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涉及房建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施工快速、成本低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施工前在工厂内根据建筑构件实际尺寸进行统一制造,形成预制件,施工时将建筑构件运输到工地进行安装、连接即可。
3.参见图1,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包括楼板2,楼板2安装前先浇筑形成支撑梁1,为了增加楼板2与支撑梁1之间的连接面积,楼板2采用多段式结构,装配时将楼板2搭设在两个相邻支撑梁1顶部,通过支撑梁1支撑楼板2。位于同一支撑梁1顶部的相邻楼板2之间具有间隙,连接时在缝隙内灌注水泥,使得楼板2与楼板2之间、楼板2与支撑梁1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完成楼板2的安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楼板2的数量较多,装配时需要将每块楼板2摆放到相应位置后才能开始灌注水泥,同时水泥灌注时还需保持楼板2的位置,降低楼板2出现偏移的可能,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楼板与支撑梁的安装繁琐程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连接柱以及一体式的楼板,所述楼板底部开设有与顶部端面为正方形的支撑梁一一对应且供支撑梁插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槽口为正方形结构,所述楼板顶部开设有供水泥出入且与安装槽相连通的进料孔与出料孔,所述安装槽周侧槽壁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楼板设置有滑动在滑槽内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对称设置且位于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与两侧第一连接板相接触,所述楼板设置有上下滑动在安装槽内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穿透孔,所述驱动板设置有向下滑动时驱动连接板朝支撑梁方向滑动直至抵接在支撑梁表面的传动件,所述连接柱固定在支撑梁顶部,所述驱动板中部开设有供连接柱插入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孔壁连通开设有沿水平面延伸的支撑槽,所述楼板设置有滑动在支撑槽内的支撑板,所述楼板设置有推动支撑板滑入连接孔的弹性推动件,所述支撑板底部倾斜开设有推动面,所述连接柱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连接柱插入连接孔时固定块滑动在推动面上,所述固定块抵接在支撑板顶部时支撑板与连接柱外周侧相抵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通过起吊设备将楼板起吊至支撑梁的上方,接着将支撑梁对准安装槽后,通过支撑梁插入安装槽将楼板放落在支撑梁顶部,楼板采用一体
式结构使得放置过程简单,有利于降低楼板的安装繁琐程度。楼板放置后,再次通过起吊设备将楼板缓慢向上吊起,此时驱动板受到连接柱、固定块的限制,使得驱动板滑动在安装槽内,并通过传动件推动连接板朝支撑梁方向滑动。在这过程中,支撑梁顶部与安装槽顶部槽壁之间出现间距,连接板对支撑梁在安装槽内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支撑梁周侧与安装槽周侧槽壁之间的间距呈现相对均匀的状态,无需手动测量再调整。当连接板抵接在支撑梁外周侧时,连接板与支撑梁之间实现密封,同时连接板远离支撑梁的位置位于滑槽内,使得安装槽在支撑梁以及连接板的配合下封闭。然后将水泥从进料孔灌入,直至从出料孔溢出,此时支撑梁与安装槽槽壁之间的空隙被水泥填充,同时填充后的水泥相对均匀,有利于提升楼板与支撑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当安装槽内的水泥凝固后即可解除起吊设备对楼板的起吊,完成楼板与支撑梁的安装、连接。
8.可选的,所述弹性推动件为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安装在支撑槽内,所述推动弹簧一端抵接在支撑板远离支撑梁一端,另一端抵接在支撑槽槽壁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推动弹簧弹性释放,推动支撑板朝插接孔方向推动,使得支撑板能够突出至插接孔内。
10.可选的,所述安装槽槽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制槽,所述支撑板外周侧设置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上下滑动在限制槽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限制块上下滑动在限制槽内,对驱动板的位置进行限制,降低驱动板脱离安装槽的可能。
