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5kV及以下电缆绕包熔接式中间接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2


一种35kv及以下电缆绕包熔接式中间接头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35kv及以下电缆绕包熔接式中间接头。


背景技术:

2.电缆中间接头有绕包、注模(或模塑)、热熔、热缩、冷缩和预制式等六类形式,于工厂化生产和现场安装的便捷性要求的提升,热熔技术在一段时间被遗忘。
3.注模(或模塑)热熔技术采用固定模具,现场采用xlpe颗粒料进行现场浇筑交联,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灵活度不够、原材料分散性大,交联性不稳定,现场需要固定模具,容易引起外部机械影响,很难保证其电气性能,如偏心度,交联度,残余副产物的等。
4.绕包接头由于现场绕包制作而成,其成品电气性能无法满足交联聚乙烯电缆本体材料的介质损耗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5kv及以下电缆绕包熔接式中间接头,其能够其绝缘性能高,提升了电缆线路运行的安全系数。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35kv及以下电缆绕包熔接式中间接头,其包括电缆本体,电缆本体内设置有导体线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机构、绝缘机构和防水机构:
8.连接机构包括导体连接管,导体连接管与两段导体线芯压接形成压接部;
9.绝缘机构包括第一绕包体,第一绕包体设置于压接部形成绕包熔接体,第一绕包体与电缆本体匹配;
10.防水机构包括铠装层,铠装层设置于电缆本体,铠装层设置有填充胶。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导体连接管与导体线芯之间设置有半导体填充物。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压接部均设置为圆滑面。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压接部设置有第二绕包体。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绕包熔接体设置有半导体涂层。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半导体涂层设置有第三绕包体。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缆本体还设置有铜网,电缆本体连接有铜编织线。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铜网设置有自粘胶带层,自粘胶带层与铜网之间设置有密封胶,自粘胶带层外设置有pvc胶带层,pvc胶带层设置有铠装层,填充胶设置于铠装层与pvc胶带层之间。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35kv及以下电缆绕包熔接式中间接头,其包括电缆
本体,电缆本体内设置有导体线芯,还包括连接机构、绝缘机构和防水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导体连接管,导体连接管与两段导体线芯压接形成压接部;本实用新型采用导体连接管,解决了电缆本体长度不够,又不能增加电缆本体的前提下,而无法连接的问题;绝缘机构包括第一绕包体,第一绕包体设置于压接部形成绕包熔接体,第一绕包体与电缆本体匹配;采用与电缆本体同性质的第一绕包体作为电缆本体的主绝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常规的导体线芯中间接头因进水而引起各种故障;防水机构包括铠装层,铠装层设置于电缆本体,填充胶设置于电缆本体和铠装层之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中间接头的外部防水、防火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标:1

电缆本体,2

铜网,3

填充胶,4

压接部,5

绕包熔接体, 6

铠装层,7

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表示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
29.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35kv及以下电缆绕包熔接式中间接头,其包括电缆本体1,电缆本体1内设置有导体线芯,还包括连接机构、绝缘机构和防水机构:
31.连接机构包括导体连接管,导体连接管与两段导体线芯压接形成压接部4;本实用新型采用导体连接管,解决了电缆本体1长度不够,又不能增加电缆本体1的前提下,而无法连接的问题。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导体连接管与导体线芯之间设置有半导体填充物。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现有技术中压接连接器,将导体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端导体线芯进行压接相连,压接是指端接的方式,具有牢固性强的优点。此时导体连接管与导体线芯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缝隙,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半导电可交联带材填充缝隙,从而达到包面圆滑。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压接部4均设置为圆滑面。在实际操作中,需将压接部4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确保其圆整度。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压接部4设置有第二绕包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绕包体采用的是半导电硫化带,使用半导体硫化带将导体连接管和导体线芯按照1/2搭盖的方式将压接部4绕包两层,将连接部位做平滑处理,从而形成内屏蔽层。
35.绝缘机构包括第一绕包体,第一绕包体设置于压接部4形成绕包熔接体5,第一绕包体与电缆本体1匹配;采用与电缆本体1同性质的第一绕包体作为电缆本体1的主绝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常规的导体线芯中间接头因进水而引起各种故障。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聚乙烯带材在压接部4绕包多层,层数达到10mm

20mm的厚度,完成对电缆本体1主绝缘线芯的修复。
36.在本实施例中,在绕包熔接体5的两端安装加热装置,外层套上预备好的冷缩管,采用铝箔纸将表面均匀平滑绕包,然后再绕包一层加热带,启动加热装置,加热1

