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检验是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目前在医学检验中往往会遇到需要对固态样本进行检验的情况,此时一般需要先对固态样本进行研磨粉碎后再进行搅拌匀浆处理,通常采用人工进行研磨,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在研磨过程中往往会有固态粉末残余在研磨槽上难以清理,而现有的匀浆装置也没有对研磨槽进行自动清洁,因此会导致残余在研磨槽内的粉末在下一次进行固态样本检验时混入当中,影响到检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包括壳体、支撑箱、研磨柱、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搅拌桶、清洁头、第三驱动机构和回收槽;支撑箱水平设置在壳体内且呈圆柱形,支撑箱的底部通过支撑架与壳体的内底面固定,支撑箱的周向侧壁上均布设有三个通口,支撑箱的顶部固定有料斗,料斗的底部与其中一个通口连通;研磨柱水平套装在支撑箱内,研磨柱的周向侧壁上均布设有三个研磨槽;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带动研磨柱在支撑箱内进行旋转;研磨头设置在料斗内且位于通口的正上方;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研磨头的上方,用于驱动研磨头进行竖直往复移动;搅拌桶设置在支撑箱的下方,用于收集从研磨槽内研磨后的药末,搅拌桶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清洁头倾斜设置在搅拌桶的右侧,用于清洁研磨槽内残余的粉末;第三驱动机构设置在清洁头的下方,用于带动清洁头沿其倾斜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回收槽固定在搅拌桶的侧壁上且位于清洁头的下方,回收槽用于回收清洁头从研磨槽内清理出来的固态样本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轴;第一电机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正对支撑箱的中心处设置;第一轴水平设置在支撑箱内,第一轴的一端延伸至支撑箱外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箱外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研磨柱套装固定在第一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轴、不完全齿轮、移动杆、第一套筒、滑块和弹簧;第二电机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且位于研磨头的上方,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第二轴水平设置在壳体内,第二轴的一端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不完全齿轮套装固定在第二轴上;移动杆竖直设置且其底部与所述研磨头固定,移动杆的侧壁上固定有齿条,齿条与所述不完全齿轮啮合;第一套筒竖直固定在壳体的内顶面上且位于移动杆的正上方;滑块卡装在第一套筒内且能在第一套筒竖直移动,滑块的底部与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固定;
弹簧竖直设置在第一套筒内,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顶面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凸轮、第二套筒和滑杆;第一皮带轮套装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上;第二皮带轮套装固定在第三轴上,所述第三轴水平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回收槽的下方,第三轴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连接;凸轮套装固定在第三轴上;第二套筒倾斜设置在回收槽与凸轮之间,第二套筒的底部通过支撑杆与壳体的内底面固定;滑杆套装在第二套筒内且与第二套筒滑动连接,滑杆的一端与所述凸轮的外表面接触,滑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并延伸至回收槽内,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四轴,第四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洁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头的外表面固定有清洁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柱的周向侧壁上均布设有多组用于清洁支撑箱内壁的清洁组件,每一组清洁组件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研磨槽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安装槽内的辊轴,所述安装槽开设在研磨柱的外壁上,安装槽的截面呈弧形,所述辊轴的两端与安装槽的槽壁转动连接,辊轴上套装固定有辊筒,辊筒的表面上设有毛刷丝且毛刷丝紧贴支撑箱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投料口,投料口的下方设有粉碎桶,粉碎桶8的右壁位于料斗开口的正上方,粉碎桶的侧壁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壳体的内部,粉碎桶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粉碎刀片,粉碎桶的中心处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