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工件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及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树脂砂铸造是在传统铸造涂料基础上加以改进,调整,能有效防止高温液体金属氧化,与铸型和高温液体金属接触过程中不起化学反应。进行铸造前需先将树脂砂搅拌均匀,进而再将搅拌均匀的树脂砂排入模具内,通常使用混砂机对树脂砂进行搅拌。
相关的公告号为cn2073088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砂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料箱和碗形混砂筒,混砂筒设置在料箱的下方,机架上设有安装混砂筒的固定板,混砂筒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混砂筒的底部设有锥形转子,锥形转子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电机设置在混砂筒的外部并安装在固定板上,转子的表面设有多个扰流板,扰流板与转子的表面垂直连接,混砂筒的内壁上均布有多个弧形扰流槽,该扰流槽从混砂筒的顶部延伸至底部,混砂筒的内壁上还设有耐磨涂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使用上述混砂机对树脂砂进行搅拌时,需将搅拌结束的树脂砂排出时,不便将搅拌结束的树脂砂排入模具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将树脂砂排入模具内,本申请提供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及铸造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包括机架和混砂箱,所述混砂箱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混砂箱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混砂箱在出料口处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下方设有与出料口正对的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端设有送料筒,所述送料筒上端开设有与出料口正对的进料口,所述送料筒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送料筒内设有送料绞龙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工件进行铸造前,先将树脂砂加入至混砂箱内,启动混砂箱内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可对混砂箱内的树脂砂进行搅拌,搅拌结束的树脂砂可从出料管排出混砂箱,即可落入送料筒内,设置送料筒内的送料绞龙一,可对送料筒内树脂砂进行输送,需将树脂砂排放至模具内时,可在安装座上端转动送料筒,进而便于将树脂砂排放至放置在机架四周的模具内。
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中空设置,所述安装座内部设有旋转电机,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在上端的转动板,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转动板与送料筒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对送料筒进行旋转时,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可带动送料筒与转动板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送料筒下端设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下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旋转板与送料筒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送料筒在进料口处设有与出料口正对的第二排料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旋转板提高了送料筒与旋转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稳定性,旋转板与送料筒之间设置连接件,提高了旋转板和送料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送料筒上端设置第二排料机构,提高了该装置对树脂砂的排放范围,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两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与送料筒相连,另一端与旋转板相连,所述送料筒外侧设有加固杆,所述连接板与加固杆之间设有若干加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板提高了送料筒和旋转板连接的稳固性,设置加固杆,提高了连接板与送料筒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在连接板和加固杆之间设置加固板,进一步提高了连接板和送料筒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料机构包括导料筒,所述导料筒下端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导料筒上端与出料口正对,所述导料筒中部设有连通