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形研墨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0


本实用新型属于研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蛋形研墨器。



背景技术:

砚台和墨条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之一,通过手持墨条加少量水旋转研磨获得墨汁,用毛笔蘸取用以书写。在历史上砚有多种形态,由多种材料制成,其功能除研墨之外,亦可作摆设欣赏只用,提高书写绘画的雅趣。

现有研墨方式是通过手持墨条,在砚石磨台中进行旋转研墨,操作过程费时费力,而且研墨过程较枯燥,趣味性不足,不能契合当代年轻人的行为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蛋形研墨器,目的是提高研墨过程的趣味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蛋形研墨器,包括墨条、集墨盒、设置于集墨盒底部的配重块、设置于集墨盒上的砚石磨台和可旋转的设置于砚石磨台上且用于存储清水的储水箱,储水箱具有让所述墨条插入的墨条安装孔和让内部清水流向下方砚石磨台的出水孔,储水箱的底面中心处设置定位轴,砚石磨台的中心处设置定位套,定位套的中心处设置让定位轴插入的定位孔,砚石磨台具有让墨汁流入下方集墨盒中的导通孔,集墨盒与砚石磨台可分离。

所述导通孔设置多个且所有导通孔在所述定位套的外侧为沿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注水孔。

所述储水箱包括水箱底盘和与水箱底盘连接的上壳体,所述定位轴设置于水箱底盘的底面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的蛋形研墨器,通过储水箱带动墨条与砚石磨台进行研磨,生成墨汁,并收集在集墨盒中存储,使得研磨墨汁的行为变成了一种带有娱乐性的活动,操作富有趣味性,增添了研磨过程的乐趣,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行为习惯,而且体积小,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蛋形研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蛋形研墨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集墨盒;2、砚石磨台;3、墨条安装孔;4、注水孔;5、出水孔;6、定位轴;7、定位套;8、定位孔;9、导通孔;10、水箱底盘;11、上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蛋形研墨器,包括墨条、集墨盒1、设置于集墨盒1底部的配重块、设置于集墨盒1上的砚石磨台2和可旋转的设置于砚石磨台2上且用于存储清水的储水箱,储水箱具有让所述墨条插入的墨条安装孔3和让内部清水流向下方砚石磨台2的出水孔5,储水箱的底面中心处设置定位轴6,砚石磨台2的中心处设置定位套7,定位套7的中心处设置让定位轴6插入的定位孔8,砚石磨台2具有让墨汁流入下方集墨盒1中的导通孔9,集墨盒1与砚石磨台2可分离。

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3所示,集墨盒1为半圆球形结构,集墨盒1为内部中空的容器,集墨盒1的内腔体用于收集墨汁,集墨盒1的顶面设置让砚石磨台2的下端插入的安装孔,砚石磨台2与集墨盒1为可拆卸式连接。砚石磨台2的底部设置台阶面,该台阶面与集墨盒1的顶面贴合,使得集墨盒1能够承托砚石磨台2。砚石磨台2为圆柱体,砚石磨台2与集墨盒1为同轴设置,砚石磨台2的最大外直径与集墨盒1的外直径大小相同,集墨盒1的底面为与其轴线相垂直的平面。配重块位于集墨盒1的底部,配重块的材质为金属,这样可以增加整个研墨器的稳定性,使得研墨器的重心靠下,研墨器放置在桌面上后不容易倾倒。储水箱安装在砚石磨台2的顶部,墨条安装在储水箱上,储水箱能够带动墨条同步相对于砚石磨台2进行旋转,使墨条能够与砚石磨台2研磨产生墨汁。墨条的下端与下方的砚石磨台2相接触,墨条呈竖直状态,墨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下方的砚石磨台2的研磨面始终保持接触。

储水箱的下端外直径与砚石磨台2的外直径大小相等,储水箱的下端外直径大于上端的外直径,集墨盒1的上端外直径大于下端的外直径,形成的研墨器外形类似蛋形形状。储水箱为内部中空的结构,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注水孔4,通过注水孔4可以向储水箱中补充清水。

如图1至图3所示,定位套7设置在砚石磨台2的中心处,定位套7与砚石磨台2为同轴固定连接,定位孔8为在定位套7的中心处设置的圆孔,定位轴6为圆柱体,定位轴6的直径与定位孔8的直径大小相同,定位孔8为从定位套7的顶面开始向下延伸至砚石磨台2的底面。导通孔9设置多个,所有导通孔9在定位套7的外侧为沿周向均匀分布,导通孔9为从砚石磨台2的内凹面开始向下延伸至砚石磨台2的底面上,导通孔9在砚石磨台2的底面上形成开口。墨条位于砚石磨台2的上方,墨条的下端与砚石磨台2的研磨面相接触,砚石磨台2的内凹面位于研磨面的中心处,砚石磨台2的内凹面朝向研磨面的下方延伸,砚石磨台2的内凹面为圆锥面,研磨面的高度小于砚石磨台2的顶面的高度。墨条与砚石磨台2研磨产生的墨汁向下流入砚石磨台2的内凹面的底部,再经导通孔9流入下方的集墨盒1中,集墨盒1收集墨汁。

导通孔9设置多个且所有导通孔9是以砚石磨台2的轴线为中心线沿周向均匀分布,确保墨汁能够及时流入下方的集墨盒1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通孔9共设置5个。

如图1至图3所示,储水箱包括水箱底盘10和与水箱底盘10连接的上壳体11,定位轴6设置于水箱底盘10的底面中心处。水箱底盘10为圆盘状且内部中空的结构,水箱底盘10与砚石磨台2为同轴设置,定位轴6为固定设置在水箱底盘10的底面中心处。水箱底盘10的底面与砚石磨台2的顶面相接触。上壳体11的下端与水箱底盘10的顶面固定连接,上壳体11朝向水箱底盘10的上方伸出,注水孔4为在上壳体11的顶面上设置的圆孔,上壳体11的内部中空,且上壳体11为四分之一球体结构,上壳体11与水箱底盘10为同轴设置且上壳体11的外直径与水箱底盘10的外直径大小相同,因此,储水箱外部形成一个缺口,方便使用人员握持储水箱,并操作储水箱相对于砚石磨台2进行旋转。上壳体11的内腔体与水箱底盘10的内腔体相连通。出水孔5为在水箱底盘10的底面上设置的圆孔,出水孔5与水箱底盘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墨条安装孔3与水箱底盘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出水孔5设置多个。

储水箱内部的清水经出水孔5向下流出,该出水孔5位于砚石磨台2的研磨面的上方。出水孔5的直径较小,使得清水能够缓慢滴落至下方的砚石磨台2上,避免清水滴落过快,出水孔5的直径为1mm。

砚石磨台2的外直径为96mm,尺寸小,方便握持。储水箱的顶面与集墨盒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0mm,也即研墨器整体高度为120mm,体积较小。

在使用时,首先向储水箱中加入清水,清水可以经出水孔5缓慢滴落至砚石磨台2上,然后使用人员双手分别握住储水箱和砚石磨台2,然后转动储水箱,使储水箱带动墨条同步旋转,砚石磨台2保持不动,墨条与砚石磨台2研磨产生墨汁,墨汁流入下方的集墨盒1中;当集墨盒1中的墨汁量达到要求后,可以将砚石磨台2的下端从集墨盒1中抽出,也即将砚石磨台2从集墨盒1上取下,然后可以从集墨盒1中蘸取墨汁。使用完成后,可将砚石磨台2再扣在集墨盒1上。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6501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