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桥梁作为铁路工程中常用的结构物,挖井基础是常用的基础形式,但挖井基础是素混凝土,而施工墩身时需要在基础内预埋钢筋(即墩身钢筋),且钢筋呈现悬空状态。若采用搭设支架来固定钢筋,一方面由于定位不准确,对后期墩身的施工会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支架的搭设与拆除会对挖井基础的施工造成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在挖井基础内预埋墩身钢筋时对其进行有效固定和定位的装置,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并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挖井基础预埋墩身钢筋因钢筋处于悬空状态而导致的定位不准确,施工复杂,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包括钢筋桁架、承重骨架、横梁、滑动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钢筋桁架上设有墩身钢筋,所述钢筋桁架与所述承重骨架连接为整体形成固定胎具;所述固定胎具设于所述横梁上;所述滑动装置有多个,分别相对设于挖井基础护壁顶面;所述横梁两端与所述滑动装置连接;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滑动装置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滑动装置移动。

进一步,所述钢筋桁架呈椭圆状水平设置,其空间上长轴端点和短轴端点分别设有定位角钢。

进一步,所述承重骨架包括连接为整体的主梁、次梁和连接梁;所述主梁和连接梁平行于所述钢筋桁架长轴方向设置,所述次梁与所述主梁垂直并与所述主梁连接为矩形框架体;所述连接梁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体以外并搭设于所述横梁上端。

进一步,所述承重骨架还包括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体以内的多个稳固梁和多个支撑梁;所述稳固梁两端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支撑梁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体四角,其两端分别与主梁和次梁连接。

进一步,所述横梁上端还设有与所述连接梁配合的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轨、横轮、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和纵轮;所述滑轨水平设于所述挖井基础护壁顶面,并与所述横梁相垂直;所述横轮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横轮与所述滑轨配合;所述横轮通过第一连接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水平设置,其上水平设有所述纵轮;所述横梁设于所述纵轮上端。

进一步,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多个楔形块;多个所述楔形块分别活动设于所述滑轨与所述横轮之间、所述横轮与所述纵轮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装配式的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实现墩身钢筋的悬吊安装,且墩身钢筋相对于挖井基础的位置可通过滑动装置实现微调,而固定胎具可在吊装时进行初步定位,实现墩身钢筋的有效固定和定位,无需在挖井基础内搭设和拆除支架,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并在工期和成本上具有良好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安装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钢筋桁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承重骨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滑动装置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限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挖井基础护壁顶面;200、钢筋桁架;201、定位角钢;202、墩身钢筋;300、承重骨架;301、主梁;302、次梁;303、稳固梁;304、支撑梁;305、连接梁;400、横梁;401、定位槽;500、滑动装置;501、滑轨;502、横轮;503、第一连接架;504、第二连接架;505、纵轮;600、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的一种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包括钢筋桁架200、承重骨架300、横梁400、滑动装置500和限位装置600;钢筋桁架200上设有墩身钢筋202,钢筋桁架200与承重骨架300连接为整体形成固定胎具;固定胎具设于横梁400上;滑动装置500有多个,分别相对设于挖井基础护壁顶面100;横梁400两端与滑动装置500连接;限位装置600与滑动装置500配合用于限制滑动装置500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钢筋桁架200呈椭圆状水平设置,其空间上长轴端点和短轴端点分别设有定位角钢201。其中,墩身钢筋可在现场捆扎安装在钢筋桁架200上,待挖井基础浇筑完成后,再将捆扎处解开,实现固定胎具的拆卸。定位角钢201用于固定胎具放置时的定位,比如,吊装放置固定胎具于挖井基础上时,使四个定位角钢201分别与挖井基础对应四个面的中心对齐,从而保证固定胎具处于挖井基础的中心位置。再利用滑动装置500实现固定胎具的微调,最后用限位装置600固定后即可。

本实施例的承重骨架300包括连接为整体的主梁301、次梁302、连接梁305、稳固梁303和支撑梁304;主梁301和连接梁305平行于钢筋桁架200长轴方向设置,次梁302与主梁301垂直并与主梁301连接为矩形框架体;连接梁305设于矩形框架体以外并搭设于横梁400上端。多个稳固梁303和多个支撑梁304设于矩形框架体以内;稳固梁303两端与主梁301连接,支撑梁304设于矩形框架体四角,其两端分别与主梁301和次梁302连接。

