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养护剂摊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71


本发明涉及养护剂摊铺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沥青养护剂摊铺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养护剂是一种粘稠状类似油漆的液体,养护剂与路面老旧沥青浸润、结合、激活从而修复和还原老化的沥青,使沥青路面重新焕发生机,现阶段的沥青养护剂摊铺方式有滚刷,刮刷,喷涂的方式,其中滚刷和刮刷需要大量人工手持设备进行操作,这种方式可使养护剂充分与路面接触并促进养护剂的与老旧沥青的结合,沥青养护剂吸收效果好,但由于人员需求量大,存在成本大且效率低的问题,喷涂方式则通过喷涂机进行直接喷涂,效率高,速度快,但喷涂养护剂与老旧沥青结合力不强,养护效果差,因此对于养护剂喷涂质量要求高的路段仍采用滚刷和刮刷的方式,现阶段的刮刷设备比较原始,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刮刷质量,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刮刷设备来解决刮刷过程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养护剂摊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养护剂刮刷设备结构简单,刮刷过程中养护剂摊铺效率低且吸收速度慢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四组刮刷单元,四组刮刷单元首位互相铰接构成一个矩形框结构,每组刮刷单元包括一个竖板,竖板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个的刮板,每个竖板的外侧设有一个t形架,t形架的横杆端的左右两端各铰接有一个伸出端能够自动复位的气动伸缩杆,气动伸缩杆的自由端与对应侧的刮板铰接,矩形框结构内设有一个十字形杆,四个竖板中间位置滑动安装在十字形杆上,十字形杆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立杆,立杆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尖端朝下的顶针,立杆的上端经单向轴承同轴安装有一个螺杆,螺杆的上套装有圆筒,圆筒内缘面设有与螺杆配合的内螺纹,螺杆与圆筒之间不自锁,立杆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竖向的主气压缸,主气压缸的活塞杆上同轴固定有一个缓冲弹簧,圆筒的下方同轴转动安装有一个圆环,缓冲弹簧的自由端固定在圆环上,左右两侧的主气压缸下端的侧壁上经软管与对应侧气动伸缩杆连通的,每个主气压缸的下端连通有一个只可单向从外界向主气压缸内进气的单向阀,立杆的前后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竖向的副气压缸,副气压缸的活塞杆可伸缩且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在圆环上,每个副气压缸的底部经气管与对应侧的气动伸缩杆连通,向下移动圆筒可使立杆转动同时主气压缸内气体先向气动伸缩杆挤压输送,主气压缸完成输气后副气压缸内气体向对应气动伸缩杆输气。

所述气动伸缩杆的伸出端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气动伸缩杆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气动伸缩杆伸出端的端头部。

所述主气压缸的活塞杆的上端同轴设有一个安装盲孔,安装盲孔内插装有一个导向光杆,导向光杆的下端不能脱离安装盲孔,且导向光杆的上端固定在圆环上,缓冲弹簧套装在导向光杆外侧。

所述副气压缸的活塞杆包括一个活塞,活塞上端同轴固定有一个圆管,圆管内同轴滑动安装有一个连接光杆,连接光杆的下端不能脱离圆管,上端固定在圆环上。

所述立杆的下端同轴设有一个安装槽,顶针置于安装槽内,立杆的下端旋装有一个可将顶针压紧的螺钉。

本装置的优势:

1、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工人手持圆筒9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螺杆8带立杆6的转动,此过程中使得矩形框结构能够保持持续的转动,其中单向轴承为圆筒9复位提供连接关系,使得圆筒9复位过程中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矩形框结构能够保持相同方向的持续转动。

2、在矩形框转动的过程中,四组刮刷单元相对的两组为一对,两对刮刷单元间隔由板状变换成u形板状,在刮刷单元都为板状结构时,矩形框结构为正方形,当其中一对刮刷单元为u形板结构时,矩形框为长条状的矩形框结构,此过程中使得矩形框内体积变化,矩形框内的养护剂液面为变化,从而促进养护剂的向下渗漏,同时两对刮刷单元的交替变化,使得在转动过程中聚集在矩形框壁附近的养护剂被推挤到中间位置,使得整个养护剂在矩形框内保持一个均匀分布的状态,避免出现周边养护剂刮刷效果好中间差的问题,使得养护剂摊铺更加均匀。

3、通过分段挤压的设计使得主气压缸10与副气压缸14受力存在一个先后顺序,此过程实现两组气压缸可交替实现对对应的气动伸缩杆4供气,从而实现对应的刮刷单元的交替变形,使得整个装置运动状态和顺序更加合理,整个矩形框形变过程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矩形框结构形变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显示主气压缸时的立杆及其附属结构的主视剖面。

