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位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水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水利工程设计用水位检测装置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作业过程中,对水位数值进行机器检测,更有效防止水位过高或过低现象发生的辅助装置,其在水位检测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检测时,只需要将智能终端通过底座固定在放置桌上,智能终端与外界智能主机按照说明书电连接后,打开检测软件使其运行,并通过智能终端上的显示屏辅助数据实时显示即可;水利工程设计用水位检测装置在使用中发现,有的放置桌的面积有限,如果直接把显示屏较大的智能终端放在放置桌上,则工作人员无法进行方便的趴俯工作,但若换成较大面积的放置桌,又长期加大占地空间,进而提升了办公地选择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水位检测装置,其在放置时,既解决了人机两用的面积问题,又不易长期加大占地空间,进而更加实用。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终端本体、支撑板和延展板,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空腔,支撑板右侧设置有取放口,延展板顶侧和底侧均设置有第一万向轮组,延展板位于空腔内,且两组第一万向轮组分别与支撑板内顶侧和内底侧壁贴紧接触,支撑板内前后两侧横向均设置有滑轨,并在两组滑轨处均可滑动固定有滑柱,两组滑柱分别安装在延展板左前方和左后方,支撑板右侧上方前后两区域以及支撑板右侧下方前后两区域均连接有限位柱,位于下方的两组限位柱右侧均连接有限位片,位于上方的两组限位柱上均固定套设有弹性限位带,支撑板顶端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立板,还包括调节块和丝杠,位于右侧的立板上横向连通设置有第一通槽,并在第一通槽内侧壁可转动固定有第一滚珠组,位于左侧的立板右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并在第一轴承座内部可转动固定有第一滚珠轴承,丝杠的左端穿过第一滚珠组并伸出至与两组立板之间后与第一滚珠轴承过盈配合,丝杠的右端连接有手轮,调节块前后两侧横向均连通设置有第二通槽,并在两组第二通槽内侧壁均可转动固定有第二滚珠组,位于左侧的立板右侧连接有两组定位杆,两组定位杆分别穿过第两组滚珠组并均伸出至两组立板之间后均与位于右侧的立板连接。
7.优选的,还包括擦板和安装板,安装板一侧连接有刷毛,安装板另一侧连接有插块组,擦板上设置有插槽组,插块组卡铆至插槽组内部,刷毛贴紧终端本体的显示屏,终端本体的显示屏侧上下两方均设置有滑槽,并在两组滑槽处均可滑动固定有滑块。
8.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板、调节柱、转轴和立柱,立柱安装在调节块顶端,调节柱安装
在连接板底端中心,调节柱底端中心设置有第二轴承座,并在第二轴承座内部可转动固定有第二滚珠轴承,转轴的顶端与第二滚珠轴承过盈配合,转轴底端安装在立柱顶端,调节柱底端设置有第二万向轮组,第二万向轮组与立柱顶端贴紧接触。
9.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柱、两组连接柱、卡箍、两组限位座、螺栓和螺母,支撑柱通过两组连接柱安装在连接板顶端,卡箍安装在终端本体上,卡箍上设置有缺口,两组限位座均安装在缺口处,且两组限位座上均设置有通孔,螺栓一端设置有限位旋耳,螺栓另一端穿过两组通孔并伸出至通孔外侧插入且螺装至螺母内部。
10.优选的,调节柱外侧固定套设有限位盘,限位盘上环状连通设置有多组限位孔,调节块顶端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侧壁连接有防滑层,还包括插柱,插柱底端穿过多组限位孔中的其中一组限位孔并插入至限位槽内,插柱贴紧防滑层。
