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特别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进行二值显示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被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部等。除此以外,已知有具备像素电路的存储器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像素电路将写入的数据数字式存储。根据存储器型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减少对像素电路的数据的写入次数,削减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耗。
与本申请发明相关联地,在日本特开平7-294881号公报中,记载有为了改善视角特性而对各像素的液晶在一帧期间内施加相互不同的多个电压的液晶显示装置。
在进行二值显示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在切换显示图像时在显示画面上产生残像的问题。图15是表示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产生残像的情形的图。图15中记载有进行二值显示的反射型兼存储器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变化。在从显示黑的三角形的画面z1切换为显示白的三角形的画面z2时,优选从画面z1立即切换为画面z2。然而,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发生被称为向错的取向异常,在画面z1与画面z2之间显示包含残像(三角形内部的中间色的部分)的画面zx。
图16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放大图。图16中记载有配置成二维状的9个像素。在向像素pc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场时,位于像素pc的位置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根据被施加的电场而变化。但是,位于像素pc的周边部(虚线部)的液晶分子处于受到来自相邻像素的像素电极、附近布线的电场的影响而难以活动的状态。因此,即使在像素pc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场,位于像素pc的周边部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也不会立刻变化,发生取向异常。在取向异常的期间,观测者看到残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作为课题可列举提供能够防止起因于取向异常的残像的进行二值显示的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1)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
为进行二值显示的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部,包括多个扫描线、多个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路;
扫描线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扫描线;
数据线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数据线;
第一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第一电压;
第二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第二电压;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具有像素电极的液晶电容,根据驱动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写入的数据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中的任一个,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配合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为比通常电平更远离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平。
(2)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1)的构成,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根据所述时序使所述第一电压以冲击脉冲状变化。
(3)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1)的构成,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根据所述时序使所述第一电压以矩形脉冲状变化。
(4)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1)的构成,
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电路将所述第二电压在帧期间内控制为恒定的电平。
(5)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1)的构成,
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电路配合所述时序将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为比通常电平更远离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平。
(6)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5)的构成,
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电路根据所述时序使所述第二电压以冲击脉冲状变化。
(7)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5)的构成,
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电路根据所述时序使所述第二电压以矩形脉冲状变化。
(8)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1)的构成,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对全部的所述像素电路输出相同的所述第一电压,配合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的全部时序来控制所述第一电压。
(9)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1)的构成,
