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除装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8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泥除装置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例如自行车、摩托车、助力车等,通常包括前轮、后轮和车架、前轮和后轮安装在车架上。后轮上的飞轮通过链条与牙盘传动配合。通常在后轮外设置有挡泥板。链条外设置有链罩。挡泥板和链罩通常是分开设置,分别安装到车辆上,造成车辆的组装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泥除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泥除装置。该泥除装置包括:泥除本体;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与所述泥除本体连接,所述遮挡部被构造为能对被遮挡物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遮挡;以及支撑部,所述遮挡部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泥除本体连接。

可选地,包括多个所述支撑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位于泥除本体的同一侧,且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连接在泥除本体的不同位置,以形成支撑所述泥除本体的支撑结构,所述遮挡部至少与位于所述泥除本体的至少一侧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部的靠近所述泥除本体的一端连接。

可选地,与所述遮挡部相连的所述支撑部弯折设置且包括彼此连接呈折弯状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泥除本体连接,所述遮挡部至少与所述第一段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四个,其中两个支撑部位于所述泥除本体的一侧且相连形成为v形,其中另两个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泥除本体的另一侧且相连形成为v形,所述遮挡部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泥除本体的一侧,所述泥除本体的周向一端延伸经过所述遮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且与所述至少一部分间隔开、接触或相连设置。

可选地,所述泥除本体的一侧设有一个所述支撑部,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部,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泥除本体的所述一侧、和与其位于同一侧所述支撑部相连。

可选地,多个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与所述泥除本体连接,所述遮挡部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遮挡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遮挡部是一体成型的。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包括与所述被遮挡物的直线部分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被遮挡物的弧线部分对应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呈弧形,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的横截面呈条状、u形结构或者l形结构。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架和上述的泥除装置,所述泥除装置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架包括后叉,所述被遮挡物为车辆的链条,所述链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后叉的上方,所述遮挡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叉上,所述遮挡部包围所述链条的至少一部分。

可选地,还包括链罩,所述链罩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链罩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链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外,所述遮挡部被构造为对所述链条的位于所述腔体外的部分形成遮挡。

可选地,在所述后叉上设置有凸起部,在所述遮挡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凸起部固定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泥除装置包括泥除本体、遮挡部和支撑部。遮挡部能对被遮挡物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遮挡,从而有效地保护被遮挡物。

此外,泥除本体、遮挡部和支撑部连接在一起,只需要一次安装就能完成泥除本体和遮挡部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的固定,简化了安装工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泥除装置左上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泥除装置左下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的一部分的分解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车架;12:后叉;121:凸起部;1211:第一通孔;13:后轮;14:链条;15:链罩;16:泥除本体;17:第一支撑部;18:第二支撑部;181:第一段;182:第二段;19:遮挡部;191:第一部分;192:第二部分;193:固定部;1931:第二通孔;194: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泥除装置。如图1-图2所示,该泥除装置包括泥除本体16、遮挡部19和支撑部。所述遮挡部19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泥除本体16连接。所述遮挡部19被构造为对被遮挡物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遮挡。

例如,所述遮挡部19具有容纳腔194。所述容纳腔194容纳所述被遮挡物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是,遮挡部19为片状,遮挡部19在链条14的一侧对链条14形成遮挡。还可以是,遮挡部19的一部分具有容纳腔194,另一部分为片状。

当然,遮挡部19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具体地,被遮挡物例如是链条14、车灯、锁体等,下面以链条14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泥除本体16为弧形结构、平面结构等。泥除本体16围绕车轮的上半部分设置。这种设置方式,泥除本体16能有效地阻挡骑行时的飞溅物。

或者,泥除本体16为平面结构,泥除本体16仅设置在所述车轮的后上方。在通常情况下,飞溅物最容易从车轮的后上方向上飞溅。设置在该位置的泥除本体16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飞溅。

