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以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154


本发明涉及高空作业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以及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空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架设生命线,防止施工人员跌落,造成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常见的高空生命线架设方法一般是通过在地面固定两个固定支架,利用钢丝绳连接两个固定支架后作为生命线,如公告号为cn210177977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厂房钢架结构安装用生命线系统。

但是在厂房的高空作业过程中,由厂房底部搭建起的固定支架将影响非高空区域的施工;并且,若是固定支架之间若搭设其他用于支撑钢丝绳的支撑点,则将进一步影响非高空区域的施工,若是不搭设其他支撑点,则难以保证钢丝绳的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对非高考区域施工,且保证钢丝绳稳定的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的安装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包括

至少两个固定支架,通过第一吊装结构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

支吊架,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支架之间,通过第二吊装结构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

钢丝绳,端部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且穿过所述支吊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吊装结构包括:

连接件,包括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第三连接板;

沿连接件对称布置的两个梁夹,所述梁夹将所述第二连接板压紧在固定支架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钢丝绳通过u型夹结构与固定支架连接;所述u型夹结构包括由钢丝绳端部弯折而成的弯折部、钢丝绳未弯折的本体部、以及弯折部与本体部之间形成的套环;所述弯折部与本体部之间通过钢丝绳夹锁紧;相邻钢丝绳夹之间设置有由弯折部向外凸起的安全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吊架包括横向吊架、以及与横向吊架固定连接的纵向吊架;所述纵向吊架上开设有容纳钢丝绳穿过的通道。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纵向吊架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槽道;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槽道;所述槽道内设置有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的一端与纵向吊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压紧所述钢丝绳,使钢丝绳发生弯曲;所述阻尼具备阻止钢丝绳恢复水平状态的阻尼力。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阻尼力的方向与钢丝绳的长度方向垂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阻尼装置包括连接部、阻尼部和张紧部;所述连接部与纵向吊架固定连接,所述阻尼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张紧部连接,所述张紧部上设置有容纳钢丝绳穿过的通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阻尼部包括顶板、底板、以及多根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的弯曲金属杆;所述弯曲金属杆的弯曲方向朝向远离所述阻尼部轴线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纵向吊架外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与纵向吊架连接的第一限位板、以及与第一限位板配合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靠近所述通道;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螺栓与第一限位板连接,且通过第二限位槽压紧钢丝绳使钢丝绳弯曲,第二限位槽对钢丝绳施加的压紧力与阻尼力的方向相反。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的安装方法,包括

每间隔40~60米设置一个固定点,每个固定点分别设置一个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的固定支架;

每间隔2~4米设置一个支撑点,每个支撑点分别设置一个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的支吊架;

将钢丝绳的一端与固定支架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各支吊架,然后与另一固定支架连接;

锁紧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配合阻尼装置使钢丝绳发生弯曲,从而对钢丝绳进行张紧。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固定支架、支吊架分别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避免了对车间非高空作业区域的影响,并且多个设置于固定支架之间的支吊架对钢丝绳形成支撑,保证了钢丝绳的稳定。

2.本发明在纵向吊架的槽道内设置阻尼装置,通过阻尼装置对钢丝绳施加阻尼力,迫使钢丝绳弯曲,一方面通过各个纵向吊架内的阻尼装置分别对钢丝绳进行张紧,有效保证钢丝绳处于张紧状态;另一方面,当施工人员发生坠落事故时,由阻尼装置做压弯的钢丝绳提供伸长余量,配合阻尼装置对作用在施工人员身上的力进行缓冲,避免施工人员因为坠落过程中过大的作用力造成损伤。

