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及支撑角度的楼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75


本发明属于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高度及支撑角度的楼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是建筑业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全过程,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长期以来,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慢,与其他行业和国外同行业相比,大多数企业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低,施工效率差,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工程质量通病屡见不鲜,建设成本不断增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频繁的用到对于预制楼板的支撑装置,现有的支撑装置不能方便进行转动,因此不能有效的根据预制楼顶的施工需求来改变其位置,并且传统的三角支撑架与钢支撑主体相焊接一起的,导致不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高度及支撑角度的楼板支撑装置,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高度及支撑角度的楼板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沿周向螺纹连接有三个竖直支撑腿,支撑腿贯穿所述底座,支撑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梯形的支撑垫;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千斤顶,千斤顶活塞杆的顶部固定有竖直的套筒座,套筒座内插接有竖直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也固定有套筒座,第一支撑杆上端插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插接有第三支撑杆……第n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球铰座,球铰座的上表面上固定有支撑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及第n支撑杆的高度为0.5~1.5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径略小于套筒座的内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可根据楼板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支撑杆,方便使用,支撑顶板角度可自由转动,也可用于支撑倾斜的楼板,方便现场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支撑杆与套筒座的插接示意图;

图3是底座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腿,3-支撑垫,4-千斤顶,5-套筒座,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第n支撑杆,9-球铰座,10-支撑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可调高度及支撑角度的楼板支撑装置,包括圆盘形的底座1,底座1上沿周向螺纹连接有三个竖直支撑腿2,支撑腿2贯穿底座1,支撑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梯形的支撑垫3,转动支撑腿2可调节支撑腿2的高度。底座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千斤顶4,千斤顶4活塞杆的顶部固定有竖直的套筒座5,套筒座5内插接有竖直的第一支撑杆6,第一支撑杆6的外径略小于套筒座5的内径;第一支撑杆6的上端也固定有套筒座5,第一支撑杆6上端插接有第二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7上插接有第三支撑杆……第n支撑杆8的上端连接有球铰座9,球铰座9的上表面上固定有支撑顶板。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三支撑杆及第n支撑杆8的高度为0.5~1.5m。

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底座1放置于地面上,然后转动三个支撑腿2,使底座1处于水平状态,根据楼板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支撑杆,然后安装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n支撑杆8,最后扳动千斤顶4,带动支撑顶板抵靠楼板下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高度及支撑角度的楼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沿周向螺纹连接有三个竖直支撑腿,支撑腿贯穿所述底座,支撑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梯形的支撑垫;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千斤顶,千斤顶活塞杆的顶部固定有竖直的套筒座,套筒座内插接有竖直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也固定有套筒座,第一支撑杆上端插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插接有第三支撑杆……第n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球铰座,球铰座的上表面上固定有支撑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高度及支撑角度的楼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及第n支撑杆的高度为0.5~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高度及支撑角度的楼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径略小于套筒座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高度及支撑角度的楼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圆盘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高度及支撑角度的楼板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沿周向螺纹连接有三个竖直支撑腿,支撑腿贯穿所述底座,支撑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梯形的支撑垫;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千斤顶,千斤顶活塞杆的顶部固定有竖直的套筒座,套筒座内插接有竖直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也固定有套筒座,第一支撑杆上端插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插接有第三支撑杆……第n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球铰座,球铰座的上表面上固定有支撑顶板。该装置可根据楼板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支撑杆,方便使用,支撑顶板角度可自由转动,也可用于支撑倾斜的楼板,方便现场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王章丽;吴星蓉;牛昌林;周磊;马军伟;安永铖;刘福江;成丽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建投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52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