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相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金相分析的切割研磨一体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金相切割机及研磨机的工作方式是分为两台设备完成,工作时,需要先将切割完毕后取下产品放置到另外一台研磨设备上进行研磨,在此过程中两套设备的工装治具放置位置不能良好的保证同一水平面及垂直度,从而造成需要研磨时间增加才能将不同水平面强行研磨成和研磨盘同一水平面,会导致分析检测的精度差,效率低,在此过程中也增加了研磨盘的损耗。
3.例如,应用在线束端子检测,线束端子先经切割,然后再使用研磨设备对截面进行打磨,需要分为两台设备完成,导致检测精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用于金相分析的切割研磨一体机,具有切割盘、打磨盘,同一水平面上水平移位进行切割打磨,有效的节省时间,节省打磨盘的损耗,可选择切割盘片,效率高,适用性强。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用于金相分析的切割研磨一体机,包括底台、切割盘、夹具,还包括打磨盘,底台上部前侧为工作台面,底台上部后侧设有横移机构,夹具连接在横移机构上,所述的切割盘、打磨盘对称的设置在工作台面的左右两侧,底台内对应的设有驱动切割盘转动的切割电机、驱动打磨盘转动的打磨电机,切割盘包括多个切割盘片,多个切割盘片同轴的固定在切割转轴上,切割转轴的底部连接切割电机,多个切割盘片间设有间隔,由上往下,多个切割盘片的直径依次增大,打磨盘固定在打磨转轴上,打磨转轴的底端与打磨电机连接,打磨电机、切割电机由底台内设置的控制器控制,横移机构上设有连接夹具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一竖向的气缸,夹具固定在气缸向下的输出端上,所述的夹具包括与气缸输出端连接的夹具板、夹具板前侧与夹具板在竖向上滑动配合的调整板、调整板上的夹头组件,夹具板上设有一千分头,千分头驱动调整板上下运动,夹头组件包括与调整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前侧与固定板在竖向上滑动配合的夹持板、夹持板前侧的夹紧板,夹持板的上部设有向前侧延伸的连板,夹紧板的上部与夹持板滑动配合,连板前侧设有一配合板,配合板上设有调整螺杆,调整螺杆后端与夹紧板连接驱动夹紧板沿底座前后方向移动,夹紧板的后端面设有多道夹紧槽,夹紧槽内设有硅胶垫,工作台面中部处设有集盒,集液盒的高度小于打磨盘、切割盘底端面高度,工作台面处将工作台面罩设在内部的设有活动的罩盖,罩盖与底座活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的横移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台上部后侧两部的支撑块、支撑块间的支撑杆、螺杆、位置块,螺杆上设有螺母,螺母与位置块可转动配合,位置块与支撑杆在底台左右方向上滑动配合,支撑杆与螺杆平行,所述的气缸固定在位置块的前端处。
8.进一步的,所述的横移机构外部设有外罩,所述的罩盖通过铰链与外罩活动连接,罩盖前部设有把手。
9.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锁紧夹持板位置的定位螺栓。
10.进一步的,所述的罩盖上对应千分头处设有使千分头露出的镂空孔。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台面设有围绕在切割盘、打磨盘外侧的挡板。
12.进一步的,所述的刀盘包括上刀盘、下刀盘,上刀盘、下刀盘的轴心处设有与切割转轴配合的轴孔,下刀盘通过定位元件锁紧在切割转轴上,下刀盘上端面中心处设有凸台,凸台与下刀盘上端面形成的台阶面为切割盘片的安装结构,下刀盘下端面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凹腔,凹腔与凸台螺纹连接以压紧切割盘片,安装结构处设有垫片,垫片包括贴合下刀盘上端面处的平面部、贴合在凸台下部处的内圈部,凸台下部处设有嵌设内圈部的嵌设腔,内圈部外径与凸台外径一致,内圈部高度≥切割盘片厚度,平面部设有多道呈同心圆环状分布防滑圈,防滑圈的圆心与下刀盘圆心重合,每道防滑圈均包含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防滑凸起,由外向内,相邻两道防滑圈的半径差递减,内圈部的外侧壁设有金属的挡圈。
13.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元件为沿下刀盘径向设置的定位螺钉。