12.可选的,所述传动件为传动柱,所述传动柱有多个且与连接板一一对应,所述传动柱一端铰接在驱动板底部远离支撑梁的位置,另一端交接在连接板顶部靠近支撑梁的位置,所述楼板设置有推动驱动板向上运动的弹性支撑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板向下滑动时通过传动柱传递动力,推动连接板朝支撑梁方向滑动,能够调整支撑梁在安装槽内的位置,使得支撑梁周侧与安装槽周侧槽壁之间的间距处于相对均匀的状态。
14.可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安装在限制槽内,所述支撑弹簧一端抵接在限制块底部,另一端抵接在限制槽底部槽壁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支撑弹簧弹性释放,向上推动驱动板,使得连接板滑入滑槽,方便支撑梁插入插接槽内。
16.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槽,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滑动连接在容纳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动力弹簧,所述动力弹簧安装在容纳槽内,所述动力弹簧一端抵接在抵接块上,另一端抵接在容纳槽槽壁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动力弹簧弹力释放,推动抵接块抵接在第一连接板上,使得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能够保持抵接的状态,提升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密封性能。
18.可选的,所述滑槽顶部槽壁靠近支撑梁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连接板相互抵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密封条抵接连接板,有利于实现连接板与滑槽槽壁之间的密封。
20.可选的,所述安装槽顶部槽壁开设有向上贯穿楼板至外界的螺纹孔,所述楼板设
置有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旋转支撑螺栓,直至抵接在固定块上,有利于对楼板进行支撑。
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工厂内完成楼板的预制,并将楼板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起吊设备将楼板起吊至支撑梁顶部,使得支撑梁插入安装槽内,此时固定块抵接抵接在支撑板顶部;s2:通过起吊设备再次将楼板向上缓慢吊起,楼板被向上吊起时驱动板被固定块与连接柱限制,使得驱动板滑动在安装槽内,此时驱动板通过传动件推动连接板朝支撑梁方向运动,直至连接板抵接在支撑梁外周侧上时暂停起吊设备;s3:将水泥从进料孔灌入,直至水泥从出料孔溢出时停止,当水泥凝固后即可解除起吊设备对楼板的起吊,此时楼板与支撑梁之间连接固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通过起吊设备起吊楼板,再通过支撑梁插入安装槽对楼板进行放置,降低楼板的放置繁琐程度,同时连接板与支撑梁配合封闭安装槽,使得连接时直接灌注水泥即可,方便楼板与支撑梁之间连接固定。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楼板采用一体式结构,方便楼板安装,同时安装槽通过支撑梁以及连接板进行封闭,连接时之间通过进料孔进行水泥灌注即可,使得整个安装连接过程简单,能够较为有效的降低安装连接的繁琐程度;2.使用时通过支撑螺栓对楼板进行支撑,有利于保持楼板与支撑梁的状态。
附图说明
25.图1是相关技术楼板与支撑梁的连接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安装槽被封闭时的内部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安装槽被封闭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第二连接板结构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支撑梁;2、楼板;201、安装槽;202、进料孔;203、出料孔;204、滑槽;3、连接板;301、第一连接板;302、第二连接板;4、驱动板;401、穿透孔;5、插接孔;501、支撑槽;6、支撑板;601、推动面;7、连接柱;701、固定块;8、推动弹簧;9、限制槽;10、限制块;11、传动柱;12、支撑弹簧;13、容纳槽;131、定位槽;14、抵接块;141、定位块;15、动力弹簧;16、密封条;161、密封槽;17、螺纹孔;18、支撑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2
‑
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参见图2,预制楼板安装结包括楼
板2,楼板2采用混凝土、钢筋浇筑成一体式预制件结构。
