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电饭煲上常见的电磁加热线盘为一体结构,组成电磁加热线盘的内盘和绕线盘为一体成型,结构复杂,而且为满足绕线盘的工艺要求,绕线盘必须用高等级原料制造,与绕线盘一体的内盘也必须用相同材料制造,导致电磁加热线盘整体制造的成本大,电磁加热线盘的底部才有绕线盘,加热面积小、效果差,使用时会造成内胆受热不均,影响食物烹煮口感,其中,内盘一般为圆碟状,且目前内盘的制作工艺为人工手动制作,如此,制作的效率较低。
因此,需研发一种制作效率较高,且双面均有绕线盘的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加热线盘的底部才有绕线盘,且制作的效率较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效率较高,且双面均有绕线盘的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包括有:
底板、侧板、衔接板、脚架、传送机构和加热机构,底板顶部设有侧板,侧板上开有进料口,侧板上设有衔接板,底板上对称设有脚架,底板与脚架之间连接有传送机构,侧板与底板之间连接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部件与脚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传送机构包括有丝杆、第一皮带、放置桶、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驱动电机和第二皮带,脚架上部之间对称转动式设有丝杆,丝杆上均设有第一传送轮,第一传送轮之间绕接有第一皮带,丝杆一侧之间螺纹式连接有放置桶,放置桶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放置桶一侧设有距离传感器,底板一侧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一侧的丝杆上均设有第二传送轮,第二传送轮之间绕接有第二皮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加热机构包括有触发开关、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导向槽和加热环,侧板顶部设有触发开关,底板一侧设有第一电动推杆,一侧的脚架与底板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加热环,加热环与第一电动推杆伸缩杆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杆、第二导向槽、承重架、承受块、第一弹簧和放置台,底板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顶部之间设有第二导向槽,底板,承重架上均与第二导向槽连接,第二导向槽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承受块,承受块顶部之间放置有放置台,放置台底部与底板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杆、连架杆、第二电动推杆和模具,底板上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部之间设有连架杆,连架杆上设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伸缩杆一侧设有模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自动推挤机构,自动推挤机构包括有第二弹簧、l型齿条杆、支撑架、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条块,第二支撑杆上部之间滑动式设有l型齿条杆,l型齿条杆中部与模具上部连接,l型齿条杆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二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连架杆上对称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均转动式设有转轴,转轴中部均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均与l型齿条杆配合,转轴上均对称设有第二齿轮,第二导向槽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齿条块,齿条块均与同侧的承受块一侧连接,齿条块均与同侧的第二齿轮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有液体盛放框、导流杆、水管和水泵,底板一侧设有液体盛放框,液体盛放框位于一侧的脚架一侧,底板一侧设有导流杆,液体盛放框一侧与导流杆上部之间连接有水管,水管缠绕在导流杆上,液体盛放框一侧设有水泵,水泵一侧与水管一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开合机构,开合机构包括有防尘罩、弧形导杆、第三弹簧、转杆和护板,侧板上对称设有防尘罩,侧板上对称设有弧形导杆,弧形导杆均位于同侧的防尘罩内部,侧板上对称转动式设有转杆,转杆均与同侧的弧形导杆滑动式连接,转杆均与同侧的弧形导杆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转杆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护板,护板与侧板滑动式连接,护板与衔接板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控制箱,侧板内部左前侧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包括有开关电源、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设备供电,开关电源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触发开关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水泵、第二电动推杆、加热环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驱动电机与控制模块通过直流电机正反转模块连接。
有益效果:1、本发明达通过设有承载机构,使得本设备在对铁片进行压制时,可以避免丝杆被损坏。