图4为本发明显示副气压缸时的立杆及其附属结构的左视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可知,本发明包括四组刮刷单元,四组刮刷单元首位互相铰接构成一个矩形框结构,每组刮刷单元包括一个竖板1,竖板1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个的刮板2,每个竖板1的外侧设有一个t形架3,t形架3的横杆端的左右两端各铰接有一个伸出端能够自动复位的气动伸缩杆4,气动伸缩杆4的自由端与对应侧的刮板2铰接,矩形框结构内设有一个十字形杆5,四个竖板1中间位置滑动安装在十字形杆5上,十字形杆5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立杆6,立杆6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尖端朝下的顶针7,立杆6的上端经单向轴承同轴安装有一个螺杆8,螺杆8的上套装有圆筒9,圆筒9内缘面设有与螺杆8配合的内螺纹,螺杆8与圆筒9之间不自锁,立杆6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竖向的主气压缸10,主气压缸10的活塞杆上同轴固定有一个缓冲弹簧11,圆筒9的下方同轴转动安装有一个圆环12,缓冲弹簧11的自由端固定在圆环12上,左右两侧的主气压缸10下端的侧壁上经软管与对应侧气动伸缩杆4连通的,每个主气压缸10的下端连通有一个只可单向从外界向主气压缸10内进气的单向阀13,立杆6的前后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竖向的副气压缸14,副气压缸14的活塞杆可伸缩且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在圆环12上,每个副气压缸14的底部经气管与对应侧的气动伸缩杆4连通,向下移动圆筒9可使立杆6转动同时主气压缸10内气体先向气动伸缩杆4挤压输送,主气压缸10完成输气后副气压缸14内气体向对应气动伸缩杆4输气。

为了实现气动伸缩杆4的伸出端在不供气时伸出端能够复位,所述气动伸缩杆4的伸出端上套装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的一端固定在气动伸缩杆4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气动伸缩杆4伸出端的端头部。

为了实现缓冲弹簧11在压缩时不会左右弯曲变形,所述主气压缸10的活塞杆的上端同轴设有一个安装盲孔,安装盲孔内插装有一个导向光杆,导向光杆的下端不能脱离安装盲孔,且导向光杆的上端固定在圆环12上,缓冲弹簧11套装在导向光杆外侧。

为了实现副气压缸14的活塞杆可伸缩,所述副气压缸14的活塞杆包括一个活塞,活塞上端同轴固定有一个圆管,圆管内同轴滑动安装有一个连接光杆,连接光杆的下端不能脱离圆管,上端固定在圆环12上。

为了实现顶针7的安装,所述立杆6的下端同轴设有一个安装槽,顶针7置于安装槽内,立杆6的下端旋装有一个可将顶针7压紧的螺钉。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调整顶针7的伸出长度使顶针7的下端与地面接触并起到支撑作用,此时的多个竖板1和刮板2的下端面与地面接触并可绕顶针7转动,将养护剂倒入至矩形框结构的内部,人手持圆筒9向下移动,此过程中圆筒9内缘的内螺纹与螺杆8的外螺纹啮合,使圆筒9的下移动带动螺杆8转动,此过程中在单向轴承的作用下实现螺杆8与立杆6不能相对转动,圆筒9下移时螺杆8的转动带动立杆6和顶针7转动,立杆6的转动经十字形杆5带动刮刷单元转动,同时在圆筒9向下移动时带动圆环12下移,初始阶段圆环12下移挤压缓冲弹簧11并带动主气压缸10的活塞杆下移,由于缓冲弹簧11弹性强度大于复位弹簧15弹性强度,因此缓冲弹簧11在被挤压初期压缩量小使主气压缸内的活塞杆将主气压缸内的气体经气管挤压到对应的气动伸缩杆4内,气动伸缩杆4伸出并使复位弹簧15拉伸,由于气动伸缩杆4的伸长使得原本处于同一平面状态下的竖板1与刮板2逐渐变换成u型状态,此过程中将原本成正方形的框架结构逐渐变换成条状矩形框状结构,在主气压缸10内气体向对应气动伸缩杆4内输气时,此时由于副气压缸的活塞杆可伸缩,因此在圆筒9下移的前半段,副气压缸14的活塞杆收缩,副气压缸14内气体不向对应的气动伸缩杆4内供气,当圆筒9下移主气压缸10内的活塞超过气管的排气口位置时,随着圆筒9的持续下移,活塞越过气管的排气口,主气压缸内对应的气动伸缩杆内气体可向外界排出,此时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使得主气压缸10对应的气动伸缩杆4复位,呈u形状结构的刮刷单元复位成平板状,随着圆筒9的持续下移,主气压缸的活塞杆持续下移并逐渐运动至极限位置,此过程中缓冲弹簧11开始被挤压并收缩让位,使得圆筒9能够继续下移,随着圆筒9的持续下移,副气压缸14内的活塞杆被挤压到极限位置,此时圆筒9的下移使得副气压缸14内体积被挤压并经气管输送至对应的气动伸缩杆4内,此时与副气压缸14对应的刮刷单元由原本板状结构变换成u型板结构,在圆筒9下移过程中螺杆8保持转动并在单向轴承和立杆6十字形杆5的作用下使得整个装置绕顶针7转动。