为了实现固定胎具的预定位,横梁400上端还设有与连接梁305配合的定位槽。吊装时,将固定胎具的连接梁305对准定位槽放置即可。

滑动装置500包括滑轨501、横轮502、第一连接架503、第二连接架504和纵轮505;滑轨501水平设于挖井基础护壁顶面100,并与横梁400相垂直;横轮502沿滑轨501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至少两个,横轮502与滑轨501配合;横轮502通过第一连接架503与第二连接架504连接;第二连接架504水平设置,其上水平设有纵轮505;横梁400设于纵轮505上端。当然,滑动装置500还可以是其他类似的结构,只要可实现横梁400在水平面上可横向和纵向移动即可,类似的现有结构很多,本实施例不一一举例。

限位装置600优选为多个楔形块;多个楔形块分别活动设于滑轨501与横轮502之间、横轮502与纵轮505之间。通过楔形块塞入滑轨501与横轮502之间,横轮502与纵轮505之间,实现对横轮502和纵轮505的锁死固定。

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在实际操作中,每个挖井基础对应只需要一个固定装置,相同的施工条件下,相比原有在挖井基础内搭设支架的形式而言,工作效率提高至少3倍。由于不再需要搭设支架,而固定胎具、横梁400、滑动装置500等的周转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即可完成,省去了支架搭设和拆除的工作量,减少了深基坑作业的频次,提高了人工工作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并降低了安全风险。在成本方面也更具优势,每个挖井基础可节约支架租赁63.56t,以一座桥梁265个挖井基础为例,所需支架共计16843.4t,每个挖井基础的支架搭设时间至少2天;而本实施例的固定胎具通常只有1.2t,每个固定装置的安装2小时内即可完成。相较于传统技术而言,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能够减少预埋墩身钢筋所耗费的时间,从而使得挖井基础的浇筑施工耗时更短,对于桥梁的整体施工而言,也更节省时间。同时还能极大减少由于材料的改变而带来的安全问题,对于成本控制也有一定的益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桁架(200)、承重骨架(300)、横梁(400)、滑动装置(500)和限位装置(600);所述钢筋桁架(200)上设有墩身钢筋(202),所述钢筋桁架(200)与所述承重骨架(300)连接为整体形成固定胎具;所述固定胎具设于所述横梁(400)上;所述滑动装置(500)有多个,分别相对设于挖井基础护壁顶面(100);所述横梁(400)两端与所述滑动装置(500)连接;所述限位装置(600)与所述滑动装置(500)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滑动装置(50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200)呈椭圆状水平设置,其空间上长轴端点和短轴端点分别设有定位角钢(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骨架(300)包括连接为整体的主梁(301)、次梁(302)和连接梁(305);所述主梁(301)和连接梁(305)平行于所述钢筋桁架(200)长轴方向设置,所述次梁(302)与所述主梁(301)垂直并与所述主梁(301)连接为矩形框架体;所述连接梁(305)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体以外并搭设于所述横梁(400)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骨架(300)还包括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体以内的多个稳固梁(303)和多个支撑梁(304);所述稳固梁(303)两端与所述主梁(301)连接,所述支撑梁(304)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体四角,其两端分别与主梁(301)和次梁(30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00)上端还设有与所述连接梁(305)配合的定位槽(4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500)包括滑轨(501)、横轮(502)、第一连接架(503)、第二连接架(504)和纵轮(505);所述滑轨(501)水平设于所述挖井基础护壁顶面(100),并与所述横梁(400)相垂直;所述横轮(502)沿所述滑轨(501)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横轮(502)与所述滑轨(501)配合;所述横轮(502)通过第一连接架(503)与所述第二连接架(50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504)水平设置,其上水平设有所述纵轮(505);所述横梁(400)设于所述纵轮(505)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600)包括多个楔形块;多个所述楔形块分别活动设于所述滑轨(501)与所述横轮(502)之间、所述横轮(502)与所述纵轮(505)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挖井基础悬空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包括钢筋桁架、承重骨架、横梁、滑动装置和限位装置;钢筋桁架上设有墩身钢筋,钢筋桁架与承重骨架连接为整体形成固定胎具;固定胎具设于横梁上;滑动装置有多个,分别相对设于挖井基础护壁顶面;横梁两端与滑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装配式的墩身钢筋固定装置实现墩身钢筋的悬吊安装,且墩身钢筋相对于挖井基础的位置可通过滑动装置实现微调,而固定胎具可在吊装时进行初步定位,实现墩身钢筋的有效固定和定位,无需在挖井基础内搭设和拆除支架,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并在工期和成本上具有良好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张康银;左君;孔德勋;张羽;李少聚;鲁文军;刘铸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4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7889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