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流水线称重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5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液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小型流水线称重灌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灌装机普遍采用通过控制灌装时间进行灌装,这种灌装存在以下不足,这种灌装机的自动灌装功能是通过设置时间间隔来实现的,操作人员必须非常谨慎的在相同时间内操作瓶子灌装,增加操作员的紧张程度,增加操作员的劳累;灌装机设置固定的时间进行灌装,灌装时水泵出水流量不稳定或被抽液体中存在气泡时会导致灌装结果存在严重的误差;随着料桶内的液体被抽出,料筒内的水压越来越小,灌装误差就会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小型流水线称重灌装机,本实用新型可设置于流水线中,自动对容器进行灌装,减少人力成本,该灌装机通过称量容器重量来检测容器内的输液量,以控制灌装头的启停,提高了灌装精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流水线称重灌装机,包括流水线和设置于流水线旁的称重灌装机,所述流水线上设置有截停抬升机构,所述截停抬升机构用于截停流水线上的容器并带动容器上升预设高度;

所述称重灌装机包括第一夹持机构、称重机构和灌装头,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水平设置于称重机构中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容器瓶颈,所述灌装头设置于第一夹持机构的正上方,所述灌装头与输液管连接用于向容器内灌输液体,所述称重机构包括支撑板、弹簧、导柱和激光传感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水平设置于支撑板中部,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导柱,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可滑动设置于导柱上,所述导柱的顶部设置有顶板,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弹簧设置于导柱外侧位于支撑板底端和底板顶端之间,所述底板顶部竖直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架,所述传感器安装架上由上到下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激光传感器的安装槽,所述激光传感器设置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架、第一弧形夹、第二弧形夹、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架的后端,所述第一弧形夹的连接端和第二弧形夹的连接端铰接于固定架的前端,所述推动机构的伸出端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滑块,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弧形夹中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滑块上,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弧形夹中部,所述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滑块在固定架内移动以使第一弧形夹和第二弧形夹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内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顶部和底部设置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可沿滑轨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截停抬升机构包括第二夹持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第二夹持机构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或松开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夹具安装架、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液压杆,所夹具安装架设置于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铰接于夹紧安装架上,所述夹具安装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铰接于夹具安装架的侧面,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夹具或第二夹具的中部,所述液压杆用于推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松开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铰接处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定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的最小距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截停抬升机构以截持流水线上的容器,并带动容器上升,通过称重灌装机对容器进行输液,整套操作无需人工来操作,减少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夹持住容器,灌装头向容器内输入液体,随着容器内的液体不断增加,容器与第一夹持机构的重力也在不断增加,以下压支撑板,支撑板不断下降直至传感器检测到支撑板地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容器内液体的重量以控制灌装头的启停,改变以往的灌装方式,不受灌装头容量的限制,提高了灌装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称重灌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夹持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截停抬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流水线;2、称重灌装机;21、第一夹持机构;211、固定架;2111、滑轨;212、第一弧形夹;213、第二弧形夹;214、第一连接杆;215、第二连接杆;216、推动机构;2161、滑块;22、称重机构;221、支撑板;222、弹簧;223、导柱;224、传感器;225、顶板;226、底板;227、传感器安装架;2271、安装槽;23、灌装头;3、截停抬升机构;31、第二夹持机构;311、夹具安装架;312、第一夹具;313、第二夹具;314、液压杆;315、限位板;32、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小型流水线称重灌装机,包括流水线1和设置于流水线1旁的称重灌装机2,所述流水线1上设置有截停抬升机构3,所述截停抬升机构3用于截停流水线1上的容器并带动容器上升预设高度;

所述称重灌装机2包括第一夹持机构21、称重机构22和灌装头23,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1水平设置于称重机构22中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1用于夹持容器瓶颈,所述灌装头23设置于第一夹持机构21的正上方,所述灌装头23与输液管连接用于向容器内灌输液体,所述称重机构22包括支撑板221、弹簧222、导柱223和激光传感器224,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1水平设置于支撑板221中部,所述支撑板221的两端均设置有导柱223,所述支撑板221的两端可滑动设置于导柱223上,所述导柱223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25,底部设置有底板226,所述弹簧222设置于导柱223外侧位于支撑板221底端和底板226顶端之间,所述底板226顶部竖直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架227,所述传感器安装架227上由上到下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激光传感器224的安装槽2271,所述激光传感器224设置于安装槽227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传感器224其型号为psc1202-np。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1包括固定架211、第一弧形夹212、第二弧形夹213、第一连接杆214、第二连接杆215和推动机构216,所述推动机构216设置于固定架211的后端,所述第一弧形夹212的连接端和第二弧形夹213的连接端铰接于固定架211的前端,所述推动机构216的伸出端上设置有滑块2161,所述第一连接杆214的一端铰接于滑块2161,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弧形夹212中部,所述第二连接杆215的一端铰接于滑块2161上,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弧形夹213中部,所述推动机构216用于推动滑块2161在固定架211内移动以使第一弧形夹212和第二弧形夹213相互靠近或远离。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211的内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滑轨2111,所述滑块2161顶部和底部设置有与滑轨2111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2161可沿滑轨2111滑动。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截停抬升机构3包括第二夹持机构31和升降机构32,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1设置于升降机构32上,所述升降机构32用于带动第二夹持机构31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1用于夹持或松开容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1包括夹具安装架311、第一夹具312、第二夹具313和液压杆314,所夹具安装架311设置于升降机构32上,所述第一夹具312和第二夹具313均铰接于夹紧安装架上,所述夹具安装架311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杆314,所述液压杆314的一端铰接于夹具安装架311的侧面,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夹具312或第二夹具313的中部,所述液压杆314用于推动第一夹具312和第二夹具313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松开容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具312和第二夹具313的铰接处设置有限位板315,所述限位板315用于限定第一夹具312和第二夹具313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限位板用于放置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距离太近以使容器变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流水线上位于截停抬升机构旁可设置激光传感器,以检测流水线上的容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为推动气缸,所述升降机构为滑块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

拦截抬升:液压杆推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使其相互靠近以夹持流水线上的容器,夹持完毕后,升降机构带动第二夹持机构和容器上升,直至容器瓶颈抵到第一夹持机构,推动机构推动滑块向固定架前端移动,滑块两侧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推动第一弧形夹和第二弧形夹相互靠近以夹持容器瓶颈;

灌装称量:灌装头向容器内注入液体,随着容器内的液体不断增多,容器的重量也在不断增加,支撑板随着容器重量的增加而下降,直至传感器检测到支撑板底面,灌装头停止向容器内注入液体;

复位:第二夹持机构夹持住灌装完液体的容器,并带动容器下降至流水线上,第二夹持机构松开容器,使容器重回流水线上并随着流水线移动以完成下一道工序;支撑板和第一夹持机构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复位;

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对多个容器完成灌装工序。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5000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