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伺服电机同步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升降机构又叫升降台,是一种将人或者货物升降到某一高度的升降设备,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时,升降平台上往往还装有各种平面输送设备,作为不同高度输送线的连接装置,因伺服电机输出的动力应用极为方便,因此伺服电机同步升降机构便得到了普及。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0133855u中公开的一种伺服电机同步升降机构,该机构通过伺服电机以及滚珠丝杠的结构形式,可以满足多种型号产品生产的需求,适宜推广应用,但是该装置在升降时由于只能垂直设置,严重浪费空间,在需要移动升降机构过程中一旦场地高度不够还需要将机构拆卸,频繁拆卸容易造成机构零件丢失与磨损,导致移动搬运工作过于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电机同步升降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伺服电机同步升降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器,所述转轴器的输出口自上而下分别套接有第二收卷轮和第一收卷轮,所述第二收卷轮的外壁缠绕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一收卷轮的外壁缠绕有第一钢丝绳,所述底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升降框,所述第一升降框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升降框内壁的两侧均焊接有一组拉杆固定器组合,拉杆固定器组合由两个单拉杆固定器组成,每组拉杆固定器组合均固定连接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外壁均套接有滑动环,两个所述滑动环的外壁共同焊接有第二升降框,所述滑动环、拉杆和拉杆固定器组合组成滑动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框外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外壁转动连接于第二导轮的外壁,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环的外壁,所述第二升降框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二升降框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机构,两个滑动机构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三升降框,所述第三升降框外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外壁转动连接于第一导轮的外壁,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环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的转轴处均安装有车轮固定器。
优选的,所述转轴器的一侧开设有输入孔,所述转轴器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输出孔,所述转轴器开设有输入孔内壁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二随动齿轮和第一随动齿轮,所述转轴器开设有输出孔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第二随动齿轮的内壁套接于第二收卷轮的一端,所述第一随动齿轮的内壁套接于第一收卷轮的一端,所述动力齿轮、第二随动齿轮和第一随动齿轮组成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框、第二升降框和第三升降框均呈叠加状结构,所述第三升降框外壁的一侧铰接有防护门。
优选的,所述底板外壁的一侧焊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外壁的推握处套接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拉杆固定器的内环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的内壁滚动连接有若干个滚动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伺服电机同步升降机构,通过滑动机构、第一升降框、第二升降框和第三升降框的设置,在升起机构时通过伺服电机收卷钢丝绳,从而将第二升降框从第一升降框上拉起,同时第三升降框从第二升降框上拉起,反之降落时将第三升降框收回第二升降框内,同时第二升降框收回第一升降框内,完成同步升降工作,可以使机构更加节省空间,避免搬运时频繁拆装机构,实现简化移动搬运工作的效果。
(2)、一种伺服电机同步升降机构,通过万向轮的设置,可以使机构多方位移动,便于进行移动搬运工作,通过转轴器的设置,可以使第一收卷轮和第二收卷轮同时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二升降框和第三升降框升降更加同步,通过防护门的设置,可以使机构安全性更高,通过橡胶套的设置,可以增加手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器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杆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固定环;3、第二固定环;4、防护门;5、滑动环;6、拉杆固定器;7、第一升降框;8、第一随动齿轮;9、拉杆;10、第二升降框;11、动力齿轮;12、第二随动齿轮;13、第三升降框;14、第一导轮;15、第二导轮;16、第一钢丝绳;17、第二钢丝绳;18、第一收卷轮;19、转轴器;20、把手;21、万向轮;22、车轮固定器;23、第二收卷轮;24、伺服电机;25、滚动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伺服电机同步升降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4,伺服电机2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器19,转轴器19的输出口自上而下分别套接有第二收卷轮23和第一收卷轮18,第二收卷轮23的外壁缠绕有第二钢丝绳17,第一收卷轮18的外壁缠绕有第一钢丝绳16,底板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升降框7,第一升降框7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轮15,第一升降框7内壁的两侧均焊接有一组拉杆固定器组合,拉杆固定器组合由两个单拉杆固定器6组成,每组拉杆固定器组合均固定连接有拉杆9,两个拉杆9的外壁均套接有滑动环5,两个滑动环5的外壁共同焊接有第二升降框10,滑动环5、拉杆9和拉杆固定器组合组成滑动机构,第二升降框10外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环2,第一钢丝绳16的外壁转动连接于第二导轮15的外壁,第一钢丝绳1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环2的外壁,第二升降框10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导轮14,第二升降框10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机构,两个滑动机构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三升降框13,第三升降框13外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环3,第二钢丝绳17的外壁转动连接于第一导轮14的外壁,第二钢丝绳1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环3的外壁,在升起机构时通过伺服电机24收卷钢丝绳,从而将第二升降框10从第一升降框7上拉起,同时第三升降框13从第二升降框10上拉起,反之降落时将第三升降框13收回第二升降框10内,同时第二升降框10收回第一升降框7内,完成同步升降工作,可以使机构更加节省空间,底板1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21,便于进行移动搬运工作,四个万向轮21的转轴处均安装有车轮固定器22,转轴器19的一侧开设有输入孔,转轴器19的另一侧开设有两个输出孔,转轴器19开设有输入孔内壁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二随动齿轮12和第一随动齿轮8,转轴器19开设有输出孔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动力齿轮11,第二随动齿轮12的内壁套接于第二收卷轮23的一端,第一随动齿轮8的内壁套接于第一收卷轮18的一端,可以使第一收卷轮18和第二收卷轮23同时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二升降框10和第三升降框13升降更加同步,动力齿轮11、第二随动齿轮12和第一随动齿轮8组成传动机构,第一升降框7、第二升降框10和第三升降框13均呈叠加状结构,第三升降框13外壁的一侧铰接有防护门4,可以使机构安全性更高,底板1外壁的一侧焊接有把手20,把手20外壁的推握处套接有橡胶套,可以增加手部的舒适性,拉杆固定器6的内环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的内壁滚动连接有若干个滚动珠25。
工作原理:在机构需要升起时,待升起的人员进入第三升降框13内,关闭防护门4,打开伺服电机24,伺服电机24带动动力齿轮11旋转,动力齿轮11通过卡齿带动第一随动齿轮8和第二随动齿轮12转动,从而通过转轴器19可以带动第一收卷轮18和第二收卷轮23进行旋转,通过收卷第一钢丝绳16将第二升降框10通过滑动机构从第一升降框7上拉起,同时收卷第二钢丝绳17将第三升降框13通过滑动机构从第二升降框10上拉起,使机构升起,反之需要降落时释放钢丝绳,将第三升降框13收回到第二升降框10内,同理第二升降框10收回到第一升降框7内,从而完成同步升降工作,可以第一升降框7、第二升降框10和第三升降框13重叠套置,可以使机构更加节省空间,避免搬运时频繁拆装机构,实现简化移动搬运工作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