3.本发明通过在纵向吊架外侧设置限位件,通过紧固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配合阻尼装置即可使钢丝绳弯曲,从而便于对钢丝绳进行张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生命线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纵向吊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未发生坠落时钢丝绳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发生坠落时钢丝绳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支架;2、支吊架;3、钢丝绳;4、第一吊装结构;5、第二吊装结构;6、锁紧挂钩;7、u型夹结构;8、阻尼装置;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槽道;24、限位件;25、通道;41、第一连接板;42、第二连接板;43、第三连接板;44、梁夹;45、限位块;71、弯折部;72、本体部;73、套环;74、钢丝绳夹;75、安全弯;81、连接部;82、张紧部;83、顶板;84、底板;85、金属杆;86、通孔;241、第一限位板;242、第二限位板;243、第一限位槽;244、第二限位槽;441、压紧板;442、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包括

四个固定支架1,通过第一吊装结构4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

多个支吊架2,每两个固定支架1之间设置多个支吊架2,通过第二吊装结构5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

钢丝绳3,端部与所述固定支架1连接,且穿过所述支吊架2。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两端的固定支架1为t型结构,位于中间位置的固定支架1为口字型结构;通过两个固定支架1分别与钢丝绳3的两端连接,对钢丝绳3进行张紧;钢丝绳3的中间部分依次穿过各个支吊架2,由支吊架2对钢丝绳3进行支撑,保证钢丝绳3的稳定。固定支架1、以及支吊架2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吊装结构4或第二吊装结构5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避免了对车间非高空区域作业的影响。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吊装结构4包括

连接件,包括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的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以及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的第三连接板43;

沿连接件对称布置的两个梁夹44,所述梁夹44将所述第二连接板42压紧在固定支架1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以及第三连接板43形成工字型结构,连接件具体可以采用大型工字钢结构。所述梁夹44包括压紧板441、与压紧板441连接的锁扣442;所述锁扣442锁紧所述固定支架1,所述压紧板441将第二连接板42与固定支架1进行压紧,从而使固定支架1与第一吊装结构4连接。为了保证梁夹44对第二连接板42与固定支架1之间夹紧的可靠性,两个梁夹44远离第二连接板4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块45,所述限位块45通过螺栓与固定支架1连接,且与压紧板441相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吊装结构5与第一吊装结构4相同,因此不再进行过多的赘述。

为了保证钢丝绳3与固定支架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支架1上连接有锁紧挂钩6,所述锁紧挂钩6与u型夹结构7连接;所述u型夹结构7包括由钢丝绳3端部弯折而成的弯折部71、钢丝绳3未弯折的本体部72、以及弯折部71与本体部72之间形成的套环73,通过套环73与所述锁紧挂钩6连接;所述弯折部71与本体部72之间通过钢丝绳夹74锁紧;相邻钢丝绳夹74之间设置有由弯折部71向外凸起的安全弯75。

在本实施例中,当u型夹结构7中的钢丝绳夹74发送松动时,安全弯75首先会发生变形,保证钢丝绳3连接的稳定。

具体来说,所述支吊架2包括横向吊架、以及与横向吊架固定连接的纵向吊架;所述纵向吊架上开设有容纳钢丝绳3穿过的通道25。横向吊架与纵向吊架形成t型结构。

生命线内的钢丝绳3需要进行张紧才能保证有效的作用,一般来说,会在钢丝绳3的端部设置张紧结构对钢丝绳3进行张紧,对于长度较长的生命线来说,对钢丝绳3两端进行张紧将需要较大的张紧力。并且,当施工人员发生坠落时,若是坠落冲击力直接作用至施工人员,导致施工人员受到损伤,还有可能导致钢丝绳3断裂;一般来说,会在钢丝绳3的端部设置能量缓冲装置,但是这样对作用至施工人员的坠落冲击力的能量缓冲有限,且钢丝绳3的端部难以与能量缓冲装置连接。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纵向吊架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所述第一侧板21与第二侧板22之间形成槽道23;所述钢丝绳3穿过所述槽道23;所述槽道23内设置有阻尼装置8,所述阻尼装置8的一端与纵向吊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压紧所述钢丝绳3,使钢丝绳3发生弯曲;所述阻尼具备阻止钢丝绳3恢复水平状态的阻尼力。

