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剂生产用高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9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杀菌剂生产用高效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通常应用于化工领域,用于化学产品的制备,例如杀菌剂的制备,在杀菌剂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添加各种化学原料,包括有机原料和无机原料等,同时还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从而使反应能够快速进行。

然而,传统的反应釜中的各种溶液之间混合得不够均匀,导致反应速度慢,反应不充分等问题,因而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剂生产用高效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杀菌剂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顶部中端的驱动电机,所述壳体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壳体内由上至下分别固定设有第一环形分液管和第二环形分液管,所述第一环形分液管和第二环形分液管的底部均设有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分液管和第二环形分液管,所述壳体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伸过所述第一环形分液管和第二环形分液管,且顶端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所述搅拌轴上两侧固定设有若干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包括横向固定的第一搅拌杆和倾斜固定的第二搅拌杆,所述壳体内侧壁设有加热器,且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第一环形分液管和第二环形分液管为两侧向上弯曲的月牙型结构。

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之间固有球型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且新颖,壳体内固定设有两侧向上弯曲的月牙型结构的第一环形分液管及第二环形分液管,可将不同的组分原料进行分开混合,提高混合的效果,而月牙型结构可提高环形分液管的储液量,保证原料液量满足反应釜的容量,进而可分批次进行反应,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搅拌叶包括横向固定的第一搅拌杆和倾斜固定的第二搅拌杆,一方面,可以搅动原料液,另一方面,倾斜固定的第二搅拌杆翻腾原料液,强化原料液上下的混合,进一步提高搅拌的效率,进而提高反应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之间固有球型珠,球型珠的表面曲率大,因此球型珠的表面积大,进而增大了搅拌的面积,进一步提高搅拌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环形分液管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驱动电机;3第一进料口;4第二进料口;5第一环形分液管;6第二环形分液管;7出液口;8搅拌轴;9搅拌叶;91第一搅拌杆;92第二搅拌杆;10加热器;11出料口;12球型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杀菌剂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顶部中端的驱动电机2,壳体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3和第二进料口4,壳体1内由上至下分别固定设有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的底部均设有出液口7,第一进料口3和第二进料口4均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壳体1内设有搅拌轴8,搅拌轴8伸过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且顶端穿过壳体1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搅拌轴8上两侧固定设有若干搅拌叶9,搅拌叶9包括横向固定的第一搅拌杆91和倾斜固定的第二搅拌杆92,壳体1内侧壁设有加热器10,且底部设有出料口11。

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为两侧向上弯曲的月牙型结构,可增大环形分液管的储液量,保证原料液量满足反应釜的容量,原料液可一次性加入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而后逐渐通过出液口7流入壳体1内,进而可实现边搅拌边自动流入,从而可实现原料分批次进行反应,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第一搅拌杆91和第二搅拌杆92之间固有球型珠12,球型珠的表面为曲面,其表面曲率大,因此球型珠的表面积大,进而增大了搅拌的面积,进一步提高搅拌效率。

具体的,不同组分的原料液可通过第一进料口3和第二进料口4一次性加入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内,原料液通过出液口7逐渐流入壳体1内,启动驱动电机2带动搅拌轴8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9对原料液进行搅拌混合,第一搅拌杆91和第二搅拌杆92可以搅动原料液和翻腾原料液,强化原料液上下的混合,进一步提高搅拌的效率,进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壳体1内侧壁设有的加热器10可对原料液加热至反应温度,提高反应效率,反应后的产品从出料口11排出,壳体1顶部设有放空阀以控制壳体1内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杀菌剂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顶部中端的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3)和第二进料口(4),所述壳体(1)内由上至下分别固定设有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所述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的底部均设有出液口(7),所述第一进料口(3)和第二进料口(4)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所述壳体(1)内设有搅拌轴(8),所述搅拌轴(8)伸过所述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且顶端穿过所述壳体(1)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所述搅拌轴(8)上两侧固定设有若干搅拌叶(9),所述搅拌叶(9)包括横向固定的第一搅拌杆(91)和倾斜固定的第二搅拌杆(92),所述壳体(1)内侧壁设有加热器(10),且底部设有出料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剂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分液管(5)和第二环形分液管(6)为两侧向上弯曲的月牙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剂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91)和第二搅拌杆(92)之间固有球型珠(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杀菌剂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顶部中端的驱动电机,壳体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壳体内由上至下分别固定设有第一环形分液管和第二环形分液管,第一环形分液管和第二环形分液管的底部均设有出液口,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均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环形分液管和第二环形分液管,壳体内设有搅拌轴,顶端穿过壳体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搅拌轴上两侧固定设有若干搅拌叶,搅拌叶包括横向固定的第一搅拌杆和倾斜固定的第二搅拌杆,壳体内侧壁设有加热器,且底部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且新颖,提高混合的均匀度,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付林;丁双龙;丁凯;丁瑞琴;吴静;丁桂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先进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8.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5002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