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72


本发明涉及施工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胎架是一种模具,指主要起承重受力作用的构造措施,是为方便大跨度桁架地面拼装的一种构造措施,在钢结构安装工程中应用广泛。与常用的焊接式胎架不同,由于其支撑的结构形式、重量差别很大,胎架的设计差异较大。不同的钢结构形式与尺寸,胎架的形式也不同。现有技术中的胎架结构,为了胎架的结构稳定,往往需要采用比较复杂的连接结构,安装和布置比较麻烦,胎架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未能满足连续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梁体、第二梁体以及第三梁体,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并且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体以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中部的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梁体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梁体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三梁体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三梁体上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梁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均通过第一固定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梁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第二固定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梁体上设置有调整件,所述调整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上通过第三固定螺钉与所述第二连体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置有壳体,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旋钮,所述壳体上滑动卡嵌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置有支撑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的侧壁沿轴向设置有限位条,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条滑动卡嵌连接的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支撑万向轮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圆水准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一固定螺帽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梁体上设置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二转动部通过第四固定螺钉与所述第二梁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置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通过第二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帽连接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三连接部上,构成纵梁;

将第二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上,构成横梁;

将第三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上,构成竖梁;

将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三梁体上,形成胎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第一连接件2将第一梁体1、第二梁体4以及第三梁体5连接后形成胎架,便于桁架地面组装,第二连接件3在第三梁体5上能够调节位置,适用多种截面尺寸桁架的拼装,适用范围广。

2、本发明第二梁体4上设置有调整件6,转动旋钮65,旋钮65带动第一连杆68转动后,在限位条671的限位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二连杆67以及支撑万向轮66移动,进而调整第二梁体4的高度,实现对胎架的角度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3、本发明第二梁体4上设置有移动件7,移动件7上的滚轮75一方面能够便于对胎架的整体移动,另一方面能够便于绳索穿过,便于对胎架的提升和转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中第一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中第二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第二连接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中调整件的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调整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的调整件在省略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10为图6所示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中移动件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移动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第一梁体、2第一连接件、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3第三连接部、24第四连接部、25连接螺杆、3第二连接件、31第一连接体、32第二连接体、4第二梁体、5第三梁体、6调整件、61第一转动件、611第一连接板、62第二转动件、621第二连接板、63第一转轴、64壳体、65旋钮、66支撑万向轮、67第二连杆、671限位条、672螺纹部、68第一连杆、7移动件、71第一转动部、711第三连接板、72第二转动部、721第四连接板、73第二转轴、74支架、75滚轮、76转动杆、8第一固定螺钉、9第二固定螺钉、10第三固定螺钉、11第一固定螺母、12第一固定螺帽、13圆水准器、14第二固定螺母、15第二固定螺帽、16第四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12,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第一梁体1、第二梁体4以及第三梁体5,所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以及第三连接部23,所述第二连接部22以及第三连接部23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垂直,所述第三连接部2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垂直并且第三连接部2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垂直,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中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四连接部24,所述第四连接部24上连接有连接螺杆25,所述第二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体31以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31的中部的第二连接体32,所述第一梁体1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部23上,所述第二梁体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上,所述第三梁体5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上,所述第三梁体5上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体3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梁体1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3、所述第二梁体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三梁体5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均通过第一固定螺钉8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梁体5与所述第一连接体31通过第二固定螺钉9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梁体4上设置有调整件6,所述调整件6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61和第二转动件62,所述第一转动件61上通过第三固定螺钉10与所述第二连体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62上设置有壳体64,所述第二转动件6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8,所述第一连杆68上设置有旋钮65,所述壳体64上滑动卡嵌连接有第二连杆67,所述第一连杆68与第二连杆6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7的一端设置有支撑万向轮66。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67的侧壁沿轴向设置有限位条671,所述壳体64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条671滑动卡嵌连接的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杆67远离所述支撑万向轮66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67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件6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63,所述第一转轴63与所述第二转动件62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61上设置有圆水准器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件6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11,所述第二转动件6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21,所述第一连接板611与第二连接板621通过第一固定螺母11和第一固定螺帽12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梁体4上设置有移动件7,所述移动件7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71和第二转动部72,所述第一转动部71上设置有支架74,所述支架74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6,所述转动杆76上设置有滚轮75,所述第二转动部72通过第四固定螺钉16与所述第二梁体4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部7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73,所述第二转轴73与所述第二转动部72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7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板711,所述第二转动件62上设置有第四连接板721,所述第三连接板711与第四连接板721通过第二固定螺母14和第二固定螺帽15连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梁体1、第二梁体4以及第三梁体5均采用q235b钢管,规格有140*10,230*14,120*10,100*10,200*8。第一连接件2将第一梁体1、第二梁体4以及第三梁体5连接后形成胎架,便于钢结构网架及桁架地面组装,第二连接件3在第三梁体5上能够调节位置,适用多种截面尺寸桁架的拼装,适用范围广。

