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氧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7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舱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移动氧舱。



背景技术:

氧舱是进行高压氧疗法的专用医疗设备,按加压的介质不同,分为空气加压舱和纯氧加压舱两种,氧舱的适用范围很广,临床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co中毒、气栓病、减压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

现有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患者在氧舱坐着或者躺着,容易使得患者在氧舱中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患者的病情加重,不便于后续让患者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氧舱,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设有限制杆与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无论患者在躺着或者坐着时,都可以限制患者的行为,防止患者发生晃动,便于后续让患者进行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氧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舱体,所述舱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舱门,所述舱体与舱门相接触,所述底座与舱体固定连接,所述舱体的底端内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与舱门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外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圆杆活动连接,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圆孔环绕设置在套筒的一端表面,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运动板,所述运动板的底端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与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底端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竖杆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套筒的转动带动了转动板的旋转,可以让转动板发生倾斜状态,且让第一螺纹杆与圆孔合并,防止转动板发生转动,让患者坐在固定板上,并通过转动板进行支撑,也可以让运动板以及固定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可以让患者躺着,可以根据使用的情况进行调节,使得无论患者在躺着或者坐着时,都可以限制患者的行为,防止患者发生晃动,便于后续让患者进行移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舱体的顶端内壁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与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与运动板活动连接,让运动板进行移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以及转动板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与固定板以及转动板固定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与支撑块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以及转动板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加固块,便于后续的操作。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块通过螺钉与限制杆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杆的一端位于加固块的顶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圆孔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圆孔螺纹连接,通过第一螺纹杆与圆孔的合并可以防止套筒发生转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舱体以及底座的表面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块位于滑槽的内部并与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可以让滑动块发生移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竖杆与舱体表面的滑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与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延伸至底座的一侧,便于让旋转杆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限制杆与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套筒的转动带动了转动板的旋转,可以让转动板发生倾斜状态,且让第一螺纹杆与圆孔合并,防止转动板发生转动,让患者坐在固定板上,并通过转动板进行支撑,也可以让运动板以及固定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可以让患者躺着,可以根据使用的情况进行调节,使得无论患者在躺着或者坐着时,都可以限制患者的行为,防止患者发生晃动,便于后续让患者进行移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旋转杆,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旋转杆的转动可以让滑动块发生移动,使得顶部的运动板向着转动板方向进行移动,让转动板与运动板相接触,可以对转动板进行支撑,再次防止转动板发生旋转,便于长时间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板与限制杆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旋转杆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与圆杆侧视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舱体、3舱门、4支撑板、5固定板、6凹槽、7圆杆、8套筒、9圆孔、10转动板、11运动板、12竖杆、13滑动块、14横杆、15支撑块、16限制杆、17加固块、18第一螺纹杆、19滑槽、20第二螺纹杆、21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氧舱,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舱体2,所述舱体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舱门3,所述舱体2与舱门3相接触,所述底座1与舱体2固定连接,所述舱体2的底端内壁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支撑板4与舱门3固定连接。

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移动氧舱的固定板5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设置有圆杆7,所述圆杆7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所述圆杆7的外侧设置有套筒8,所述套筒8与圆杆7活动连接,所述套筒8的一端设置有圆孔9,所述圆孔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圆孔9环绕设置在套筒8的一端表面,所述固定板5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与套筒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10的一侧设置有运动板11,所述运动板11的底端设置有竖杆12,所述竖杆12与运动板11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2的底端设置有滑动块13,所述滑动块13与竖杆1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舱体2的顶端内壁设置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与舱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4与运动板11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5以及转动板10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块15,所述支撑块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15分别与固定板5以及转动板10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15的顶部设置有限制杆16,所述限制杆16与支撑块15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5以及转动板10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加固块17。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块17通过螺钉与限制杆16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杆16的一端位于加固块17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8,所述第一螺纹杆18的一端延伸至圆孔9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18与固定板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8与圆孔9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舱体2以及底座1的表面均设置有滑槽19,所述滑动块13位于滑槽19的内部并与滑槽19活动连接,所述滑槽1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20。

进一步的,所述竖杆12与舱体2表面的滑槽19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杆21,所述旋转杆21与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21与第二螺纹杆20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21的一端延伸至底座1的一侧。