五轴,第五轴上设有多个与第一粉碎刀片交错设置的第二粉碎刀片,第五轴的顶部延伸至壳体的顶部外侧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四电机固定在壳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平设置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粉碎桶的底部并伸出粉碎桶的右壁,用于将粉碎后的固态样本输送到料斗内,螺旋输送机的另一部分设置在安装箱内,所述安装箱固定在壳体靠近粉碎桶的外侧壁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机位于安装箱内的输出轴上套装固定有第三皮带轮,所述搅拌桶的内部水平设有第六轴,第六轴上设有多个搅拌杆,第六轴的一端与搅拌桶的内壁转动连接,第六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搅拌桶和壳体后延伸至安装箱内并与安装箱的内壁转动连接,第六轴位于安装箱内的轴段上套装固定有第四皮带轮,第四皮带轮与所述第三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在对固态样本进行研磨后对研磨槽进行自动清洁,通过在研磨柱上设置的三个研磨槽来进行轮换研磨,使得每个研磨槽在对每一种固态样本进行研磨前都能保证研磨槽被清理过,避免混入上一次研磨的固态粉末从而影响到当前检验的准确性。
2、本发明通过第二电机、第二轴、不完全齿轮、移动杆、第一套筒、滑块和弹簧之间的配合,能够带动研磨头对研磨槽内的固态样本进行捶打研磨,提高了研磨效率,同时通过与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凸轮、第二套筒和滑杆之间的配合,能够通过一个第二电机来带动清洁头进行往复移动来对研磨槽内残余的固态粉末进行清理,同时由于第三电机的存在,因此清洁头可以在清洁的过程中进行旋转,提高了清洁效率。
3、本发明在通过在清洁头的下方设置的回收槽能够在进行匀浆前,将清洁头从研磨槽内清理出来残余固态样本粉末回收到搅拌桶内,即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还能提高样本的利用率。
4、本发明在研磨柱的周向侧壁上设置的三组清洁组件,能够在研磨柱进行转动时对支撑箱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从研磨槽内流出的固态样本粉末黏附到支撑箱的内壁上,从而提高了清洁程度,保证下一次检验的准确性。
5、本发明在投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粉碎桶,通过粉碎桶内设有粉碎机构,能够在固态样本进行研磨前初步对其进行粉碎,方便进行研磨以提高研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研磨柱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控制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不涉及到任何创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包括壳体1、支撑箱4、研磨柱53、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搅拌桶6、清洁头62、第三驱动机构和回收槽62;支撑箱4水平设置在壳体1内且呈圆柱形,支撑箱4的底部通过支撑架41与壳体1的内底面固定,支撑箱4的周向侧壁上均布设有三个通口42,支撑箱4的顶部固定有料斗2,料斗2的底部与其中一个通口42连通;研磨柱53水平套装在支撑箱4内,研磨柱53的周向侧壁上均布设有三个研磨槽54;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设置在壳体1内,用于带动研磨柱53在支撑箱4内进行旋转;研磨头36设置在料斗2内且位于通口42的正上方;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研磨头36的上方,用于驱动研磨头36进行竖直往复移动;搅拌桶6设置在支撑箱4的下方,用于收集从研磨槽54内研磨后的药末;搅拌桶6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61,进水管61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清洁头78倾斜设置在搅拌桶6的右侧,用于清洁研磨槽54内残余的粉末;第三驱动机构设置在清洁头78的下方,用于带动清洁头78沿其倾斜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回收槽62固定在搅拌桶6的侧壁上且位于清洁头78的下方,回收槽62用于回收清洁头78从研磨槽54内清理出来的固态样本粉末。
工作原理,将固态样本通过料斗2放入到研磨槽54内,然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来带动研磨头36进行竖直往复移动进行锤击研磨,研磨过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来带动研磨柱53进行转动,使得装有研磨后的固态样本粉末的研磨槽54转动到位于搅拌桶6上方的通口42处并停止一段时间,固态样本粉末从该处通口42落入到搅拌桶6内,然后继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来带动研磨柱53进行转动,使得装有残余固态样本粉末的研磨槽54转动到位于清洁头78处的通口42处并停止一段时间,同时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清洁头78沿其倾斜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对研磨槽54的内壁进行清理,清理出来的固态样本粉末通过回收槽62落入到搅拌桶6内,然后通过进水管61向搅拌桶6内添加液体进行匀浆,匀浆过后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研磨柱53进行转动,使得被清理过后的研磨槽54转动到料斗2下方的通口42处等待下一次进行研磨,由于在研磨柱53上开设有三个研磨槽54,三个研磨槽54能够同时进行研磨,倾倒固态粉末以及清洁,因此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并且都是自动进行的,减少了人力劳动强度。