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格构柱高效下放装置。
背景技术:
格构柱下放至基坑中时采用吊机将格构柱竖直吊起,此种下放方式需要吊机将格构柱吊起一定的高度,对吊机本身来说承载更大的力。采用斜置的滑轨等辅助装置辅助格构柱斜入基坑可大大降低对吊机承载强度和精度的要求。因格构柱一般由缀条和缀板连接而成,使得格构柱本身表面不平整,在下放至基坑的过程中格构柱容易产生颠簸,对格构柱的刚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构柱高效下放装置,以降低下放过程中颠簸和震动对格构柱造成的伤害,保证格构柱原有的刚度和强度,并极大地提高了格构柱下放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格构柱高效下放装置,包括支撑格构柱的滑轨和安装在格构柱上的悬浮组件,所述滑轨一端通过一底座与地面连接,另一端通过一立柱与地面支撑,所述滑轨呈倾斜状,以辅助格构柱下放;所述悬浮组件包括安装在格构柱外侧的磁板,所述磁板设置在格构柱相对滑轨的两条棱边,所述滑轨上设置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线圈,所述线圈通电时产生与磁板相斥的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板为l形,贴合格构柱的棱边,且磁板相对立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住格构柱的钩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装配于格构柱上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将格构柱安装在滑轨上,与格构柱一同在滑轨上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板、螺栓、轴承,所述夹紧板设置在格构柱内部靠近滑轨的一面,所述螺栓的一端与夹紧板通过螺母装配,另一端通过一连接轴与轴承连接,所述夹紧板与轴承配合夹持格构柱,所述轴承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轴两端,所述轴承的上端抵住滑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包括长管、第一角钢、护轨、第二角钢,所述长管数量为两个,分设于护轨的两侧,所述第一角钢设置在长管的顶面,且其开口朝向格构柱,所述线圈设置在第一角钢与长管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二角钢设置在护轨的底面,且其开口朝向轴承,所述轴承的上端抵住第二角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轨上设置有供螺栓通过的条形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为h型钢,所述立柱通过一连接件与长管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插接部和套接部,所述插接部的一端与长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套接部连接,所述套接部的形状与立柱两侧的形状相适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磁悬浮下放格构柱的技术方案能够消除格构柱与滑轨之间的摩擦力,使格构柱无震动无颠簸地下放至基坑中,降低下放过程中颠簸和震动对格构柱造成的伤害,保证格构柱原有的刚度和强度,并极大地提高了格构柱下放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中滑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磁板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1、滑轨;11、长管;12、第一角钢;13、护轨;14、第二角钢;2、悬浮组件;21、磁板;211、钩部;3、底座;4、立柱;5、线圈;6、夹紧组件;61、夹紧板;62、螺栓;63、轴承;64、连接轴;7、条形槽;8、加强筋;9、连接件;91、插接部;92、套接部;10、格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格构柱10高效下放装置,包括支撑格构柱10的滑轨1和安装在格构柱10上的悬浮组件2,格构柱10放置于滑轨1上,格构柱10相对滑轨1的一面安装悬浮组件2。滑轨1一端通过底座3与地面连接,另一端通过立柱4与地面支撑,滑轨1与地面形成锐角夹角,当悬浮组件2与滑轨1相斥时,格构柱10与滑轨1相离并悬空,并因重力作用,格构柱10可下滑,且与滑轨1无摩擦,极大地提高了格构柱10下放的效率。
悬浮组件2为两块磁板21,安装在格构柱10相对滑轨1的两条棱边上,格构柱10放置在滑轨1上时,磁板21与滑轨1接触。滑轨1相对磁板21的一侧设置有线圈5,线圈5接通外部电源并通电后,电生磁形成南北极,通电线圈5的南北极方向因电流方向而异,此为此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通电线圈5的极性视磁板21相对滑轨1一侧的极性而定,即两者的极性相同,产生相斥的力,使磁板21能够带动格构柱10悬空,从而无摩擦力下滑。
采用磁悬浮下放格构柱10的技术方案能够消除格构柱10与滑轨1之间的摩擦力,使格构柱10无震动无颠簸地下放至基坑中,降低下放过程中颠簸和震动对格构柱10造成的伤害,保证格构柱10原有的刚度和强度。
磁板21为l形,其贴合格构柱10的棱边,磁板21两边的边长长度与格构柱10的形状相适应,磁板21的钩部211钩住格构柱10,当格构柱10放置在滑轨1上,磁板21随着格构柱10放置于滑轨1上,即使与地面形成锐角夹角,钩部211使得磁板21不会从格构柱10上掉落,与格构柱10形成一个整体。当格构柱10安装在基坑中时,将磁板21从格构柱10上取下即可,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方便。
夹紧组件6装配在格构柱10相对滑轨1的一面,并与滑轨1连接。夹紧组件6能够在滑轨1上滑移,夹紧组件6限制了格构柱10在滑轨1上滑移的运动轨迹,使格构柱10不会出现因相斥的磁力而脱离滑轨1等意外情况,保证了格构柱10在滑轨1上顺利往下滑移。
进一步的,夹紧组件6中的夹紧板61位于格构柱10相对滑轨1的一侧的内壁上,螺栓62和螺母配合将夹紧板61安装在格构柱10上,螺栓62的一端与螺母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轴64与两个轴承63连接,两个轴承63对称设置在螺栓62两侧,并与滑轨1相接触。当螺栓62的一端穿过滑轨1和格构柱10后与螺母装配,固定夹紧板61,此时两个轴承63抵住滑轨1,使格构柱10安装在滑轨1上,格构柱10在滑轨1上滑行的过程中,夹紧板61使螺栓62不会从格构柱10中脱落,轴承63减少了与滑轨1之间的摩擦力,使格构柱10的下放减少阻力。