14.进一步的,相邻两道防滑圈的防滑凸起错位交替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滑凸起为倒圆台状,防滑凸起的上端面中心处设有内凹腔,内凹腔由防滑凸起上端面边缘处向中心处平滑凹陷过渡形成。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将切割盘、打磨盘、显影液集成于一体,在同一水平面上水平移位进行切割打磨,有效的节省时间,节省打磨盘的损耗,多个切割盘片可适用于不同材质或型号的被测物,应用于线束端子检测中,端子经切割、打磨、浸泡显影液后截面结构平整、清晰,极大的提高了截面分析的质量,提高截面分析的精度,夹具水平高度调整的精度高,便于操作,能够适用于多种结构、型号的端子,使用性能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17.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中工作台面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夹具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夹头组件处的仰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夹紧槽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切割盘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刀盘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垫片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刀盘在装配状态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切割盘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9.其中:1为底台,111为工作台面,2为切割盘,21为切割盘片,22为切割转轴,23为下刀盘,231为凸台,24为上刀盘,3为打磨盘,4为支撑块,5为支撑杆,6为螺杆,7为位置块,8为
连接板,9为气缸,10为夹具板,11为调整板,12为千分头,13为固定板,14为夹持板,141为连板,142为配合板,143为调整螺杆,15为夹紧板,151为夹紧槽,16为硅胶垫,17为集液盒,18为罩盖,181为挡板,19为垫片,191为平面部,192为内圈部,193为防滑凸起,20为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1.实施例1:参照图1,用于金相分析的切割研磨一体机,包括底台1、切割盘2、夹具,还包括打磨盘3,底台1的 上部前侧为工作台面111,底台1的上部后侧设有横移机构,夹具连接在横移机构上,切割盘2、打磨盘3对称的设置在工作台面111的左右两侧,工作台面1底侧处对应的底台1内部设有驱动切割盘转动的切割电机、驱动打磨盘转动的打磨电机,切割盘2包括两个切割盘片21,两个切割盘片21通过刀盘固定在切割转轴22上,且两个切割盘片上下分布,切割转轴22的底部连接切割电机,两个切割盘片21间设有间隔,由上往下,两个切割盘片21的直径依次增大,打磨盘3固定在打磨转轴上,打磨转轴的底端与打磨电机连接,打磨电机、切割电机由底台内设置的控制器控制,底台的前端面设有控制打磨电机、切割电机运行的控制开关,横移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台1上部后侧两部的支撑块4、支撑块4间的支撑杆5、螺杆6、位置块7,螺杆6上设有螺母,螺母与位置块7可转动配合,位置块7与支撑杆5在底台1的左右方向上滑动配合,支撑杆5与螺杆6平行,一侧的支撑块4上设有一驱动螺母回转的回转电机,回转电机由底台内的控制器控制,底台前端面设有驱动回转电机转动的按钮,回转电机驱动螺杆转动,螺母在螺杆上横向移动,从而控制位置块的横向移动。
32.参照图2、图3,位置块7上设有连接夹具的连接板8,连接板8上设有一竖向的气缸9,夹具固定在气缸9的输出端上,夹具包括与气缸9输出端连接的夹具板10、夹具板10前侧与夹具板10在竖向上滑动配合的调整板11、调整板11上的夹头组件,夹具板10上设有一千分头12,千分头12的活动端与调整板11的上部连接,千分头12驱动调整板11上下运动,横移机构控制夹具的横向位置,使夹具在打磨盘、切割盘间沿水平向来回运动,对端子进行切割、打磨,便于调整端子的横向位置,气缸9用于粗调夹头的水平高度,实现夹头水平高度的大幅度调整,千分头12用于对夹头水平高度的精确调整,粗调、精调相结合,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对夹头的水平位置的控制,夹头组件包括与调整板1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前侧与固定板13在竖向上滑动配合的夹持板14、夹持板14前侧的夹紧板15,夹持板14的上部设有向前侧延伸的连板141,夹紧板15的上部与夹持板14滑动配合,固定板13上设有锁紧夹持板14位置的定位螺栓,夹持板的位置可微调,以适用不同的端子,提高适用性,连板141的前侧设有一配合板142,配合板142上设有调整螺杆143,调整螺杆143与配合板螺旋配合,调整螺杆143的后端与夹紧板15连接驱动夹紧板沿底座前后方向移动,通过旋转调整螺杆143,实现夹紧板15前后方向的运动,连板141为夹紧板进行支撑、导向,端子装夹在夹紧板、夹持板处,夹紧板15的后端面设有多道夹紧槽151,夹紧槽151内设有硅胶垫16,多道夹紧槽151的深度、槽口角度不同,适用于多种结构的端子,硅胶垫16用于增大摩擦提高装夹的可靠性,同时保护端子,避免压伤端子,工作台面111的中部处设有集液盒17,集液盒17的高度小于打磨盘3、切割盘2底端面高度,集液盒17中盛放显影液,端子在切割、打磨后,浸入显影液中,便于后续的分析,本设备集端子切割、端子打磨、浸泡显影于一体,极大的缩短了端子分析的时间,提高了端子截面的质量,提高了端子截面分析的精度。
