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89



1.本申请涉及饮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市场上流行一种苏打气泡水,相较于碳酸饮料,苏打气泡水主要由小苏打即碳酸氢钠提供二氧化碳源,小苏打呈弱碱性且能够补充人体钠盐,适合运动后补水,对健康更有利。小苏打随着反应时间的加长,二氧化碳会逐渐释放完毕,饮料长时间存放泡泡会减少甚至消失。
3.市面上现有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通过苏打粉和其他甜味物质混合,饮用时即时冲泡,可以保证引用时气泡的丰富性,提高口感,这种现混合的苏打水相较于长期储存的碳酸气泡水,兼顾了泡沫的丰富性和健康。
4.但是固体苏打饮料常常使用小苏打作为二氧化碳源,小苏打由于钠离子作为阳离子,钠离子具有咸味,要达到碳酸饮料的气泡丰富性和杀口感会导致饮料口味偏咸。
5.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传统的苏打固体饮料在钠离子含量和气泡水的杀口力上难以平衡,造成苏打固体饮料风味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实现咸味和杀口力的平衡,提高饮料的风味,本申请提供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及加工工艺。
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甜味剂65

75份,酸味剂颗粒17

25 份,复合碳酸氢盐10

25份,复合营养强化剂2.5

3.5份,食用粉末香精5

20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复合碳酸氢盐代替单纯的小苏打作为二氧化碳提供源,在提供相同量的二氧化碳源的同时,降低钠离子添加量,因为饮料的咸味主要由钠离子造成,所以能够显著减少饮料的咸味,从而在保证充足杀口感的前提下,降低咸味,平衡口感,提高饮品整体风味,同时可以为人体补充钠以外的其他无机盐,更适合运动后饮用。
9.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甜味剂72份,酸味剂颗粒22份,复合碳酸氢盐 19份,复合营养强化剂3.2份,食用粉末香精8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比例对固体饮料的各个组分进行复配,能够得到口感、甜度、风味均十分良好的固体饮料,人群接受度高。
11.优选的,所述复合碳酸氢盐包括质量比为1:0.6

0.8:0.1

0.3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钙。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动过程中除了容易流失钠离子,钾等微量元素也容易流失,容易产生疲倦虚弱的情况,适当补钾能够有效的减少虚弱感,采用碳酸氢钾和碳酸氢
钙代替一部分碳酸氢钠调节口味的同时能够更全面的补充人体确实的无机盐,提高饮品的营养性;另外,由于碳酸氢钙反应放气后容易产生沉淀,因此需要控制碳酸氢钙的比重,通过调整合适比重的碳酸氢盐的比例,能够得到口感和口味平衡,且没有沉淀的固体饮料。
13.优选的,所述酸味剂颗粒为微胶囊结构,囊心为无水柠檬酸,囊壁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水柠檬酸具有强烈的酸味,但其在干燥空气中微有风化性,在潮湿空气中有潮解性,外层包裹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能够有效的将无水柠檬酸和空气进行隔离,从而减少其风化和潮解;同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无水柠檬酸进行包裹,在倒入水溶解后,包裹后的酸味剂颗粒能够随着外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逐渐溶解而释放,起到缓释的作用,从而使复合碳酸氢盐与酸味剂逐渐接触而保持气泡的持续产生,减少复合碳酸氢盐和酸直接接触反应造成储存过程中二氧化碳瞬间大量析出,提高冲饮时气泡含量和口感;常用的可食用包衣材料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性良好,且较稳定,受温度、ph值影响低,成膜性能好,能够实现均匀包裹,均匀溶解的效果,保证固体饮料的口感。
15.优选的,所述甜味剂为低热量甜味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低热量甜味剂提供饮料的甜味,能够在保证饮料甜味的同时降低饮料能量,尤其对于运动减肥的人群,可以在补充身体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同时,减少能量摄入,起到减肥的效果。
17.优选的,所述甜味剂为赤藓糖醇。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赤藓糖醇热量为1.65kj/g,远低于蔗糖和木糖醇的能量,其次在溶解时会吸热,具有清凉感,甜度适中,口味纯正,不含不良风味,风味口感良好。
19.优选的,所述甜味剂、复合碳酸氢盐、复合营养强化剂、食用粉末香精均为直径小于100目的颗粒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降低粉末的粒径,能够提高粉末遇水的溶解速度,从而缩短冲泡时间,方便饮用。
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将甜味剂,复合碳酸氢盐,复合营养强化剂,食用粉末香精与酸味剂颗粒混合均匀制成固体饮料,将固体饮料装入饮料瓶中,向饮料瓶中充入惰性气体,最后对饮料瓶进行封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体饮料的各个粉末组分进行充分混合,饮用时直接加水搅拌溶解即可,操作便捷。通过惰性气体对固体饮料进行封装,减少固体饮料由于和空气长期接触,和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等发生物理及化学反应而造成变质,能够有效地延长固体饮料的保存时间。
23.优选的,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8

