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和构造该输送带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187


本发明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和构造该输送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

公告号为cn103112684b的一种输送带,包括上层、强力层和下层,所述的上层和所述下层分别位于所述强力层的两侧,所述强力层为单层结构,且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的厚度相异。采用单层帆布结构,解决了多层结构的强力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分层脱层现象,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同种强力规格输送带的自重量约34%-143%,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该方案中输送带在使用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无法对输送带的柔度进行改变,同时对改变柔度的输送带进行稳定,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和构造该输送带的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输送带在使用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无法对输送带的柔度进行改变,同时对改变柔度的输送带进行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和构造该输送带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顶部设有固定室与延伸室,且固定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部中空的活动柱,固定室的底部设有调节室,所述调节室的底部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内部内部中空的活动板,调节室的底部内壁位于两个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内部在中空的控制板,两个活动板内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活动柱内设有固定机构,两个控制板的顶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环,且两个转动环内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管,所述固定室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齿条。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两个活动板内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轮,两个转轮的外壁均与输送带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板,且两个立板相互原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控制环,两个控制环的一侧均延伸至控制板内并分别螺纹套设于两个螺纹管的外壁,两个螺纹管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且两个螺纹柱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柱,控制机构起到带动输送带拉伸增加柔度的作用。

优选的,两个活动板的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两个弹簧的一端均与同一个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弹簧的弹力方便带动支撑板进行回位。

优选的,两个控制环的内壁均设有螺纹,且两个控制环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螺纹管的外壁螺纹连接,当控制环进行移动时,通过螺纹方便带动螺纹管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柱内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有限制板,所述延伸室的底部内壁设有控制槽,且控制槽内滑动连接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固定机构起到输送带拉伸后进行稳定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吊杆,且吊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立杆的顶部以及限制板的顶部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杆,当立杆进行移动时,方便带动限制板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制板的底部设有滑动口,且滑动口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且推动板的一侧延伸至延伸室外,通过推动推动板方便带动固定块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定板,且锁定板的顶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块与固定孔活动连接,通过固定孔与固定块相连接,起到通过固定孔锁定锁定板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的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拉动输送带,输送带通过转轮带动支撑板进行上升,此时支撑板上升带动支撑柱与连接板进行上升,同时连接板带动立板进行上升,此时立板带动控制环进行上升,此时控制环上升带动螺纹管进行转动,此时随着螺纹管的转动,螺纹管带动螺纹柱进行移动。

s2:随着螺纹柱进行移动时,两个螺纹柱分别与抬升板以及齿条相接触,随着螺纹柱与齿条相接触并与齿条啮合时,螺纹柱带动齿条进行移动,当齿条进行移动时,齿条带动锁定板进行移动。

s3:当螺纹柱与抬升板相接触时,螺纹柱带动抬升板进行上升,此时抬升板通过立杆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同时转动杆转动推动限制板进行下降,此时限制板带动固定块进行下降,并与锁定板的固定孔相连接,起到拉伸输送带增加柔度的同时进行稳定的效果。

s4:最后推动推动板,推动板带动固定块与固定孔脱离连接,此时通过弹簧的弹力带动支撑板进行回位,实现改变输送带的柔度进行回位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拉动输送带,输送带通过转轮带动支撑板进行上升,同时支撑板上升通过带动支撑柱与连接板进行上升,连接板带动立板进行上升,随着立板的上升,立板通过控制环上升带动螺纹管进行转动,此时随着螺纹管的转动,螺纹管通过两个螺纹柱分别与抬升板以及齿条相接触,当螺纹柱与齿条相接触并与齿条啮合时,螺纹柱带动齿条进行移动,当齿条进行移动时,齿条带动锁定板进行移动,当螺纹柱与抬升板相接触时,螺纹柱带动抬升板进行上升。

2、当立杆上升时,立杆通过转动杆带动限制板进行下降,同时限制板带动固定块进行下降,随着固定块的下降,固定块与锁定板的固定孔相连接,起到拉伸输送带增加柔度的同时进行稳定的效果。

