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上跨铁路干线公路桥梁施工,具体为一种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防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上跨铁路干线公路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施工中,保证营业线运营安全为重中之重,同时能够做到施工与铁路运输兼顾,选择安全可靠施工方法尤为重要,上跨铁路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的施工其中最重要的保证模板稳定、严密不漏浆,桥梁湿接缝、横隔板作为预制梁体就位后现浇部位,把梁体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梁体荷载受力;湿接缝、跨中横隔板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操作工艺繁杂、施工难度较大的环节之一,历来被人们所重视。
湿接缝、跨中横隔板施工最重要的是防止施工中的杂物、水泥掉落,影响铁路干线的正常运营。因此,研究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对运营铁路造成干扰的湿接缝、跨中横隔板施工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上跨营业线桥梁施工中,跨中横隔板施工时容易对下方铁路线造成干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防护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防护施工方法,包括跨中横隔板施工和湿接缝施工;跨中横隔板施工包括如下步骤:(1)在两个相邻箱梁湿接缝处需要浇注跨中横隔板的位置安装中隔板施工平台,中隔板施工平台采用槽钢及拉筋加固而成,平台顺箱梁体方向长3~3.1m,槽钢宽度宽出梁体下部各20~25cm,上部设置双排钢管横杆及燕尾夹作为拉筋的固定端,平台铺设多块木板,平台两侧挂铁丝网形成封闭空间;(2)在需要浇注跨中横隔板的位置焊接横隔板连接钢筋并做模板支护;(3)模板支护完成后浇注混凝土;(4)模板拆除拆除的模板从湿接缝空隙处倒运至梁体顶面;(5)拆除中隔板施工平台槽钢、木板、钢丝网、拉筋均通过湿接缝空隙处倒运至梁体顶面;
跨中横隔板施工结束后进行湿接缝施工。
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了一个中隔板施工平台作为兜底平台,在该平台上再进行中隔板的施工作业,有效防止中隔板施工中混凝土以及其它杂物的掉落发生,有效保护了下方运营中的铁路线,也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中隔板施工平台根据具体情形只在跨越铁路的部分箱梁采用。
进一步的,湿接缝施工包括如下步骤:(1)湿接缝钢筋绑扎;(2)安装湿接缝底模并加固采用竹胶板外背方木制作底模,通过位于箱梁顶面的方木以及穿过方木和底模的拉杆将底膜固定;(3)混凝土浇注;(4)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在模板加工时预留及混凝土浇筑时预留模板拆除吊装孔,用钢丝绳制作吊绳并穿过吊装孔,在模板安装时固定于箱梁顶;模板拆除时预先将足够长的绳索与吊绳连接牢固,待模板与混凝土脱落后,用绳索将模板放置到梁下,然后整理至作业区域之外。
湿接缝采用上述施工方法,也能起到防止杂物掉落的情况发生,特别是采用吊绳与模板连接,有效防止了模板的意外掉落。
附图说明
图1跨中横隔板施工流程图。
图2湿接缝施工流程图。
图3跨中横隔板施工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5湿接缝施工示意图。
1-ϕ16mm拉筋,2-铁丝防护网,3-铺设方木,4-16a槽钢(长2.8m),5-双排钢管及燕尾夹,6-跨中横隔板,7-方木(100×100mm),8-拉杆,9-箱梁,10-1.8cm厚竹胶板兜底,11-50×50方木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对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经过组织技术攻关,以保证营业线运营安全及施工质量为目标,在跨中横隔板处采用槽钢及拉筋搭设兜底平台,湿接缝处采用竹胶板外背方木制作,模板加工时预留及混凝土浇筑时预留模板拆除吊装孔。在g344线红寺堡过境段公路上跨太中银铁路分离式立交桥实施,该桥为跨越太中铁路而设,交公路中心线与铁路中心线交角65°,全桥采用1联(5×4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形连续梁桥,其中跨越铁路的主跨采用40m,桥梁总长209.04米。通过精心施工确保了营业线运营安全、质量和工期,在此基础上总结整理形成本工法。
1工法特点
1.1安全可靠
跨中横隔板处采用槽钢及拉筋搭设兜底平台,湿接缝处采用竹胶板外背方木制作,模板加工时预留及混凝土浇筑时预留模板拆除吊装孔,既保证了营业线运营安全又保证了作业人员作业安全。
1.2作业简便
采取该工法湿接缝、跨中横隔板作业简便,不需要特殊施工机械设备,无需投入特定资金购买特殊施工设备。
2适用范围