在本实施例中,通道25贯穿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钢丝绳3穿过由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所述形成的槽道23,并与阻尼装置8的端部相抵;在阻尼装置8的作用下,钢丝绳3发生弯曲,阻尼装置8具备有与钢丝绳3长度方向垂直的阻尼力,阻止弯曲部分的钢丝绳3回复原长,实现缓冲作用。

具体来说,所述阻尼装置8包括连接部81、阻尼部和张紧部82;所述连接部81与纵向吊架固定连接,所述阻尼部的一端与连接部81连接,另一端与张紧部82连接,所述张紧部82上设置有容纳钢丝绳3穿过的通孔86。

所述阻尼部包括顶板83、底板84、以及多根分别与顶板83和底板84连接的弯曲金属杆85;所述弯曲金属杆85的弯曲方向朝向远离所述阻尼部轴线的一侧。所述顶板83与所述张紧部8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84与所述连接部81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杆85为弹性元件,当收到顶板83和底板84的压力时进一步弯曲。

具体来说,如图6所示,当没有坠落事故发生时,各个纵向吊架内阻尼装置8压紧钢丝绳3,在阻尼力的作用下使钢丝绳3发生弯曲,钢丝绳3的弯曲部分一方面对钢丝绳3进行张紧,另一方面预留坠落事故发生时钢丝绳3的缓冲伸长量。

如图7所示,当发生坠落事故时,发生坠落事故位置的钢丝绳3在坠落冲击力的作用下拉动其他部分的钢丝绳3,使弯曲的钢丝绳3恢复原长,而阻尼装置8阻止钢丝绳3恢复原长的过程对钢丝绳3进行缓冲,使得坠落部位钢丝绳3、以及坠落的施工人员受到的坠落冲击力减小。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支吊架2,而各个支吊架2内分别设置有阻尼装置8,对钢丝绳3形成分级缓冲作用,进一步保证了缓冲效果。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如图5所示,所述纵向吊架外侧设置有限位件24;所述限位件24包括与纵向吊架连接的第一限位板241、以及与第一限位板241配合的第二限位板242;所述第一限位板241上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一限位槽243,所述第一限位槽243靠近所述通道25;所述第二限位板242上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二限位槽244;所述第二限位板242通过螺栓与第一限位板241连接,且通过第二限位槽244压紧钢丝绳3使钢丝绳3弯曲,第二限位槽244对钢丝绳3施加的压紧力与阻尼力的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在锁紧第一限位板241和第二限位板242时,配合阻尼装置8的作用,能够更加方便使钢丝绳3弯曲,从而对钢丝绳3进行张紧。

具体来说,为了便于对钢丝绳3进行弯曲,所述槽道23的宽度为钢丝绳3直径的3~6倍;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钢丝绳3直径为12mm,所述槽道23的宽度为48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实施例1中的生命线,包括以下过程

每间隔40~60米设置一个固定点,每个固定点分别设置一个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的固定支架1;

每间隔2~4米设置一个支撑点,每个支撑点分别设置一个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的支吊架2;

将钢丝绳3的一端与固定支架1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各支吊架2,然后与另一固定支架1连接;

锁紧第一限位板241与第二限位板242,第二限位板242配合阻尼装置8使钢丝绳3发生弯曲,从而对钢丝绳3进行张紧。

在本实施例中,先将钢丝绳3穿过各个支吊架2,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1连接,再通过锁紧第一限位板241和第二限位板242使钢丝绳3发生弯曲,从而对钢丝绳3进行张紧。这样的安装过程使得钢丝绳3在穿过支吊架2过程中,只需要将钢丝绳3从张紧部82上的通孔86内穿过,再与固定支架1连接即可,不需要对钢丝绳3进行完全张紧,降低张紧难度;最后再锁紧第一限位板241和第二限位板242,从而对钢丝绳3进行张紧。