此外,该平面形的泥除本体16的面积相比于弧形结构的泥除本体16的面积小得多,能有效地减轻车辆的整体的重量。

泥除本体16的材质为塑料、金属、陶瓷或者橡胶等。遮挡部19的材质为塑料、金属、陶瓷或者橡胶等。

遮挡部19直接或者间接地与泥除本体16连接。在直接连接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焊接、热熔连接、螺栓连接、铆接等方式将泥除本体16和遮挡部19进行连接。也可以是,遮挡部19与泥除本体16是一体成型的。例如,通过注塑、冲压等方式一体成型,这使得泥除装置的结构强度更高,加工更容易。

例如,泥除本体16通常与车轮相对。遮挡部19连接在泥除本体16的靠近链条14一侧。

遮挡部19的横截面形状为环形或者具有开口的形状,例如u形或l形等,只要能够容纳链条14即可。在其横截面形状为具有开口的形状时,由于开口对链条14形成避让,故遮挡部19的安装可以不受链条14的安装的限制。

在该例子中,遮挡部19至少对链条14上半部分的上表面和远离车轮一侧的表面形成遮挡。这样,遮挡部19能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有效地保护链条14。

当然,遮挡部19的横截面呈也可以呈条状。这种遮挡部19的结构简单,制作、安装容易。

可以是,遮挡部19沿被遮挡物的至少一部分的延伸方向延伸。被遮挡物的延伸方向是指被遮挡物的大体的走向。例如,链条14的延伸方向是链条14张紧时的走向。链条14的不同部位的延伸方向可能不同,例如,水平方向或者近似水平方向的两个部位为直线形,连接两个直线形部位的两个部位为弧形。遮挡部19的结构根据链条14的不同形状设置,以更有效地对链条14形成遮挡。

当然,也可以是,遮挡部19的延伸方向与被遮挡物的延伸方向大体相同,不完全一致。

支撑部用于支撑泥除本体16。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泥除本体16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遮挡部19连接,例如,支撑部的另一端与遮挡部19连接,或者支撑部的侧部与遮挡部19连接。

可以是,支撑部至少与弧形的泥除本体16的两个部位连接。这样,支撑部能有效地提高泥除本体16的结构强度。例如,支撑部沿弧形的泥除本体16的半径设置。可选地,支撑部为一个或者多个。例如,至少一个支撑部位于泥除本体16的周向的一端,至少一个支撑部位于泥除本体16的周向的另一端。位于泥除本体16的相对于车轮同一侧的多个支撑部在背向泥除本体16的一端相互连接。连接的部位位于弧形的泥除本体16的圆心位置。这种结构的使得泥除本体16的结构强度显著提高。

可选地,支撑部位于泥除本体16的相对于车轮的一侧或者两侧。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部时,泥除本体16的结构强度更高。

当然,支撑部也可以沿其他方向设置,例如,支撑部为条状,可选地,条状为直条、弧形条或者其他形状的条状。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弧形的泥除本体16的不同部位连接。这种结构同样能显著地提高泥除本体16的结构强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泥除装置包括泥除本体16和遮挡部19。遮挡部19具有容纳链条14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腔194。遮挡部19能对被遮挡物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遮挡,从而有效地保护被遮挡物,例如链条14。

此外,泥除本体16通过支撑部和遮挡部19连接在一起,只需要一次安装就能完成泥除本体16和遮挡部19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的固定,简化了安装工序。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2所示,泥除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支撑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位于泥除本体16的同一侧,且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连接在泥除本体16的不同位置,以形成支撑所述泥除本体16的支撑结构。所述遮挡部19至少与位于所述泥除本体16的至少一侧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

在该例子中,位于同一侧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呈辐射状,并对泥除本体16形成多点支撑,这种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高,耐用性良好。支撑部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或者更多个。相比于设置一个支撑部,这种支撑结构具有更大的连接面积,这使得遮挡部19的连接更加牢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支撑部的数量以及具体结构。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遮挡部19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部的靠近所述泥除本体16的一端连接,例如,通过粘结、焊接、螺栓连接、铆接等方式进行连接。遮挡部19位于泥除本体16的一侧,并位于泥除本体16包围的区域外,从而不会对泥除本体16内的部件形成干涉。