2、通过设有成型机构,使得本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压制,无需人工手动压制,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
3、通过设有冷却机构,使得本设备可以实现自行冷却,无需人工手动进行冷却,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传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加热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承载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成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自动推挤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冷却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冷却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开合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开合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1-底板,2-侧板,3-衔接板,4-控制箱,5-脚架,6-传送机构,61-丝杆,62-第一皮带,63-放置桶,64-温度传感器,65-距离传感器,66-驱动电机,67-第二皮带,7-加热机构,71-触发开关,72-第一电动推杆,73-第一导向槽,74-加热环,8-承载机构,81-第一支撑杆,82-第二导向槽,83-承重架,84-承受块,85-第一弹簧,86-放置台,9-成型机构,91-第二支撑杆,92-连架杆,93-第二电动推杆,94-模具,10-自动推挤机构,101-第二弹簧,102-l型齿条杆,103-支撑架,104-转轴,105-第一齿轮,106-第二齿轮,107-齿条块,11-冷却机构,1101-液体盛放框,1102-导流杆,1103-水管,1104-水泵,12-开合机构,1201-防尘罩,1202-弧形导杆,1203-第三弹簧,1204-转杆,1205-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侧板2、衔接板3、脚架5、传送机构6和加热机构7,底板1顶部设有侧板2,侧板2前侧上部开有进料口,侧板2前侧上部设有衔接板3,底板1上前后对称设有脚架5,底板1与脚架5之间连接有传送机构6,侧板2与底板1之间连接有加热机构7,加热机构7部件与脚架5连接。
传送机构6包括有丝杆61、第一皮带62、放置桶63、温度传感器64、距离传感器65、驱动电机66和第二皮带67,脚架5上部之间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丝杆61,丝杆61前侧均设有第一传送轮,第一传送轮之间绕接有第一皮带62,丝杆61前侧之间螺纹式连接有放置桶63,放置桶63前侧设有温度传感器64,放置桶63后侧设有距离传感器65,底板1后侧设有驱动电机66,驱动电机66输出轴与右侧的丝杆61后侧均设有第二传送轮,第二传送轮之间绕接有第二皮带67。
加热机构7包括有触发开关71、第一电动推杆72、第一导向槽73和加热环74,侧板2顶部设有触发开关71,底板1前侧设有第一电动推杆72,前侧的脚架5上部与底板1前侧上部均设有第一导向槽73,第一导向槽73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加热环74,加热环74与第一电动推杆72伸缩杆连接。
人们按下电源总开关,将本设备上电,人们手动将需要压制的铁片通过进料口放进放置桶63内,再手动触摸触发开关71,触发开关71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控制第一电动推杆72和加热环74启动,第一电动推杆72伸缩杆带动加热环74往上移动至与放置桶63下侧接触,第一电动推杆72运行1秒后停止运动,加热环74对放置桶63进行加热,使得铁片软化,加热环74加热1小时后停止加热,温度传感器64检测到放置桶63温度达到预设值后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控制第一电动推杆72和加热环74复位,同时控制模块接收温度传感器64发出的信号控制驱动电机66启动,驱动电机66输出轴带动第一传送轮和第一皮带62转动,进而带动丝杆61转动,使得放置桶63往后移动,距离传感器65检测到与后侧的脚架5之间达到一定距离后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66停止五分钟,人们手动借助工具对放置桶63内的铁片进行压制,使得铁片成型,五分钟过后,驱动电机66自行启动,带动第一传送轮和第一皮带62转动,进而带动丝杆61转动,使得放置桶63带动压制成型后的内盘继续往后移动,距离传感器65检测到与后侧的脚架5之间的距离较近后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66停止五分钟,人们手动对放置桶63和铁片泼水,使放置桶63和铁片冷却,冷却完毕,将成型后内盘取走即可,温度传感器64检测到放置桶63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66反转,驱动电机66输出轴带动第一传送轮、第一皮带62转和丝杆61反转,进而使得放置桶63往前移动复位,当距离传感器65检测到与后侧的脚架5之间的距离后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66停止工作,如此,便可实现自动传送,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6-12所示,还包括有承载机构8,承载机构8包括有第一支撑杆81、第二导向槽82、承重架83、承受块84、第一弹簧85和放置台86,底板1中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81,第一支撑杆81顶部之间设有第二导向槽82,底板1中部中间前后对称设有承重架83,承重架83顶部均与第二导向槽82连接,第二导向槽82顶部中间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滑动式设有承受块84,承受块84顶部之间放置有放置台86,放置台86底部与底板1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5。