所述像素电路对应于所述扫描线被分类为多个组,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对应于所述多个组输出多个电压作为所述第一电压,配合所述组所包含的所述像素电路内的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的时序来控制对应于所述组的所述第一电压。
(10)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1)的构成,
还具备驱动所述液晶电容的公共电极的公共电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电路以及所述公共电极驱动电路使各自输出的电压的电平按每帧期间反转。
(11)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1)的构成,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
写入控制晶体管,其控制端子与所述扫描线连接,一个导通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
存储电路,存储经由所述写入控制晶体管输入的所述数据,并输出与所述数据相应的控制信号;以及
电压选择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中的任一各施加于所述像素电极。
(12)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述(11)的构成,
所述存储电路是输出作为所述控制信号而互补地变化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触发器电路,
所述电压选择电路具备:
按照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一电压的晶体管;
按照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二电压的晶体管;
按照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一电压的晶体管;
按照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二电压的晶体管。
(13)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为具有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电路的显示部,并进行二值显示的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驱动所述扫描线的步骤;
驱动所述数据线的步骤;
输出第一电压的步骤;
具有输出第二电压的步骤;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具有像素电极的液晶电容,根据驱动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而写入的数据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中的任一个,
在输出所述第一电压的步骤中,根据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为比通常电平更远离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平。
根据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配合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的时序,通过将第一电压控制为比通常电平更远离第二电压的电平,从而能够提供液晶电容中包含的液晶分子动作的触发。因此,能够使位于像素的周边部的液晶分子的取向迅速变化,防止由切换显示图像时产生的取向异常引起的残像。
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目的、特征、方式及效果参照附图,从以下的详细说明可以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详细构成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亮度的变化的例子的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详细时序图。
图7是图6的续图。
图8是比较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详细的时序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详细时序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图。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图。
图13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图。
图15是示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产生残像的情形的图。
图16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显示部11、显示控制电路12、扫描线驱动电路13、数据线驱动电路14、白电压输出电路15、黑电压输出电路16以及公共电极驱动电路17。液晶显示装置10是进行二值显示的反射型兼存储器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以下,m以及n为2以上的整数,i为1以上m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
显示部11包括m条扫描线g1~gm、n条数据线d1~dn以及(m×n)个像素电路20。扫描线g1~gm彼此平行地配置。数据线d1~dn以与扫描线g1~gm正交的方式相互平行地配置。扫描线g1~gm与数据线d1~dn在(m×n)个位置交叉。(m×n)个像素电路20与扫描线g1~gm和数据线d1~dn的交点对应地配置成二维状。像素电路20与一条扫描线和一条数据线连接。
显示控制电路12对扫描线驱动电路13输出控制信号cs1,对数据线驱动电路14输出控制信号cs2和影像信号vs。控制信号cs1包括栅极时钟gck等。扫描线驱动电路13基于控制信号cs1驱动扫描线g1~gm。数据线驱动电路14基于控制信号cs2和影像信号vs驱动数据线d1~dn。
更详细而言,扫描线驱动电路13基于控制信号cs1从扫描线g1~gm中依次选择一条扫描线,对所选择的扫描线施加写入电压(此处为高电平电压)。由此,一并选择与所选择的扫描线连接的n个像素电路20。数据线驱动电路14基于控制信号cs2,向数据线d1~dn分别施加与影像信号vs对应的n个电压。由此,在被选择的n个像素电路20中分别写入n个数据。像素电路20对应于像素,写入像素电路20的数据是二值数据。像素的颜色根据写入像素电路20的数据而变为白或黑。
白电压输出电路15输出白显示用的电压(以下,称为白电压vw)。黑电压输出电路16输出黑显示用的电压(以下,称为黑电压vb)。公共电极驱动电路17输出公共电极电压vcom。像素电路20包括具有像素电极的液晶电容,根据驱动扫描线gi和数据线dj而写入的数据向像素电极施加白电压vw和黑电压vb中的任一个。公共电极驱动电路17驱动液晶电容的公共电极。
显示控制电路12对白电压输出电路15、黑电压输出电路16以及公共电极驱动电路17输出未图示的控制信号。白电压输出电路15、黑电压输出电路16以及公共电极驱动电路17基于从显示控制电路12输出的控制信号,使各自输出的电压的电平按每帧期间反转。由此,液晶显示装置10进行使施加于液晶电容的电压的极性按每帧期间反转的帧反转驱动。