29.参见图3与图4,楼板2安装前,在楼层上先浇筑出支撑梁1,为了方便楼板2与支撑梁1的连接,支撑梁1可以采用顶部端面为正方形的长条立柱结构。楼板2底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槽201,安装槽201槽口为正方形结构,安装槽201的槽口大小与支撑梁1顶部端面大小为倍数增大关系,安装槽201与支撑梁1一一对应。安装时通过起吊设备将楼板2起吊至支撑梁1上方,然后通过支撑梁1插入安装槽201内将楼板2安放在支撑梁1顶部,此时支撑梁1与安装槽201周侧槽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30.参见图5与图6,安装槽201周侧槽壁靠近底部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204,滑槽204在水平方向上朝远离支撑梁1方向延伸。滑槽204与支撑梁1的侧壁一一对应,滑槽204的宽度大于支撑梁1对应侧壁的宽度,相邻滑槽204之间相互连通。楼板2设置有连接板3,连接板3滑动在滑槽204内。滑槽204顶部槽壁靠近支撑梁1的位置开设有密封槽161,楼板2设置有密封条16,密封条16卡接固定在密封槽161内,密封条16内侧抵接在连接板3上,密封条16可以采用橡胶材质,有利于封堵连接板3与滑槽204顶部槽壁之间的间隙。连接板3包括第一连接板301与第二连接板302,第一连接板301有两个且对称设置,第二连接板302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两个第二连接板302位于两个第一连接板301之间,安装后第一连接板301靠近支撑梁1一端与安装槽201槽壁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连接板302靠近支撑梁1一端与安装槽201槽壁之间的间距。
31.参见图5与图6,楼板2设置有驱动板4,驱动板4上下滑动至安装槽201内且位于连接板3上方。安装槽201周侧槽壁分别开设有限制槽9,驱动板4外周侧固定连接有限制块10,使用时限制块10上下滑动在限制槽9内,用于限制驱动板4的位置,有利于降低驱动板4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脱离安装槽201的可能。
32.参见图4与图6,驱动板4设置有传动件,传动件为传动柱11,传动柱11一端铰接在驱动板4底部远离支撑梁1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另一端铰接在连接板3顶部靠近支撑梁1一侧的中间位置。为了方便安装,连接板3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上穿设有铰接轴,用于实现传动柱11与连接板3的铰接相连,安装时先将驱动板4滑入安装槽201,接着将连接板3滑入滑槽204后再通过铰接轴连接传动柱11与连接板3。
33.参见图4与图6,当驱动板4向下滑动时,通过传动件推动第一连接板301与第二连接板302向支撑梁1方向滑动,直至第一连接板301、第二连接板302靠近支撑梁1一侧与支撑梁1外周侧相抵接,此时第一连接板301与第二连接板302远离支撑梁1的位置容纳在滑槽204内。
34.参见图4与图6,楼板2设置有弹性支撑件,初始状态时弹性支撑件弹性释放,推动驱动板4向上,使得连接板3滑入滑槽204内,方便支撑梁1插入安装槽201内。此时传动柱11成倾斜向下的状态,传动柱11与驱动板4的铰接点至支撑梁1的距离大于传动柱11与连接板3的铰接点到支撑梁1的距离。
35.参见图6与图7,第二连接板302朝向第一连接板30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槽13,第二连接板302设置有抵接块14,抵接块14的长度与第二连接板302的长度相等,抵接块14有多个且分别与容纳槽13一一对应,抵接块14滑动在容纳槽13内。容纳槽13顶部以及底部槽壁连通开设有定位槽131,抵接块14顶部固定有定位块141,定位块141滑动在定位槽131内,有利于限制抵接块14的位置。第二连接板302设置有动力弹簧15,动力弹
簧15安装在容纳槽13内,动力弹簧15的一端抵接在抵接块14上,另一端抵接在容纳槽13槽壁上。使用时动力弹簧15弹力释放,推动抵接块14向第一连接板301方向滑动,直至抵接在第一连接板301上,使得第一连接板301与第二连接板302之间的间隙减小。
36.参见图4,预制楼板安装结还包括连接柱7,连接柱7螺纹连接固定在支撑梁1顶部中间位置,驱动板4中间位置开设有插接孔5,插接孔5的直径大于连接柱7的直径且与连接柱7相对准。当支撑梁1插入安装槽201直至支撑梁1顶部抵接在驱动板4底部时,连接柱7插入插接孔5内。