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1和第一轴52;第一电机51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正对支撑箱4的中心处设置;第一轴52水平设置在支撑箱4内,第一轴52的一端延伸至支撑箱4外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轴52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箱4外与所述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所述研磨柱53套装固定在第一轴52上;其中第一电机51为步进电机,能够精确控制其旋转角度,使得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每一次通过第一轴52来转动研磨柱53时,都能使研磨槽42转动120度到达相对应的通口42处。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31、第二轴32、不完全齿轮33、移动杆35、第一套筒39、滑块37和弹簧38;第二电机31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研磨头36的上方,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第二轴32水平设置在壳体1内,第二轴32的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轴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不完全齿轮33套装固定在第二轴32上;移动杆35竖直设置且其底部与所述研磨头36固定,移动杆35的侧壁上固定有齿条34,齿条34与所述不完全齿轮33啮合;第一套筒39竖直固定在壳体1的内顶面上且位于移动杆35的正上方;滑块37卡装在第一套筒39内且能在第一套筒39竖直移动,滑块37的底部与所述移动杆35的顶部固定;弹簧38竖直设置在第一套筒39内,弹簧38的一端与所述滑块37的顶部固定,弹簧38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顶面固定。
在进行研磨时,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第二电机31来带动第二轴32以及不完全齿轮33进行顺时针转动,由于不完全齿轮33与齿条34啮合,因此会带动齿条34以及移动杆35进行上升,移动杆35上升时通过滑块37将弹簧38压缩,当不完全齿轮33转动到无齿处,在弹性力以及重力势能的作用下会使得齿条34以及移动杆35进行下降,移动杆35下降的过程中带动研磨头36来对研磨槽54内的固态样本进行锤击研磨,当不完全齿轮33转动到有齿时继续与齿条34进行啮合,从而进行下一轮的锤击蓄力,经过多次锤击研磨来将固态样本进行粉末化,研磨过后,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31带动不完全齿轮33将齿条34提升,使得研磨头36完全退出研磨槽54并停止,方便研磨柱53进行转动。
具体地,如图1到图3所示,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71、第二皮带轮73、凸轮75、第二套筒77和滑杆76;第一皮带轮71套装固定在所述第二轴32上;第二皮带轮73套装固定在第三轴74上,所述第三轴74水平设置在壳体1内且位于回收槽62的下方,第三轴74的两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皮带轮73与第一皮带轮71之间通过第一皮带72连接;凸轮75套装固定在第三轴74上;第二套筒77倾斜设置在回收槽62与凸轮75之间,第二套筒77的底部通过支撑杆与壳体1的内底面固定;滑杆76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761并延伸至回收槽62内,所述安装槽761的槽底固定有第三电机762,第三电机762的输出轴连接有第四轴763,第四轴763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洁头78固定。
当需要对研磨槽54进行清洁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31来带动第二轴32以及第一皮带轮71进行转动,由于第一皮带轮71与第二皮带轮73之间通过第一皮带72连接,因此第一皮带轮71转动时同步带动第二皮带轮73以及第三轴74进行转动,第三轴74转动的同时带动凸轮75进行转动,凸轮75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与第二套筒77的配合来带动滑杆76沿第二套筒77倾斜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滑杆76移动的同时带动清洁头78在研磨槽54内进行来回伸缩从而对研磨槽54的内壁进行清理,同时为了清理的更彻底,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762来带动第四轴763进行旋转,第四轴763旋转带到清洁头78页进行旋转,从而对研磨槽54的内壁进行旋转清洁,清洁的更彻底,清洁过后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31转动使得清洁头78退出研磨槽54后并停止,方便研磨柱53进行转动。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能够更好的清理研磨槽内壁黏附的样本粉末,在所述清洁头的外表面固定有清洁海绵79。