1.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通过雾化包衣机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包覆无水柠檬酸颗粒制成酸味剂颗粒。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浓度过高,包衣过厚,溶解速度慢,遇水后气泡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影响冲泡和饮用体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浓度过低,不能够
有效的包裹无水柠檬酸;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配制成合适浓度的溶液,从而使其在无水柠檬酸外形成合适厚度的包衣,从而缩短气泡产生的时间并延长气泡持续的时间,提高饮料的冲泡和饮用体验。
25.优选的,所述酸味剂颗粒的直径为60

80目。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味剂颗粒大于其他颗粒,使其在溶解的过程能够缓慢溶解,从而控制气泡产生速度,使气泡能够持续的产生,保持一段时间良好的杀口力,同时,不会由于粒径过大,分散度低而沉底或造成饮用的颗粒感,上述粒径的酸味剂颗粒口感较佳。
27.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由于使用了复合碳酸氢盐代替单纯的小苏打作为二氧化碳提供源,能够在保证气泡量即杀口力的同时,能够相对减少钠离子的含量,减少饮料的咸味,从而平衡口感和口味,提高饮品整体质量,同时可以对人体补充钠以外的其他无机盐,更适合运动后饮用;2、酸味剂颗粒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包裹无水柠檬酸钠制成,在倒入水溶解后,包裹后的酸味剂颗粒能够随着外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逐渐溶解而释放,从而使复合碳酸氢盐与酸味剂逐渐接触而保持气泡的持续产生,减少复合碳酸氢盐和酸直接接触反应造成储存过程中二氧化碳析出,提高冲饮时气泡含量和口感;3、本申请的加工工艺,将固体饮料的各个组分进行混合,饮用时直接加水搅拌溶解即可,通过惰性气体对固体饮料进行封装,减少固体饮料由于和空气长期接触,和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等发生物理及化学反应而造成变质,能够有效地延长固体饮料的保存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以下制备例和实施例中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选自济南允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hc01;无水柠檬酸选自济南允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02;赤藓糖醇选自河北润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01;甜菊糖苷选自河北润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02;蔗糖选自江苏白玫糖业有限公司,货号为644

32;碳酸氢钠选自济南得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55

8;碳酸氢钾选自济南得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001;碳酸氢钙选自济南得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001;维生素b1选自陕西源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 mw111;维生素b2选自陕西源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88

5;维生素b6选自陕西源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507;维生素b12选自陕西源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 101;烟酸选自陕西源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22

1;d

泛钙酸选自陕西源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01;叶酸选自陕西源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01;牛磺酸选自江苏采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sjxhz;氧化镁选自江苏采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 fdqwrq;葡萄糖锌选自江苏采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sdzxs;青苹果粉末香精选自郑州明瑞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货号为3315;草莓粉末香精选自郑州明瑞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货号为3211;水蜜桃粉末香精选自郑州明瑞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货号为3114;葡萄粉末香精选自郑州明瑞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货号为3401;香梨粉末香精选自郑州明瑞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货号为3710;聚乙二醇选自济南置鼎商贸有限公司,货号为99;醋酸纤维素钛酸酯选自东莞宏耀塑胶原料经
营部,牌号为398