当圆筒9移动时最下端位置时,开始反向向上移动圆筒9,此时的立杆6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保持转动,圆筒9上移,使得螺杆8反转,此时在单向轴承作用下实现螺杆8与立杆6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因此圆筒9上移时不妨碍立杆6的持续转动,圆筒9上移带动圆环12上移,此过程中主气压缸10内活塞杆和副气压缸14内活塞杆均被向上移动复位,其中主气压缸10内气体由于已经散失需要从外界补气,因此在单向阀13的作用下使得主气压缸10内活塞杆复位时能够实现复位,副气压缸14内活塞杆的复位不存在气体散失情况正常复位即可,副气压缸14内的活塞杆有伸缩杆构成,伸缩杆伸长至极限位置后的拉伸力使副气压缸14内活塞杆复位,完成复位后可再次向下移动圆筒9并重复带动本组装置转动并使得相对的两组刮刷单元从板状,变换成u型板状结构从而促进养护剂在矩形框结构内的均匀分布防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四散至角落造成养护剂摊铺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养护剂刮刷设备结构简单,刮刷过程中养护剂摊铺效率低且吸收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养护剂摊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四组刮刷单元,四组刮刷单元首位互相铰接构成一个矩形框结构,每组刮刷单元包括一个竖板(1),竖板(1)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个的刮板(2),每个竖板(1)的外侧设有一个t形架(3),t形架(3)的横杆端的左右两端各铰接有一个伸出端能够自动复位的气动伸缩杆(4),气动伸缩杆(4)的自由端与对应侧的刮板(2)铰接,矩形框结构内设有一个十字形杆(5),四个竖板(1)中间位置滑动安装在十字形杆(5)上,十字形杆(5)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立杆(6),立杆(6)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尖端朝下的顶针(7),立杆(6)的上端经单向轴承同轴安装有一个螺杆(8),螺杆(8)的上套装有圆筒(9),圆筒(9)内缘面设有与螺杆(8)配合的内螺纹,螺杆(8)与圆筒(9)之间不自锁,立杆(6)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竖向的主气压缸(10),主气压缸(10)的活塞杆上同轴固定有一个缓冲弹簧(11),圆筒(9)的下方同轴转动安装有一个圆环(12),缓冲弹簧(11)的自由端固定在圆环(12)上,左右两侧的主气压缸(10)下端的侧壁上经软管与对应侧气动伸缩杆(4)连通的,每个主气压缸(10)的下端连通有一个只可单向从外界向主气压缸(10)内进气的单向阀(13),立杆(6)的前后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竖向的副气压缸(14),副气压缸(14)的活塞杆可伸缩且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在圆环(12)上,每个副气压缸(14)的底部经气管与对应侧的气动伸缩杆(4)连通,向下移动圆筒(9)可使立杆(6)转动同时主气压缸(10)内气体先向气动伸缩杆(4)挤压输送,主气压缸(10)完成输气后副气压缸(14)内气体向对应气动伸缩杆(4)输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养护剂摊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伸缩杆(4)的伸出端上套装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的一端固定在气动伸缩杆(4)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气动伸缩杆(4)伸出端的端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养护剂摊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压缸(10)的活塞杆的上端同轴设有一个安装盲孔,安装盲孔内插装有一个导向光杆,导向光杆的下端不能脱离安装盲孔,且导向光杆的上端固定在圆环(12)上,缓冲弹簧(11)套装在导向光杆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养护剂摊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气压缸(14)的活塞杆包括一个活塞,活塞上端同轴固定有一个圆管,圆管内同轴滑动安装有一个连接光杆,连接光杆的下端不能脱离圆管,上端固定在圆环(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养护剂摊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6)的下端同轴设有一个安装槽,顶针(7)置于安装槽内,立杆(6)的下端旋装有一个可将顶针(7)压紧的螺钉。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养护剂摊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养护剂刮刷设备结构简单,刮刷过程中养护剂摊铺效率低且吸收速度慢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四组刮刷单元,四组刮刷单元首位互相铰接构成一个矩形框结构,每组刮刷单元包括一个竖板,竖板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个刮板,矩形框结构内设有一个十字形杆,四个第一刮板中间位置滑动安装在十字形杆上,十字形杆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立杆,立杆转动可驱动本装置转动的同时相对的两个刮刷单元交替由平板状变换成U形板状,有效防止养护剂在离心力作用下堆积在矩形框结构内边角位置,促进养护剂的摊铺吸收。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高亮
技术研发日:2021.05.16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62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