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管道及应用有该排水管道的清洗机。
背景技术:
水槽的排水管种类很多,有适配单水槽的,也有适配双水槽的。由于不同牌号双水槽的高度以及两个水槽排水口之间的距离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有自己的设计风格,现有的通用性的水槽只能适配特定结构的双水槽,不能同时适配多种尺寸。
现有的水槽排水组件还存在排水管容易堵塞,排水效率低,防臭效果不佳等问题,尤其是一个水槽在排水时,另一个水槽会出现返水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5000422u的中国专利《一种双水槽排水组件》(申请号:cn201520639456.2)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与第一水槽的排水口相连接的第一排水管道、与第二水槽的排水口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道和下水管道,第一排水管道的出口连接三通管道主管上的第一端口,第二排水管道的出口连接三通管道支管上的第二端口,三通管道主管上的第三端口通过存水弯管连接下水管道;三通管道内还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三通管道的内腔分隔为连通第一端口的第一通道和连通第二端口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出口连通存水弯管的入口。
上述结构的排水组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排水管的堵塞问题,但由于隔板设置后使得管子的流通截面只有原始管子的二分之一,仍旧存在容易堵塞的问题。
因此,对于目前用于双水槽的排水组件结构,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在相应管道排水时将其打开同时将另一路不排水的管道关闭从而避免返水的排水管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通过往复移动及搅动对管道内进行清理从而避免堵塞的排水管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排水管道的清洗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水管道,包括与第一水槽的排水口相连接的第一排水管道及与第二水槽的排水口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道,所述第一排水管道的出水端与第二排水管道相连通,还包括能往复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排水管道中的切换管道,该切换管道靠近第二排水管道布置,所述切换管道移动至第二排水管道中将第二排水管道上游与下游切断、将第一排水管道与第二排水管道下游连通,所述切换管道退出第二排水管道将第二排水管道上游与下游连通、将第一排水管道与第二排水管道切断。
优选地,所述切换管道套置在第一排水管道中且第一端朝向第二排水管道布置、第二端位于第一排水管道中,所述切换管道的第一端为盲端且在靠近底部处开有排水口。本发明的第二排水管道竖向布置,第一排水管道横向布置,以第一排水管道与第二排水管道的衔接处为分界点,将第二排水管道分隔为上游、下游,当切换管道伸入第二排水管道中将其上下游切断时,可通过排水口将第一排水管道与第二排水管道的下游连通,实现第一水槽的排水;当切换管道退出第二排水管道而将其上下游连通时,切换管道底部的排水口隐藏在第一排水管道中并被第一排水管道的底壁堵住,此时,第二水槽排水,能防止第二排水管道中的污水返入第一排水管道中。
优选地,所述切换管道的上壁面在靠近第一端处成形为由内而外、自上而下倾斜的导流面。设置该导流斜面,当第二水槽排水时,可通过水流对导流斜面的冲刷作用而将切换管道推入第一排水管道中,从而将第二排水管道的上下有连通、将第一排水管道的输出口封闭。
优选地,所述切换管道的下壁面在靠近第一端处形成向外拱起的圆弧面,该圆弧面的上边缘与所述导流面的外边缘相连接,所述排水口开设于圆弧面上。设置上述圆弧面,当第一水槽排水时,可通过水流对圆弧面以及圆弧面与导流面衔接处的冲刷作用而将切换管道推入第二排水管道中,从而将第二排水管道的上下游切断、将第一排水管道与第二排水管道的下游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道还包括能驱动切换管道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约束在第一排水管道上且输出端与切换管道相连接。由于第二排水管道中可能会排出油污很重的污水,导致切换管道移动不顺畅,设置上述驱动组件,以确保切换管道能顺利实现对第一排水管道、第二排水管道连通与否的切换。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螺纹套、螺纹杆,所述驱动件约束在第一排水管道的外端处,所述螺纹套能转动地设于第一排水管道中且与驱动件相连接,所述螺纹杆的第一端与螺纹套转动连接、第二端与切换管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上还设置有靠近其第二端布置、用于通堵的叶轮,该叶轮随所述螺纹杆转动及沿轴向往复移动。当使用较长时间后,驱动组件运行,可驱动切换管道沿第一排水管道往复移动、叶轮转动,从而对管道中积累的污物进行清理、通堵,保持管道排水顺畅。