37.参见图4与图6,插接孔5周侧孔壁对称开设有支撑槽501,两个支撑槽501相对开设且在水平方向上朝远离插接孔5方向延伸。楼板2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有两个且分别滑动在支撑槽501内。楼板2设置有弹性推动件,弹性推动件为推动弹簧8,推动弹簧8安装在支撑槽501内,推动弹簧8的一端抵接在支撑板6远离插接孔5一端,另一端抵接在支撑槽501远离插接槽一侧槽壁上。支撑板6底部远离支撑弹簧12位置倾斜开设有推动面601,连接柱7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01,固定块701的长度大于连接柱7的直径。当连接柱7插入插接孔5内时,固定块701滑动在推动面601上,将支撑板6推入支撑槽501内,此时推动弹簧8处于收缩状态。当固定块701脱离支撑板6时,推动弹簧8弹性释放,推动支撑板6朝连接柱7方向滑动,直至抵接在连接柱7的外周侧,此时通过起吊设备向上吊起楼板2,固定块701靠近支撑梁1一侧抵接在支撑板6远离支撑梁1一侧,能够限制驱动板4的位置,使得驱动板4滑动在安装槽201内,带动连接板3滑动直至抵接在支撑梁1外周侧,一方面能过对支撑梁1外周侧与安装槽201外周侧的间距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连接板3抵接在支撑梁1外周侧上,实现连接板3与支撑梁1之间的密封。
38.参见图4与图5,安装槽201顶部槽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向上贯穿楼板2的螺纹孔17,楼板2设置有支撑螺栓18,支撑螺栓18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7内。当连接板3(连接板3在图6中标出)抵接在支撑梁1外周侧时,旋转支撑螺栓18,直至支撑螺栓18抵接在固定块701顶部,有利于支撑楼板2,保持楼板2的状态。
39.参见图4与图5,楼板2上开设有多组进料孔202与出料孔203,一组对应一个安装槽201,且每组分别有一个进料孔202与一个出料孔203。进料孔202向下延伸直至与安装槽201相连通,出料孔203向下延伸直至与安装槽201相连通。驱动板4顶部均匀间隔开设有向下贯穿至驱动板4外的穿透孔401,用于供水泥通过。当支撑螺栓18抵接在固定块701上时,将水泥从进料孔202灌入,水泥填充安装槽201,直至水泥从出料孔203溢出,此时安装槽201槽壁与支撑梁1之间被水泥填充,水泥风干后,楼板2与支撑梁1之间实现固定连接。
40.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通过起吊设备将组装后的楼板2预制件起吊至支撑梁1上方,并通过支撑梁1插入安装槽201将楼板2放落在支撑梁1顶部,此时固定块701抵接至支撑板6顶部。接着再次向上缓慢起吊楼板2,此时连接柱7限制驱动板4的位置,使得驱动板4滑动在安装槽201内,通过传动柱11推动连接板3朝支撑梁1方向滑动,同时于楼板2下方观察,当连接板3抵接在支撑梁1外周侧上时暂停起吊,然后先旋转位于楼板2靠近四角位置的支撑螺栓18,再旋转其余支撑螺栓18,实现对楼板2的支撑。最后将水泥从进料孔202灌入,直至水泥从出料孔203溢出,完成所有安装槽201的水泥灌注后将起吊设备取出即可。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楼板2采用一体式结构,有利于降低楼板2与支撑梁1的安装连接繁琐程度。
4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工厂内完成楼板2的预制,并将楼板2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起吊设备将楼板2起吊至支撑梁1顶部,使得支撑梁1插入安装槽201内,此时固定块701抵接抵接在支撑板6顶部;步骤二:通过起吊设备再次将楼板2向上缓慢吊起,楼板2被向上吊起时驱动板4被固定块701与连接柱7限制,使得驱动板4滑动在安装槽201内,此时驱动板4通过传动件推动连接板3朝支撑梁1方向运动,直至连接板3抵接在支撑梁1外周侧上时暂停起吊设备;步骤三:将水泥从进料孔202灌入,直至水泥从出料孔203溢出时停止,当水泥凝固后即可解除起吊设备对楼板2的起吊,此时楼板2与支撑梁1之间连接固定。
42.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连接柱(7)以及一体式的楼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2)底部开设有与顶部端面为正方形的支撑梁(1)一一对应且供支撑梁(1)插入的安装槽(201),所述安装槽(201)槽口为正方形结构,所述楼板(2)顶部开设有供水泥出入且与安装槽(201)相连通的进料孔(202)与出料孔(203),所述安装槽(201)周侧槽壁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204),所述楼板(2)设置有滑动在滑槽(204)内的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包括第一连接板(301)与第二连接板(302),所述第一连接板(301)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302)对称设置且位于第一连接板(30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302)两端分别与两侧第一连接板(301)相接触,所述楼板(2)设置有上下滑动在安装槽(201)内的驱动板(4),所述驱动板(4)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穿透孔(401),所述驱动板(4)设置有向下滑动时驱动连接板(3)朝支撑梁(1)方向滑动直至抵接在支撑梁(1)表面的传动件,所述连接柱(7)固定在支撑梁(1)顶部,所述驱动板(4)中部开设有供连接柱(7)插入的插接孔(5),所述插接孔(5)孔壁连通开设有沿水平