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内设有送料绞龙二,所述导料筒与送料筒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口排出的树脂砂可落入导料筒内,启动设置在送料管内的送料绞龙二,送料绞龙二可对送料管内的树脂砂进行输送,转动导料筒可对送料管的输送角度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送料筒上端设有转动环,所述导料筒设有转动圈,所述转动环开设有与转动圈相适配的转动槽,所述转动环外侧设有限位片一,所述导料筒外侧设有限位片二,所述限位片一开设有若干转动孔一,所述限位片二开设有若干转动孔二,所述转动孔一和转动孔二内穿设有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对送料管的旋转角度进行调整时,转动圈可在转动槽内进行转动,转动圈与转动槽配合,便于实现转动环和导料筒之间的转动,将送料管转动到需要位置后,可将插销穿插在转动孔一和转动孔二中,插销可与限位片一和限位片二配合,进而可实现对送料管的限位,可改善送料管输料时转动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混砂箱上端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两端均与混砂箱相连,所述水平板上端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水平板连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搅拌箱内的部分设有搅拌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树脂砂原料加入至混砂箱内部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可带动搅拌轴进行旋转,进而可带动搅拌桨对混砂箱内的原料进行搅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树脂砂铸造工艺,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树脂砂铸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树脂砂原料加入至混砂机内,搅拌结束后,即可得到树脂砂;
s2:模具整理与检查,检查模具芯盒是否齐全,清除模具芯盒表面存在的多余残留堆积物,检查模具芯盒是否存在缺角、变形,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查活块、浇冒口是否残缺;
s3:造型,在造型平台上按顺序放好模型,清净模型表面杂物,吊放清理模型要磕砸碰摔,清点活块、浇口数量、补砂芯盒并按标识放好;分段模型需对正并拉线测直,新模型使用时必须提前刷脱模剂,脱模剂全干后方能使用,以避免粘砂影响铸件的表面质量;脱模剂刷涂要均匀,避免堆积流挂;刷一次可反复使用5次,旧模型、活块以易起模、为是否重新刷脱模剂的标准,刷脱模剂避免遮盖各种标记;
s4:加砂与舂实,大型铸件应从砂箱某一角开始放砂,并注意适当调整固化剂的加入量,延长树脂砂的可使用时间;要边放砂边捣实,从砂箱一角逐渐沿模具其它方向连续扩展,直至放满整个砂箱;对于大空间砂箱,树脂砂可随模样形状放置一定厚度,一般控制在150-200mm,必须保证浇口、冒口、出气孔部位的树脂砂达到工艺要求的高度,浇冒口、出气孔部位的高度可用冒口圈等达到工艺要求,放砂结束时,应注意尾砂不得放在浇冒口、出气孔部位,只能放在不重要的地方;
s5:加砂块或其他填充物,样表面要舂实,填砂厚度超过模样100mm时,方可加砂块或其他填充物,无陶瓷管的直浇口附近、横浇道附近、出气孔附近、要求砂型强度高的厚壁铸件等部位不得放置砂块;
s6:起模,十几分钟后树脂砂略有变色发黏,可拔出冒口、直浇口、出气棒,进而再将铸件取出;
s7:修型:起模后需要对起模后破损的部位进行修补;
s8:刷涂料,使用涂料对铸件表面进行刷至,可提高铸件质量;
s9:配模,先对空合箱进行检查,再进行稳箱,稳箱结束后,进行下芯;
s10:合箱:第一次合箱链条要放松,使上下箱充分接合,记下定位记号的位置,验证直浇口、补缩冒口和冲点冒口的位置,然后起吊上箱,起吊要迅速,避免砂箱大幅度滑动正式合箱前检查有无工具和其他物品遗留在型内,确认无误后根据合箱记号和第一次合箱并验证情况调整上箱位置,正式合箱后,再次检查浇冒口是否对正和有无杂物落入;
s11:合箱结束后,进行浇注,待铸件冷却后,将铸件取出即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铸件进行加工,具有工艺简单,铸造效率高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设置混砂箱、排料机构和第二排料机构,便于对树脂砂进行搅拌制备,同时也便于将树脂砂排放至模具内;
2.本申请通过设置搅拌机构,便于对混砂箱内的树脂砂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排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混砂箱;2、搅拌机构;21、水平板;22、搅拌电机;23、搅拌轴;24、搅拌桨;3、第二排料机构;31、导料筒;32、送料管;33、送料绞龙二;34、旋转杆;35、螺旋叶片;36、叶片一;37、连接片;38、调节门;4、排料机构;41、送料筒;42、转动环;43、安装座;44、送料绞龙一;45、转动圈;46、转动槽;5、限位片一;51、限位片二;52、转动孔一;53、转动孔二;54、插销;6、旋转电机;64、转动板;65、旋转板;66、连接件;67、连接板;7、加固杆;77、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
参照图1,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包括机架1、混砂箱11、排料机构4和第二排料机构3。混砂箱11设置在机架1上,第二排料机构3和排料机构4顺次由上至下设置在混砂箱11下端,通过设置第二排料机构3和排料机构4便于对混砂箱11混合完毕的树脂砂排放至模具内。
