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2.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汽车配件成型后往往会有毛刺,需要对毛刺进行打磨才能更好地进入下一道工序,现有的汽车配件打磨装置,大多数打磨效果差,打磨不够均匀,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正常进行。现有的打磨方式大多为人工打磨,人工打磨的方式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较低,且打磨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较为耗时耗力,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3.中国专利cn209304269公布了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该装置通过打磨及升降机构实现配件的上下打磨,但该装置打磨机构固定,无法实现全方位的打磨,且固定机构固定配件时所需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位于第一滑槽的一端与滑杆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安装架内一侧的底部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升降板并与升降板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贯穿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端部上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对应所述夹持机构的上部的安装架上设置有打磨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的底部上设置有橡胶垫。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设置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固定块上开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连接有平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两侧设置有凸起,平板上设置有对应凸起结构的凹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板的夹持面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底部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一侧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内固定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底
部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第二齿轮上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穿过空心筒底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固定有第一短柱,所述第一短柱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短柱,所述第二短柱固定安装在第二转盘上,所述第二转盘上转动安装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安装在转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短柱的连接处上固定安装有打磨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该装置可以快速方便的将配件夹持固定在装置之中进行打磨,同时利用打磨机构可以快速的将配件表面的毛刺打磨掉,不仅效率高,而且打磨质量较为突出。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的夹持机构的主视图。
17.图3为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的夹持机构的左视图。
18.图4为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的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
安装架,2
‑
第一滑槽,3
‑
滑杆,4
‑
滚珠,5
‑
升降板,6
‑
第一螺纹杆,7
‑
电机,8
‑
稳定架,9
‑
夹持机构,901
‑
固定块,902
‑
第二滑槽,903
‑
第二螺纹杆,904
‑
滑板,905
‑
平板,906
‑
第一连接杆,907
‑
螺纹块,908
‑
滑块,909
‑
夹板,10
‑
打磨机构,1001
‑
传动轴,1002
‑
第一齿轮,1003
‑
第二齿轮,1004
‑
第三齿轮,1005
‑
第四齿轮,1006
‑
空心筒,1007
‑
转板,1008
‑
传动杆,1009
‑
第一转盘,1010
‑
第一短柱,1011
‑
第二连接杆,1012
‑
第三连接杆,1013
‑
第二短柱,1014
‑
第二转盘,1015
‑
打磨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
‑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开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内固定有滑杆3,所述滑杆3上设置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位于第一滑槽2的一端与滑杆3之间设置有滚珠4,所述安装架1内一侧的底部上固定有电机7,所述电机7上安装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贯穿升降板5并与升降板5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架1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架8,所述稳定架8贯穿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的端部上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9,对应所述夹持机构9的上部的安装架1上设置有打磨机构10。
24.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1的底部上设置有橡胶垫,安装架1底部的橡胶垫防止工作过程中震动造成移动。
25.实施例2
26.请参阅图2
‑
3,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9包括:固定块901,所述固定块901之间安装有第二螺纹杆903,所述第二螺纹杆903上设置有螺纹块907,所述螺纹块907上转动连
接有第一连接杆906,所述第一连接杆90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908,所述滑块908上固定安装有夹板909;所述固定块901上开有第二滑槽902,所述第二滑槽902内设置有滑板904,所述滑板904上连接有平板905;夹持配件时,首先将配件放置在固定块901之间,然后启动第二螺纹杆903,第二螺纹杆903使得螺纹块907开始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杆906带动滑块908,使得滑块908将配件夹持在夹板909之间。
2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纹杆903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螺纹方向相反保证两螺纹块907相向移动。
28.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908两侧设置有凸起,平板905上设置有对应凸起结构的凹槽,保证滑块908在平板905内滑动。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板909的夹持面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垫,增大摩擦力,防止夹持过程中配件脱落。
30.实施例3
31.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打磨机构10包括:传动轴1001,所述传动轴100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002,所述第一齿轮1002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1003,所述传动轴1001的底部固定有第三齿轮1004,所述第三齿轮1004一侧啮合有第四齿轮1005,所述第四齿轮1004内固定有空心筒1006,所述空心筒1006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板1007,所述第二齿轮1003上连接有传动杆1008,所述传动杆1008穿过空心筒1006底部连接有第一转盘1009,所述第一转盘1009上固定有第一短柱1010,所述第一短柱101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11,所述第二连接杆101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短柱1013,所述第二短柱1013固定安装在第二转盘1014上,所述第二转盘1014上转动安装有第三连接杆1012,所述第三连接杆1012另一端安装在转板1007上,所述第二连接杆1011与第二短柱1013的连接处上固定安装有打磨轮1015;传动轴1001转动使得第一齿轮1002与第三齿轮1004开始转动:第一齿轮1002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1003转动,进而使得传动杆1008转动,传动杆1008带动第一转盘1009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连接杆1011带动第二短柱1013及第二转盘1014围绕第三连接杆1012转动,同时使得打磨轮1015开始转动打磨;第三齿轮1004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四齿轮1005转动,进而使得第四齿轮1005带动空心筒006开始绕第三齿轮1004转动,空心筒1006转动带动其底部固定连接的转板1007,使得转板1007带动第三连接杆1012一起运动,从而实现了边转动边打磨的效果。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夹持配件时,首先将配件放置在固定块901之间,然后启动第二螺纹杆903,第二螺纹杆903使得螺纹块907开始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杆906带动滑块908,使得滑块908将配件夹持在夹板909之间;打磨配件时,首先启动传动轴1001端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时传动轴1001转动,传动轴1001转动使得第一齿轮1002与第三齿轮1004开始转动:第一齿轮1002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1003转动,进而使得传动杆1008转动,传动杆1008带动第一转盘1009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连接杆1011带动第二短柱1013及第二转盘1014围绕第三连接杆1012转动,同时使得打磨轮1015开始转动打磨;第三齿轮1004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四齿轮1005转动,进而使得第四齿轮1005带动空心筒006开始绕第三齿轮1004转动,空心筒1006转动带动其底部固定连接的转板1007,使得转板1007带动第三连接杆1012一起运动,从而实现边转动打磨的效果。
33.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80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