优选地,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研磨槽54在转动的同时其内的样本粉末落到支撑箱4的内壁上无法被清理,在所述研磨柱53的周向侧壁上均布设有多组用于清洁支撑箱4内壁的清洁组件,每一组清洁组件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研磨槽54之间。
具体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安装槽55内的辊轴56,所述安装槽55开设在研磨柱53的外壁上,安装槽55的截面呈弧形,所述辊轴56的两端与安装槽55的槽壁转动连接,辊轴56上套装固定有辊筒57,辊筒57的表面上设有毛刷丝且毛刷丝紧贴支撑箱4的内壁,当研磨柱53进行转动时,由于毛刷丝紧贴支撑箱4的内壁,因此毛刷丝会对支撑箱4的内壁进行清理,而且由于辊筒57套装固定在辊轴56上且辊轴56的两端与安装槽55的槽壁转动连接,因此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辊筒57会带动毛刷丝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支撑箱4的内壁清理的更干净。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在对固态样本进行研磨前先将其切碎以提高研磨速率,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投料口101,投料口101的下方设有粉碎桶8,粉碎桶8的右壁位于料斗2开口的正上方,粉碎桶8的侧壁通过支撑板81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粉碎桶8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粉碎刀片84,粉碎桶8的中心处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五轴83,第五轴83上设有多个与第一粉碎刀片84交错设置的第二粉碎刀片85,第五轴83的顶部延伸至壳体1的顶部外侧与第四电机8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四电机82固定在壳体1的顶部。当需要进行研磨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四电机82带动第五轴83进行转动,然后将固态样本通过投料口101投入带粉碎桶8内,由于第五轴83转动时会带动多个第二粉碎刀片85进行转动,因此通过与多个第一粉碎刀片84的配合可以将固态样本进行初步切碎,方便进行研磨。
优选地,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将切碎后的固态样本输送到料斗2内,还设有水平设置的螺旋输送机91,螺旋输送机91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粉碎桶8的底部并伸出粉碎桶8的右壁,螺旋输送机91的另一部分设置在安装箱102内,所述安装箱102固定在壳体1靠近粉碎桶8的外侧壁上,通过控制器控制螺旋输送机91进行转动,螺旋输送机91转动的过程中将被多个第一粉碎刀片84与多个第二粉碎刀片85切碎的固态样本碎片输送到料斗2内等待研磨。
优选地,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对搅拌桶内的液体以及研磨后的固态样本粉末进行混合匀浆,在所述螺旋输送机91位于安装箱102内的输出轴上套装固定有第三皮带轮92,所述搅拌桶6的内部水平设有第六轴95,第六轴95上设有多个搅拌杆96,第六轴95的一端与搅拌桶6的内壁转动连接,第六轴9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搅拌桶6和壳体1后延伸至安装箱102内并与安装箱102的内壁转动连接,第六轴95位于安装箱102内的轴段上套装固定有第四皮带轮94,第四皮带轮94与所述第三皮带轮92之间通过第二皮带93连接;当螺旋输送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时会带动第三皮带轮92进行转动,由于第三皮带轮92与第四皮带轮94之间通过第二皮带93连接,因此第三皮带轮92转动时会同步带动第四皮带轮94以及第六轴95进行转动,第六轴95转动时带动多个搅拌杆96进行转动,从而对搅拌桶6内的固态样本粉末以及添加进来的液体进行搅拌匀浆。
为了能够排放匀浆后检验样品,在搅拌桶6的底部开设有排料管62,片料管62上设有闸阀,通过拧动闸阀来排出样品。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地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箱(4),水平设置在壳体(1)内且呈圆柱形,支撑箱(4)的底部通过支撑架(41)与壳体(1)的内底面固定,支撑箱(4)的周向侧壁上均布设有三个通口(42),支撑箱(4)的顶部固定有料斗(2),料斗(2)的底部与其中一个通口(42)连通;
研磨柱(53),水平套装在支撑箱(4)内,研磨柱(53)的周向侧壁上均布设有三个研磨槽(54);
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1)内,用于带动研磨柱(53)在支撑箱(4)内进行旋转;
研磨头(36),设置在料斗(2)内且位于通口(42)的正上方;
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研磨头(36)的上方,用于驱动研磨头(36)进行竖直往复移动;
搅拌桶(6),设置在支撑箱(4)的下方,用于收集从研磨槽(54)内研磨后的药末,搅拌桶(6)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61),进水管(61)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
清洁头(78),倾斜设置在搅拌桶(6)的右侧,用于清洁研磨槽(54)内残余的粉末;
第三驱动机构,设置在清洁头(78)的下方,用于带动清洁头(78)沿其倾斜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回收槽(62),固定在搅拌桶(6)的侧壁上且位于清洁头(78)的下方,用于回收清洁头(78)从研磨槽(54)内清理出来的固态样本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电机(51),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正对支撑箱(4)的中心处设置;