11.优选的,还包括调节弹簧组和固定环,调节弹簧组的一端与卡箍内侧连接,调节弹簧组另一端与固定环连接,固定环上设置有豁口,固定环套卡在支撑柱外侧。
12.优选的,两组滑块均与擦板之间连接有套簧和套管,套簧套装在套管外侧。
13.优选的,调节块底端设置有第三万向轮组,第三万向轮组与支撑板顶端贴紧接触。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水位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水位检测装置,能够将其整体放置在放置桌上,通过延展板方便工作人员趴俯工作,延展板在使用时,手动滑动将其拉出正常使用即可,而当延展板无需使用时,将其推进支撑板内部方便节省空间,既解决了人机两用的面积问题,又不易长期加大占地空间,进而更加实用。
17.2、该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水位检测装置,第一万向轮组方便移动并提高支撑效果的同时,使延展板不易压翘,滑柱在滑轨处滑动方便延展板仅仅进行滑进滑出,在延展板无需使用,将其推进支撑板内部时,两组弹性限位带另一端分别捆在位于下方的两组限位柱处,此时两组弹性限位带均呈紧绷状态,方便对延展板进行辅助限位,使其不易滑出,而当需要延展板滑出时,两组弹性限位带另一端均不再捆于位于下方的两组限位柱处,方便延展板正常进行滑动,限位片方便弹性限位带另一端捆在位于下方的限位柱处时不易滑落。
18.3、该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水位检测装置,手动转动手轮带动丝杠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调节块在两组定位杆的制约下稳定的进行移动而不转动,带动终端本体移动,从而方便调节终端本体与工作人员眼部间距,两组立板提高丝杠的支撑效果,第一滚珠组辅助丝杠转动更加顺畅,第二滚珠组辅助调节块移动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限位盘的俯视图;
21.图3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22.图4为图1的b部局部放大图;
23.图5为图1的c部局部放大图;
24.图6为图1的d部局部放大图;
25.图中:1、终端本体;2、支撑板;3、延展板;4、第一万向轮组;5、滑柱;6、限位柱;7、限位片;8、弹性限位带;9、立板;10、调节块;11、丝杠;12、手轮;13、定位杆;14、擦板;15、安装板;16、刷毛;17、插块组;18、滑块;19、连接板;20、调节柱;21、转轴;22、立柱;23、第二万向轮组;24、支撑柱;25、连接柱;26、卡箍;27、限位座;28、螺栓;29、螺母;30、限位旋耳;31、限位盘;32、限位孔;33、防滑层;34、插柱;35、固定环;36、套簧;37、第三万向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
‑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终端本体1、支撑板2和延展板3,支撑板2内部设置有空腔,支撑板2右侧设置有取放口,延展板3顶侧和底侧均设置有第一万向轮组4,延展板3位于空腔内,且两组第一万向轮组4分别与支撑板2内顶侧和内底侧壁贴紧接触,支撑板2内前后两侧横向均设置有滑轨,并在两组滑轨处均可滑动固定有滑柱5,两组滑柱5分别安装在延展板3左前方和左后方,支撑板2右侧上方前后两区域以及支撑板2右侧下方前后两区域均连接有限位柱6,位于下方的两组限位柱6右侧均连接有限位片7,位于上方的两组限位柱6上均固定套设有弹性限位带8,支撑板2顶端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立板9,还包括调节块10和丝杠11,位于右侧的立板9上横向连通设置有第一通槽,并在第一通槽内侧壁可转动固定