参照图1,混砂箱11内设有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包括水平板21、搅拌电机22、搅拌轴23和搅拌桨24,水平板21水平设置在混砂箱11上端,搅拌电机22设置在水平板21上端,搅拌电机22的输出轴穿过水平板21与搅拌轴23相连,搅拌轴23位于搅拌箱内的部分与搅拌桨24相连。需对树脂砂进行制备时,将树脂砂原料投入至混砂箱11内,启动搅拌电机22,搅拌电机22的输出轴旋转可带动搅拌轴23进行旋转,进而可带动搅拌桨24对混砂箱11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砂箱11在出料口处设有出料管,第二排料机构3与出料管正对。
参照图2和图3,第二排料机构3包括导料筒31、送料管32和送料绞龙二33。导料筒31下端与排料机构4转动连接,送料管32连通在导料筒31中部,导料筒31上端与出料管正对,转动导料筒31可对送料管32的输送角度进行调整,进而便于将树脂砂排放至不同位置放置的模具内。当树脂砂落入送料管32内时,启动送料绞龙二33,即可实现对树脂砂的排放。
参照图2和图3,排料机构4包括送料筒41、转动环42、安装座43和送料绞龙一44,送料筒41上端开设有进料口,安装座43设置在送料管32下方,送料筒41设置在安装座43上端,且送料筒41与安装座43转动连接,转动环42设置在送料筒41的上端,进料口与导料筒31正对,转动环42与导料筒31转动连接,送料绞龙一44设置在送料筒41内,转动送料筒41便于对送料筒41的送料方向进行调节,提高了对树脂砂的排放范围,进而便于将树脂砂排放至模具内。
参照图3和图4,导料筒31下端设有转动圈45,转动环42开设有与转动圈45相适配的转动槽46,导料筒31与转动环42通过转动圈45和转动槽46的配合转动连接。转动环42外侧设有限位片一5,导料筒31外侧设有限位片二51,限位片一5开设有若干转动孔一52,限位片二51开设有若干转动孔二53,转动孔一52和转动孔二53内穿设有插销54。将导料筒31转动至需要位置后,可将插销54穿设在转动孔一52和转动孔二53内,插销54可对导料筒31进行限位。
参照图3和图4,安装座43中空设置,安装座43内部设有旋转电机6,安装座43包括设置在上端的转动板64,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转动板64连接有旋转板65,旋转板65与送料筒41相连,需对送料筒41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启动旋转电机6,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旋转,可对旋转板65进行驱动,进而实现了对送料筒41角度的调节。
参照图2和图3,旋转板65与送料筒41之间设有连接件66,连接件66包括两块连接板67,连接板67上端与送料筒41相连,下端与旋转板65相连,设置连接板67提高了旋转板65和送料筒4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送料筒41外侧设有加固杆7,连接板67与加固杆7之间设有若干加固板77。设置加固杆7和加固板77进一步提高了送料筒41和旋转板65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参照图3和图4,送料绞龙二33包括旋转杆34和螺旋叶片35,螺旋叶片35包括与进料口正对的叶片一36,叶片一36与旋转杆34可拆卸连接,叶片一36的端部与旋转杆34相抵触处设有弧形的连接片37,连接片37与旋转杆34可拆卸连接,送料管32与叶片一36正对的位置铰接有调节门38,打开调节门38,便于将叶片一36从旋转杆34上拆下,进而当通过送料筒41排料时,便于树脂砂从导料筒31和送料管32内通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对工件进行铸造前,先将树脂砂加入至混砂箱11内,启动混砂箱11内的搅拌电机22,搅拌桨24可对混砂箱11内的树脂砂进行搅拌,搅拌结束的树脂砂可从出料管排出混砂箱11,即可落入导料筒31内,可根据模具放置位置的不同分别通过排料机构4和第二排料机构3对树脂砂进行排料。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树脂砂铸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树脂砂原料加入至混砂机内,搅拌结束后,即可得到树脂砂;
s2:模具整理与检查,检查模具芯盒是否齐全,清除模具芯盒表面存在的多余残留堆积物,检查模具芯盒是否存在缺角、变形,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查活块、浇冒口是否残缺;
s3:造型,在造型平台上按顺序放好模型,清净模型表面杂物,吊放清理模型要磕砸碰摔,清点活块、浇口数量、补砂芯盒并按标识放好;分段模型需对正并拉线测直,新模型使用时必须提前刷脱模剂,脱模剂全干后方能使用,以避免粘砂影响铸件的表面质量;脱模剂刷涂要均匀,避免堆积流挂;刷一次可反复使用5次,旧模型、活块以易起模、为是否重新刷脱模剂的标准,刷脱模剂避免遮盖各种标记;
s4:加砂与舂实,大型铸件应从砂箱某一角开始放砂,并注意适当调整固化剂的加入量,延长树脂砂的可使用时间;要边放砂边捣实,从砂箱一角逐渐沿模具其它方向连续扩展,直至放满整个砂箱;对于大空间砂箱,树脂砂可随模样形状放置一定厚度,一般控制在150-200mm,必须保证浇口、冒口、出气孔部位的树脂砂达到工艺要求的高度,浇冒口、出气孔部位的高度可用冒口圈等达到工艺要求,放砂结束时,应注意尾砂不得放在浇冒口、出气孔部位,只能放在不重要的地方;
s5:加砂块或其他填充物,样表面要舂实,填砂厚度超过模样100mm时,方可加砂块或其他填充物,无陶瓷管的直浇口附近、横浇道附近、出气孔附近、要求砂型强度高的厚壁铸件等部位不得放置砂块;
s6:起模,十几分钟后树脂砂略有变色发黏,可拔出冒口、直浇口、出气棒,进而再将铸件取出;
s7:修型:起模后需要对起模后破损的部位进行修补;
s8:刷涂料,使用涂料对铸件表面进行刷至,可提高铸件质量;
s9:配模,先对空合箱进行检查,再进行稳箱,稳箱结束后,进行下芯;