以下,对m=n=3的情况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的详细构成的图。如图2所示,像素电路20包括像素存储器21、电压选择电路22以及液晶电容23。第i行第j列的像素电路20内的像素存储器21中记载为pij。第i行j列的像素电路20内的像素存储器21与扫描线gi和数据线dj连接,输出控制信号swij、sbij。
向电压选择电路22的两个输入端子分别提供从白电压输出电路15输出的白电压vw和从黑电压输出电路16输出的黑电压vb。向电压选择电路22的两个控制端子分别提供控制信号swij、sbij。电压选择电路22的输出端子与液晶电容23的像素电极(在图2中为上侧的电极)连接。对液晶电容23的公共电极施加从公共电极驱动电路17输出的公共电极电压vcom。使用未图示的配线向像素电路20供给高电平电压vdd和低电平电压vss。
图3是像素电路20的电路图。在图3中记载了第i行第j列的像素电路20。像素电路20包括9个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以下,称为tft)
tft:q1的栅极端子连接于扫描线gi。tft:q1的一个导通端子(在图3中为左侧的端子)与数据线dj连接。tft:q1的另一个导通端子和tft:q4、q5的漏极端子连接到tft:q2、q3、q6、q7的栅极端子。控制信号swij是连接这些端子的布线上的信号。tft:q2、q3的漏极端子与tft:q4、q5、q8、q9的栅极端子连接。控制信号sbij是连接这些端子的布线上的信号。
tft:q2、q4的源极端子被施加高电平电压vdd。tft:q3、q5的源极端子被施加低电平电压vss。tft:q6的一个导通端子(在图3中为左侧的端子)和tft:q8的一个导通端子(在图3中为右侧的端子)被施加白电压vw。在tft:q7的一个导通端子(在图3中为左侧的端子)和tft:q9的一个导通端子(在图3中为右侧的端子)被施加黑电压vb。tft:q6~q9的另一个导通端子与液晶电容23的像素电极24连接。液晶电容23的公共电极25被施加公共电极电压vcom。
tft:q1作为写入控制晶体管发挥功能。tft:
以下,将第i行第j列的像素电路20内的像素电极24的电压称为vpij。tft:q6按照控制信号swij对像素电极24施加白电压vw。tft:q7按照控制信号swij对像素电极24施加黑电压vb。tft:q8按照控制信号sbij对像素电极24施加白电压vw。tft:q9按照控制信号sbij对像素电极24施加黑电压vb。在控制信号swij为高电平且控制信号sbij为低电平时,tft:q6、q8导通且tft:q7、q9截止,电压vpij等于白电压vw。在控制信号swij为低电平且控制信号sbij为高电平时,tft:q6、q8截止且tft:q7、q9导通,电压vpij与黑电压vb相等。tft:q6~q9作为电压选择电路22而发挥功能,该电压选择电路22根据控制信号swij、sbij将白电压vw和黑电压vb中的任一个施加于像素电极24。
图4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面的变化的例子的图。以下,将第i行第j列的像素称为pij。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初始状态下,像素p12、p21、p23、p32的颜色是白色,其它像素的颜色是黑色。在第一帧期间,像素p12、p21、p23、p32的颜色变为黑色,其它像素的颜色变为白色。在第二帧期间,像素p12、p21、p23、p32的颜色变为白色,像素p13、p22、p31的颜色变为黑色。在第三帧期间,像素p13、p22、p31的颜色变为白色。
图5是液晶显示装置10的时序图。在图5中记载了显示画面如图4所示变化时的第一至第三帧期间中的信号和电压的变化。如图5所示,一帧期间分为写入期间和保持期间。在保持期间,所有的信号与电压不变化。
栅极时钟gck在一帧期间内3次变为高电平。以下,将栅极时钟gck的高电平期间按时间的顺序称为第一选择期间至第三选择期间。扫描线g1~g3的电压分别在第一选择期间至第三选择期间变为高电平。数据线d1~d3的电压在第一选择期间至第三选择期间的开头变为与影像信号vs相应的电平。另外,数据线
白电压输出电路15对所有的像素电路20输出相同的白电压vw。白电压vw在第奇数个帧期间变为高电平,在第偶数个帧期间变为低电平。白电压输出电路15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如后所述地控制白电压vw。
黑电压输出电路16对所有的像素电路20输出相同的黑电压vb。黑电压vb在第奇数个帧期间变为低电平,在第偶数个帧期间变为高电平。黑电压输出电路16在帧期间内将黑电压vb控制为固定的电平。公共电极驱动电路17将公共电极电压vcom在帧期间内控制为固定的电平。公共电极电压vcom在第奇数个帧期间变为低电平,在第偶数个帧期间变为高电平。
在第一至第三选择期间,扫描线g1~g3的电压分别变为高电平,在第一至第三选择期间的开头,数据线d1~d3的电压变为与影像信号vs相应的电平。因此,在第一至第三选择期间的开头,tft:q1导通,数据线dj的电压经由tft:q1输入触发器电路。因此,在第i选择期间的开头,控制信号swij变为与影像信号vs相应的电平,控制信号sbij变为与控制信号swij相反的电平。
例如,在第一帧期间内的第一选择期间的开头,数据线d1~d3的电压分别变为高电平、低电平及高电平。因此,在第一帧期间内的第一写入期间的开头,控制信号sw11~sw13分别变为高电平、低电平及高电平,控制信号sb11~sb13(未图示)分别变为低电平、高电平及低电平。
白电压输出电路15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白电压vw控制为比通常电平(白电压vw应该取得的最终电平)更远离黑电压vb的电平。更详细而言,在各选择期间的开头设定相对于选择期间足够短的控制期间。白电压输出电路15在各控制期间中,将白电压vw控制为冲击脉冲状地比通常电平远离黑电压vb的电平。
因此,在黑电压vb为低电平的第奇数个帧期间中,白电压vw在各选择期间的开头呈冲击脉冲状地比通常的高电平高。在黑电压vb为高电平的第偶数个帧期间中,白电压vw在各选择期间的开头呈冲击脉冲状地比通常的低电平低。
控制期间的长度、以及控制期间的白电压vw的最高电平和最低电平优选被确定为能够得到后述的效果。例如,控制期间的白电压vw的最高电平被确定为比通常的高电平还高出白电压vw与黑电压vb之差的大约10%的电平。控制期间中的白电压vw的最低电平被确定为比通常的低电平低上述差的约10%的电平。
图6是液晶显示装置10的详细的时序图。图7是图6的续图。图6中记载了第一帧期间中的信号和电压的变化,图7中记载了第二帧期间中的信号和电压的变化。在图6以及图7中,vcij表示对第i行j列的像素电路20内的液晶电容23施加的电压,lij表示第i行j列的像素pij的亮度(透射率)。另外,为了容易理解附图,与电压vcij的波形重叠地用虚线记载白电压vw的波形,在振幅方向和时间方向上放大地记载白电压vw冲击脉冲状地变化的部分。
作为涉及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考虑具有与液晶显示装置10相同的构成,且白电压vw在各选择期间的开头不会呈冲击脉冲状变化的液晶显示装置。图8为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详细的时序图。在图8中,关于比较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记载了与图6相同时的信号和电压的变化。