请参照图12,本发明还提供了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三连接部上,构成纵梁;

将第二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上,构成横梁;

将第三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上,构成纵梁;

将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三梁体上,形成胎架。

本发明第一连接件2将第一梁体1、第二梁体4以及第三梁体5连接后形成胎架,便于桁架地面组装,第二连接件3在第三梁体5上能够调节位置,适用多种截面尺寸桁架的拼装,适用范围广。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二梁体4上设置有调整件6,转动旋钮65,旋钮65带动第一连杆68转动后,在限位条671的限位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二连杆67以及支撑万向轮66移动,进而调整第二梁体4的高度,实现对胎架的角度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的,本发明第二梁体4上设置有移动件7,移动件7上的滚轮75一方面能够便于对胎架的整体移动,另一方面能够便于绳索穿过,便于对胎架的提升和转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第一梁体(1)、第二梁体(4)以及第三梁体(5),所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以及第三连接部(23),所述第二连接部(22)以及第三连接部(23)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垂直,所述第三连接部(2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垂直并且第三连接部(2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垂直,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中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四连接部(24),所述第四连接部(24)上连接有连接螺杆(25),所述第二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体(31)以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体(31)的中部的第二连接体(32),所述第一梁体(1)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部(23)上,所述第二梁体(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上,所述第三梁体(5)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上,所述第三梁体(5)上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体(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1)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3)、所述第二梁体(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三梁体(5)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均通过第一固定螺钉(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梁体(5)与所述第一连接体(31)通过第二固定螺钉(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体(4)上设置有调整件(6),所述调整件(6)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61)和第二转动件(62),所述第一转动件(61)上通过第三固定螺钉(10)与所述第二连体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62)上设置有壳体(64),所述第二转动件(6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8),所述第一连杆(68)上设置有旋钮(65),所述壳体(64)上滑动卡嵌连接有第二连杆(67),所述第一连杆(68)与第二连杆(6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7)的一端设置有支撑万向轮(6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67)的侧壁沿轴向设置有限位条(671),所述壳体(64)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条(671)滑动卡嵌连接的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杆(67)远离所述支撑万向轮(66)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67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6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63),所述第一转轴(63)与所述第二转动件(62)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61)上设置有圆水准器(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6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11),所述第二转动件(6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21),所述第一连接板(611)与第二连接板(621)通过第一固定螺母(11)和第一固定螺帽(12)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体(4)上设置有移动件(7),所述移动件(7)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71)和第二转动部(72),所述第一转动部(71)上设置有支架(74),所述支架(74)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6),所述转动杆(76)上设置有滚轮(75),所述第二转动部(72)通过第四固定螺钉(16)与所述第二梁体(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7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73),所述第二转轴(73)与所述第二转动部(72)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7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板(711),所述第二转动件(62)上设置有第四连接板(721),所述第三连接板(711)与第四连接板(721)通过第二固定螺母(14)和第二固定螺帽(15)连接固定。

10.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三连接部上,构成纵梁;

将第二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上,构成横梁;

将第三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上,构成纵梁;

将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三梁体上,形成胎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施工建筑结构领域,具体公开了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梁体、第二梁体以及第三梁体,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体以及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体的中部的第二连接体,本发明还提供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三连接部上,构成纵梁;将第二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上,构成横梁;将第三梁体连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上,构成纵梁;将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三梁体上,形成胎架,本发明便于桁架地面组装,适用多种截面尺寸桁架的拼装,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志;汪钲东;沈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53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