有第一滚珠组,位于左侧的立板9右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并在第一轴承座内部可转动固定有第一滚珠轴承,丝杠11的左端穿过第一滚珠组并伸出至与两组立板9之间后与第一滚珠轴承过盈配合,丝杠11的右端连接有手轮12,调节块10前后两侧横向均连通设置有第二通槽,并在两组第二通槽内侧壁均可转动固定有第二滚珠组,位于左侧的立板9右侧连接有两组定位杆13,两组定位杆13分别穿过第两组滚珠组并均伸出至两组立板9之间后均与位于右侧的立板9连接,其能够将其整体放置在放置桌上,通过延展板3方便工作人员趴俯工作,延展板3在使用时,手动滑动将其拉出正常使用即可,而当延展板3无需使用时,将其推进支撑板2内部方便节省空间,既解决了人机两用的面积问题,又不易长期加大占地空间,进而更加实用,第一万向轮组4方便移动并提高支撑效果的同时,使延展板3不易压翘,滑柱5在滑轨处滑动方便延展板3仅仅进行滑进滑出,在延展板3无需使用,将其推进支撑板2内部时,两组弹性限位带8另一端分别捆在位于下方的两组限位柱6处,此时两组弹性限位带8均呈紧绷状态,方便对延展板3进行辅助限位,使其不易滑出,而当需要延展板3滑出时,两组弹性限位带8另一端均不再捆于位于下方的两组限位柱6处,方便延展板3正常进行滑动,限位片7方便弹性限位带8另一端捆在位于下方的限位柱6处时不易滑落,与此同时,手动转动手轮12带动丝杠11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调节块10在两组定位杆13的制约下稳定的进行移动而不转动,带动终端本体1移动,从而方便调节终端本体1与工作人员眼部间距,两组立板9提高丝杠11的支撑效果,第一滚珠组辅助丝杠11转动更加顺畅,第二滚珠组辅助调节块10移动更加顺畅。
28.还包括擦板14和安装板15,安装板15一侧连接有刷毛16,安装板15另一侧连接有插块组17,擦板14上设置有插槽组,插块组17卡铆至插槽组内部,刷毛16贴紧终端本体1的
显示屏,终端本体1的显示屏侧上下两方均设置有滑槽,并在两组滑槽处均可滑动固定有滑块18,其终端本体1长期裸露使用后,显示屏较易吸附灰尘,能够通过手动滑动擦板14,使其带动安装板15上的刷毛16进行滑动进而对终端本体1的显示屏进行擦拭。
29.还包括连接板19、调节柱20、转轴21和立柱22,立柱22安装在调节块10顶端,调节柱20安装在连接板19底端中心,调节柱20底端中心设置有第二轴承座,并在第二轴承座内部可转动固定有第二滚珠轴承,转轴21的顶端与第二滚珠轴承过盈配合,转轴21底端安装在立柱22顶端,调节柱20底端设置有第二万向轮组23,第二万向轮组23与立柱22顶端贴紧接触,其能够通过转轴21在第二滚珠轴承内部转动方便终端本体1横向使用角度可以根据工作人员需要方便进行旋转,使用较为舒适,第二万向轮组23方便转动并提高支撑效果。
30.还包括支撑柱24、两组连接柱25、卡箍26、两组限位座27、螺栓28和螺母29,支撑柱24通过两组连接柱25安装在连接板19顶端,卡箍26安装在终端本体1上,卡箍26上设置有缺口,两组限位座27均安装在缺口处,且两组限位座27上均设置有通孔,螺栓28一端设置有限位旋耳30,螺栓28另一端穿过两组通孔并伸出至通孔外侧插入且螺装至螺母29内部,其能够通过卡箍26使终端本体1纵向使用角度可以根据工作人员需要方便进行旋转,当终端本体1显示角度需要调节时,可以通过手动拧松螺母29,调松卡箍26围度,对终端本体1进行旋转至合适位置,随后手动拧紧螺母29进行固定即可,使用更加方便舒适。
31.调节柱20外侧固定套设有限位盘31,限位盘31上环状连通设置有多组限位孔32,调节块10顶端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侧壁连接有防滑层33,还包括插柱34,插柱34底端穿过多组限位孔32中的其中一组限位孔32并插入至限位槽内,插柱34贴紧防滑层33,其当终端本体1横向显示角度调整后,能够通过插柱34穿过限位孔32插入至限位槽内方便对终端本体1进行限位,使其不再转动,防滑层33方便插柱34插紧。