参照图6~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效果。在图6以及图8中,在第一帧期间内的第一选择期间的开头,扫描线g1的电压变化为高电平,数据线d1的电压也变化为高电平。因此,在第一行第一列的像素电路20中,控制信号sw11变化为高电平,控制信号sb0101变化为低电平,像素电极24的电压vp11(未图示)变化为高电平。在第一帧期间,公共电极电压vcom为低电平。因此,对液晶电容23施加的电压vc11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从而像素p11的颜色从黑色变化为白色。至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与在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
在比较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图8)中,位于像素p11的周边部的位置的液晶分子处于受到来自相邻像素的像素电极、附近布线的电场的影响而难以动作的状态。因此,即使在第一帧期间内的第一选择期间的开头对像素p11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场,位于像素p11的周边部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也不会立即变化,发生取向异常。因此,像素p11的亮度l11缓慢变化。同样的现象也在像素的颜色从黑色变化为白色的其他选择期间产生。
对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图6以及图7)中,白电压输出电路15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白电压vw控制为冲击脉冲状地更远离黑电压vb的电平。例如,白电压vw在第一帧期间内的第一选择期间的开头,变成呈冲击脉冲状且比通常的高电平高。因此,向第一行第一列的像素电路20内的液晶电容23施加的电压vc11在第一帧期间内的第一选择期间的开头呈冲击脉冲状且比通常电平高。由此,即使在位于像素p11的周边部的液晶分子难以移动的状态下,也能够提供液晶电容23所包含的液晶分子开始动作的契机。因此,能够使位于像素p11的周边部的液晶分子的取向迅速变化,防止由切换显示图像时产生的取向异常引起的残像。另外,通过与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相应地以冲击脉冲状控制白电压vw,从而在液晶分子开始动作后施加通常电平的白电压vw,能够将像素p11的颜色控制为白色。同样效果在像素的颜色从黑色变化为白色的其他选择期间也能获得。
如上所述,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是进行二值显示的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包含多个扫描线g1~gm、多个数据线d1~dn、以及多个像素电路20的显示部11;驱动扫描线g1~gm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3;驱动数据线d1~dn的数据线驱动电路14;输出第一电压(白电压vw)的第一电压输出电路(白电压输出电路15);以及输出第二电压(黑电压vb)的第二电压输出电路(黑电压输出电路16)。像素电路20包括具有像素电极24的液晶电容23,根据驱动扫描线gi和数据线dj写入的数据向像素电极24施加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中的任一个。第一电压输出电路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第一电压控制为比通常电平更远离第二电压的电平(比通常的高电平高的电平、或者比通常的低电平低的电平)。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根据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第一电压控制为比通常电平更远离第二电压的电平,由此能够提供液晶容量23所包含的液晶分子开始动作的契机。因此,能够迅速地改变位于像素周边部的液晶分子的取向,防止在切换显示图像时产生的取向异常所引起的残影。
第一电压输出电路根据上述时序使第一电压以冲击脉冲状变化。因此,在液晶分子开始动作后施加通常电平的第一电压,将像素的颜色控制为与第一电压对应的颜色。
第二电压输出电路在帧期间内将第二电压控制为一定的电平。因此,对于第二电压不进行特别的控制,能够得到上述效果。第一电压输出电路向所有像素电路20输出相同的第一电压,并且根据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时的所有时序来控制第一电压。因此,可以以简单的配置获得上述效果。
液晶显示装置10还具备驱动液晶电容23的公共电极25的公共电极驱动电路17,第一电压输出电路、第二电压输出电路以及公共电极驱动电路17使各自输出的电压的电平按每帧期间反转。因此,对于进行帧反转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得到上述效果。
像素电路20还包括:写入控制晶体管(tft:q1),其控制端子(栅极端子)与扫描线gi连接,其中一个导通端子与数据线dj连接;存储电路(触发器电路),其存储经由写入控制晶体管输入的数据,输出与数据相应的控制信号swij、sbij;以及电压选择电路22,其按照控制信号swij、sbij对像素电极24施加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中的任一个。因此,对于存储器型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得到上述效果。
存储电路是输出互补地变化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信号swij)和第二控制信号(控制信号sbij)作为控制信号的触发器电路,电压选择电路22包括:晶体管(tft:q6),按照第一控制信号向像素电极24施加第一电压;晶体管(tft:q7),按照第一控制信号向像素电极24施加第二电压;晶体管(tft:q8),按照第二控制信号向像素电极24施加第一电压;以及晶体管(tft:q9),按照第二控制信号向像素电极24施加第二电压。因此,对于具备这样的像素电路20的存储器型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得到上述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扫描线gi的电压变为高电平的时序和数据线dj的电压变为与影像信号vs相应的电平的时序大致相同。在两者的时序不同的情况下,像素电极24的电压以较迟的时序变化。因此,在该情况下,白电压输出电路15只要配合较迟的时序使白电压vw以冲击脉冲状变化即可。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相同的构成(图1~图3),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方式控制白电压。以下,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图9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图。在图9中,关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记载了与图5相同的情况下的信号和电压的变化。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详细的时序图。在图10中,记载了第一帧期间中的信号和电压的变化。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白电压输出电路15也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白电压vw控制为与通常电平相比更远离黑电压vb的电平。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白电压输出电路15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使白电压vw以矩形脉冲状变化。