面延伸的支撑槽(501),所述楼板(2)设置有滑动在支撑槽(501)内的支撑板(6),所述楼板(2)设置有推动支撑板(6)滑入连接孔的弹性推动件,所述支撑板(6)底部倾斜开设有推动面(601),所述连接柱(7)顶部设置有固定块(701),所述连接柱(7)插入连接孔时固定块(701)滑动在推动面(601)上,所述固定块(701)抵接在支撑板(6)顶部时支撑板(6)与连接柱(7)外周侧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推动件为推动弹簧(8),所述推动弹簧(8)安装在支撑槽(501)内,所述推动弹簧(8)一端抵接在支撑板(6)远离支撑梁(1)一端,另一端抵接在支撑槽(501)槽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01)槽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制槽(9),所述支撑板(6)外周侧设置有限制块(10),所述限制块(10)上下滑动在限制槽(9)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传动柱(11),所述传动柱(11)有多个且与连接板(3)一一对应,所述传动柱(11)一端铰接在驱动板(4)底部远离支撑梁(1)的位置,另一端交接在连接板(3)顶部靠近支撑梁(1)的位置,所述楼板(2)设置有推动驱动板(4)向上运动的弹性支撑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为支撑弹簧(12),所述支撑弹簧(12)安装在限制槽(9)内,所述支撑弹簧(12)一端抵接在限制块(10)底部,另一端抵接在限制槽(9)底部槽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02)两端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槽(13),所述第二连接板(302)设置有抵接块(14),所述抵接块(14)滑动连接在容纳槽(13)内,所述第二连接板(302)设置有动力弹簧(15),所述动力弹簧(15)安装在容纳槽(13)内,所述动力弹簧(15)一端抵接在抵接块(14)上,另一端抵接在容纳槽(13)槽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4)顶部槽壁靠近支撑梁(1)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16),所述密封条(16)与连接板(3)相互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01)顶部槽壁开设有向上贯穿楼板(2)至外界的螺纹孔(17),所述楼板(2)设置有支撑螺栓(18),所述支撑螺栓(18)与螺纹孔(17)螺纹连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1
‑
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工厂内完成楼板(2)的预制,并将楼板(2)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起吊设备将楼板(2)起吊至支撑梁(1)顶部,使得支撑梁(1)插入安装槽(201)内,此时固定块(701)抵接在支撑板(6)顶部;s2:通过起吊设备再次将楼板(2)向上缓慢吊起,楼板(2)被向上吊起时驱动板(4)被固定块(701)与连接柱(7)限制,使得驱动板(4)滑动在安装槽(201)内,此时驱动板(4)通过传动件推动连接板(3)朝支撑梁(1)方向运动,直至连接板(3)抵接在支撑梁(1)外周侧上时暂停起吊设备;s3:将水泥从进料孔(202)灌入,直至水泥从出料孔(203)溢出时停止,当水泥凝固后即可解除起吊设备对楼板(2)的起吊,此时楼板(2)与支撑梁(1)之间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涉及房建工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连接柱以及一体式的楼板,楼板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槽口为正方形结构,楼板顶部开设有进料孔与出料孔,安装槽周侧槽壁开设有滑槽,楼板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与两侧第一连接板相接触,楼板设置有驱动板,驱动板开设有多个穿透孔,驱动板设置有传动件,连接柱固定在支撑梁顶部,驱动板中部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孔壁连通开设有支撑槽,楼板设置有支撑板,楼板设置有弹性推动件,支撑板底部倾斜开设有推动面,连接柱顶部设置有固定块,连接柱滑动在推动面上。本申请具有降低楼板与支撑梁的安装繁琐程度的效果。琐程度的效果。琐程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谏 林尧 叶玉明 张弘辉 郑光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浩祥(福建)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