3、同时当推动推动板,推动板带动固定块与固定孔脱离连接,此时通过弹簧的弹力带动支撑板进行回位,实现改变输送带的柔度并进行回位。

通过拉动输送带实现增加输送带柔度的同时稳定输送带的效果,同时当推动推动板,起到使输送带的柔度进行恢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和构造该输送带的方法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和构造该输送带的方法的三维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和构造该输送带的方法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和构造该输送带的方法控制环、转动环、齿轮柱与螺纹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和构造该输送带的方法挡板、滑动槽、固定块与限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带、2调节室、3延伸室、4固定室、5活动柱、6挡板、7滑动槽、8限制板、9立杆、10固定块、11控制槽、12抬升板、13齿条、14锁定板、15活动板、16转轮、17支撑板、18控制板、19支撑柱、20连接板、21立板、22控制环、23转动环、24螺纹管、25齿轮柱、26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参考图1-5,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包括输送带1,输送带1的顶部设有固定室4与延伸室3,且固定室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部中空的活动柱5,固定室4的底部设有调节室2,调节室2的底部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内部内部中空的活动板15,调节室2的底部内壁位于两个活动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内部在中空的控制板18,两个活动板15内设有控制机构,活动柱5内设有固定机构,两个控制板18的顶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环23,且两个转动环23内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管24,固定室4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齿条13。

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两个活动板15内的支撑板17,且支撑板17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轮16,两个转轮16的外壁均与输送带1的顶部相接触,支撑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9,且支撑柱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连接板20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板21,且两个立板21相互原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控制环22,两个控制环22的一侧均延伸至控制板18内并分别螺纹套设于两个螺纹管24的外壁,两个螺纹管24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6,且两个螺纹柱2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柱25,控制机构起到带动输送带1拉伸增加柔度的作用;两个活动板15的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两个弹簧的一端均与同一个支撑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弹簧的弹力方便带动支撑板17进行回位;两个控制环22的内壁均设有螺纹,且两个控制环22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螺纹管24的外壁螺纹连接,当控制环22进行移动时,通过螺纹方便带动螺纹管24进行转动;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柱5内的挡板6,挡板6的一侧设有滑动槽7,滑动槽7内滑动连接有有限制板8,延伸室3的底部内壁设有控制槽11,且控制槽11内滑动连接有抬升板12,抬升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9,固定机构起到输送带1拉伸后进行稳定的作用;活动柱5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吊杆,且吊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立杆9的顶部以及限制板8的顶部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杆,当立杆9进行移动时,方便带动限制板8进行移动;限制板8的底部设有滑动口,且滑动口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且推动板的一侧延伸至延伸室3外,通过推动推动板方便带动固定块10进行移动;齿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定板14,且锁定板14的顶部设有固定孔,固定块10与固定孔活动连接,通过固定孔与固定块10相连接,起到通过固定孔锁定锁定板14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实际工作时,通过拉动输送带1,此时输送带1通过转轮16带动支撑板17进行上升,同时支撑板17上升带动支撑柱19与连接板20进行上升,随着连接板20的上升,连接板20带动立板21进行上升,随着立板21的上升,立板21带动控制环22进行上升,此时控制环22上升带动螺纹管24进行转动,此时随着螺纹管24的转动,螺纹管24带动螺纹柱26进行移动,当螺纹柱26进行移动时,两个螺纹柱26分别与抬升板12以及齿条13相接触,当螺纹柱26与齿条13相接触并与齿条13啮合时,螺纹柱26带动齿条13进行移动,当齿条13进行移动时,齿条13带动锁定板14进行移动,当螺纹柱26与抬升板12相接触时,螺纹柱26带动抬升板12进行上升,当抬升板12进行上升时,抬升板12带动立杆9进行上升,同时立杆9上升时,立杆9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此时转动杆带动限制板8进行下降,同时限制板8带动固定块10进行下降,随着固定块10的下降,固定块10与锁定板14的固定孔相连接,起到拉伸输送带1增加柔度的同时进行稳定的效果,同时当推动推动板,推动板带动固定块10与固定孔脱离连接,此时通过弹簧的弹力带动支撑板17进行回位,实现改变输送带1的柔度进行回位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的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拉动输送带1,输送带1通过转轮16带动支撑板17进行上升,此时支撑板17上升带动支撑柱19与连接板20进行上升,同时连接板20带动立板21进行上升,此时立板21带动控制环22进行上升,此时控制环22上升带动螺纹管24进行转动,此时随着螺纹管24的转动,螺纹管24带动螺纹柱26进行移动。

