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洗涤物干燥机的热泵的热交换器布置所构成的装置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93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洗涤物干燥机的热泵的热交换器布置在与洗涤物干燥机的底部组件配属的安放底部上所构成的装置组件(anordnung),所述洗涤物干燥机的过程空气流过这些热交换器,其中,在过程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看,在这些热交换器之间设有中间空间,在所述中间空间中,过程空气通道的由这两个热交换器所构成的通道区段的过渡部由两个竖直地并且平行地以及相对彼此间隔开地走向的连接元件在侧向上限界,其中,这些连接元件一方面与安放底部连接或可连接,以及另一方面与上端盖连接或可连接,并且这些连接元件分别靠置在热交换器的接触面上。



背景技术:

为了接收和处理待干燥的洗涤衣物,洗涤物干燥机具有旋转式洗涤物滚筒,所述旋转式洗涤物滚筒连接到过程空气系统上,其中,洗涤衣物通过该过程空气系统以相对热的、经除湿的空气流进行加载。在此所形成的潮湿的、富含水蒸气的、离开洗涤物滚筒的空气在热泵干燥机中被供送至热泵的蒸发器,在所述蒸发器中,所述空气发生冷却,并且因此所包含的水分发生冷凝。以此方式所干燥的、通过过程空气管路从蒸发器的热交换器出来的空气随后通过冷凝器的热交换器进行加热并且又被导送到洗涤物滚筒中。在此,热泵这样与过程空气系统共同作用,使得可以持续从过程空气中回收热。

热泵具有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通过第一热交换器(或冷凝器)与第二热交换器(或蒸发器)之间的管道经由降压器循环,并且在此由压缩机进行压缩。压缩机也促成了制冷剂的循环。在制冷剂回路的压力侧上布置有作为冷凝器使用的第一热交换器,如已经阐述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置用于加热过程空气,此后,经冷凝的制冷剂于是流到降压器中。随后处于低压力的制冷剂于是到达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第二热交换器中,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制冷剂从过程空气中吸收热,从而过程空气的水分发生冷凝。

热泵(该热泵由上述两个热交换器、压缩机和降压器构成)以及过程空气引导设备以及还有冷凝液的排出管道在常见的洗涤物干燥机中在洗涤物滚筒下方被底部组件所接收。在这里,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在底部组件的安放底部(aufstellboden)上相对彼此间隔开并且呈排列的形式布置在过程空气回路的流动路径中。

在此,安放底部和从其出来的竖直侧壁可以构成热交换器壳体,所述热交换器壳体将热交换器以部分的方式侧向地包围并且由上端盖封闭。这种常规热交换器壳体对于周围环境空气大多是不透空气的,因为热交换器壳体的壳体部件具有不同的构造公差,并且因此在这些壳体部件和这两个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间隙。

也会发生周围环境空气的进入,这是因为过程空气在流过蒸发器之后经过所谓的压力转变点(druckumschlagpunkt),因此在液化器的区域中会出现欠压(unterdruck)。因此,基于热交换器壳体的不密封性,周围环境空气被吸入到热交换器壳体中。在此,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进入热交换器壳体中的周围环境空气可能会与流到该热交换器壳体中的过程空气混合和/或作为旁流从热交换器旁流过。

从de102018205734a1已知一种由洗涤物干燥机的热泵的热交换器布置在前文提到类属的洗涤物干燥机的底部组件的安放底部上所构成的装置组件。在此,底部组件具有可热耦合到洗涤物干燥机的过程空气系统上的热泵,该热泵具有布置在热交换器壳体中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的纵长侧上延伸的热交换器壳体与热交换器摆放在其上的安放底部连接并且在热交换器上方由被称作是覆盖件的端盖进行封闭。两个相对彼此平行地走向的、相互间隔开地布置并且延伸直至安放底部的突出部从端盖出来,这些突出部作为在侧向上限界过程空气通道的通道区段的连接元件使用。接下来被称作连接元件的这些突出部楔形地构造并且在这些热交换器之间走向,其中,这些突出部应至少间接地与这些热交换器进行接触。