具体来说,所述锁紧第一限位板241和第二限位板242包括:对各个支吊架2上的第一限位板241、第二限位板242进行初步预紧;然后再对各个支吊架2上的第一限位板241和第二限位板242进行完全锁紧;所述初步预紧的次数为一次或两次以上。

锁紧第一限位板241、第二限位板242时,采用多次分步进行锁紧,保证各段钢丝绳3以及阻尼装置8受力均匀,避免钢丝绳3与阻尼装置8因受力不均而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固定支架(1),通过第一吊装结构(4)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

支吊架(2),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之间,通过第二吊装结构(5)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

钢丝绳(3),端部与所述固定支架(1)连接,且穿过所述支吊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结构(4)包括:

连接件,包括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的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以及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的第三连接板(43);

沿连接件对称布置的两个梁夹(44),所述梁夹(44)将所述第二连接板(42)压紧在固定支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通过u型夹结构(7)与固定支架(1)连接;所述u型夹结构(7)包括由钢丝绳(3)端部弯折而成的弯折部(71)、钢丝绳(3)未弯折的本体部(72)、以及弯折部(71)与本体部(72)之间形成的套环(73);所述弯折部(71)与本体部(72)之间通过钢丝绳夹(74)锁紧;相邻钢丝绳夹(74)之间设置有由弯折部(71)向外凸起的安全弯(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吊架(2)包括横向吊架、以及与横向吊架固定连接的纵向吊架;所述纵向吊架上开设有容纳钢丝绳(3)穿过的通道(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吊架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所述第一侧板(21)与第二侧板(22)之间形成槽道(23);所述钢丝绳(3)穿过所述槽道(23);所述槽道(23)内设置有阻尼装置(8),所述阻尼装置(8)的一端与纵向吊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压紧所述钢丝绳(3),使钢丝绳(3)发生弯曲;所述阻尼具备阻止钢丝绳(3)恢复水平状态的阻尼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力的方向与钢丝绳(3)的长度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8)包括连接部(81)、阻尼部和张紧部(82);所述连接部(81)与纵向吊架固定连接,所述阻尼部的一端与连接部(81)连接,另一端与张紧部(82)连接,所述张紧部(82)上设置有容纳钢丝绳(3)穿过的通孔(8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包括顶板(83)、底板(84)、以及多根分别与顶板(83)和底板(84)连接的弯曲金属杆(85);所述弯曲金属杆(85)的弯曲方向朝向远离所述阻尼部轴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吊架外侧设置有限位件(24);所述限位件(24)包括与纵向吊架连接的第一限位板(241)、以及与第一限位板(241)配合的第二限位板(242);所述第一限位板(241)上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一限位槽(243),所述第一限位槽(243)靠近所述通道(25);所述第二限位板(242)上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二限位槽(244);所述第二限位板(242)通过螺栓与第一限位板(241)连接,且通过第二限位槽(244)压紧钢丝绳(3)使钢丝绳(3)弯曲,第二限位槽(244)对钢丝绳(3)施加的压紧力与阻尼力的方向相反。

10.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每间隔40~60米设置一个固定点,每个固定点分别设置一个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的固定支架(1);

每间隔2~4米设置一个支撑点,每个支撑点分别设置一个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的支吊架(2);

将钢丝绳(3)的一端与固定支架(1)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各支吊架(2),然后与另一固定支架(1)连接;

锁紧第一限位板(241)与第二限位板(242),第二限位板(242)配合阻尼装置(8)使钢丝绳(3)发生弯曲,从而对钢丝绳(3)进行张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高空作业安全防护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间高空作业用生命线,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支架,通过第一吊装结构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支吊架,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支架之间,通过第二吊装结构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钢丝绳,端部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且穿过所述支吊架。本发明将固定支架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并在固定支架中间设置多个与车间顶部钢结构连接的支吊架,对钢丝绳进行支撑;避免了固定支架、支吊架等结构的设置对非高空施工区域的影响,保证了钢丝绳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峰;刘建华;王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工集团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8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