本发明所述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施工方(工)法适用于上跨营业线湿接缝、跨中横隔板施工。
3工艺原理
跨中横隔板处采用槽钢及拉筋搭设兜底平台,采用槽钢及拉筋加固成中隔板施工平台,平台顺梁体方向长3m,槽钢宽度宽出梁体下部各20cm,上部设置双排钢管横杆及燕尾夹作为拉筋的固定端,平台铺设宽30cm厚5cm木板,平台两侧挂铁丝网形成封闭空间。湿接缝处采用竹胶板外背方木制作,模板加工时预留及混凝土浇筑时预留模板拆除吊装孔。保证营业线运营安全及湿接缝、横隔板的施工质量。
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
4.1工艺流程
如图1为跨中横隔板施工流程图,图2为湿接缝施工流程图。
4.2施工工艺及方法
4.2.1、跨中横隔板施工工艺及方法
如图3、4所示,采用2根16a槽钢及4根φ16的拉筋加固成中隔板施工平台,平台顺梁体方向长3m,槽钢宽度宽出梁体下部各20cm,上部设置双排钢管横杆及燕尾夹作为拉筋的固定端,平台铺设宽30cm厚5cm木板,平台两侧挂铁丝网形成封闭空间。
模板每处横隔板两人作业,作业人员于横隔板两侧进行钢筋绑扎及模板支护,横隔板端模采用1cm厚的竹胶板作面板、3cm厚木板做加强背肋,侧模四块,底模四块。底模宽度大于现浇部分横隔板尺寸4cm,加固时注意形成底包侧形式防止漏浆,下方横隔板底模支立在梁肋斜面上,上方横隔板底模采用方木支顶在下方横隔板上,两侧模采用蝴蝶卡和8mm直径丝杠固定。
模板拆除时,先松动横隔板侧模拉筋的螺栓,两人配合一人轻轻撬动模板,一人扶住模板。底模拆除时先将底模下方横肋拆除,轻轻敲动模板,缓缓将模板拆除,将拆除的模板从湿接缝空隙处倒运至梁体顶面。
4.2.2湿接缝施工工艺及方法
如图5所示,采用竹胶板外背方木制作,模板支护时必须牢固、可靠,模板安装采用人工配合小型卷扬机安装,安装完毕后检查模板拼缝及与混凝土贴合面,对不严密的部位用泡沫胶封堵,严禁漏浆。
模板拆除:在模板加工时预留及混凝土浇筑时预留模板拆除吊装孔,用5mm直径的钢丝绳制作吊绳,在模板安装时固定与梁顶;模板拆除时预先将备好足够长的绳索与吊绳连接牢固,待模板与混凝土脱落后,用绳索缓慢放置到梁下,有专人进行整理至作业区域之外。
4.2.3浇筑混凝土
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砼罐车运到现场,浇筑按先里后外,先下后上顺序进行施工,混凝土通过串筒从未浇注的桥面板处伸下至横隔板上口,每次灌入量要专人指挥进行点动防止过多混凝土溢出掉到下方营业线上。砼采用小型振捣棒进行,浇注时振捣设备从梁顶部系下,底部横隔板由振捣工人站在操作平台处完成振捣工作,顶部横隔板由振捣工人站在梁顶完成振捣工作。
5主要机械、试验、检验仪器设备
6质量控制
6.1严格“试验数据指导施工”的原则通过室内、室外试验选定机具设备、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操作方法,修正相关施工技术参数,制定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验收标准,作为全面施工的控制依据。
6.2砼质量控制,砼在拌和时严格按照配合比配料,对砂、石做含水量试验,宜控制施工配合比,有专门人员对所拌和的成品料进行出站前的初步检测,不合格的砼一律不准出站,砼采用砼运输车运输至现场,运至现场的砼做坍落度试验,不合格的砼一律不准使用。
6.3模板制作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技术尺寸制作,其制作的允许偏差不得超出设计范围,有专门人员对已经制作成品的模板进行验收,不合格的模板坚决不予进场。
6.4立模前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涂脱模剂。
6.5灌注砼时有专人检查模型,如有变形及时加固。
6.6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员和质检员保证到场,随时对施工过程中进行知道和检查。
6.7浇筑前应清理杂物、虚渣等。
6.8模板拆除及砼养生,模板拆除时注意应轻轻敲打模板外侧,让模板与砼面逐渐分离后,再将其挪动拆除,拆除的模板堆放整齐,除锈、打磨、刷油以备用,模板拆除完毕后马上将砼面凃抹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
7安全措施
7.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掌握施工作业内容,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在工作时,精力要集中。必须有足够的睡眠,工作中不准打瞌睡,禁止酒后施工作业;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7.2进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止高空坠落物伤人。
7.3湿接缝、横隔板钢筋焊接作业必须在封锁点内完成。焊接工人必须为有证的熟练操作人员,人员使用的作业吊蓝必须焊接牢固,结实稳固,并经过负重试验后方可人员使用。横隔板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与梁体可靠部位连接。
7.4电器设备挂牌标识,有接地装置,采用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等保护设施。