此外,在端盖与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柔性的、可弹性地变形的垫片。这些连接元件在其面向安放底部的端部上具有突出部。这些连接元件以这些突出部嵌入到缺口中,这些缺口构造在安放底部上。此外,每个热交换器应具有侧向接触法兰,这些侧向接触法兰与各一连接元件处于接触状态并且弹动地(federnd)构造。

与这些连接元件的纵长侧同样地,这些热交换器的与其处于接触状态的接触法兰以一角度倾斜地布置。每个热交换器在过程空气通道的入口或出口的两侧上具有两个在各热交换器的高度上延伸的侧向接触法兰,所述侧向接触法兰分别相对于热交换器壳体的壁元件之一由密封肋进行密封。

此外,从ep3124682a1已知一种设有热泵的洗涤物干燥机,在所述洗涤物干燥机中,两个分别构造成冷凝器或者构造成蒸发器的热交换器在过程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前后相继地布置,并且在洗涤物滚筒下方布置在洗涤物干燥机的底部组件上。在此,这两个热交换器应由具有有利地均匀的宽度的间隙相互分隔开。在过程空气通道中,过程空气首先流过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那个热交换器,从该热交换器出来,流过间隙,并且然后进入到构成冷凝器的那个热交换器中。

在此,在间隙中装入被称作是网栅(gitter)或者格栅(rost)的元件,所述元件具有根据前文提到类属的连接元件的功能,并且因此接下来相应进行描述。连接元件的尺寸这样选择,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整个自由空间被充满,其中,该连接元件的矩形地走向的框架包围着过程空气通道,由此,在间隙的区域中应避免在过程空气与周围环境空气之间发生连通。当相应地构造的连接元件布置在这些热交换器之间时,从连接元件的框架下部件出来的销钉嵌入到底部组件的安放底部的缺口中,并且竖直的框架部件的突出部包围热交换器的外法兰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借助简单的且适合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器件来实现一种对过程空气通道进行密封的、用于这些热交换器布置在洗涤物干燥机的底部组件的安放底部上的装置组件。

该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构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这些从属权利要求可以分别就自身而言或者相互间以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发明的一方面。

据此,本发明涉及洗涤物干燥机的热泵的热交换器所构成的装置组件或者说布置方式,其中,这些热交换器成排列形式地布置并且被洗涤物干燥机的过程空气流过。在此,这些热交换器布置在洗涤物干燥机的底部组件的安放底部上,其中,在过程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看,在这些热交换器之间设有中间空间。为了使过程空气在这两个热交换器之间转移,过程空气通道的位于中间空间内的通道区段被两个竖直地并且平行地以及相对彼此间隔开地走向的连接元件在侧向上限界。在此,这些连接元件一方面与安放底部连接或可连接,以及另一方面与上端盖连接或可连接,并且这些连接元件分别靠置在这些热交换器的接触面上。因此,位于中间空间中的通道区段被这些连接元件、安放底部和端盖共同地包围。

根据本发明设置的是,这些连接元件在其纵长走向的边缘的整个区段上设有密封元件,被搁放在安放底部上的热交换器的平坦地构造的接触面靠置在这些密封元件上。因为这些连接元件设有密封元件,因而可以防止:过程空气非期望地与周围环境空气发生混合或者平行于热交换器(即绕开这些热交换器)流过热交换器壳体。

与之不同地,根据文献de102018205734a1和ep3124682a1,在这些连接元件与这些热交换器的接触面之间没有设置密封元件。在根据de102018205734a1的装置组件中,连接元件从端盖出来并且必须在安装端盖时被导入到安放底部的缺口中。根据ep3124682a1,连接元件实施为具有矩形外轮廓的框架。