32.还包括调节弹簧组和固定环35,调节弹簧组的一端与卡箍26内侧连接,调节弹簧组另一端与固定环35连接,固定环35上设置有豁口,固定环35套卡在支撑柱24外侧,其固定环35为软质环,能够通过调节弹簧组和固定环35对支撑柱24进行缓冲保护,减少因卡箍26围度过小而造成的支撑柱24损坏。
33.两组滑块18均与擦板14之间连接有套簧36和套管,套簧36套装在套管外侧,其在刷毛16需要拆装时,能够通过向外拉抻擦板14,进而带动套簧36进行拉抻,为安装板15插拔留下空间,而当刷毛16正常进行使用时,释放擦板14,套簧36自然回缩,刷毛16可再次贴紧终端本体1的显示屏进行擦拭,套管方便辅助套簧36不易扭曲变形。
34.调节块10底端设置有第三万向轮组37,第三万向轮组37与支撑板2顶端贴紧接触,其能够通过第三万向轮组37方便滑动并提高支撑效果。
35.综上所述,该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水位检测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将其整体放置在放置桌上,通过延展板3方便工作人员趴俯工作,延展板3在使用时,手动滑动将其拉出正常使用即可,而当延展板3无需使用时,将其推进支撑板2内部方便节省空间,既解决了人机两用的面积问题,又不易长期加大占地空间,进而更加实用,第一万向轮组4方便移动并提高支撑效果的同时,使延展板3不易压翘,滑柱5在滑轨处滑动方便延展板3仅仅进行滑进滑出,在延展板3无需使用,将其推进支撑板2内部时,两组弹性限位带8另一端分别捆在位于下方的两组限位柱6处,此时两组弹性限位带8均呈紧绷状态,方便对延展板3进行辅助限位,使其不易滑出,而当需要延展板3滑出时,两组弹性限位带8另一端均不再捆于位于下方
的两组限位柱6处,方便延展板3正常进行滑动,限位片7方便弹性限位带8另一端捆在位于下方的限位柱6处时不易滑落,与此同时,手动转动手轮12带动丝杠11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调节块10在两组定位杆13的制约下稳定的进行移动而不转动,带动终端本体1移动,从而方便调节终端本体1与工作人员眼部间距,两组立板9提高丝杠11的支撑效果,第一滚珠组辅助丝杠11转动更加顺畅,第二滚珠组辅助调节块10移动更加顺畅;其终端本体1长期裸露使用后,显示屏较易吸附灰尘,能够通过手动滑动擦板14,使其带动安装板15上的刷毛16进行滑动进而对终端本体1的显示屏进行擦拭;转轴21在第二滚珠轴承内部转动方便终端本体1横向使用角度可以根据工作人员需要方便进行旋转,使用较为舒适,第二万向轮组23方便转动并提高支撑效果;能够通过卡箍26使终端本体1纵向使用角度可以根据工作人员需要方便进行旋转,当终端本体1显示角度需要调节时,可以通过手动拧松螺母29,调松卡箍26围度,对终端本体1进行旋转至合适位置,随后手动拧紧螺母29进行固定即可,使用更加方便舒适;当终端本体1横向显示角度调整后,能够通过插柱34穿过限位孔32插入至限位槽内方便对终端本体1进行限位,使其不再转动,防滑层33方便插柱34插紧;固定环35为软质环,能够通过调节弹簧组和固定环35对支撑柱24进行缓冲保护,减少因卡箍26围度过小而造成的支撑柱24损坏;在刷毛16需要拆装时,能够通过向外拉抻擦板14,进而带动套簧36进行拉抻,为安装板15插拔留下空间,而当刷毛16正常进行使用时,释放擦板14,套簧36自然回缩,刷毛16可再次贴紧终端本体1的显示屏进行擦拭,套管方便辅助套簧36不易扭曲变形;通过第三万向轮组37方便滑动并提高支撑效果。
3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焊接、铆接或其他常见机械方式,其中可滑动/转动固定即为滑动/转动状态下不脱落,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上述所有用电模块及用电器均为市面常见电器件,买回使用时仅需按照一同购回的使用说明书相互电连接即可进行使用,且控制模块为其常见自带模块,故均在此不再赘述。
37.可以理解的是,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3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