7.5模板安装或拆除施工时,必须设置保险绳,防止模板不慎掉入铁路范围以内。
7.6岀现大风等恶略天气应停止施工,将桥面上施工钢筋、模板、使用工具等移至跨铁路跨以外分类堆放。
8环保措施
8.1临时工程及场地布置应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
8.2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8.3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生产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8.4施工场地做到文明施工,减少粉尘。便道定期酒水降尘,减少尘土飞扬。
8.5备种施工废弃物集中存放,能回收利用的交物资回收部门。其它不可回收的废弃物作深埋处理或指定地点弃运。
8.6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维护保养,尽量减少噪声。
8.7坚持文明施工,促进现场管理和施工作业标准化、规范化,杜绝野蛮施工现象。施工道路经常洒水,防止粉尘污染;燃油料集中储放,妥善管理,防止污染环境。
9效益分析
9.1施工安全可靠,设置兜底模板支护既保证营业线的运营安全又保证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
9.2工序操作简便,采取该方法施工湿接缝、横隔板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施工机械设备。
9.3节约成本,采用该方法施工湿接缝、跨中横隔板比常规施工方法节省机械、人工费用5万元。
10应用实例
g344线红寺堡过境段公路上跨太中银铁路分离式立交桥工程:本桥为跨越太中铁路而设,交叉点里程为k6 778(公)=k1615 517(铁),公路中心线与铁路中心线交角65°。全桥采用1联(5×4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形连续梁桥,其中跨越铁路的主跨采用40m,桥梁总长209.04米,本桥位于直线上,墩台径向布置,斜交25°设置。该桥梁2020年9月采用本工法开始施工,确保了安全、质量与效益,赢得了公司好评。
1.一种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跨中横隔板施工和湿接缝施工;跨中横隔板施工包括如下步骤:(1)在两个相邻箱梁湿接缝处需要浇注跨中横隔板的位置安装中隔板施工平台,中隔板施工平台采用槽钢及拉筋加固而成,平台顺箱梁体方向长3~3.1m,槽钢宽度宽出梁体下部各20~25cm,上部设置双排钢管横杆及燕尾夹作为拉筋的固定端,平台铺设多块木板,平台两侧挂铁丝网形成封闭空间;(2)在需要浇注跨中横隔板的位置焊接横隔板连接钢筋并做模板支护;(3)模板支护完成后浇注混凝土;(4)模板拆除拆除的模板从湿接缝空隙处倒运至梁体顶面;(5)拆除中隔板施工平台槽钢、木板、钢丝网、拉筋均通过湿接缝空隙处倒运至梁体顶面;
跨中横隔板施工结束后进行湿接缝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湿接缝施工包括如下步骤:(1)湿接缝钢筋绑扎;(2)安装湿接缝底模并加固采用竹胶板外背方木制作底模,通过位于箱梁顶面的方木以及穿过方木和底模的拉杆将底膜固定;(3)混凝土浇注;(4)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在模板加工时预留及混凝土浇筑时预留模板拆除吊装孔,用钢丝绳制作吊绳并穿过吊装孔,在模板安装时固定于箱梁顶;模板拆除时预先将足够长的绳索与吊绳连接牢固,待模板与混凝土脱落后,用绳索将模板放置到梁下,然后整理至作业区域之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隔板施工平台采用2根16a槽钢及4根φ16的拉筋加固成中隔板施工平台,平台顺梁体方向长3m,槽钢宽度宽出梁体下部各20cm,平台铺设多块宽30cm厚5cm木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跨中横隔板的端模采用1cm厚的竹胶板作面板、3cm厚木板做加强背肋,侧模四块,底模四块;底模宽度大于现浇部分横隔板尺寸4cm,加固时注意形成底包侧形式防止漏浆,下方横隔板底模支立在梁肋斜面上,上方横隔板底模采用方木支顶在下方横隔板上,两侧模采用蝴蝶卡和8mm直径丝杠固定;
跨中横隔板的模板拆除时,先松动横隔板侧模拉筋的螺栓,以便撬动模板,一边扶住模板;底模拆除时先将底模下方横肋拆除,敲动模板,将模板拆除,将拆除的模板从湿接缝空隙处倒运至梁体顶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跨中横隔板施工中的混凝土浇注按先里后外,先下后上顺序进行施工,混凝土通过串筒从未浇注的桥面板处伸下至横隔板上口,每次灌入量要防止过多混凝土溢出掉到下方营业线上;砼采用小型振捣棒进行,浇注时振捣设备从梁顶部系下,底部横隔板由振捣工人站在操作平台处完成振捣工作,顶部横隔板由振捣工人站在梁顶完成振捣工作。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跨中横隔板施工和湿接缝施工中的模板在安装及拆除时,都需在模板上设置保险绳。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