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8


本实用新型属于产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全球范围内大量开采矿产资源,促使优质资源实际数量呈逐渐减少趋势,矿产品的低质量化,因受地质方面因素影响,全球范围内矿产品的成矿区均普遍存在着高有毒有害、放射性的元素含量方面问题现象,大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均会促使矿产品的的运输存储、冶炼等技术实操过程中与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环境等有复杂性偏移现象产生,对生态威胁相对较大,因而,更多矿业企业更为关注矿产品实际质量的检验检测相关技术工作,而矿产品,是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资源,其中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及机矿产等,特别是有色金属型、放射性的矿产品,若质量并未达标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则会严重威胁着后期的使用安全,所以综合分析矿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科学技术,现实意义较为突出,在对矿产品进行检测时,通常是将粉末状的矿物放到琳滤装置的内部,再将淋滤液倒入淋滤装置的内部,使矿物内的元素与淋滤液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传统的淋滤方式中在将淋滤液倒入淋滤装置的内部后,淋滤液很难与矿物充分反应,现有技术的淋滤方式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而出现实验结果的精度发生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通过搅拌板转动对转动板的转动带动矿物粉慢速并均匀下落至淋滤液内部的矿物粉进行搅拌,通过加热丝使检验时的淋滤液与矿物粉的混合液处于恒温状态,解决了传统的淋滤方式中在将淋滤液倒入淋滤装置的内部后,淋滤液很难与矿物充分反应,现有技术的淋滤方式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而出现实验结果的精度发生偏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包括搅拌杯,所述搅拌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依次设置有隔环和内壳,所述隔环和内壳之间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呈螺旋状,加热丝的输入端通过导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搅拌杯内部的上侧设置有漏盒,所述漏盒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搅拌杯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搅拌板,所述漏盒的内部对应转动杆的外壁对称固定有转动板。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隔环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搅拌杯的上壁沿搅拌杯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漏盒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漏孔,所述漏孔的内侧对应漏盒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与转动杆间隙配合,所述漏盒的上壁沿漏盒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下壁沿上盖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和第一限位凸台均位于限位孔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有方形块,所述转动杆的上方设置有操作杆,操作杆为l形设置,所述方形块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操作杆的端部开设有方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块位于方形槽的内部,所述操作杆位于上盖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漏盒、转动板和搅拌板,使用本新型时,可先将转动结构、上盖和漏盒取出,在搅拌杯的内部倒入适量淋滤液,然后将转动结构和漏盒恢复至原位,再上移上盖,通过上盖与漏盒的空间间隙将矿物粉倒入漏盒的内部,此时操作上盖使上盖下壁的第二限位凸台位于限位孔的内部即可转动操作杆进行淋滤液与矿物粉的反应操作,转动操作杆时,操作杆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继而带动转动板以及搅拌板均处于转动状态,转动板转动时可使漏盒内侧的矿物粉沿漏盒的圆周方向移动,而在矿物粉移动状态下,矿物粉会均匀地通过漏孔下落至淋滤液的上,再经过搅拌板的转动可对淋滤液中的矿物粉进行充分搅拌,从而实现淋滤液与矿物粉进行充分反应的目的,解决了传统的淋滤方式中在将淋滤液倒入淋滤装置的内部后,淋滤液很难与矿物充分反应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丝和保温层,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前可提前接通加热丝的电源,使加热丝处于工作状态,加热丝工作时的热量经过内壳传导至搅拌杯的内侧空间,使得可对搅拌杯进行预热,使搅拌杯的内部达到预设温度,同时保温层的设置可对加热后的搅拌杯进行保温,增长了搅拌杯内部处于预设温度的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淋滤方式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而出现实验结果的精度发生偏差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杯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漏盒的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结构的外观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转动结构;101、转动杆;1011、转动板;1012、搅拌板;1013、方形块;102、操作杆;1021、方形槽;2、搅拌杯;201、外壳;202、保温层;203、隔环;204、第一限位凸台;205、内壳;206、加热丝;3、上盖;301、第二限位凸台;4、漏盒;401、漏孔;402、限位孔;403、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包括搅拌杯2,搅拌杯2为一体式结构,搅拌杯2包括外壳201,外壳20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隔环203和内壳205,隔环203和内壳205之间设置的加热丝206工作时可产生热量,用于对搅拌杯2内侧的环境温度进行加热,加热丝206呈螺旋状,使得搅拌杯2内侧的环境受热更加均匀,加热丝206的输入端通过导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同时加热丝206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型号作限定,搅拌杯2内部的上侧设置有漏盒4,漏盒4的上方设置的上盖3可避免转动转动结构1时,异物进入搅拌杯2的内部,搅拌杯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结构1,转动结构1包括转动杆101,转动杆101在转动情况下可带动转动板1011以及搅拌板1012转动,转动杆101的底部对称固定的搅拌板1012在转动时可对淋滤液以及待反应的矿物粉进行搅拌处理,使得淋滤液与矿物粉充分接触从而充分反应,漏盒4的内部对应转动杆101的外壁对称固定的转动板1011在转动时可使矿物粉沿漏盒4的内侧进行移动。