如此外所设置地,本发明的这些连接元件能够以有利的方式从安放底部延伸出来并且与之一件式地构造。在此,这些连接元件应在其纵长延伸范围()上楔形地构造,从而构造成密封板条的密封元件相对于各连接元件的垂直线以一角度走向,其中,这些热交换器的接触面以相同的角度倾斜地构造。这两个热交换器可以在空间上相互分隔开地安置在从安放底部向上伸出的连接元件与这些引导轨之间。斜平面构成这些热交换器到邻接的密封板条以及到引导轨的接触面,由于这样的斜平面,因而这些接触面以对于密封而言足够的力被压向密封板条的密封面。因此,有效地避免了空气转移到周围环境空气中。优选地,安放底部和连接元件作为单元由塑料制造。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构型中设置的是,这些连接元件具有纵长走向的加固肋,在这些加固肋中,各一端部与安放底部连接。因此,这些连接元件通过具有足够刚性的纵长肋构造而成,这些纵长肋与安放底部共同地作为塑料喷注成型件制造。在安装端盖之后,这些连接元件的各一端部可以形状锁合地嵌入到端盖中,该端部由于这些连接元件的楔形形状而具有小的宽度地构造。

此外,就横截面看,这些连接元件可以具有u形外轮廓,其中,这些密封元件由这些连接元件的外支边(schenkel)构成。然而,这些密封元件必须这样构造并且延伸至这些热交换器的接触面,使得:在安装这两个热交换器之后,由于足够的、被传递到这种密封结构上的力而确保了密封功能。

此外,这些连接元件应分别具有扁平的、对过程空气通道进行限界的基础件,所述基础件具有相对于该基础件弯折的、作为密封元件使用的密封板条(dichtleisten),这些密封板条在从过程空气通道内部背离的方向上延伸,这些密封板条在无应力的状态下相对于基础件以钝角走向,并且这些密封板条相对于基础件以及安放底部可摆动。在此,这些密封板条从扁平的、对通道区段进行限界的基础件向外延伸出来。

在此,这些密封板条可以分别通过连接区段而喷射成型到基础件上,所述连接区段相对于所述密封板条的壁厚度而言具有更薄的壁。这种薄壁式连接区段可以实施为圆缘(sicke),借助于所述圆缘建立了基础件与相应的密封板条之间的弹性连接。

此外,安放底部在面向密封板条端侧的那个区域中具有可由填塞件(stopfen)封闭的缺口。由此,对于借助喷射成型法(spritzverfahren)由塑料制造的、由安放底部和连接元件所组成的单元,确保了各密封板条可相对于安放底部自由地摆动,也即能够以所期望的预紧靠置在热交换器的相应的接触面上。

最后,使用于封闭前文提到的缺口的填塞件可以通过薄膜铰链从安放底部的位于过程空气通道外部的那个区域摆动到缺口中。因此,填塞件可以与由安放底部和连接元件所组成的单元共同地用喷射成型法制造。

本发明不限于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所说明的组合和从属于其的权利要求。此外,得出使单个的特征相互组合的另外的可能性,尤其是当这些单个的特征由权利要求、实施例的接下来的说明或者直接地由附图得出时。此外,由于附图标记的使用而产生的权利要求对附图的依赖关系绝不应将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限制于所示出的构型示例。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参照附图,在这些附图中简化地示出实施例。附图示出:

图1示出借助热泵运行的洗涤物干燥机的功能原理的示意性的示图,

图2示出相应的洗涤物干燥机的底部组件的立体视图,在所述底部组件的安放底部上布置有两个热交换器,其中,在这两个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元件,

图3对安放底部连同从其出来的连接元件作为单件以立体视图示出,

图4示出安放底部与连接元件的立体的部分视图,构造成密封板条的密封元件从所述连接元件出来,

图4a示出图4的连接元件,其中,密封板条在相应的热交换器安装时的运动由其不同的位置阐明,

图5示出安放底部在设置在密封板条下方的缺口的区域中的截面示图,所述缺口通过可摆动的填塞件封闭,

图6示出相对于热交换器壳体配套的安放底部作为侧视图,在所述热交换器壳体中装入有上述两个热交换器,

图6a示出在这些热交换器嵌入之后的、根据图6的装置组件,和

图7示出接收有两个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壳体作为立体视图,所述热交换器壳体由上端盖封闭。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借助附图标号1标示出洗涤物干燥机,所述洗涤物干燥机1为了接收待干燥的洗涤衣物而具有洗涤物滚筒2。洗涤物滚筒2连接到整体构成回路的过程空气系统的过程空气通道3上,其中,相对热的、干燥的过程空气通过过程空气通道3的供入空气区段3a流入到洗涤物滚筒2中并且随后通过过程空气通道3的排出空气区段3b又作为潮湿的、富含水蒸气的过程空气从洗涤物滚筒2流出(在其吸收了洗涤衣物的水分之后)。在过程空气通道3内部的相应的空气流是由过程空气风机4产生。