2小时,加热温度为150℃

250℃,达到聚乙烯带材融化的状态,然后撤掉加热装置,自然冷却后,撤掉除绕包熔接体5以外的所有辅助设施和材料。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绕包熔接体5设置有半导体涂层,它能提供极佳的静态导电性能,是一层保护能量吸收层,它也能提供好的遮盖防护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在绕包熔接体5喷涂半导体涂层,目的是在绝缘部位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导电层,以达到对电磁波的吸收和屏蔽目的。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半导体涂层设置有第三绕包体。在本实施例中,在半导体涂层外采用半导体带材绕包,完成外屏蔽层的修复。
39.防水机构包括铠装层6,铠装层6设置于电缆本体1,填充胶3设置于电缆本体1和铠装层6之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中间接头的外部防水、防火性较差的问题。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缆本体1还设置有铜网2,电缆本体1连接有铜编织线,满足断路电流要求。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铜网2设置有自粘胶带层,自粘胶带层与铜网2之间设置有密封胶7,自粘胶带层外设置有pvc胶带层,pvc 胶带层设置有铠装层6,铠装层
6与pvc胶带层之间设置有填充胶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铜网2对电缆本体1以1/2搭盖的方式绕包四层,并将注胶口固定在内,再以1/2搭盖的方式绕包一层自粘胶带,并填充密封胶7,注胶完毕后绕包两层pvc胶带,最后采用填充胶3进行填充。本实施例中的填充胶3采用的是采用放水、防火、阻燃的高绝缘填充胶3。
42.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43.s1,剥切电缆本体1的主绝缘线芯,露出电缆本体1的导体线芯,剥切导体线芯的外屏蔽层,将剥切好的导体线芯,采用导体连接管与两段导体线芯压接连接,对压接部4位表面进行打磨、抛光,以此确保圆整度;
44.s2,将裸露的导体线芯和导体连接管进行清洗,确保达到技术要求,采用半导电可交联带材(半导体填充物)填充导体线芯和导体连接管之间的缝隙,达到包面圆滑;
45.s3,以1/2搭盖的方式采用半导体硫化带(第二绕包体)将导体连接管和导体线芯绕包两层,完成连接部位的表面平滑,从而形成内屏蔽层;
46.s4,当所有压接部4均处理完成后,形成了新的主绝缘线芯收口,然后采用聚乙烯带材(第一绕包体)在收口位置绕包多层,层数达到10mm

20mm 的厚度,完成对主绝缘线芯的修复,形成绕包熔接体5;
47.s5,在绕包熔接体5的两端安装加热装置,外层套上预备好的冷缩管,采用铝箔纸将表面均匀平滑绕包,然后再绕包一层加热带,对内外同时加热,启动加热装置,加热1

2小时,加热温度为150℃

250℃,达到聚乙烯带材融化的状态,然后撤掉加热装置,自然冷却后,撤掉除绕包熔接体5 以外的所有辅助设施和材料;
48.s6,在绕包熔接体5喷涂半导体涂层,并采用半导体带材(第三绕包体)绕包,完成外屏蔽层的修复;
49.s7,采用铜网2绕包电缆本体1的两端,连接两根铜编织线,铜网2 绕包层数为四层,并将注胶口固定在里面,再绕包一层自粘胶带,并采用密封胶7进行注胶,注胶完毕后绕包pvc胶带两层,再绕包两层铠装层6,铠装层6与电缆本体1之间采用防水、防火、阻燃的高绝缘填充胶3填充。
50.本实用新型通过新的结构设计,将两段电缆连接用的中间接头采用修复绝缘本体的技术,做到无缝隙连接,做到完全防水;采用导体连接管的加长连接工艺,改变现有技术传统中间接头在抢修过程中增加中间接头和电缆模式,只在原地原样恢复,降低了抢修费用,提升电缆线路运行安全系数,每次降低综合抢修费用50%;现有技术传统熔接式中间接头因采用外部加热的方式,存在熔接温度不均匀,该技术采用非接触内部导体加热方式,更好地满足绕包材料的熔接的均匀性和材料除潮功能;电缆中间接头进水主要由外部铠装层6透水和电缆内部填充不实,从而造成防水材料失效,该技术采用铠装层6内部填充防水、防火、阻燃的高绝缘填充胶3解决上述问题。
51.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5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35kv及以下电缆绕包熔接式中间接头,其包括电缆本体1,电缆本体1内设置有导体线芯,还包括连接机构、绝缘机构和防水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导体连接管,导体连接管与两段导体线芯压接形成压接部4;本实用新型采用导体连接管,解决了电缆本体1长度不够,又不能增加电缆本体1的前提下,而无法连接的问题;绝缘机构包括第一绕包体,第一绕包体设置于压接部4形成绕包熔接体5,第一绕包体与电缆本
体1匹配;采用与电缆本体1同性质的第一绕包体作为电缆本体1 的主绝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常规的导体线芯中间接头因进水而引起各种故障;防水机构包括铠装层6,铠装层6设置于电缆本体1,填充胶3设置于电缆本体1和铠装层6之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中间接头的外部防水、防火性较差的问题。
5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0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