s2:随着螺纹柱26进行移动时,两个螺纹柱26分别与抬升板12以及齿条13相接触,随着螺纹柱26与齿条13相接触并与齿条13啮合时,螺纹柱26带动齿条13进行移动,当齿条13进行移动时,齿条13带动锁定板14进行移动。

s3:当螺纹柱26与抬升板12相接触时,螺纹柱26带动抬升板12进行上升,此时抬升板12通过立杆9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同时转动杆转动推动限制板8进行下降,此时限制板8带动固定块10进行下降,并与锁定板14的固定孔相连接,起到拉伸输送带1增加柔度的同时进行稳定的效果。

s4:最后推动推动板,推动板带动固定块10与固定孔脱离连接,此时通过弹簧的弹力带动支撑板17进行回位,实现改变输送带1的柔度进行回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包括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的顶部设有固定室(4)与延伸室(3),且固定室(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部中空的活动柱(5),固定室(4)的底部设有调节室(2),所述调节室(2)的底部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内部内部中空的活动板(15),调节室(2)的底部内壁位于两个活动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内部在中空的控制板(18),两个活动板(15)内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活动柱(5)内设有固定机构,两个控制板(18)的顶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环(23),且两个转动环(23)内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管(24),所述固定室(4)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齿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两个活动板(15)内的支撑板(17),且支撑板(17)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轮(16),两个转轮(16)的外壁均与输送带(1)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支撑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9),且支撑柱(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板(21),且两个立板(21)相互原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控制环(22),两个控制环(22)的一侧均延伸至控制板(18)内并分别螺纹套设于两个螺纹管(24)的外壁,两个螺纹管(24)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6),且两个螺纹柱(2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柱(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活动板(15)的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两个弹簧的一端均与同一个支撑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控制环(22)的内壁均设有螺纹,且两个控制环(22)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螺纹管(24)的外壁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柱(5)内的挡板(6),所述挡板(6)的一侧设有滑动槽(7),所述滑动槽(7)内滑动连接有有限制板(8),所述延伸室(3)的底部内壁设有控制槽(11),且控制槽(11)内滑动连接有抬升板(12),所述抬升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5)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吊杆,且吊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立杆(9)的顶部以及限制板(8)的顶部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板(8)的底部设有滑动口,且滑动口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且推动板的一侧延伸至延伸室(3)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定板(14),且锁定板(14)的顶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块(10)与固定孔活动连接。

9.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拉动输送带(1),输送带(1)通过转轮(16)带动支撑板(17)进行上升,此时支撑板(17)上升带动支撑柱(19)与连接板(20)进行上升,同时连接板(20)带动立板(21)进行上升,此时立板(21)带动控制环(22)进行上升,此时控制环(22)上升带动螺纹管(24)进行转动,此时随着螺纹管(24)的转动,螺纹管(24)带动螺纹柱(26)进行移动。

s2:随着螺纹柱(26)进行移动时,两个螺纹柱(26)分别与抬升板(12)以及齿条(13)相接触,随着螺纹柱(26)与齿条(13)相接触并与齿条(13)啮合时,螺纹柱(26)带动齿条(13)进行移动,当齿条(13)进行移动时,齿条(13)带动锁定板(14)进行移动。

s3:当螺纹柱(26)与抬升板(12)相接触时,螺纹柱(26)带动抬升板(12)进行上升,此时抬升板(12)通过立杆(9)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同时转动杆转动推动限制板(8)进行下降,此时限制板(8)带动固定块(10)进行下降,并与锁定板(14)的固定孔相连接,起到拉伸输送带(1)增加柔度的同时进行稳定的效果。

s4:最后推动推动板,推动板带动固定块(10)与固定孔脱离连接,此时通过弹簧的弹力带动支撑板(17)进行回位,实现改变输送带(1)的柔度进行回位的作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和构造该输送带的方法,其一种具有可变柔度的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顶部设有固定室与延伸室,且固定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部中空的活动柱,固定室的底部设有调节室,所述调节室的底部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内部内部中空的活动板,调节室的底部内壁位于两个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内部在中空的控制板,两个活动板内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活动柱内设有固定机构,两个控制板的顶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环,且两个转动环内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管,本发明通过拉动输送带实现增加输送带柔度的同时稳定输送带的效果,同时当推动推动板,起到使输送带的柔度进行恢复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养;石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曼润高分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5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