热泵5与洗涤物干燥机1的过程空气系统共同作用,所述热泵5具有构造成冷凝器的第一热交换器6和构造成蒸发器的第二热交换器7。在此,尤其来自于第二热交换器7的、被输送通过过程空气风机4的、处于冷却且干燥的状态下的过程空气在第一热交换器6(冷凝器)中被加热并且随后通过供入空气区段3a到达洗涤物滚筒2中。在该洗涤物滚筒2中,过程空气吸收洗涤衣物的水分,并且通过排出空气区段3b到达第二热交换器7(蒸发器)中,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蒸发器)中,被包含在过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在冷却的热交换器面上,并且在此由此而凝结。以此方式所除湿的过程空气在回路中通过过程空气通道3和过程空气风机4又到达第一热交换器6中。

此外,热泵5具有制冷剂回路8,在所述制冷剂回路8中,液态制冷剂借助于压缩机9输送通过上述两个热交换器6和7以及通过构造成节流阀10的卸压设备。在此,制冷剂在第二热交换器7中从过程空气吸收热并且将所述热通过第一热交换器6又传递到过程空气上。

在图2中示出洗涤物干燥机1的底部组件11的一部分,所述底部组件11设置用于接收不同的部件并且在洗涤物滚筒2下方走向。因为要根据该图2阐明由这些热交换器6和7布置在底部组件11上所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组件,因而省去了可能会妨碍到这两个热交换器6和7上的视线的其余的部件的显示。这两个热交换器6和7布置在热交换器壳体12中,并且在此被安放到热交换器壳体12的安放底部13上。如由箭头阐明地,过程空气首先进入到第二热交换器7(蒸发器)中并且然后到达第一热交换器6(冷凝器)中。

此外,在底部组件11上构造有排出空气区段3b和供入空气区段3a,所述排出空气区段3b和所述供入空气区段3a先前已经与在图1中的过程空气回路的示图相关联地解释。通过排出空气区段3b到达第二热交换器7(蒸发器或挥发器)中的潮湿的过程空气在其除湿之后被引向第一热交换器6,所述第一热交换器6相对于第二热交换器7在流动方向上间隔开地布置。在此在这两个热交换器6和7之间所构成的中间空间14相对于周围环境而言对空气是密封的,为此,该中间空间14由两个竖直地并且平行地以及相对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连接元件16和17限界。因此,过程空气通道3的构造在这两个热交换器6和7中的这些通道区段15彼此连接。

从图3看到热交换器壳体12的这样的部分:所述部分具有安放底部13以及具有从该安放底部13出来的连接元件16和17。在此,可看到这两个连接元件16和17在热交换器壳体12的侧视图中在总体上具有楔形外轮廓,其中,这两个连接元件16和17在其与安放底部13连接的端部上实施成具有比在背离安放底部13的那个端部上更大的宽度。此外,这些连接元件16和17在其整个纵长延伸范围上具有多个纵长肋18,用于对这些连接元件16和17进行加固。由安放底部13和这两个连接元件16和17组成的单元应作为塑料件用喷射成型法制造。此外,从图3得知,这些连接元件16和17由设有纵长肋18的扁平基础件19和构造成密封板条20的密封元件21构成。密封板条20从该基础件19的边缘延伸出来并且相对于该基础件19弹动地构造。

此外,可从图4和图4a看到密封板条20的装置组件或者说布置方式。根据图4,密封板条20处于其无应力或者说松弛的状态下并且与基础件19夹成钝角α。从密封板条20到基础件19的过渡部上设有圆缘22,借助于所述圆缘22促成了:密封板条20可以相对于基础件19弹动地摆动。对于密封板条20的功能,必需的是,该密封板条20布置成可相对于安放底部13自由地运动。在由连接元件16和17以及安放底部13组成的单元由塑料制造的情况下,由此可实现相应的密封板条的这种可运动性:在安放底部13的邻接区域中设有缺口23。