6。
30.原料和的制备例制备例1将0.8k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到99.2kg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配制成0.8%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将上述水溶液放置到雾化包衣机内,通过喷雾方式在无水柠檬酸表面形成包衣,喷雾压力为0.5mpa,温度为50℃,制成酸味剂颗粒,无水柠檬酸钠的粒度70

90目,形成包衣后的酸味剂颗粒粒度为60

80目。
31.制备例2将1.0k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到99.0kg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配制成1.0%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将上述水溶液放置到雾化包衣机内,通过喷雾方式在无水柠檬酸表面形成包衣,喷雾压力为0.5mpa,温度为50℃,制成酸味剂颗粒,无水柠檬酸钠的粒度为70

90 目,形成包衣后的酸味剂颗粒粒度为60

80目。
32.制备例3将1.2k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到98.8kg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配制成1.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将上述水溶液放置到雾化包衣机内,通过喷雾方式在无水柠檬酸表面形成包衣,喷雾压力为0.5mpa,温度为50℃,制成酸味剂颗粒,无水柠檬酸钠的粒度为70

90 目,形成包衣后的酸味剂颗粒粒度为60

80目。实施例
33.实施例1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其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该瓶装营养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6.5kg赤藓糖醇,1kg复合碳酸氢盐,0.25kg复合营养强化剂,0.5kg食用粉末香精与1.7kg酸味剂颗粒搅拌混合均匀。其中复合碳酸氢盐由质量比为1:0.6:0.1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钙混合制成。其中复合营养强化剂有1:0.03:0.01:8的镁、锌、b族维生素、牛磺酸混合制成。其中b族维生素由质量比为1:1:1:0.2:10:4.2:0.35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d

泛钙酸和叶酸混合制成。酸味剂颗粒由制备例2制成。食用粉末香精采用青苹果粉末香精。甜味剂、复合碳酸氢盐、复合营养强化剂、青苹果粉末香精的颗粒均为100

120目。
34.(2)将混合均匀的颗粒状固体饮料每40g装入饮料瓶中,并对饮料瓶中冲入氮气,最后进行封装。
35.表1实施例1

3中各组分重量表组分/kg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赤藓糖醇6.57.57.2酸味剂颗粒1.72.52.2复合碳酸氢盐1.02.51.9复合营养强化剂0.250.350.32青苹果粉末香精0.520.8实施例2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配比不同,其原料配比如
表1所示。
36.实施例3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配比不同,其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
37.实施例4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复合碳酸氢盐由质量比为1:0.7:0.2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钙构成。
38.实施例5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复合碳酸氢盐由质量比为1:0.8:0.3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钙混合制成。
39.实施例6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采用草莓粉末香精代替青苹果粉末香精。
40.实施例7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采用水蜜桃粉末香精代替青苹果粉末香精。
41.实施例8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采用葡萄粉末香精代替青苹果粉末香精。
42.实施例9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采用香梨粉末香精代替青苹果粉末香精。
43.实施例10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酸味剂颗粒采用制备例1制成。
44.实施例11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酸味剂颗粒采用制备例3制成。
45.实施例12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甜味剂、复合碳酸氢盐、复合营养强化剂、青苹果粉末香精的颗粒均为120

140目。
46.实施例13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使用4.4kg的蔗糖代替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
47.实施例14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使用0.2kg的蔗糖代替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
48.实施例15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复合碳酸氢盐由质量比为1:
0.5:0.1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钙构成。
49.实施例16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复合碳酸氢盐由质量比为1:0.9:0.1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钙构成。
50.实施例17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复合碳酸氢盐由质量比为1:0.6:0.4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钙构成。
51.实施例18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复合碳酸氢盐由质量比为1.5:0.6:0.1 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钙构成。
52.实施例19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酸味剂颗粒为无水柠檬酸钠颗粒,非微胶囊结构。
53.实施例20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酸味剂颗粒囊壁为聚乙二醇材料。
54.实施例21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赤藓糖醇、复合碳酸氢盐、复合营养强化剂、食用粉末香精的颗粒直径为80