此外,设置在该位置的遮挡部19不会破坏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所示,与所述遮挡部19相连的所述支撑部弯折设置且包括彼此连接呈折弯状的第一段181和第二段182。所述第一段181与所述泥除本体16连接,所述遮挡部19至少与所述第一段181连接。例如,第一段181为直线形或者弧线形。弯折设置的支撑部增大了该支撑部的连接面积,并且该支撑部在垂直于泥除本体16的主体方向上形成更大的支撑力,能有效地防止泥除本体16变形,提高了泥除本体16的结构强度。遮挡部19与第一段181连接的部位呈斜面或者弧面,二者的连接面积增大,使得二者的连接强度更大。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部包括四个。其中两个支撑部位于所述泥除本体16的一侧且相连形成为v形;其中另两个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泥除本体16的另一侧且相连形成为v形。两个v形的支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支撑强度高的特点。进一步地,v形结构的夹角呈钝角,相比于锐角和直角,钝角使得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更高。

所述遮挡部19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部连接。相比于遮挡部19与多个支撑部连接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遮挡部19位于所述泥除本体16的一侧。所述泥除本体16的周向一端延伸经过所述遮挡部19的至少一部分且与所述至少一部分间隔开、接触或相连设置。在该例子中,泥除本体16周向延伸出的部分能对遮挡部19形成遮挡,从而有效地防止车轮上的泥水污损遮挡部19内的部件。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泥除本体16的一侧设有一个所述支撑部,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部,所述遮挡部19位于所述泥除本体16的所述一侧、和与其位于同一侧所述支撑部相连。例如,泥除本体16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在第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部,在第二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部。遮挡部19位于第一侧,并与位于第一侧的所述支撑部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使得泥除装置的结构更简单。

在一个例子中,位于第一侧的所述支撑部呈扇形。扇形的支撑部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遮挡部19由扇形的支撑部的一条边径向向外延伸出。遮挡部19与扇形支撑部的连接更牢固,泥除装置的结构强度更高。

在本公开的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图1-图2所示,多个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17和第二支撑部18。其中,在安装状态时,第二支撑部18靠近链条14。所述第一支撑部17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8均与所述泥除本体16连接。所述遮挡部19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8。所述遮挡部19的侧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8连接。

在该例子中,两个支撑部的整体呈v字形,这种结构能有效地提高泥除本体16的结构强度。

此外,遮挡部19平行于第二支撑部18并且其侧部与第二支撑部18连接。侧部的连接面积大,这使得遮挡部19与第二支撑部18的连接更牢固。

可选地,泥除本体16、支撑部与遮挡部19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例如,注塑成型或者冲压成型等方式。这种方式简化了泥除装置的加工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泥除装置的结构强度高。

当然,支撑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遮挡部19包括与所述被遮挡物的直线部分对应的第一部分191和与所述被遮挡物的弧线部分对应的第二部分192。所述第二部分192呈弧形。所述第一部分191与所述第二部分192连接。

其中,遮挡部19能够遮挡链条14的上半部分,例如,链条14上半部分的直线部分和位于直线部分两端至少一个弧线部分。这种结构能有效地保护链条14。

当然,遮挡部19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是,遮挡部19能够遮挡链条14的下半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如图3-图5所示,车辆为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三轮车等。

该车辆包括车架11和上述的泥除装置。所述泥除装置与所述车架11固定连接。该车辆具有外观简洁,安装容易的特点。

以自行车为例,如图3-图5所示,所述车架11包括后叉12。后轮13安装在后叉12上。泥除装置安装在后叉12的一条边上。泥除本体16为弧形,并且相对地设置在后轮13上方。例如,遮挡部19与后叉12固定连接,以将泥除装置安装在后叉12上。遮挡部19至少对链条14上半部分的上表面和远离车架11一侧表面形成遮挡。

在该例子中,由于遮挡部19位于车架11的一侧,故在安装泥除装置时,该部位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泥除装置的安装容易。

如图4所示,所述链条1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后叉12的上方。所述遮挡部19设置在所述后叉12上,并且对所述链条14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遮挡。