如图1-4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时,将舱门3取出,并带动了固定板5以及转动板10的运动,让固定板5、转动板10和舱门3同时与舱体2分开,且固定板5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可以带动支撑板4发生移动,由于多个支撑杆连接在一起,使得多个支撑杆一起运动,让支撑杆随着固定板5一侧位于舱体2的外侧,之后将转动板10发生旋转,由于转动板10与套筒8固定连接,可以带动了转动板10的旋转,且套筒8与圆杆7活动连接,可以让转动板10围绕着圆杆7进行旋转,将转动板10由水平状态变成倾斜状态,且通过套筒8的转动可以带动了圆孔9的旋转,让圆孔9与第一螺纹杆1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将第一螺纹杆18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杆18与固定板5活动连接,可以保证第一螺纹杆18的旋转,且让第一螺纹杆18进到圆孔9中,由于第一螺纹杆18与圆孔9螺纹连接,可以让第一螺纹杆18与圆孔9合并在一起,防止套筒8发生转动,也使得转动板10发生转动,提高转动板10的稳定性,让病人坐在固定板5上,通过转动板10可以对患者进行支撑,让患者坐在固定板5上,之后由于限制杆16与支撑块15活动连接,将限制杆16进行转动,让限制杆16横在人体的腿部上,将限制杆16的一端横在加固块17上,由限制杆16通过螺钉与加固块17固定连接,可以让限制杆16与加固块17连接在一起,可以限制患者的行为,防止患者发生晃动,便于让患者进行移动,之后将舱门3与舱体2合并,使得固定板5以及转动板10进到舱体2中,之后由于旋转杆21的一端延伸至底座1的一侧,便于板旋转杆21进行转动,将旋转杆21进行旋转,并带动了第二螺纹杆20的转动,且第二螺纹杆20与滑动块13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杆20的转动可以让滑动块13发生移动,使得顶部的竖杆12以及运动板11活动连接,让运动板11同时发生移动,让运动板11向着转动板10方向进行移动,让转动板10与运动板11相接触,通过运动板11可以对转动倾斜的转动板10进行支撑,防止转动板10发生旋转,且也可以让运动板11以及固定板5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可以让患者躺着,可以根据使用的情况进行调节,使得无论患者在躺着或者坐着时,都可以限制患者的行为,防止患者发生晃动,便于后续让患者进行移动,且滑槽19位于舱体2的底部,旋转杆21位于滑槽19的一侧,将滑槽19进行堵上,可以防止气体通过滑槽19进到舱体2,保证舱体2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4,通过套筒8的转动带动了转动板10的旋转,可以让转动板10发生倾斜状态,且让第一螺纹杆18与圆孔9合并,防止转动板10发生转动,让患者坐在固定板5上,并通过转动板10进行支撑,也可以让运动板11以及固定板5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可以让患者躺着,可以根据使用的情况进行调节,使得无论患者在躺着或者坐着时,都可以限制患者的行为,防止患者发生晃动,便于后续让患者进行移动;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3,通过旋转杆21的转动可以让滑动块13发生移动,使得顶部的运动板11向着转动板10方向进行移动,让转动板10与运动板11相接触,可以对转动板10进行支撑,再次防止转动板10发生旋转,便于长时间的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氧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舱体(2),所述舱体(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舱门(3),所述舱体(2)与舱门(3)相接触,所述底座(1)与舱体(2)固定连接,所述舱体(2)的底端内壁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板(4)与舱体(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支撑板(4)与舱门(3)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5)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设置有圆杆(7),所述圆杆(7)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所述圆杆(7)的外侧设置有套筒(8),所述套筒(8)与圆杆(7)活动连接,所述套筒(8)的一端设置有圆孔(9),所述圆孔(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圆孔(9)环绕设置在套筒(8)的一端表面,所述固定板(5)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与套筒(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10)的一侧设置有运动板(11),所述运动板(11)的底端设置有竖杆(12),所述竖杆(12)与运动板(11)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2)的底端设置有滑动块(13),所述滑动块(13)与竖杆(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2)的顶端内壁设置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与舱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4)与运动板(1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以及转动板(10)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块(15),所述支撑块(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15)分别与固定板(5)以及转动板(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5)的顶部设置有限制杆(16),所述限制杆(16)与支撑块(15)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5)以及转动板(10)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加固块(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17)通过螺钉与限制杆(16)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杆(16)的一端位于加固块(17)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8),所述第一螺纹杆(18)的一端延伸至圆孔(9)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18)与固定板(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8)与圆孔(9)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2)以及底座(1)的表面均设置有滑槽(19),所述滑动块(13)位于滑槽(19)的内部并与滑槽(19)活动连接,所述滑槽(1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2)与舱体(2)表面的滑槽(19)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杆(21),所述旋转杆(21)与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21)与第二螺纹杆(20)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21)的一端延伸至底座(1)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氧舱,具体涉及氧舱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舱体,所述舱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舱门,所述舱体与舱门相接触,所述底座与舱体固定连接,所述舱体的底端内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限制杆与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套筒的转动带动了转动板的旋转,可以让转动板发生倾斜状态,让患者坐在固定板上,并通过转动板进行支撑,也可以让运动板以及固定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可以让患者躺着,可以根据使用的情况进行调节,使得无论患者在躺着或者坐着时,都可以限制患者的行为,防止患者发生晃动,便于后续让患者进行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莹;刘洪森;牛作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营口营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7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1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