100目。
55.实施例22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酸味剂颗粒外层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浓度为0.6%。
56.实施例23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酸味剂颗粒外层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浓度为1.4%。
57.实施例24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酸味剂颗粒为40

60目。
58.实施例25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酸味剂颗粒为80

100目。
59.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采用1.9kg小苏打即碳酸氢钠代替复合碳酸氢盐。
60.对比例2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添加1.9
×1÷
(1 0.6 0.1)=1.1kg 的碳酸氢钠代替复合碳酸氢盐。
61.对比例3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组分配比如表2所示。
62.表2
对比例4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各组分配比如表2所示。
63.对比例5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组分配比如表2所示。
64.对比例6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各组分配比如表2所示。
65.对比例7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组分配比如表2所示。
66.对比例8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各组分配比如表2所示。
67.对比例9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固体饮料装瓶放置,不冲入氮气。
68.性能检测试验1、取实施例33、10、19

20制成的固体饮料各三份,每份100g,将在相同室温和湿度下分别存放1周、2周、3周、4周,观察其性状有无改变并记录至表2,取出40g加入到300ml 的水中搅拌溶解,观测饮料溶解情况记录至表3。另取各三份,每份100g,在湿度50%rh 加热到35℃,观察溶解前性状有无改变及饮料溶解情况记录在表3中。
69.2、分别取3

5、10

12、15

25和对比例1

2刚刚制成的40g固体饮料,将其加入到 300ml的水中搅拌溶解,观测完全溶解时间,气泡出现时间、气泡持续时间、气泡量及有无沉淀物记录至表4。
70.3、随机选取350健康志愿者,男女比例1:1,年龄为20

28岁,随机分成35组,每组10人,每组那女比例1:1。
71.分别取实施例1

25和对比例1

9刚刚制成的40g固体饮料,将其分别加入到300ml 的水中搅拌溶解,35组志愿者均跑步1h后半分钟内,对应将实施例1

25和对比例1

9溶解后的300ml饮料饮用完毕,另外一组为空白对照组,饮用300ml相同温度的纯净水。根据口感和口味打分并取平均值记录在表5中,打分标准如表5,将饮用后身体恢复时间也记录在表5中,同时对固体饮料的综合风味进行打分记录并取平均值在表5中,分数从0到10,分值越高表示综合风味和口感越好,固体饮料越好喝。
72.表3实施例3、10、19

20的存放溶解情况表
表4实施例3

5、10

12、15

25和对比例1

2的溶解情况表表5固体饮料以及空白对照组的风味测试结果表
结合实施例1

3和对比例1

2并结合表5可以看出,使用等质量的小苏打代替复合碳酸氢盐,可以达到使用复合碳酸氢盐的杀口力效果,但是饮料的口味偏咸;使用钠离子数量相同的小苏打代替复合碳酸氢盐,饮料的口味适中,但是杀口力弱,使用复配的复合碳酸
氢盐能够实现适中的口味和较好的杀口力,实现口味和口感的平衡。
73.结合实施例1

3和实施例6

9及对比例3

8并结合表5可以看出,使用的配比不同,口味差距较大,同时在使用市面上常见的几种粉末香精中,青苹果粉末香精的风味更受欢迎,同时采用实施例3的配比能够达到固体饮料的最佳口感和风味,评分最高,最受欢迎。
74.结合实施例1

5和实施例15

18和空白对照组并结合表4和表5可以看出,碳酸氢钙比例超出一定范围的饮料容易产生沉淀,影响饮料的口感,碳酸氢钠的比例则显著影响饮料的咸度口味,碳酸氢钾过少则影响运动后人体恢复,因此比例合适的三种盐进行复配能够调节口味和口感,并能够对运动后人体进行无机盐补充,对运动后人体的恢复起到帮助作用。
75.结合实施例3、19