其中如图1-2所示,外壳201与隔环203之间设置的保温层202可延长搅拌杯2内侧的环境温度处于预设温度的时间,搅拌杯2的上壁沿搅拌杯2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的多个第一限位凸台204避免在转动操作杆102时漏盒4发生转动。

其中如图1、3所示,漏盒4的底部均匀开设的多个漏孔401使得矿物粉可均匀并少量地下落至淋滤液的内部,漏孔401的内侧对应漏盒4的底部设置的限位环403可对转动杆101进行限位,避免转动杆101沿水平方向晃动,限位环403与转动杆101间隙配合,漏盒4的上壁沿漏盒4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孔402。

其中如图1、4所示,上盖3的下壁沿上盖3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凸台301,第二限位凸台301和第一限位凸台204均位于限位孔402的内部,第二限位凸台301位于限位孔402的内部可避免转动结构1转动时上盖3跟随转动。

其中如图1、5所示,转动杆101的顶部固定有方形块1013,转动杆101的上方设置有操作杆102,操作杆102为l形设置,方形块1013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操作杆102的端部开设有方形槽1021,通过转动操作杆102可带动转动杆101转动。

方形块1013位于方形槽1021的内部,操作杆102位于上盖3的上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包括搅拌杯(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杯(2)包括外壳(201),所述外壳(20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隔环(203)和内壳(205),所述隔环(203)和内壳(205)之间设置有加热丝(206),所述搅拌杯(2)内部的上侧设置有漏盒(4),所述漏盒(4)的上方设置有上盖(3),所述搅拌杯(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结构(1),所述转动结构(1)包括转动杆(101),所述转动杆(101)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搅拌板(1012),所述漏盒(4)的内部对应转动杆(101)的外壁对称固定有转动板(1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1)与隔环(203)之间设置有保温层(202),所述搅拌杯(2)的上壁沿搅拌杯(2)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凸台(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盒(4)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漏孔(401),所述漏孔(401)的内侧对应漏盒(4)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环(403),限位环(403)与转动杆(101)间隙配合,所述漏盒(4)的上壁沿漏盒(4)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孔(4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下壁沿上盖(3)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凸台(301),所述第二限位凸台(301)和第一限位凸台(204)均位于限位孔(40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01)的顶部固定有方形块(1013),所述转动杆(101)的上方设置有操作杆(102),所述方形块(1013)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操作杆(102)的端部开设有方形槽(10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块(1013)位于方形槽(1021)的内部,所述操作杆(102)位于上盖(3)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矿产品检测的淋滤装置,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搅拌杯,搅拌杯包括外壳,外壳的内侧依次设置有隔环和内壳,隔环和内壳之间设置有加热丝,搅拌杯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结构,转动结构包括转动杆,转动杆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搅拌板,漏盒的内部对应转动杆的外壁对称固定有转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板转动对转动板的转动带动矿物粉慢速并均匀下落至淋滤液内部的矿物粉进行搅拌,通过加热丝使检验时的淋滤液与矿物粉的混合液处于恒温状态,解决了传统的淋滤方式中在将淋滤液倒入淋滤装置的内部后,淋滤液很难与矿物充分反应,现有技术的淋滤方式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而出现实验精度发生偏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冯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05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8891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