然而,过程空气可能会通过该缺口23从过程空气通道3中漏出,并且因此必需的是,对缺口23进行封闭,为此,设有形状锁合地嵌入到缺口23中的填塞件24。为了设置这类填塞件24,可以在安放底部13这样的区域中使用安放底部13的相应地定尺寸及成形的空置部分:所述区域由布置在该安放底部13上的热交换器6或7遮盖。

从图4、4a和5得知,安放底部13的相应地成形的区域在三个周边边缘上设有空置部25以及在另一边缘上设有薄膜铰链26。为了阐明密封板条20的摆动运动,该密封板条20在图4a中以另外的不同的摆动位置示出,这些另外的不同的摆动位置用20’和20”标明。

此外,从根据图5的安放底部13的截面示图看到填塞件24能够如何从其在安放底部13生产完成之后其占据的位置摆动到用于封闭缺口23的位置中。通过摆动臂27以及通过薄膜铰链26与安放底部13所连接的填塞件24在此首先占据其在安放底部13内部的初始位置。填塞件24的摆动运动由其另外的位置阐明,在这些另外的位置中,填塞件用24’和24”标明。最终,填塞件位于缺口23中的嵌入位置中,在所述缺口23中,该填塞件用24”’标明。

在图6中示出底部组件11,该底部组件11具有安放底部13以及具有与该安放底部13共同地构造的连接元件16。在基本上矩形地构成的安放底部13的四个棱角中布置有引导轨28和29,这些引导轨相对于垂直线以锐角走向,从而与楔形的连接元件16共同地产生各一梯形接收部30(或31)。对于在示图中不可见的连接元件17和另外的引导轨,适用相同情形。

第一热交换器6的接触面32和33以及第二热交换器7的接触面34和35相对于垂直线以相同的斜度走向,这些接触面在其安装之后靠置在引导轨28和29的引导面上以及靠置在连接元件16和17的先前所解释的密封板条20上。这些引导轨28和29可以构造成角型轮廓件(winkelprofile)并且将这些热交换器6和7在相应的棱角上密封地包围。

在图6中,这两个热交换器6和7位于这样的位置中:在所述位置中,这两个热交换器6和7与热交换器壳体12相对置地定向。从该位置继续,这两个热交换器6和7在图6a中如此程度地下沉到漏斗式接收部30、31中,使得这两个热交换器6和7支撑在安放底部13上。在此,这些热交换器6和7以其外接触面32、33、34和35在一侧上靠置在这些引导轨28和29上,并且基于倾斜面而朝向作为示例示出的连接元件16的柔性密封板条20挤压,其中,这些密封板条20密封地靠置在这些热交换器6和7的外表面的面向这些密封板条20的区域上。

根据图7,热交换器壳体12由此实现配套:在这些热交换器6和7的背离安放底部13的那一侧上布置有端盖36,并且将该端盖36固定在四个引导轨28、29的端部上。在该端盖36与这些热交换器6和7之间优选同样地布置有密封件。

附图标记列表

1洗涤物干燥机

2洗涤物滚筒

3过程空气通道

3a过程空气通道3的供入空气区段

3b过程空气通道3的排出空气区段

4过程空气风机

5热泵

6第一热交换器(冷凝器)

7第二热交换器(蒸发器)

8制冷剂回路

9压缩机

10节流阀

11洗涤物干燥机1的底部组件

12热交换器壳体

13底部组件11的安放底部

14中间空间

15在中间空间14中的通道区段

16连接元件

17连接元件

18连接元件16和连接元件17的纵长肋

19连接元件16和连接元件17的基础件

20连接元件16和连接元件17的密封板条

20’在另外的位置中的密封板条

20”在另外的位置中的密封板条

21连接元件16和连接元件17的密封元件

22在基础件19与密封板条20之间的圆缘

23在安放底部13中的缺口

24填塞件

24’在另外的位置中的填塞件

24”在另外的位置中的填塞件

24”’在缺口23中的嵌入位置中的填塞件

25在安放底部13中的空置部(freistellung)

