柱(1)内壁,在管柱(1)内壁表面产生瞬时极大冲击应力,使管壁快速冲蚀磨损,经过粒子射流不断冲蚀,可割透管体,旋转式喷嘴(31)设置在喷头本体(29)内,用于喷嘴旋转粒子射流,旋转粒子射流冲击管壁后,会产生使工具旋转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工具旋转,旋转粒子射流也具有切割管体作用,通过直喷式喷嘴(30)和旋转式喷嘴(31)的共同作用,实现了井下旋转粒子射流对井下管柱(1)的360°切割,喷嘴外套(32)设置在喷嘴本体(29)内,通过螺纹与喷头本体(29)连接,喷嘴外套(32)材质为高耐磨钢质或硬质合金,用于提高喷嘴外筒寿命,硬质合金喷嘴(33)镶嵌在喷嘴外套(32)内,用于喷射粒子射流,硬质合金喷嘴(33)可有效提高喷嘴工作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压盖(6)-过滤网(7)-支撑环(4)结构设置2-4道,通过多级过滤,实现流体中大颗粒杂质过滤,防止下部喷嘴水眼堵塞,通过压帽(3)螺纹的不断旋紧,使压盖(6)和支撑环(4)压紧到限位块(8)上,实现过滤网(7)固定,并密封压帽(3)、压盖(6)、支撑环(4)、限位块(8)之间的接触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直喷式喷嘴(30)在喷头本体(29)横截面上设置2-4个,旋转式喷嘴(31)在喷头本体(29)横截面上设置2-4个,旋转式喷嘴(31)轴线与直喷式喷嘴轴线(30)的夹角α为10-90°,旋转式喷嘴(31)轴线与直径方向的夹角β为10-6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包括压帽、支撑环、扶正叶片、压盖、过滤网、碟簧、旋转外筒、摩擦盘、扶正轴承、卡环、止推轴承、压缩弹簧、中心轴、喷头本体、硬质合金喷嘴等,通过在泵送工作液中加入粒子,利用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实现对粒子和流体中大直径颗粒过滤净化,并通过扶正叶片对工具进行扶正,在井下喷射旋转粒子射流,实现井下管柱360°高效切割,不受小管径、变形管等特殊条件限制,有效提高井下复杂管柱切割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孙宝京;常方瑞;韩晓强;徐依吉;张在朋;张宪超;靳纪军;时凤霞;毛炳坤;王帅;黄文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技术研发日:2021.05.24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49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