因此,在黑电压vb为低电平的第奇数个帧期间中,白电压vw在各选择期间的开头变为矩形脉冲状的高于通常的高电平。在黑电压vb为高电平的第偶数个帧期间中,白电压vw在各选择期间的开头变为矩形脉冲状的低于通常的低电平。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电压输出电路(白电压输出电路15)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使第一电压(白电压vw)以矩形脉冲状变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相同的构成(图1~图3),以与白电压相同的方式控制黑电压。以下,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图11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图。在图11中,关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记载了与图5相同的情况下的信号和电压的变化。
如图11所示,在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白电压输出电路15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白电压vw控制为与通常电平相比更远离黑电压vb的电平。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黑电压输出电路16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黑电压vb控制为与通常电平(黑电压vb应该取得的最终电平)相比更远离白电压vw的电平。黑电压输出电路16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使黑电压vb冲击脉冲状地变化。
因此,在黑电压vb为低电平的第奇数个帧期间中,在各选择期间的开头,白电压vw变为冲击脉冲状地高于通常的高电平,黑电压vb变为冲击脉冲状地低于通常的低电平。在黑电压vb为高电平的第偶数个帧期间中,在各选择期间的开头,白电压vw变为冲击脉冲状地低于通常的低电平,黑电压vb变为冲击脉冲状地高于通常的高电平。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二电压输出电路(黑电压输出电路16)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第二电压(黑电压vb)控制为比通常电平更远离第一电压(白电压vw)的电平(比通常的低电平低的电平或比通常的高电平高的电平)。第二电压输出电路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使第二电压冲击脉冲状地变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能够防止使像素的颜色从与第二电压对应的颜色变化为与第一电压对应的颜色时产生的取向异常所引起的残像之外,还能够防止使像素的颜色从与第一电压对应的颜色变化为与第二电压对应的颜色时产生的取向异常所引起的残像。
本实施方式可以构成以下的变形例。在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配合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白电压输出电路15使白电压vw以矩形脉冲状变化,黑电压输出电路16使黑电压vb以矩形脉冲状变化。图12是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图。根据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得到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图1)中将白电压输出电路15置换为后述的电路的构成,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方式控制白电压。以下,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图13是示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详细结构的图。图1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白电压输出电路35来代替白电压输出电路15。像素电路20与扫描线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图。在图14中,关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记载了与图5相同的情况下的信号和电压的变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行的像素电路20内的像素电极24的电压在第一选择期间的开头发生变化,第二行的像素电路20内的像素电极24的电压在第二选择期间的开头发生变化,第三行的像素电路20内的像素电极24的电压在第三选择期间的开头发生变化(未图示)。
白电压输出电路35在设定于第一选择期间的开头的控制期间,将白电压vw1控制为冲击脉冲状地、比通常电平更远离黑电压vb的电平。白电压输出电路35在设定于第二选择期间的开头的控制期间,将白电压vw2控制为冲击脉冲状地、比通常电平更远离黑电压vb的电平。白电压输出电路35在设定于第三选择期间的开头的控制期间,将白电压vw3控制为冲击脉冲状地、比通常电平更远离黑电压vb的电平。
因此,在黑电压vb为低电平的第奇数个帧期间中,白电压vw1在第一选择期间的开头呈冲击脉冲状地高于通常的高电平,白电压vw2在第二选择期间的开头呈冲击脉冲状地高于通常的高电平,白电压vw3在第三选择期间的开头呈冲击脉冲状地高于通常的高电平。在黑电压vb为高电平的第偶数个帧期间中,白电压vw1在第一选择期间的开头呈冲击脉冲状地比通常的低电平低,白电压vw2在第二选择期间的开头呈冲击脉冲状地比通常的低电平低,白电压vw3在第三选择期间的开头呈冲击脉冲状地比通常的低电平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电路20与扫描线g1~gm对应地分类成多个组,第一电压输出电路(白电压输出电路35)作为第一电压(白电压)而输出与多个组对应地多个电压(白电压vw1、vw2、vw3),并将与组对应的第一电压与该组所包含的像素电路20内的像素电极24的电压变化的时序相应地进行控制。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通过由第一电压输出电路输出多个电压作为第一电压,能够分割传输第一电压的布线,减少布线的容量,容易地驱动传输第一电压的布线。