26填塞件24的薄膜铰链

27填塞件24的摆动臂

28引导轨

29引导轨

30用于第一热交换器(冷凝器)6的接收部

31用于第二热交换器(蒸发器)7的接收部

32第一热交换器(冷凝器)6的接触面

33第一热交换器(冷凝器)6的接触面

34第二热交换器(蒸发器)7的接触面

35第二热交换器(蒸发器)7的接触面

36热交换器壳体12的端盖

α基础件19与密封板条20之间的角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由洗涤物干燥机(1)的热泵(5)的热交换器(6和7)布置在安放底部(13)上所构成的装置组件,所述洗涤物干燥机的过程空气流过所述热交换器,所述安放底部配属于所述洗涤物干燥机(1)的底部组件(11),

其中,在所述过程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看,在所述热交换器(6和7)之间设有中间空间(14),

在所述中间空间中,过程空气通道(3)的由上述两个热交换器(6和7)构成的通道区段(15)的过渡部被两个连接元件(16和17)在侧向上限界,所述连接元件竖直地且平行地以及相对彼此间隔开地走向,

其中,所述连接元件(16和17)在一侧与所述安放底部(13)连接或可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与上端盖(36)连接或可连接,并且

所述连接元件分别靠置在所述热交换器(6和7)的接触面(32和35)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元件(16和17)在其纵长走向的边缘的整个区段上设有密封元件(21),被搁放在所述安放底部(13)上的热交换器(6和7)的平坦地构造的接触面(32和35)靠置在所述密封元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元件(16和17)从所述安放底部(13)延伸出来并且与所述安放底部一件式地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元件(16和17)具有纵长走向的加固肋(18),在所述加固肋中,各一端部与所述安放底部(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元件(16和17)的各一端部形状锁合地嵌入到所述端盖(36)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放底部(13)和所述连接元件(16和17)由塑料制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就横截面看,所述连接元件(16和17)具有u形的外轮廓,

其中,所述密封元件(21)由所述连接元件(16和17)的外支边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元件(16和17)分别具有扁平的、限界所述过程空气通道(3)的基础件(19),

所述基础件具有相对于该基础件弯折的、用作密封元件(21)的密封板条(20),

所述密封板条在从所述过程空气通道(3)背离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密封板条在无应力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基础件(19)以钝角(α)走向,并且所述密封板条能够相对于所述基础件(19)以及所述安放底部(13)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板条(20)分别通过连接区段(22)喷射成型到所述基础件(19)上,所述连接区段相对于所述密封板条的壁厚度而言具有更薄的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元件(16和17)在其纵长延伸范围上楔形地构造,从而构造成密封板条(20)的密封元件(21)相对于相应的连接元件(16和17)的垂直线以一角度走向,并且

所述热交换器(6和7)的接触面(32和35)以相同的角度倾斜地构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放底部(13)在面向所述密封板条(20)的端侧的区域中具有能够由填塞件(24)封闭的缺口(2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塞件(24)能够通过薄膜铰链(26)从所述安放底部(13)的位于所述过程空气通道(3)外部的区域摆动到所述缺口(23)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洗涤物干燥机的热泵的热交换器布置在安放底部上所构成的装置组件,洗涤物干燥机的过程空气流过热交换器,安放底部配属于洗涤物干燥机的底部组件,在过程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看,在热交换器之间设有中间空间。在中间空间中,过程空气通道的由两个热交换器构成的通道区段的过渡部被竖直且平行及间隔开的两个连接元件侧向限界。连接元件与安放底部和与上端盖可连接且分别靠置在热交换器接触面上。为了提出一种能用简单的和适合用于大批生产的器件制造的、对中间空间内的过程空气通道进行密封的装置组件,连接元件在其纵长走向的边缘的整个区段上设有密封元件,被搁放在安放底部上的热交换器的平坦地构造的接触面靠置在密封元件上。

技术研发人员:B·克勒;A·德雷班特;M·科尔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64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