s10:合箱:第一次合箱链条要放松,使上下箱充分接合,记下定位记号的位置,验证直浇口、补缩冒口和冲点冒口的位置,然后起吊上箱,起吊要迅速,避免砂箱大幅度滑动正式合箱前检查有无工具和其他物品遗留在型内,确认无误后根据合箱记号和第一次合箱并验证情况调整上箱位置,正式合箱后,再次检查浇冒口是否对正和有无杂物落入;
s11:合箱结束后,进行浇注,待铸件冷却后,将铸件取出即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包括机架(1)和混砂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砂箱(11)内设有搅拌机构(2),所述混砂箱(11)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混砂箱(11)在出料口处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下方设有与出料口正对的排料机构(4),所述排料机构(4)包括安装座(43),所述安装座(43)上端设有送料筒(41),所述送料筒(41)上端开设有与出料口正对的进料口,所述送料筒(41)与安装座(43)转动连接,所述送料筒(41)内设有送料绞龙一(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3)中空设置,所述安装座(43)内部设有旋转电机(6),所述安装座(43)包括设置在上端的转动板(64),所述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转动板(64)与送料筒(4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筒(41)下端设有旋转板(65),所述旋转板(65)下端与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所述旋转板(65)与送料筒(41)之间设有连接件(66),所述送料筒(41)在进料口处设有与出料口正对的第二排料机构(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6)包括至少两块连接板(67),所述连接板(67)一端与送料筒(41)相连,另一端与旋转板(65)相连,所述送料筒(41)外侧设有加固杆(7),所述连接板(67)与加固杆(7)之间设有若干加固板(7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料机构(3)包括导料筒(31),所述导料筒(31)下端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导料筒(31)上端与出料口正对,所述导料筒(31)中部设有连通有送料管(32),所述送料管(32)内设有送料绞龙二(33),所述导料筒(31)与送料筒(4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筒(41)上端设有转动环(42),所述导料筒(31)设有转动圈(45),所述转动环(42)开设有与转动圈(45)相适配的转动槽(46),所述转动环(42)外侧设有限位片一(5),所述导料筒(31)外侧设有限位片二(51),所述限位片一(5)开设有若干转动孔一(52),所述限位片二(51)开设有若干转动孔二(53),所述转动孔一(52)和转动孔二(53)内穿设有插销(5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设置在混砂箱(11)上端的水平板(21),所述水平板(21)两端均与混砂箱(11)相连,所述水平板(21)上端设有搅拌电机(22),所述搅拌电机(22)的输出轴穿过水平板(21)连有搅拌轴(23),所述搅拌轴(23)位于搅拌箱内的部分设有搅拌桨(24)。
8.一种树脂砂铸造工艺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树脂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树脂砂原料加入至混砂机内,搅拌结束后,即可得到树脂砂;
s2:模具整理与检查,检查模具芯盒是否齐全,清除模具芯盒表面存在的多余残留堆积物,检查模具芯盒是否存在缺角、变形,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查活块、浇冒口是否残缺;
s3:造型,在造型平台上按顺序放好模型,清净模型表面杂物,吊放清理模型要磕砸碰摔,清点活块、浇口数量、补砂芯盒并按标识放好;分段模型需对正并拉线测直,新模型使用时必须提前刷脱模剂,脱模剂全干后方能使用,以避免粘砂影响铸件的表面质量;脱模剂刷涂要均匀,避免堆积流挂;刷一次可反复使用5次,旧模型、活块以易起模、为是否重新刷脱模剂的标准,刷脱模剂避免遮盖各种标记;
s4:加砂与舂实,大型铸件应从砂箱某一角开始放砂,并注意适当调整固化剂的加入量,延长树脂砂的可使用时间;要边放砂边捣实,从砂箱一角逐渐沿模具其它方向连续扩展,直至放满整个砂箱;对于大空间砂箱,树脂砂可随模样形状放置一定厚度,一般控制在150-200mm,必须保证浇口、冒口、出气孔部位的树脂砂达到工艺要求的高度,浇冒口、出气孔部位的高度可用冒口圈等达到工艺要求,放砂结束时,应注意尾砂不得放在浇冒口、出气孔部位,只能放在不重要的地方;
s5:加砂块或其他填充物,模样表面要舂实,填砂厚度超过模样100mm时,方可加砂块或其他填充物,无陶瓷管的直浇口附近、横浇道附近、出气孔附近、要求砂型强度高的厚壁铸件等部位不得放置砂块;
s6:起模,十几分钟后树脂砂略有变色发黏,可拔出冒口、直浇口、出气棒;
s7:修型:起模后需要对起模后破损的部位进行修补;
s8:刷涂料,使用涂料对铸件表面进行刷至,可提高铸件质量;
s9:配模,先对空合箱进行检查,再进行稳箱,稳箱结束后,进行下芯;
s10:合箱:第一次合箱链条要放松,使上下箱充分接合,记下定位记号的位置,验证直浇口、补缩冒口和冲点冒口的位置,然后起吊上箱,起吊要迅速,避免砂箱大幅度滑动正式合箱前检查有无工具和其他物品遗留在型内,确认无误后根据合箱记号和第一次合箱并验证情况调整上箱位置,正式合箱后,再次检查浇冒口是否对正和有无杂物落入;
s11:合箱结束后,进行浇注,待铸件冷却后,将铸件取出即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