还包括有成型机构9,成型机构9包括有第二支撑杆91、连架杆92、第二电动推杆93和模具94,底板1中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91,第二支撑杆91上部之间设有连架杆92,连架杆92上部中间设有第二电动推杆93,第二电动推杆93伸缩杆下侧设有模具94。
当放置桶63往后移动至放置台86上方时,人们手动推动承受块84,使得放置台86往上移动至与放置桶63接触,此时第一弹簧85被拉伸,距离传感器65检测到与后侧的脚架5之间的距离后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控制第二电动推杆93运行4分钟,第二电动推杆93伸缩杆带动模具94往下移动,当模具94往下移动至与铁片接触时,对铁片进行压制成型,如此便无需人工手动进行压制,承重架83可以加大第二导向槽82的承重能力,防止第二导向槽82在压制过程中被损坏,承受块84可以辅助放置台86往上移动,并帮助放置台86分担重力,压制成型后,第二电动推杆93运行4分钟后自行复位,人们手动将承受块84复位,此时第一弹簧85复位,带动放置台86复位,使得放置台86与放置桶63分离。
还包括有自动推挤机构10,自动推挤机构10包括有第二弹簧101、l型齿条杆102、支撑架103、转轴104、第一齿轮105、第二齿轮106和齿条块107,第二支撑杆91上部之间滑动式设有l型齿条杆102,l型齿条杆102中部与模具94上部连接,l型齿条杆102上部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二支撑杆91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01,连架杆92下侧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架103,支撑架103下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104,转轴104中部均设有第一齿轮105,第一齿轮105均与l型齿条杆102配合,转轴104上均前后对称设有第二齿轮106,第二导向槽82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滑动式设有齿条块107,齿条块107均与同侧的承受块84外侧连接,齿条块107均与同侧的第二齿轮106配合。
当模具94往下移动时带动l型齿条杆102往下移动,此时第二弹簧101被压缩,l型齿条杆102带动第一齿轮105转动,进而带动转轴104和第二齿轮106转动,第二齿轮106带动齿条块107往内侧移动,进而带动承受块84往内侧移动,如此,便无需人们手动控制承受块84,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当模具94往上移动复位时,此时第二弹簧101复位,带动l型齿条杆102复位,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05、转轴104和第二齿轮106反转复位,进而使得齿条块107和承受块84复位。
还包括有冷却机构11,冷却机构11包括有液体盛放框1101、导流杆1102、水管1103和水泵1104,底板1后上侧设有液体盛放框1101,液体盛放框1101位于后侧的脚架5前侧,底板1右后侧设有导流杆1102,液体盛放框1101右下侧与导流杆1102上部之间连接有水管1103,水管1103缠绕在导流杆1102上,液体盛放框1101内底部右后侧设有水泵1104,水泵1104前侧与水管1103下侧连接。
人们手动将冷却水放进液体盛放框1101内,放置桶63带动温度传感器64和距离传感器65往后侧移动,距离传感器65检测到与后侧的脚架5之间的距离较近后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控制水泵1104启动,水泵1104将冷却水输送进水管1103内,冷却水再从水管1103进入导流杆1102,再从导流杆1102流进放置桶63内,对放置桶63内的铁片进行冷却,如此,便无需人们手动对铁片泼水,使铁片冷却,温度传感器64检测到放置桶63温度降低后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控制水泵1104关闭。
还包括有开合机构12,开合机构12包括有防尘罩1201、弧形导杆1202、第三弹簧1203、转杆1204和护板1205,侧板2外侧左右对称设有防尘罩1201,侧板2外侧左右对称设有弧形导杆1202,弧形导杆1202均位于同侧的防尘罩1201内部,侧板2外侧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转杆1204,转杆1204均与同侧的弧形导杆1202滑动式连接,转杆1204均与同侧的弧形导杆1202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203,转杆1204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护板1205,护板1205与侧板2滑动式连接,护板1205与衔接板3接触。
当人们需要制作内盘时,手动将护板1205打开,护板1205带动转杆1204转动,此时第三弹簧1203被压缩,人们可以通过进料口对放置桶63进行上料,防尘罩1201可以防止灰尘进入防尘罩1201内部与转杆1204接触,避免影响转杆1204的运行,护板1205可以防止灰尘掉入侧板2内,影响设备整体的运行。
如图4、图5、图7、图10、图13和图14所示,还包括有控制箱4,侧板2内部左前侧设有控制箱4,控制箱4内包括有开关电源、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设备供电,开关电源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温度传感器64、距离传感器65和触发开关71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72、水泵1104、第二电动推杆93、加热环74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驱动电机66与控制模块通过直流电机正反转模块连接。