关于如上所述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构成各种变形例。例如,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的特征只要不违反其性质而任意地组合,构成具有多个实施方式的特征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白电压输出电路也可以使白电压vw1~vw3以矩形脉冲状变化。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黑电压输出电路也可以使黑电压vb以冲击脉冲状或者矩形脉冲状变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黑电压输出电路也可以与多个组对应地输出多个电压作为黑电压。另外,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具备图3所示的像素电路20以外的像素电路。例如,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具备取代像素电路20而从像素电路20删除了tft:q8、q9的像素电路。
虽然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上述说明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是限制性的。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许多其他改变和变型。
1.一种进行二值显示的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部,包括多个扫描线、多个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路;
扫描线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扫描线;
数据线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数据线;
第一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第一电压;
第二电压输出电路,输出第二电压;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具有像素电极的液晶电容,根据驱动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写入的数据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中的任一个,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配合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为比通常电平更远离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根据所述时序使所述第一电压以冲击脉冲状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根据所述时序使所述第一电压以矩形脉冲状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电路将所述第二电压在帧期间内控制为恒定的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电路配合所述时序将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为比通常电平更远离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电路根据所述时序使所述第二电压以冲击脉冲状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电路根据所述时序使所述第二电压以矩形脉冲状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对全部的所述像素电路输出相同的所述第一电压,配合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的全部时序来控制所述第一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电路对应于所述扫描线被分类为多个组,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对应于所述多个组输出多个电压作为所述第一电压,配合所述组所包含的所述像素电路内的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的时序来控制对应于所述组的所述第一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驱动所述液晶电容的公共电极的公共电极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电路、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电路以及所述公共电极驱动电路使各自输出的电压的电平按每帧期间反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
写入控制晶体管,其控制端子与所述扫描线连接,一个导通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
存储电路,存储经由所述写入控制晶体管输入的所述数据,并输出与所述数据相应的控制信号;以及
电压选择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中的任一各施加于所述像素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电路是输出作为所述控制信号而互补地变化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触发器电路,
所述电压选择电路具备:
按照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一电压的晶体管;
按照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二电压的晶体管;
按照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一电压的晶体管;
按照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二电压的晶体管。
1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电路的显示部,并进行二值显示且为反射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所述扫描线的步骤;
驱动所述数据线的步骤;
输出第一电压的步骤;
具有输出第二电压的步骤;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具有像素电极的液晶电容,根据驱动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而写入的数据向所述像素电极施加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中的任一个,
在输出所述第一电压的步骤中,根据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的时序,将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为比通常电平更远离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平。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