优选地,所述切换管道上开有限位槽,所述叶轮的叶片卡置在该限位槽中,从而使叶轮转动状态下带动切换管道转动、沿轴向往复移动。所述切换管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能对第一排水管道的内壁进行刮擦的毛刷。通过上述结构,不仅便于将驱动组件与切换管道连接从而驱动切换管道往复移动,而且能驱动切换管道转动,利用切换管道外周的毛刷清理管道内壁。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沿切换管道的轴向延伸且长度大于叶轮叶片的长度。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管道畅通时,便于通过水流冲刷而实现切换管道的往复移动,从而对第一排水管道、第二排水管道的通断进行控制。
一种应用有上述排水管道的清洗机,包括所述的第一水槽、第二水槽,所述第一水槽构成清洗机的功能性箱体,该箱体中设置有用于将箱体底部的水泵起的喷淋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第一排水管道中设置了切换管道,
该切换管道移动至第二排水管道中可将第二排水管道上游与下游切断、将第一排水管道与第二排水管道下游连通,切换管道退出第二排水管道可将第二排水管道上游与下游连通、将第一排水管道与第二排水管道切断,即在相应管道排水时将其打开同时将另一路不排水的管道关闭,从而避免了返水问题,进一步避免了返水造成的管道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与切换管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水管道包括与第一水槽10的排水口相连接的第一排水管道1、与第二水槽20的排水口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道2、下水管道3、存水弯管4,第二排水管道2竖向布置且其出口与存水弯管4的进口相连接,存水弯管4的出口与下水管道3的进口相连接,第一排水管道1横向布置且其出口与第二排水管道2的中下部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水管道1中设置有能往复移动的切换管道5,该切换管道5靠近第二排水管道2布置,切换管道5移动至第二排水管道2中可将第二排水管道2上游与下游切断、将第一排水管道1与第二排水管道2下游连通,切换管道5退出第二排水管道2可将第二排水管道2上游与下游连通、将第一排水管道1与第二排水管道2切断。
具体的,切换管道5套置在第一排水管道1中且第一端朝向第二排水管道2布置、第二端位于第一排水管道1中,切换管道5的第一端为盲端且在靠近底部处开有排水口51。以第一排水管道1与第二排水管道2的衔接处为分界点,将第二排水管道2分隔为上游21、下游22,当切换管道5伸入第二排水管道2中将其上下游切断时,可通过排水口51将第一排水管道1与第二排水管道2的下游连通,实现第一水槽10的排水;当切换管道5退出第二排水管道2而将其上下游连通时,切换管道5底部的排水口51隐藏在第一排水管道1中并被第一排水管道1的底壁堵住,此时,第二水槽20排水,能防止第二排水管道2中的污水返入第一排水管道1中。
本实施例中,切换管道5的往复移动可通过水流冲刷自动实现。切换管道5的上壁面在靠近第一端处成形为由内而外、自上而下倾斜的导流面52。设置该导流斜面,当第二水槽20排水时,可通过水流对导流斜面的冲刷作用而将切换管道5推入第一排水管道1中,从而将第二排水管道2的上下有连通、将第一排水管道1的输出口封闭。切换管道5的下壁面在靠近第一端处形成向外拱起的圆弧面53,该圆弧面53的上边缘与导流面52的外边缘相连接,排水口51开设于圆弧面53上。设置上述圆弧面,当第一水槽10排水时,可通过水流对圆弧面53以及圆弧面53与导流面52衔接处的冲刷作用而将切换管道5推入第二排水管道2中,从而将第二排水管道2的上下游切断、将第一排水管道1与第二排水管道2的下游连通。
由于第二排水管道2中可能会排出油污很重的污水,导致切换管道5移动不顺畅,因此本实施例还设置了通过驱动源驱动切换管道5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6,该驱动组件6约束在第一排水管道1上且输出端与切换管道5相连接。设置上述驱动组件6,以确保切换管道5能顺利实现对第一排水管道1、第二排水管道2连通与否的切换。
具体的,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件61、螺纹套62、螺纹杆63,驱动件61为电机,通过螺母固定在第一排水管道1的外端处,螺纹套62能转动地设于第一排水管道1中且与驱动件61相连接,螺纹杆63的第一端与螺纹套62转动连接、第二端与切换管道5相连接。螺纹套62、螺纹杆63在第一排水管道1中均沿第一排水管道1的轴向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螺纹杆63上还设置有靠近其第二端布置、用于通堵的叶轮64,该叶轮64随螺纹杆63转动及沿轴向往复移动。当使用较长时间后,驱动组件6运行,可驱动切换管道5沿第一排水管道1往复移动、叶轮64转动,从而对管道中积累的污物进行清理、通堵,保持管道排水顺畅。