进一步的,滑轨1包括长管11、第一角钢12、护轨13、第二角钢14,长管11分设护轨13两侧,两侧的长管11上均设置有第一角钢12,第一角钢12的开口均朝向格构柱10,第一角钢12与长管11连接的一边的内部设置有线圈5,线圈5与外部电源连接,用于通电生磁。
格构柱10放置在第一角钢12和护轨13上,顺着第一角钢12滑动,格构柱10上的磁板21与第一角钢12接触。第二角钢14设置在护轨13相对格构柱10的另一面,轴承63的上端与第二角钢14相抵触。第一角钢12的一边与长管11连接,另一边防止格构柱10滑出滑轨1,限制了格构柱10在滑轨1上滑行的轨迹。第二角钢14的一边与护轨13连接,另一边限制了轴承63滑行的轨迹,进一步将格构柱10限制在滑轨1上,保证其下滑时不会掉出滑轨1。
护轨13上的条形槽7供螺栓62通过,当螺栓62随着格构柱10移动时,条形槽7为螺栓62提供移动的空间。且条形槽7的宽度与螺栓62的宽度相适应,限制了螺栓62在护轨13上的移动方向,使格构柱10不会往护轨13的左右两侧偏。
长管11通过底座3与地面支撑,底座3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8,加强筋8提高底座3的强度,进而提高整个辅助装置的稳定性和强度。
两根长管11相对立柱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9和立柱4连接,连接件9的插接部9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连接在两根长管11相对彼此的另一侧,插接部91相对长管11的另一端与套接部92连接,套接部92套接在立柱4上,立柱4可为h型钢,也可为方形型钢,套接部92的形状与立柱4的形状相适应,使得套接部92能够刚好固定在立柱4上。
套接部92和插接部91的连接方式可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套接部92上设置有凸块,凸块上设置有供插销通过的通槽,插接部91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凸块的位置相适应,插接部91上的通孔穿过凸块后,利用插销将二者固定。也可采用螺栓62与螺纹配合固定的连接方式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格构柱(10)高效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格构柱(10)的滑轨(1)和安装在格构柱(10)上的悬浮组件(2),所述滑轨(1)一端通过一底座(3)与地面连接,另一端通过一立柱(4)与地面支撑,所述滑轨(1)呈倾斜状,以辅助格构柱(10)下放;所述悬浮组件(2)包括安装在格构柱(10)外侧的磁板(21),所述磁板(21)设置在格构柱(10)相对滑轨(1)的两条棱边,所述滑轨(1)上设置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线圈(5),所述线圈(5)通电时产生与磁板(21)相斥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10)高效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板(21)为l形,贴合格构柱(10)的棱边,且磁板(21)相对立柱(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住格构柱(10)的钩部(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10)高效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于格构柱(10)上的夹紧组件(6),所述夹紧组件(6)将格构柱(10)安装在滑轨(1)上,与格构柱(10)一同在滑轨(1)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10)高效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6)包括夹紧板(61)、螺栓(62)、轴承(63),所述夹紧板(61)设置在格构柱(10)内部靠近滑轨(1)的一面,所述螺栓(62)的一端与夹紧板(61)通过螺母装配,另一端通过一连接轴(64)与轴承(63)连接,所述夹紧板(61)与轴承(63)配合夹持格构柱(10),所述轴承(63)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轴(64)两端,所述轴承(63)的上端抵住滑轨(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10)高效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包括长管(11)、第一角钢(12)、护轨(13)、第二角钢(14),所述长管(11)数量为两个,分设于护轨(13)的两侧,所述第一角钢(12)设置在长管(11)的顶面,且其开口朝向格构柱(10),所述线圈(5)设置在第一角钢(12)与长管(11)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二角钢(14)设置在护轨(13)的底面,且其开口朝向轴承(63),所述轴承(63)的上端抵住第二角钢(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格构柱(10)高效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轨(13)上设置有供螺栓(62)通过的条形槽(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10)高效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10)高效下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h型钢,所述立柱(4)通过一连接件(9)与长管(11)连接,所述连接件(9)包括插接部(91)和套接部(92),所述插接部(91)的一端与长管(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套接部(92)连接,所述套接部(92)的形状与立柱(4)两侧的形状相适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