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侧板(2)、衔接板(3)、脚架(5)、传送机构(6)和加热机构(7),底板(1)顶部设有侧板(2),侧板(2)上开有进料口,侧板(2)上设有衔接板(3),底板(1)上对称设有脚架(5),底板(1)与脚架(5)之间连接有传送机构(6),侧板(2)与底板(1)之间连接有加热机构(7),加热机构(7)部件与脚架(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6)包括有丝杆(61)、第一皮带(62)、放置桶(63)、温度传感器(64)、距离传感器(65)、驱动电机(66)和第二皮带(67),脚架(5)上部之间对称转动式设有丝杆(61),丝杆(61)上均设有第一传送轮,第一传送轮之间绕接有第一皮带(62),丝杆(61)一侧之间螺纹式连接有放置桶(63),放置桶(63)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64),放置桶(63)一侧设有距离传感器(65),底板(1)一侧设有驱动电机(66),驱动电机(66)输出轴与一侧的丝杆(61)上均设有第二传送轮,第二传送轮之间绕接有第二皮带(6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加热机构(7)包括有触发开关(71)、第一电动推杆(72)、第一导向槽(73)和加热环(74),侧板(2)顶部设有触发开关(71),底板(1)一侧设有第一电动推杆(72),一侧的脚架(5)与底板(1)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槽(73),第一导向槽(73)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加热环(74),加热环(74)与第一电动推杆(72)伸缩杆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承载机构(8),承载机构(8)包括有第一支撑杆(81)、第二导向槽(82)、承重架(83)、承受块(84)、第一弹簧(85)和放置台(86),底板(1)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81),第一支撑杆(81)顶部之间设有第二导向槽(82),底板(1上对称设有承重架(83),承重架(83)上均与第二导向槽(82)连接,第二导向槽(82)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承受块(84),承受块(84)顶部之间放置有放置台(86),放置台(86)底部与底板(1)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成型机构(9),成型机构(9)包括有第二支撑杆(91)、连架杆(92)、第二电动推杆(93)和模具(94),底板(1)上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91),第二支撑杆(91)上部之间设有连架杆(92),连架杆(92)上设有第二电动推杆(93),第二电动推杆(93)伸缩杆一侧设有模具(9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自动推挤机构(10),自动推挤机构(10)包括有第二弹簧(101)、l型齿条杆(102)、支撑架(103)、转轴(104)、第一齿轮(105)、第二齿轮(106)和齿条块(107),第二支撑杆(91)上部之间滑动式设有l型齿条杆(102),l型齿条杆(102)中部与模具(94)上部连接,l型齿条杆(102)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二支撑杆(9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01),连架杆(92)上对称设有支撑架(103),支撑架(103)上均转动式设有转轴(104),转轴(104)中部均设有第一齿轮(105),第一齿轮(105)均与l型齿条杆(102)配合,转轴(104)上均对称设有第二齿轮(106),第二导向槽(82)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齿条块(107),齿条块(107)均与同侧的承受块(84)一侧连接,齿条块(107)均与同侧的第二齿轮(106)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冷却机构(11),冷却机构(11)包括有液体盛放框(1101)、导流杆(1102)、水管(1103)和水泵(1104),底板(1)一侧设有液体盛放框(1101),液体盛放框(1101)位于一侧的脚架(5)一侧,底板(1)一侧设有导流杆(1102),液体盛放框(1101)一侧与导流杆(1102)上部之间连接有水管(1103),水管(1103)缠绕在导流杆(1102)上,液体盛放框(1101)一侧设有水泵(1104),水泵(1104)一侧与水管(1103)一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开合机构(12),开合机构(12)包括有防尘罩(1201)、弧形导杆(1202)、第三弹簧(1203)、转杆(1204)和护板(1205),侧板(2)上对称设有防尘罩(1201),侧板(2)上对称设有弧形导杆(1202),弧形导杆(1202)均位于同侧的防尘罩(1201)内部,侧板(2)上对称转动式设有转杆(1204),转杆(1204)均与同侧的弧形导杆(1202)滑动式连接,转杆(1204)均与同侧的弧形导杆(1202)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203),转杆(1204)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护板(1205),护板(1205)与侧板(2)滑动式连接,护板(1205)与衔接板(3)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家用电磁电饭煲配件用加热线盘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箱(4),侧板(2)内部左前侧设有控制箱(4),控制箱(4)内包括有开关电源、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设备供电,开关电源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温度传感器(64)、距离传感器(65)和触发开关(71)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72)、水泵(1104)、第二电动推杆(93)、加热环(74)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驱动电机(66)与控制模块通过直流电机正反转模块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