33.参照图5、图6,为提高本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工作台面111处将工作台面111罩设在内部的设有活动的罩盖18,横向机构的外部设有保护支撑杆、螺杆的外罩,外罩的前端面设有便于连接板移动的让位孔,罩盖的后端与外罩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罩盖的前端设有把手,罩盖18上对应千分头处设有使千分头露出的镂空孔,镂空孔使得夹具的横向位置在调整时不受到罩盖的干涉阻挡,工作台面111设有围绕在切割盘、打磨盘外侧的挡板181,挡板181处于罩盖18的内侧,挡板181为金属材料,能够阻挡飞溅的切屑,罩盖为透明塑料材料,便于观察。
34.参照图7
‑
图10,刀盘包括上刀盘24、下刀盘23,上刀盘24、下刀盘23的轴心处设有与切割转轴配合的轴孔,下刀盘23通过沿其径向设置的定位螺钉固定在切割转轴22上,两个刀盘间的间距由定位螺钉控制,或者由上刀盘的厚度控制,下刀盘23的上端面中心处设有凸台231,凸台231与下刀盘23的上端面形成的台阶面为切割盘片21的安装结构,下刀盘23下端面设有与凸台231配合的凹腔,凹腔与凸台螺纹连接以压紧切割盘片21,安装结构处设有垫片19,垫片19包括贴合下刀盘上端面处的平面部191、贴合在凸台下部处的内圈部192,凸台231的下部处设有嵌设内圈部192的嵌设腔,内圈部191的外径与凸台外径一致,内圈部192嵌设在凸台下部,垫片19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能够实现内圈部装配到凸台上,内圈部192的外侧壁设有金属质的挡圈20,挡圈20为具有缺口的环状结构,该种结构便于装配,挡圈与内圈部外壁面粘接,挡圈的作用在于与切割盘片内圈接触,对切割盘片进行支撑,提高切割盘片的装配精度,促使提高切割盘片的稳定性,内圈部192的高度≥切割盘片21的厚度,该种结构使得上刀盘在与下刀盘在装配时能够有效的压覆在切割盘片上,另切割盘片被有效的固定,平面部191处设有多道呈同心圆环状分布防滑圈,防滑圈的圆心与下刀盘23的圆心重合,每道防滑圈均包含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防滑凸起193,由外向内,相邻两道防滑圈的半径差递减,防滑凸起193为倒圆台状,防滑凸起193的上端面中心处设有内凹腔,内凹腔由防滑凸起上端面边缘处向中心处平滑凹陷过渡形成,切割盘片21在放置到位后,在压紧的过程中,切割盘片会挤压防滑凸起193,内凹腔处会形成吸盘,牢牢的吸附在切割盘片上,该种结构极大的有利于提高防滑凸起与切割盘片的接触牢固性,有利于提高切割盘片的稳定性,由外向内靠近下刀盘的圆心方向,防滑圈的分布结构对切割盘片的防滑维稳作用力逐渐增强,切割盘片在切割中,受到被切割物的阻力作用,切割盘片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均会产生振动、变形,垫片的设置用于消除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振动、变形,防滑维稳作用力作用于切割盘片加上垫片自身的吸震缓冲能力,有效的保证切割盘片的稳定性,极大的提高切割盘片的切割精度,提高切割效果,从而提高本装置的检测精度。
35.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型号选择相应的切割盘片,通过横向机构、气缸、千分头等机构的组合调整夹具位置,实现切割盘片的选择。
36.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切割盘片的数目为三个,切割盘片通过分别通过三个刀盘固定在切割转轴上,刀盘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刀盘结构一致,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下刀盘通过花键与切割转轴配合,下刀盘与切割转轴的轴向定位通用沿径向设置的定位螺钉实现。
37.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照图11,本实施例中上刀盘的下端面、下刀盘的上端面对应处均设有销钉孔,相邻两刀盘间通过销钉限位,销钉的两端分别处
于销钉孔内,提高刀盘同步转动的一致性、平稳性。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182.html