第一轴(52),水平设置在支撑箱(4)内,其一端延伸至支撑箱(4)外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支撑箱(4)外与所述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研磨柱(53)套装固定在第一轴(5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电机(31),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研磨头(36)的上方,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
第二轴(32),水平设置在壳体(1)内,其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
不完全齿轮(33),套装固定在第二轴(32)上;
移动杆(35),竖直设置且其底部与所述研磨头(36)固定,移动杆(35)的侧壁上固定有齿条(34),齿条(34)与所述不完全齿轮(33)啮合;
第一套筒(39),竖直固定在壳体(1)的内顶面上且位于移动杆(35)的正上方;
滑块(37),卡装在第一套筒(39)内且能在第一套筒(39)竖直移动,滑块(37)的底部与所述移动杆(35)的顶部固定;
弹簧(38),竖直设置在第一套筒(39)内,弹簧(38)的一端与所述滑块(37)的顶部固定,弹簧(38)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顶面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皮带轮(71),套装固定在所述第二轴(32)上;
第二皮带轮(73),套装固定在第三轴(74)上,所述第三轴(74)水平设置在壳体(1)内且位于回收槽(62)的下方,第三轴(74)的两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皮带轮(73)与第一皮带轮(71)之间通过第一皮带(72)连接;
凸轮(75),套装固定在第三轴(74)上;
第二套筒(77),倾斜设置在回收槽(62)与凸轮(75)之间,第二套筒(77)的底部通过支撑杆与壳体(1)的内底面固定;
滑杆(76),套装在第二套筒(77)内且与第二套筒(77)滑动连接,滑杆(76)的一端与所述凸轮(75)的外表面接触,滑杆(76)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761)并延伸至回收槽(62)内,所述安装槽(761)的槽底固定有第三电机(762),第三电机(762)的输出轴连接有第四轴(763),第四轴(763)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洁头(78)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头的外表面固定有清洁海绵(7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柱(53)的周向侧壁上均布设有多组用于清洁支撑箱(4)内壁的清洁组件,每一组清洁组件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研磨槽(5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安装槽(55)内的辊轴(56),所述安装槽(55)开设在研磨柱(53)的外壁上,安装槽(55)的截面呈弧形,所述辊轴(56)的两端与安装槽(55)的槽壁转动连接,辊轴(56)上套装固定有辊筒(57),辊筒(57)的表面上设有毛刷丝且毛刷丝紧贴支撑箱(4)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投料口(101),投料口(101)的下方设有粉碎桶(8),粉碎桶(8)的右壁位于料斗(2)开口的正上方,粉碎桶(8)的侧壁通过支撑板(81)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粉碎桶(8)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粉碎刀片(84),粉碎桶(8)的中心处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五轴(83),第五轴(83)上设有多个与第一粉碎刀片(84)交错设置的第二粉碎刀片(85),第五轴(83)的顶部延伸至壳体(1)的顶部外侧与第四电机(8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四电机(82)固定在壳体(1)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的螺旋输送机(91),螺旋输送机(91)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粉碎桶(8)的底部并伸出粉碎桶(8)的右壁,用于将粉碎后的固态样本输送到料斗(2)内,螺旋输送机(91)的另一部分设置在安装箱(102)内,所述安装箱(102)固定在壳体(1)靠近粉碎桶(8)的外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91)位于安装箱(102)内的输出轴上套装固定有第三皮带轮(92),所述搅拌桶(6)的内部水平设有第六轴(95),第六轴(95)上设有多个搅拌杆(96),第六轴(95)的一端与搅拌桶(6)的内壁转动连接,第六轴(9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搅拌桶(6)和壳体(1)后延伸至安装箱(102)内并与安装箱(102)的内壁转动连接,第六轴(95)位于安装箱(102)内的轴段上套装固定有第四皮带轮(94),第四皮带轮(94)与所述第三皮带轮(92)之间通过第二皮带(93)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