上述切换管道5上开有限位槽54,叶轮64的叶片卡置在该限位槽54中,从而使叶轮64转动状态下带动切换管道5转动、沿轴向往复移动。切换管道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能对第一排水管道1的内壁进行刮擦的毛刷7。通过上述结构,不仅便于将驱动组件6与切换管道5连接从而驱动切换管道5往复移动,而且能驱动切换管道5转动,利用切换管道5外周的毛刷7清理管道内壁。
本实施例的限位槽54沿切换管道5的轴向延伸且长度大于叶轮64叶片的长度。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管道畅通时,便于通过水流冲刷而实现切换管道5的往复移动,从而对第一排水管道1、第二排水管道2的通断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的清洗机为水槽式清洗机,包括上述第一水槽10、第二水槽20,第一水槽10构成清洗机的功能性箱体,该箱体中设置有用于将箱体底部的水泵起的喷淋组件。
使用本实施例的排水管道,当第一水槽10需要排水时,流经第一排水管道1的水流冲刷切换管道5的盲端,将其推入第二排水管道2中,将第二排水管道2的上下游切断,避免异味通过第二排水管道2上溢,此时,切换管道5盲端处的排水口51露出于第二排水管道2中,将第一排水管道1与第二排水管道2的下游连通,从而实现第一水槽10排水;当第二水槽20排水时,流经第二排水管道2的水流冲刷导流面52,将切换管道5推入第一排水管道1中,将第二排水管道2的上下游连通,实现第二水槽20排水,此时,切换管道5的排水口51隐藏在第一排水管道1中被封堵,可避免流经第二排水管道2的废水返至第一排水管道1中;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可运行驱动组件6,利用切换管道5的往复移动、叶轮64的转动及毛刷7的刮擦对管道中积累的污物进行清理、通堵,保持水管排水顺畅。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1.一种排水管道,包括与第一水槽(10)的排水口相连接的第一排水管道(1)及与第二水槽(20)的排水口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道(2),所述第一排水管道(1)的出水端与第二排水管道(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往复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排水管道(1)中的切换管道(5),该切换管道(5)靠近第二排水管道(2)布置,所述切换管道(5)移动至第二排水管道(2)中将第二排水管道(2)上游与下游切断、将第一排水管道(1)与第二排水管道(2)下游连通,所述切换管道(5)退出第二排水管道(2)将第二排水管道(2)上游与下游连通、将第一排水管道(1)与第二排水管道(2)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管道(5)套置在第一排水管道(1)中且第一端朝向第二排水管道(2)布置、第二端位于第一排水管道(1)中,所述切换管道(5)的第一端为盲端且在靠近底部处开有排水口(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管道(5)的上壁面在靠近第一端处成形为自上而下倾斜的导流面(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管道(5)的下壁面在靠近第一端处形成向外拱起的圆弧面(53),该圆弧面(53)的上边缘与所述导流面(52)的外边缘相连接,所述排水口(51)开设于圆弧面(5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驱动切换管道(5)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6),该驱动组件(6)的输出端与切换管道(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件(61)、螺纹套(62)、螺纹杆(63),所述驱动件(61)约束在第一排水管道(1)的外端处,所述螺纹套(62)能转动地设于第一排水管道(1)中且与驱动件(61)相连接,所述螺纹杆(63)的第一端与螺纹套(62)转动连接、第二端与切换管道(5)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3)上还设置有靠近其第二端布置、用于通堵的叶轮(64),该叶轮(64)随所述螺纹杆(63)转动及沿轴向往复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管道(5)上开有限位槽(54),所述叶轮(64)的叶片卡置在该限位槽(54)中,从而使叶轮(64)转动状态下带动切换管道(5)转动、沿轴向往复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管道(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能对第一排水管道(1)的内壁进行刮擦的毛刷(7)。
10.一种应用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排水管道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第一水槽(10)、第二水槽(20),所述第一水槽(10)构成清洗机的功能性箱体,该箱体中设置有用于将箱体底部的水泵起的喷淋组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