20并结合表3和表4可以看出,未包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固体饮料在存放过程中容易提前反应,产生结块,在溶解后气泡产生较少。其他常用的包衣材料如聚乙二醇溶解温度低、容易潮解,存放不当容易暴露内部的无水柠檬酸造成潮解结块现象;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包裹性好,存放时能够保护酸性颗粒,同时冲泡时气泡均匀良好。
76.结合实施例3、13

14并结合表5可以看出,蔗糖的甜度更高,热量为16.4kj/g,达到合适甜度的即实施例13中每300ml固体饮料含有能量300kj,能量很高,低热量甜味剂能够有效降低饮料热量;赤藓糖醇热量为1.65kj/g,实施例3中每300ml固体饮料含有能量 23.2kj。相同甜度下赤藓糖醇的热量远低于蔗糖热量,另外相对于常用的低热量甜味剂甜菊糖苷,甜菊糖苷的用量即使很低,也会略带苦味,而且由于甜菊糖苷的添加量过低,其分散不佳,很难混合均匀,同一份配比中取出的饮料口味有差异,赤藓糖醇口味更佳,没有不良风味。
77.结合实施例3、12、21并结合表4可以看出,固体饮料的颗粒越大,需要的溶解时间越长,小于100目的饮料溶解时间差异不大,大于100目的饮料需要的溶解时间显著增加,影响冲饮效果,溶解时间较长。
78.结合实施例3、10

11、22

23并结合表4可以看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浓度越低,酸味剂颗粒外层的厚度越薄,酸味剂遇水越快产生气泡,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浓度过低,酸味剂包裹不完全,会造成无水柠檬酸外露,溶解前结块,溶解时气泡少的情况;相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浓度越高,酸味剂颗粒的外层厚度越厚,遇水产生气泡的时间越长,浓度过大时,溶解速度慢,需要较长时间产生气泡。
79.结合实施例3和对比例9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未冲入氮气的固体饮料颗粒可以实现3个周到4个周的短时间的存储,冲入氮气能够有效延长保存时间,使固体饮料不容易变质。
80.结合实施例3、24

25并结合表4和表5可以看出,酸味剂颗粒的直径小,冲成饮料后产生气泡的时间短,酸味剂颗粒的直径大,冲成饮料后会有明显颗粒,分散度不佳,容易沉底,溶解时间长,饮用时有明显颗粒感,影响口感,合适粒度的酸味剂颗粒能够维持气泡的产生,从而维持杀口力,同时均匀分散在溶液中,没有颗粒感,提高饮用口感和口味。
8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甜味剂65

75份,酸味剂颗粒17

25份,复合碳酸氢盐10

25份,复合营养强化剂2.5

3.5份,食用粉末香精5

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甜味剂72份,酸味剂颗粒22份,复合碳酸氢盐19份,复合营养强化剂3.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碳酸氢盐包括质量比为1:0.6

0.8:0.1

0.3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味剂颗粒为微胶囊结构,囊心为无水柠檬酸,囊壁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为低热量甜味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为赤藓糖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甜味剂、复合碳酸氢盐、复合营养强化剂、食用粉末香精均为直径小于100目的颗粒状。8.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甜味剂,复合碳酸氢盐,复合营养强化剂,食用粉末香精与酸味剂颗粒混合均匀制成固体饮料,将固体饮料装入饮料瓶中,向饮料瓶中充入惰性气体,最后对饮料瓶进行封装。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8

1.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通过雾化包衣机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包覆无水柠檬酸颗粒制成酸味剂颗粒。10.根据权利要求9述的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味剂颗粒的直径为60

80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饮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及其加工工艺。一种瓶装营养苏打固体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甜味剂65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敏 陈英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金利昌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52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