具体地,链条14的上半部分位于后叉12上方。遮挡部19通过螺栓连接、卡接、铆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后叉12上。遮挡部19呈u形结构,并且对链条14的上半部分的靠近车架11一侧表面、远离车架11一侧表面以及上表面形成遮挡。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所示,链条14外未设置链罩15。链条14的下半部分暴露在外。由于链条14的上半部分更容易受到雨水、灰尘的污损,故该泥除装置能有效地保护链条14。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4-图5所示,车辆包括链罩15。所述链罩15设置在所述车架11上。所述链罩15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链条14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外。所述遮挡部19被构造为包围所述链条14的位于所述腔体外的部分。

例如,链罩15通过螺栓连接、卡接、铆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车架11上。链罩15呈管状结构。链罩15的两端具有开口,以形成开口端。链条14的一部分位于链罩15内,并从链罩15的两端伸出。

例如,链罩15为具有侧部开口的管状结构。在安装时,链条14的一部分从侧部开口进入中空结构内;然后,再封闭侧部开口,以使链条14被限制在中空结构内。例如,采用盖体封闭侧部开口;或者,后叉12与侧部开口形成互补,在安装链罩15后,后叉12封闭侧部开口。

或者是,链罩15为封闭的管状结构。在形成闭合的环链之前,先将链条14的一端从链罩15的一个开口端穿入中空结构内,并从另一个开口端穿出;再将链条14的该端与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以形成闭合的环链。

这种结构的链罩15能有效地防止链条14丢失。此外,链罩15能对链条14的下半部分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4-图5所示,在所述后叉12上设置有凸起部121。所述遮挡部19设置有固定部193。所述固定部193与所述凸起部121固定连接。

例如,凸起部121位于后叉12的靠近链条14的上半部分一侧。凸起部121设置有第一通孔1211。所述固定部193包括第二通孔1931。螺栓穿过第一通孔1211和第二通孔1931,以将遮挡部19固定在凸起部121。

优选地,第一通孔1211和第二通孔1931均为多个,这使得遮挡部19与凸起部121的固定更牢固。

当然,遮挡部19的固定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泥除本体;

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被构造为能对被遮挡物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遮挡;以及

支撑部,所述遮挡部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泥除本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支撑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位于泥除本体的同一侧,且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连接在泥除本体的不同位置,以形成支撑所述泥除本体的支撑结构,所述遮挡部至少与位于所述泥除本体的至少一侧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部的靠近所述泥除本体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遮挡部相连的所述支撑部弯折设置且包括彼此连接呈折弯状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泥除本体连接,所述遮挡部至少与所述第一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四个,其中两个支撑部位于所述泥除本体的一侧且相连形成为v形,其中另两个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泥除本体的另一侧且相连形成为v形,所述遮挡部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泥除本体的一侧,所述泥除本体的周向一端延伸经过所述遮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且与所述至少一部分间隔开、接触或相连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除本体的一侧设有一个所述支撑部,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部,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泥除本体的所述一侧、和与其位于同一侧所述支撑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与所述泥除本体连接,所述遮挡部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遮挡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遮挡部是一体成型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包括与所述被遮挡物的直线部分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被遮挡物的弧线部分对应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呈弧形,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横截面呈条状、u形结构或者l形结构。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如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泥除装置,所述泥除装置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后叉,所述被遮挡物为车辆的链条,所述链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后叉的上方,所述遮挡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叉上,所述遮挡部包围所述链条的至少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链罩,所述链罩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链罩具有中空的腔体,链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外,所述遮挡部被构造为对所述链条的位于所述腔体外的部分形成遮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罩的上沿的一部分与所述支撑部对接,另一部分与所述遮挡部对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叉上设置有凸起部,在所述遮挡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凸起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除装置以及车辆。该泥除装置包括:泥除本体;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被构造为能对被遮挡物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遮挡;以及支撑部,所述遮挡部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泥除本体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挡部能对被遮挡物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遮挡,从而有效地保护被遮挡物。

技术研发人员:柯玮佳;李俊;尹彻;章思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0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